第857章 人地矛盾
作者:
马木东 更新:2023-05-31 03:25 字数:2102
随着简杰一番石破天惊的话,满场的大臣们在暗暗心惊之余,对简杰这个刘耷的心腹重臣也是纷纷侧目。
虽然大汉帝国已经经历了两个轮回,大部分人对这段历史的兴衰,还都停留在“亲贤臣远小人”这个层次上。
但还是有人认识到了更深层次的程度,像是曹魏尚书仲长统,便用春秋至汉末近五百年的历史发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把社会历史的发展概括为“乱世”——“治世”——“乱世”,用社会的原因来分析“治”与“乱”的原因,而不是用超社会、超自然的“天命”来解释。不过仲长统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他的这个观点也并不广为人知。
现在简杰把治与乱更深入一步,把王朝的兴衰和客观的社会运行规律结合起来,更是在这种正式场合说出来,让不少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两汉之间的一系列历史大事也有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
“土地兼并这事还真是不好搞,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说,遇到灾年,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连儿女都要卖掉,何况是几亩地呢?这土地是根本,这世上绝大多数人有机会,肯定会购置田产的!这个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随着简杰指出土地兼并这个矛盾之后,关羽却是站出来说了一句话。
本来简杰以为关羽这么一个不高兴,在听了王朝周期律中关键的一点土地兼并之后,会站出来破口大骂富人为富不仁的时候,却没想到关羽还很理解这些人的做法。
这就是简杰和这个时代人的差距,在这个农业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把土地当做了命根子,和经过工业社会洗礼的简杰完全不一样。
实际上土地兼并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普通的百姓为了攫取更多的生产资料,也在努力兼并土地。只不过小鱼只能吃虾米,小鱼们大多最终还是要被世家豪强这些大鱼吃掉。
听到简杰说到这里,坐在刘耷下手的皇太子刘禅更是凝神听着,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刘禅大体明白简杰的意思,就是自己不用很努力也能做一个太平天子,但是再往后就麻烦了,刘禅非常希望自己的后世子孙也能够好好坐在龙椅上。
而简杰远处的陈群,则是脸色阴沉不定起来。上一次他向刘耷献出九品官人法的时候,便被简杰给驳了回来,后者更是扬言要对世家豪族宣战。现在简杰更是把土地兼并问题列为王朝存在的关键,这最容易兼并土地的是谁,自然是那些世家豪族了,接下来肯定要出台打压世家豪族的政策。
“那么伯起你有什么政策能够控制这个王朝周期律吗?”就在众人沉思之时,还是刘耷问起简杰来。
其实刘耷看过简杰的奏折,对简杰提出的那些方案早已经知晓,不过却还是站出来做捧哏,让简杰把话说话下去。
“在我心中,这个规律是无解的,中间的土地兼并过程,不是以人意志转移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规律。虽然我现在在这里侃侃而谈,但我也不敢说,再过一百年,我的后人会不会想着利用手里的关系和权势,多为自己弄一些土地。虽然不能避免,但是!还是能够采取一些政策,来延缓这个王朝周期律的爆发,让他延迟爆发!”
在简杰看来,也就到了工业社会能够解决这个王朝周期律,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土地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工业化的大生产下,温饱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但在公元三世纪,现在这种情况下却无法根除,只能延缓而已。
“说说让我听一下!”
“首先便是通过战争消耗过量的人口!孝武皇帝当年虽然打垮了匈奴,但是却造成天下户口减半,这简直相当于又打了一场开国之战。少了这么多人口,土地矛盾便没怎么激烈,孝宣之治的出现,不只是孝宣帝还有麒麟阁功臣们的努力,人口的减少也为孝宣帝减少了不少麻烦!”简杰首先提出来的便是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中的经典篇章,通过战争来消耗过量人口。虽然不人道,但某种意义上的确有效。
“这个先打住!孝武皇帝讨伐匈奴是没有错的,错的只不过是中间一些其他事情。而且我们大汉是不会去拿将士的生命当做消耗品的!”不过简杰一开口,便马上被刘耷给打断了。
“对!这种手段非常不人道,咱们还是继续说说大汉一贯的政策,打压豪强吧!”
随着简杰说起这话来,在场的很多大臣嘴角便是一阵抽搐,大汉一贯都有打压豪强的政策,这谁要说刘耷不是刘三的种,这明明是一脉相承的。
在西汉前期的时候,每一位天子都要修建自己的陵墓,将一些地方豪强实行举家迁徙,从而以非流血的形式斩断了这些豪强们继续在本地兼并土地的触角。但是在霍光执政期间,为了站稳脚跟,霍光却将这一制度废除,从而让形势持续败坏下去,到元帝之时,想要再恢复这个制度已经不可。
除了修建陵墓外,大汉的皇帝,最喜欢干的是便是任用酷吏。酷吏就是汉天子的狗,汉天子让他咬谁,他们便疯狂得咬谁,有些酷吏到了地方之后,往往能把当地的豪强们杀个干净。当真是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而说起打压豪强来,简杰明显感受到关羽好像突然间来了精神,他就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于是简杰继续说道:“前汉的政策中,便已经有不少打压豪强的政策,我在这里在补充一条,那就是改变人头收税的税法,摊丁入亩,不再根据人口来收取赋税,而是根据土地的多寡来收取赋税!”
随着简杰说出这个方案来,满场文武默不作声,最后刘耷直接便来了这么一句:“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