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作者:欣欣向荣      更新:2023-04-16 11:44      字数:8397
  骁骑营的兵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朝廷勋贵之子,家里头送到兵营来,一是为了约束,二一个也是为了镀金,哪怕里头瓤子不成器,可刷上一层金粉拉出去也好看些,再一个,谁都知道骁骑营都是些什么人,结交些同辈儿为友,以后在官场上也有个帮衬的。
  这 类人多是纨绔子弟,指望他们守兵营的规矩,纯属做梦,吴大可这个新上任的副统领,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虽说吴大可是个耿直中正之人,可只要不是傻子,就不 会轻易去得罪这些人,实在是得罪不起,这些说是自己手下的大头兵,可背后一家比着一家显赫,除非自己不想混了,否则得罪勋贵只有死路一条。好在这些人得了 家里的严令,也不敢太放肆,吴大可这个副统领才能顺当的干下去。
  另一类就是大郎这种人,草根儿出身,家里既没权也没势,能进骁骑营,凭的就是本事跟军功,这才是吴大可手下的兵.
  从南边回来的时候,他手下的先锋营就剩下五个全须全影儿的,除了姜山年纪过大,谋了个捕快的差事,其他四人都进了骁骑营,何进,常六,安大牛,还有就是大郎,四个人同生共死混过来,现在同在骁骑营,情份自然更是深厚.
  四人里常六最大,大郎最小,天天在一起,跟亲兄弟也差不多,彼此更不见外,自从大郎回了一趟家,没事儿就把小媳妇儿挂嘴边儿上,几个人没少逗他。
  那封家书却是崔九帮着写的,崔九也是半截儿来的骁骑营,不是他们这样的草根,家里仿佛有些势力,可具体的也没人知道。
  骁骑营有个规矩,虽不是明面儿上的,可谁都得遵守,就是不许互相打听营里人的家世背景,不然,立刻就会除名,这条规矩实际上是给大郎他们这样的兵制定的,那些勋贵之子,即便不相熟,彼此也都认识,而且,几乎一进营就形成两拨,壁垒分明的派系。
  草根儿在一块是一派,勋贵之子在一块儿,是一派,也有个别的就是崔九,勋贵那拨人对崔九很客气,崔九本人却不喜欢跟那些人在一起 ,而是,一进营就扎到了大郎他们这边儿,天天练兵都在一块儿,一个月下来就熟了。
  姜山知道大郎有了媳妇儿,回家前特意过来问他,是不是给家里捎封信回去,大郎挠了半天头,说实话,别看就在家待了三天,可真挺想小媳妇儿的。
  说起来也怪,之前没娶媳妇儿的时候,在南边想的都是他娘和兄弟,如今脑子里全是小媳妇儿的影儿,小媳妇儿做的饭,小媳妇儿说的话,小媳妇儿那双水汪汪的大眼,还有那张甜丝丝的小嘴,甚至小媳妇儿白白的脖子,都无数次出现在大郎的梦里,想不想都不成。
  所以,姜山一说捎信儿,就忙点头,点头过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识字,怎么写,常六就把崔九给拽了来。
  一说代写家书,崔九倒是痛快的很,拿了纸笔问大郎:“写什么?”
  大郎吭哧半天,才说了一句:“娘,媳妇儿,我在京城很好,二郎不许淘气,听你嫂子的话,不然等哥回去揍你。”一句话把几个逗的前仰后合。
  崔九都快笑岔气了,大郎一张黑脸通红:“你们笑什么?这就是俺的心里话,俺没那些花花肠子,有什么说什么。”
  最终信写好让姜山捎走了,从姜山走的那天开始,大郎嘴里念叨小媳妇儿的频率明显更频繁,有事儿没事就小媳妇儿长小媳妇儿短的。
  其 他几个人给他叨叨的烦不胜烦,也堵不住他的嘴,心里倒越发好奇大郎的小媳妇儿,究竟什么样儿,真要是听他说,就是个天仙儿,可几个人都是乡下出来的汉子, 谁没见过乡下闺女,模样儿再俊,也就那样儿,以前是没见识过好的,觉着家里的女人还能看,如今在京城里当兵,京城的女人模样儿在其次,那肉皮儿却不是乡下 丫头能比的,就不信大郎那个才十三的小媳妇儿能好看到哪儿去。
