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尸塞汾河?
作者:西门晓生      更新:2023-04-16 03:03      字数:3490
  这次大军起兵勤王的表面目的是剿灭义和团,实际目的是趁机取代朝廷,但如果需要的话,曹跃还是会和八国联军一战。所以曹跃心事重重,大军出发之后就眉头不展夜间无眠,大军行到山西临汾的时候,何顺发现曹跃又有几根白发了。
  “哥,你最近休息不好啊。”何顺劝道,“带兵是辛苦,可是你这么熬下去,也不行啊。”
  曹跃没有回答他,反而问:“后军到哪了?”
  “已经过了潼关,现在应该过黄河,到了运城了。”何顺道。
  由于今年干旱,黄河干涸,使得大军在经过潼关之后,发现很多河段非常浅,所以大家沿着浅谈趟过了黄河。这场干旱是五十年一遇的大旱,于是有人将干旱归罪于洋人,很多百姓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导致更多的人站起来反抗洋人。
  曹跃道:“传令给新编步兵第15旅旅帅关成龙,命令他们驻扎在运城。”
  “是。”
  “传令给新编步兵第16旅旅帅薛刚,命令他们跟随大军继续前进,抵达太原后驻扎在太原。”
  “是。”
  “传令给新编步兵第17旅旅帅董旭,命令他们跟随大军继续前进,抵达大同之后驻扎在大同县。”
  “是。”
  曹跃揉着太阳穴,深呼吸而后冷冷一笑说道:“趁着这个机会,夺了山西!”
  按照曹跃的计划,这十六万大军陆续前进,新编第15旅驻扎在距离陕西比较近的晋南运城,这样一来即震慑晋南又能与陕西相顾。
  新编部队并不是曹跃的主战部队,他们是由预备役改编,尽管人数众多但都是花架子,拎着砍刀手榴弹的新编步兵旅更多的就是摇旗呐喊挖战壕。当然,如果主力部队损失过大,他们也要第一时间补充到主战部队中。
  但显然曹跃轻视这些西北汉子,尽管大部分人都是强行服兵役来到部队中的,可是在未来的对八国联军作战中,这些西北汉子没有一个孬种,没有一个逃走,军令下达之后,陕西冷娃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投入抗议洋人的战斗中。
  山西太原府是晋中要地,曹跃虽然不能轻易占领太原,但是将一支部队败在太原城下威慑,还是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最起码兵临城下,山西巡抚毓贤也不敢在曹跃背后捅刀子使坏吧。
  除了防备毓贤再背后使坏,曹跃将新编步兵第16旅留在太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监视天津的土财主们,以防止他们串通一气,出卖曹跃。自清始,太原逐渐成为了山西省最繁华城市,许多山西财主都把家安在太原。毕竟比起原来的山西省会大同来说,太原远离蒙古边境,少了一些马匪少了一些危险。到清代,晋商云集与太原,至雍正年间,由于康熙的绝户政策(注1)导致蒙古终于不再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清廷决定将山西巡抚衙门从大同搬到了太原,从此之后太原成为山西省会和山西最为富裕的城市。
  自清朝初年,山西人便效忠于大清朝,因此山西得以平安,而清朝年间数次战争,剿灭明朝余党,消灭大顺政权,平定三番之乱,绞杀葛尔丹叛乱,太平天国运动,西北之乱,白莲教起义等等,都波及不到山西省,使得山西省的经济自始至终都是北方诸省之最,山西省承担着北方赋税的一半,是陕西、甘肃、新疆三省之和的三倍。
  所以一路之上,曹跃看到的都是高楼大院,足可见这山西地主老财之富裕。也难怪到了民国战乱不休的年代,阎锡山能够以一省之力独抗西北军、奉军、皖系、直系、革命军、国民党、日本以及八路军。累计了三百年的财富,只要不是傻子无脑,竭泽而渔之辈,将山西仔细经营,总不会太差。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东面是太行山山脉,西面是吕梁山山脉,南面是中条山山脉,北面是五台山、恒山,而在众山环绕之中是一片平原,北有桑干河、白登河、御河,中有滹(音呼)沱河、汾河,南有沁河、涑水河、涿漳河,可谓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的风水宝地。
  恰恰是因为山西是一块风水宝地,所以山西人并没有向外扩张的野心,以至于抗日战争史上,晋军所有参与的著名战役都是防御战。晋军保家卫国的时候极有血性,但是说起进攻能力反倒不如其他派系部队,就更不要和共和国部队相比了。
  中军经过霍州,穿过霍山,刚抵达太原盆地的时候,前锋部队紧急军情来报,义和团组织起了数万大军陈兵于祁县,妄图阻止大军北上。
  根据情报探明,地方义和团士兵大概四万余人,男女老幼都有,首领为义和团赵三多二弟子高元祥。
  前锋统领陈刚请示是全歼敌军还是如何处置?
