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与烂柯人 第5节
作者:舍曼      更新:2023-04-15 23:48      字数:2594
  服务员憨厚,“昨天。”
  没看见倪芝眼底的震惊,服务员笑呵地塞了菜单给她。
  “美女点菜吧,不然一会儿人多等老半天的。”
  倪芝勾完菜单,递回给他。
  “麻烦再来一份红油抄手。”
  服务员小哥一脸抱歉。
  “美女,我们不做抄手。”
  “做的,”倪芝语气坚定,抬眼看他,她今天眼睛消肿了,又黑又亮,下巴尖而微翘,勾勒出一张瓜子脸,“问你们老板。”
  服务员一时看得愣了愣,对她说不出来拒绝的话,挠了挠头。
  “那个……”
  “大伟。”
  棕色的帘布被掀起,陈烟桥许是懒只撩了一半,他又高,微微弯了腰。人还没完全出来就松了手,那帘布上的流苏挂在他肩上,被他拖了两步才甩下去。
  他今天换了件灰色的汗衫。
  大伟应了一声,指了指陈烟桥。
  “美女,你直接问他吧,他就是我们老板。”
  原先大伟正挡住了陈烟桥的视线,他走近了才看见倪芝,眉间又拧了起来。
  陈烟桥扭了半边头,冲厨房方向示意。
  “大伟,你去吃吧,刘婶儿快吃完了。”
  再回过头,见倪芝目不转睛盯着他。
  陈烟桥低头看她,“你要问什么?”
  他的声音很低,在这样吵闹的火锅店,火锅咕咕地翻滚着沸腾着,仍听得一清二楚。
  倪芝从台子上伸手,对着她对面的座位指了指,“坐下聊两句。”
  “你看现在也没客人要忙。”
  陈烟桥环顾一周,把凳子拉开,坐得大马金刀。
  他今天的胡子修得形状好多了,连鬓的那一圈刮得干净,就剩下巴周围的,也是长短正好,看着挺扎手。
  倪芝既见到了他,当然不问红油抄手。
  她并不是非要吃那一碗抄手,不过是心里记挂着“凭吊”二字,想引他出来。
  “你新挂的招牌,什么意思?”倪芝紧紧盯着他的面部表情。
  她其实不觉得会有这般巧合。
  陈烟桥面无表情,“没什么。”
  倪芝抿嘴。
  有人说,没开始田野前,多少有些期待。脑子里千回百转,演练刀光剑影,巴不得自己使劲浑身解数问出些别人问不出来的。
  到田野中,发现访谈对象刀枪不入,油盐不进。
  于是,一两个访谈对象过后,相看两厌,只求解甲归田。
  田野,是社会学里的研究方法field work,是指要去当地贴近被研究者生活的实地调查方法。
  这年头,论文多量化。他们社会学系,只有她导师何沚最推崇田野,明明是最年轻那一个,却守着传统的研究方法。
  每天张口闭口就是田野已死,要求他们尽量做三个月以上的田野。
  倪芝还处于对论文方向的新鲜期,看了许多论文后面的访谈录,多少有些技痒。
  倪芝压低了声量开门见山,“是悼念亡人吧?”