  直到过了年姜山回来,满嘴夸大郎媳妇儿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心灵手巧,几个人才算信了五成,剩下的五成,自己没亲眼见做不得准。
  大 郎忙问姜山要回信儿,姜山摇摇头说没有,大郎那张脸立刻就黑了,常六拍了他一拳道:“做这样儿给谁看,要打人不成,就不想想,你那信是崔九帮你写的信,你 不说你家那个村儿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秀才吗,你媳妇儿就算想回信,没人帮她写,怎么给你捎,反正开春就回去了,就算再想你媳妇儿,也不在这一两天儿。”
  其他人都跟着点头,谁知大郎听了脸更黑了,半天吐出了一句:“我媳妇儿会写字。”
  说起这个,大郎也是临走那天才发现的,见二郎在陶盆的沙土上瞎划拉,一开始以为淘气,可看着看着,发现不是淘气,是写字呢。
  大郎当时就愣了,村子里没有认字的秀才,里长王富贵也是个睁眼瞎,二郎怎么会写字,想着就问了,谁知二郎竟然说自己小媳妇儿教的,大郎才知道自己小媳妇儿不仅会过日子,会做饭,会画画样子,还识文断字。
  所以,大郎才心心念念的盼着小媳妇儿给他回信儿,可到头来却盼了个空,能不恼吗,心里一恼,邪火就上来了,一把抓住大牛:“大牛,咱俩出去练练。”
  大牛一听,脑袋摇的跟拨楞鼓似的,他们几个虽说都是凭真本事进的骁骑营,可要论拳头谁大,那绝对是大郎,这家伙就不是人,那拳头攥起来跟铁疙瘩似的,挨一拳都不好受,更何况,这家伙这会儿心里正憋屈,那拳头还能留情啊,自己才不找揍呢。
  可大郎的蛮牛脾气上来,哪管他干不干,抓着大牛就出去了,何进几个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半天。
  何进问姜山:“那个,姜大哥,大郎的媳妇儿真识文断字啊?”
  姜山摇摇头道:“这个我哪儿知道啊,也没见她念书写字,不过,进门的时候瞧见她家门前写了簇新的对子,莫非是大郎媳妇儿写的?”
  常六道:“要俺说,乡下婆娘能生养才是本事,又不考状元,识字有个屁用啊。”何进几个都跟着点头,深以为然,庄户人家的婆娘,会过日子会生孩子就够了,识字干啥。崔九虽心里却有些意外,琢磨回头有机会,非得见见大郎媳妇儿不可。
  碧青可不知道大郎黑着脸要收拾自己呢,她这会儿正忙着,一过了年就开春了,冀州府不是江南,二月刚开春,也甭想着什么莺飞草长,春光明媚,这春寒比冬天也不差,丝丝缕缕的凉意顺着小风儿,直往骨头缝里头钻。
  不过,雪却化了,坑边儿那块地上堆的厚厚的积雪融了,雪水顺着提前留出的放水口,直接流到水坑东边的浅水里。
  前几天刚开冻,碧青就把水坑东边略高的一块地截了起来,本来这个水坑就是东高西低,雨水多,水位高的时候,东边儿才会有水,水位低的时候,东边那块就是湿地,长了不少野芦苇。
  入冬前,就让大郎给割没了,婆婆手巧,苇子杆儿在他手里能编出很多东西,如今家里用的篮子,盖板,笼屉,小筐,以及自己背后背的这个小篓,都出自婆婆的手。
  碧青走到坑东边儿,看了看,中间足有三尺高的土坝,用麦草掺着石头装在麻袋里垒起来,外头再糊上一层芦苇混着黄土的泥巴,就成了最简易的截水堤。
  自己想种树的地方正在坑东边,上头的雪水融化之后,正好从放水口流进这里,不过几天的功夫就积了脚面深的水。
  碧青弯腰检查了检查隔水堤,见水没漏下去才放了心,碧青可是想了一个多月,才想出这个法子,浅水藕的水面不能太深,所以种在东边儿这块略高的湿地最合适,上头融化的雪水流下来正好落进这里。
  不这么着就得等下雨,或者,从下头的坑里提水往这儿灌,那样就太麻烦,王兴跟二郎垒截水堤的时候,碧青特意让他们留了口,因为种莲藕不同阶段需要的水深不一样。
  一开始出芽的时候,需要脚面深的浅水,等长出荷叶,水就要深一些,到夏天开花出莲蓬的时候,水更要深些,采莲藕的时候,最好把水放掉,只剩下泥,挖藕才容易些。
  所以,碧青才想到这个法子,可以蓄水,也可以防水,自由调节水的深浅,对于施肥也大有好处。