  曹跃立即做出批示,等待大军,不得轻举妄动,你部只有三万人,义和团四万大军,这些人鲁莽无知,如果硬拼你部将受到损伤,因此将他们拖住中军随后赶到。陈刚得到指示之后派人与高元祥谈判,并说自己部队打义和团是假,打外国列强是真。高元祥得知后大为兴奋,说道如此我们倒是可以帮的上忙。
  等待五天之后,曹跃率领中军十一万大军抵达祁县之后,曹跃立即下令将义和团四万大军包围。
  这下高元祥傻眼了,怒骂曹跃翻脸无情,便打算整军备战与曹跃一决雌雄。
  可惜他的师弟们却不想战死,我们本来是打洋人的,在这儿被曹跃给剿灭了冤枉的很。
  闫士和与闫士林便说道:“二师兄,那曹大将军并非心狠手辣之人,若是我们投降,他必定会厚待与我们。”
  族弟高启山也说道:“曹大将军从不杀降。”
  此时蒋忠山跑进来说道:“不好了,不好了,一些拳民见到被血军包围,扔下武器便跑了……”
  “赶紧抓回来。”高元祥立即说道。
  闫士和苦笑道:“二师兄,抓回来有什么用,那曹跃是大清名将,手下血军二十万——你知道为什么叫做血军?人家刚开始没有战旗,就拿一块布用敌人的血染红了,当做战旗。甘肃陕北叛军厉害吧,杀汉屠满,曹大将军只用了三年就平定西北之乱。拳民们又不傻,明知送死岂会僵持。若是和洋人打仗死了也就罢了,若是死在曹大将军刀下岂不冤枉?”
  “报,有一人手持曹跃亲笔书信请见大法主。”士兵跑来大喊道。
  “带进来。”
  来的人三十来岁,身材精瘦双目露出精光,众人看过去不禁心中一阵,这人身上好大的杀气,莫非刺客。此人将怀中书信拿了出来,说道:“我是曹大将军帐下亲兵营小将丁世荣,特地送来大将军亲笔书信一封,还请高将军观看。”
  高元祥很喜欢他叫自己一声将军,这代表着对方对自己的尊重,比起称呼自己为法王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将军称谓显然代表着朝廷的承认。他让闫士和接过书信,笑着说:“丁世荣,这名字好生熟悉。”
  丁世荣嘴角勾起一丝骄傲的笑容,不过好像是实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说道:“在下恩师曹大将军帐下枪棒总教头孙禄堂,高将军听过我的名字,也许是因为我曾经刺杀了青州知府郑克志吧。”
  高元祥顿时瞪大眼睛,一拍巴掌叫道:“我说嘛,一定是听说过这个名字!原来你是朝廷钦犯,河北武当游侠丁三脚。杀得好,杀得好,那郑克志强抢民女,该杀,着实该杀!”
  丁世荣道:“高将军若是捉了我去,这颗人头倒也值一些银子,当日是八百两价格,不知如今是涨了还是跌了。”
  高元祥抚案大笑道:“丁大侠是在嘲笑我吗?我高某人其能做朝廷鹰犬?”
  丁世荣冷冷一笑道:“是吗?看来高将军并不是被山西巡抚派来阻拦我大军的。”
  高元祥面色尴尬,转移话题问道:“丁大侠如何拜在孙老前辈门下学习武艺?”
  丁世荣道:“当日我因义愤而刺杀了青州知府后,便与师傅逃到了西北,后做起了隐姓埋名的刀客生活。后来师傅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写一封信举荐给我,投在我现在恩师孙禄堂门下。恩师在西北血军担任枪棒总教头,我便在恩师坐下习武学文,又做了曹大将军的侍卫一职。”
  高元祥赞道:“当真是桑海沧田命运多舛啊,你这一番经历了不得啊。”他接过来曹跃写给自己的书信,看到信中内容非常简单直接:“投降归顺与我,我封你做旅帅,抗拒与我,四万义和团尸塞汾河。”书信简单、霸气、直接,一看这封信就不可能是别人写的,肯定是读书不多的曹大将军亲笔书信,甚至不需要后面写名字。是啊,曹跃的信,谁敢冒充呢。
  归顺,或者死亡!
  尸塞汾河!
  狂妄,嗜血,可是这一切如果是曹跃说的,却又那么合情合理,他就是那样的人。
  在高元祥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成千上万的人身首异处躺在营寨之中,穿着黑色军装的血军毫不留情地在战场上每一个角落里收取头颅,汾河上飘着数不清的尸首,顺流而下,大地满是鲜血,天空中飞翔着无数乌鸦和秃鹫。
  一匹战马倒在地上,更远处,二十万血军重新集结,踩着他们的尸体向东方继续前进。
  (注1:康熙在蒙古推行长子继承爵位的方式,除长子外,蒙古王公的其他儿子要送到喇嘛寺里去做喇嘛,除非长子意外身亡,按照顺序二儿子才能还俗。从而避免了草原上为了争夺爵位产生的厮杀,使得蒙古草原享受了两百多年的和平。恰恰是这种厮杀少了,反倒让草原人的彪悍和野性减弱。康熙的这一招类似于温水煮青蛙,蒙古人不再彪悍无法对中原产生威胁。但满清八旗也自食其果,享受了年和平之后战斗力迅速下降,最终成为了骂人堕落的词汇,八旗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