  陈烟桥看了她几秒。
  他瞳仁黑如墨,目光沉沉,隐有不满。
  “个人隐私,无可奉告。”
  他说完,没给倪芝继续发问的机会,就径直起了身,头也不回地掀了帘子进厨房。他走快了,几乎看不出来右腿停顿时间短,跟正常人无异。
  这回他掀得又干脆又果断,他都进去了,帘布落下去时翻了几卷,许久仍在空中来回荡着。
  倪芝有心再问,吃得心不在焉。
  她虽然没实际操作,但看了不少关于地震后创伤修复的访谈录。
  对于大多数受难者家属而言,这种群体性天灾,绝不是独一份的倒霉。
  再加上时间久了,周围人都坚强咬牙过活,这些受难者家属反倒多少还有些倾诉欲望,不想自己随时间流逝而遗忘这种缅怀。
  印象深刻的是,有学者向那些受难者家属打听往事,在废墟小学遇见的一个母亲,年年到了这时候总要带一大包零食来,有人来问她就唏嘘不已,说担心自己家小胖子饿着。
  没问出话来,只能说是功夫没到。
  不一会儿来了新来的客人,大伟出来招呼。
  上完菜又给一圈客人都加了汤,最后到了倪芝这桌。
  大伟问倪芝,“美女,怎么样,我们老板告诉你了吧,不是我骗你,真没有红油抄手。”
  倪芝勾唇笑,“是我记错了店。”
  火锅热腾腾的气蒸得她面色微红。
  倪芝看他拎着笨重的铜制大壶。
  “你坐。”
  大伟还有点犹豫,“不的了。”
  倪芝看了眼自己对面,“我一个人吃火锅,你要不介意陪我聊两句。”
  大伟听到这话就把铜壶放到了地下。
  倪芝问得随意,“你们老板,是四川人么?”
  大伟痛快,“当然了,我们正宗的四川火锅。”
  “四川哪儿的?”
  “好像是绵阳的吧。”
  倪芝心里又咯噔一下。
  她最近资料背的滚瓜烂熟,绵阳游仙区属于41个较重灾区之一。
  倪芝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再看看营业执照是哪年的。
  “你还蛮了解的嘛。”
  大伟理所当然,“是啊,我都在这儿干三年了。”
  倪芝奇怪,“上次来没看到你。”
  “那是前俩月了吧,我回牡丹江了。”
  他刚瞥见倪芝的蘸料,寡淡得很。
  他忍不住自告奋勇,“美女,你这是重庆油碟的吃法,我们老板说了,四川火锅要配四川蘸料,我调的油碟嗷嗷好吃。”
  倪芝先前心思不在这上,就只开了麻油罐随便丢了蒜泥进去。
  见他跃跃欲试,倪芝伸了手把自己油碟推了过去。
  桌子上的调料齐全。
  大伟一手拿耗油一手拿醋一起往里倒,眉飞色舞地给她解释,“你看醋可以解辣去膻,耗油是提鲜味的。”
  他又挖了一勺花生碎,“加花生碎口感最好了。”
  最后挖了一勺香菜,问倪芝,“你吃香菜吗?”
  得到倪芝回答他才放下去。
  得意洋洋地推回给倪芝,“你尝尝。”
  倪芝搅匀了,就用筷子蘸着在嘴里嘬了一口。
  “好吃。”
  倒不是违心,确实不错。
  倪芝还刚想继续问他,就有新客人进来。
  嬉嬉闹闹一行五六个人。
  大伟又去忙乎,把一张四人桌同两人桌拼了起来。
  经过了刚才的调油碟,大伟自觉已经跟她熟了,忙完就坐回倪芝对面。
  倪芝继续刚才的问题,“你们店开了几年了?”
  大伟想了想,“好像快十年了吧。”
  他说完又觉得十年是个很久的岁月,叹了口气,“老板太佛了,从来不宣传,很多人都吐槽怎么连个招牌都没有。不然我们店生意这么好,早能开分店了。”
  倪芝想了想陈烟桥那副模样。
  上次见他还算勤快,店没开门时候一个人炒火锅底料,腿脚不好还一趟趟搬东西,甚至还要同送菜的老伯抢,但他身上不见什么商贩的气息。
  倪芝接话,“今天你们门口新挂的牌子,是改名了?往文艺路线宣传也是个方法嘛。”
  “不是,”大伟压低声音,还下意识回头看了看,“那是我们老板伤心事,每年这时候都要挂,不是改名。一挂挂个两三天,又收起来,所以……”
  “唉,你千万别跟他提。”
  倪芝识相地点头,“这么回事。”
  如果说先前只是出于写论文的敏感,此刻她心里已经确定了五成以上。
  四川绵阳,十年前开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