  大学的时候,舍友家里有个种藕的,放假的时候,邀请他们去玩,说是让他们近距离体会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所以,碧青跟着同学去玩了十几天,自己这些种藕的经验就是听舍友的老爹说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这头一回种能不能成功。
  基肥前几天就施下去了,就是坑边儿上沤的那些腐熟肥,这会儿给雪水一浇,成了臭烘烘的黑汤子。
  二郎正在坑边儿上放鸭子,水一开了化,鸭子也都活泛了,嘎嘎的在水里直扑腾,丝毫不惧水里的寒意,后头跟着二十几只鸭崽子,是上个月刚孵出来,不敢下水,就在坑边儿上的嘎嘎的叫唤着,热闹非常。
  一共三十个鸭蛋,孵出了二十二只小鸭子,八个没动静,桃花娘说剩下的孵不出来了,碧青听人说过,孵不出来的毛蛋含有大量细菌或许还有寄生虫,所以干脆扔了,浪费几颗鸭蛋没什么,回头人吃了招上病可得不偿失。
  因为这个,让她婆婆数落了好几天,说她这是败家,有了好日子就忘了根本,挨饿的时候有颗毛蛋都能救命。
  这话虽不假,可碧青觉得,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现在不挨饿了,就得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且,如果跟婆婆解释什么细菌寄生虫的,婆婆肯定听不懂,索性扛着骂,把毛蛋挖个坑埋了,没孵出来的鸡蛋,也这样处理。
  小 鸡孵出了十八只,一过年,王兴跟王富贵家两个小子,就过来帮着把家里的鸡窝鸭舍盖得了,院子的篱笆墙也阔出去了很多,知道碧青想养猪,还留了垒猪圈的地 儿,这么一收拾,王家的院子立马宽敞齐整了许多。记得蛮牛走的时候,可说等他回来垒猪圈,也不知是不是随便说的。
  二郎把鸭子赶回家,又跑了回来,在碧青身边儿,对着坑里黑汤子发了会儿呆才道:“嫂子,这水这么臭,真能种出荷花来吗?嫂子画的荷花,那么好看,怎么会长在这样的泥坑里?”
  碧青侧头看了他一眼道:“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才配得上花中君子的美誉啊。”二郎嘴里跟着嘀咕了两句:“嫂子,这两句二郎没学过。”
  说着眼巴巴看着碧青,碧青忍不住笑了一声:“幼学琼林都背下来了?”
  二郎点点头,偷瞄了碧青一眼,小声道:“嫂子看的书能不能给二郎看?幼学琼林二郎都默写十几遍了。”
  碧青一愣:“你说齐民要术?”
  二郎点头,说真的,碧青没看完,本来买那本书是看里头有农桑之术,以为用得着,可买回来翻了一晚上,总的感觉,文字太晦涩,就凭自己那点儿古文造诣,读这样原汁原味的古代书籍,真有些费劲,有的时候,看了半天都不知道啥意思,弄的自己异常郁闷。
  如今越发体会到二郎的聪明,什么东西教一遍就会,给他讲的意思也记得住,甚至有时候,自己说错了,他还会试着纠正,有这么个天才学生,也是一个大麻烦。
  而且,二郎的求知欲越来越旺盛,有时候,自己说句什么他都会刨根问底儿,弄的自己现在一见他都些怕,生怕他问自己什么,答不出来就糗了。
  不过,他一要齐民要术,碧青倒想出了个省事的招儿,或者,给他多买几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会儿先把齐民要术给他,自己虽然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没准二郎能,毕竟天才跟自己这样的庸才还是有差别的。
  想到此,点头应了,二郎高兴的走了,不知是不是念了书的关系,二郎越发沉稳起来,才长了一岁而已,可看上去成熟多了,走起路来也不再跑跑跳跳,举手投足都带着骨子文气儿。
  有时候,碧青不由自主就会想,这还是自己刚来时候,那个奄奄一息的乡下小子吗,摇摇头,想这些做什么,二郎有出息总是好的,或许,自己应该给他找个先生了,毕竟自己这点儿学问,若是再教下去,恐怕就误人子弟了。
  算了不想了,先把树苗栽上再说,还有地里埋了一冬的麦苗,一返青就得收拾,松土,施肥,除草,家里人口少,碧青恨不能自己长出八只手来,这自然是妄想,可那头蛮牛明明说过开春就回来,却到现在都不见影儿。
  碧青自己都没发现,她开始下意识惦记大郎了,正往家走呢,忽听一阵马蹄声传来,静谧的村庄里异常清晰。
  碧青忙往道上看过去,只见两骑高头大马,从田间小道上疾驰过来,踏的小道上尘土飞扬,近了方看清楚,是大郎跟一个陌生的汉子 。碧青不禁嘀咕,还真是不禁念叨,说着就回来了。
  ☆、第33章
  厚厚的积雪一点点消融,坑边儿这块地在雪里泡了一冬,如今正好翻地,大郎,二郎,王兴儿还有跟着大郎回来的那个叫何进的汉子,一人拿着一把铁锨,干的热火朝天。
  本来碧青也要去的,虽说力气不大,干的慢,好歹是个劳力,可自己刚拿起铁锨就让大郎夺了过去,粗声粗气的道:“你男人家来了,用不着你个妇道人家下地,在家做饭,晌午做点儿垫饥的吃食,别小家子气,让何大哥笑话。”
  碧青当时恨不能一脚踹死他算了,好话儿到他嘴里也变得不中听了,什么叫小家子气,昨儿晚上自己足足擀了七八斤面条,自己跟婆婆一人就吃了一小碗,二郎也才一碗,剩下的都让这俩人吃了,更别提,那些鸭蛋,鸡蛋了,这还不垫饥,打算吃多少,这是吃饭还是喂牛啊。
  正 想着,她婆婆赶着鸭子回来道:“男人家比不得咱们,力气大,吃的就多,光吃面也不成,得见荤腥儿,村东老根儿家前儿娶媳妇儿,宰了一头猪,这会儿估摸还有 剩下的,你去他家秤几斤肉回来,大郎的话在理儿,咱们一家人都好说,这不还有大郎的营里的兄弟吗,帮着咱家干活,出大力气,可不能让人家说咱小气了。”
  碧青点点头,把手里的黍米洒在地上,叫着鸡吃食,拍拍手去屋里摸了一串钱,塞在腰里出去了。何氏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黍米粒子,摇摇头,墙上摘了筛子,从墙根儿的麻袋里,舀出黍米,用筛子筛。
  黍米是小五送来的,说他家分家得的,好几麻袋呢,看着挺多,打开才知道里头掺了不少土坷垃,黍米也都是沉了好几年的,不能做种,吃的话还要把里面的土筛出来,太麻烦,反正家里就分给他们十亩山桃林,就算能种也没地,就给这里驮了一麻袋,说是叫喂鸡。
  何氏摇摇头,这才吃了几顿饱饭啊,就这么糟蹋粮食,好好的黍米喂鸡,筛出来磨成面,蒸发糕,一家子能吃好几个月呢,想着就筛了起来。
  正筛着,就听见外头驴子叫,知道小五两口子来了,忙放下手里的筛子,迎了出去,还没出去呢,小狗子一脑袋撞了过来:“阿奶,阿奶……”虽说还有些说不利落,到底是会说了。
  眼看就要撞上何氏,给小五一把抓住呵斥:“撞倒了你阿奶,看爹揍不死你。”
  狗子最怕他爹,吓的立马老实了,何氏瞪了小五一眼:“才两岁多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气,婶子也不是纸糊的人儿,一撞就散架了,不许吓孩子。”说着抱起狗子:“别怕你爹,有阿奶在呢,他不敢打你,阿奶给你拿糖吃。”说着抱着孩子进屋了。
  小五媳妇儿却不进去,挪了个小板凳儿过来,坐在太阳地儿里,接着筛黍米,小五找了把铁锨也跑出去翻地了。
  碧青提着肉回来的时候,小五媳妇儿已经晒了半袋子黍米,碧青接过她手里的筛子,挂起来道:“说起来,咱也不差这点儿黍米吃,可我婆婆就是不听,非要筛出来叫我蒸发糕,如今当年的新粮食还吃不清呢,蒸这个做什么。”
  小 五媳妇儿抿着嘴笑了一声:“嫂子这话说的是,这两年冀州府的收成好,粮食就便宜了,当年的新粮食,一斗也用不几个钱,倒是鸡鸭的贵了些,下的鸡蛋鸭蛋拿城 里头卖,换的钱,能买不少粮食呢,小五跟我说,大伯分给我们十亩山桃林正好,今年俺家就不种地了,不用下地,也省的我婆婆总说我干不得地里的活,小五跑跑 买卖,给嫂子帮帮忙,俺在家看着孩子就成,啥都不用干。”
  碧青点点头:“有小五在,你就不用操心了,好好养着你的身子要紧,回头寻个好郎中给你瞧瞧病,到底是个什么症候,早些除了根儿才踏实。”
  秀娘轻轻摇了摇头:“小五带着我去冀州府瞧过,那个老郎中说,是生狗子的时候落下的病,老话说,月子病最难治,我如今就盼着能活到狗子长大,就足了。”
  碧青皱皱眉:“好好的怎么说这个,我不爱听,为着狗子,你也得好好养着病,孩子才两岁,多大叫大,大了还得娶媳妇儿,娶了媳妇儿还得给你生孙子呢,好日子都在后头,以后不许说这些丧气话。”
  秀娘眼里含着泪,点点头:“婆婆巴不得俺死了,再给小五娶一个呢,也只有嫂实心对我好,成,我听嫂子的,好好的养着,等着狗子给我生大孙子。”说着把碧青手里的肉接过来:“瞧这肉肥的,炖了不定多香呢,。”
  碧青冲坑边儿努努嘴:“这几斤肉若是炖了,还不够那些男人塞牙缝的呢,本说多买些,可老根儿叔家就剩这么多了,横竖今儿先混过去,明儿桃花娘跟他家大小子去间河县赶集,叫她给我捎半片猪回来就是。”
  秀娘道:“半片子猪?嫂子买这些做什么,如今天暖了,猪肉可搁不住,腌了又不好吃。”碧青道:“你大郎哥带着客来了,得住十天呢,婆婆交代做点儿好的,省的叫人说咱小家子气,你大郎哥脸儿上不好看。”
  秀娘扑哧一声乐了:“想来是大郎哥馋了吧,不瞒嫂子,自打吃了嫂子做的饭,小五就说我做的是猪汤狗食,隔三差五就拽着我来嫂子这儿蹭饭,我说他,你也好意思,天天去嫂子哪儿蹭饭吃,小五却说,一家子怕什么,嫂子听听,他倒是不见外。”
  碧青笑道:“小五说的是,咱就是一家子,不用见外,有难一起担着,好日子也一块过。”说着把菜墩子搬出来,就在院子里剁肉馅儿,一边儿剁一边儿怀念现代的绞肉机,平常都是大郎干这个,今儿自己一干,才发现还真是个力气活儿,就剁了一小会儿,两条胳膊就发酸。
  好在没剁一会儿,二郎就回来了,洗了手接了碧青手里的菜刀,抡着胳膊剁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剁成了。
  碧青递给他一碗水,二郎喝了,又跑去坑边儿翻地去了,碧青愣了愣,秀娘却笑道:“刚远远望着大郎哥跟二郎说话儿来着,想是看见嫂子剁肉,才叫二郎回来的,嫂子总说小五疼我,我瞧着大郎哥更疼嫂子呢,剁个肉馅都怕嫂子累着。”说着捂着嘴笑了起来,。
  碧青倒没觉得不好意思,抬头望了那边儿一眼,心说,这走了几个月,倒是知道心疼媳妇儿了,看来自己调教的还算成功。
  忽想起早上蛮牛说话的态度,不禁皱了皱眉,还得再接再厉,这家伙是个顽固的大男人主义者,得下大力气才有用。
  何进家里没人了,一场瘟疫过去,家里的人都死了,就活了他一个,这才去当兵,一听大郎家来,琢磨自己在京里带着没意思,也有些好奇大郎的小媳妇儿,就跟着来了。
  说实话,何进有些失望,虽说做的饭好吃,长得也不差,可太小太瘦,就这么一副弱巴巴的小身子板儿,能给大郎生养孩子吗。
  还有,现在翻的这块地,听说要种杨树,何进家里也是祖祖辈辈的庄稼人,就没听过哪家不种粮食种树的,大郎媳妇儿这是瞎折腾啊。
  趁着喝水的功夫跟大郎说:“大郎你媳妇儿说在这儿种树,种树可没收成,还长得慢,想当盖房的檩条,也等不及,应该种粮食才是,种不得麦子,就种黍米,要不种些豆子也是好的,那才是正经粮食呢。”
  大郎道:“我媳妇儿说这里最要紧,要是等树一发芽再种就晚了,地里的麦子还没返青呢,耽搁两天不妨事,至于种树干啥,我也不知道,想这些做啥,我媳妇儿让干就干呗。”
  何 进有些傻眼,谁家男人跟大郎似的这么听媳妇儿话,正要说什么,小五插进来道:“何大哥不知道,这块地是不长庄稼的坏地,嫂子说,种几年树就能缓过来,树种 的稀疏些,以后在树底下还能种别的,什么都不耽误,这儿还守着水坑,不愁浇地的水,过不几年,这块就是最好的水源地,等树长起来还能挡风沙,咱这坑里要种 莲藕,养鱼,风沙大了可不成,家里有五亩地种麦子足够一家子吃的了,养鱼种藕才能换钱,手里的钱多了,可不就是咱的好日子吗。”
  何进真想说,这小子胡说八道,没听说有养鱼的,种藕南边倒是见过,冀州府能种这东西的话,饭馆子的一盘炒藕片,就不会那么贵了。可头一次来大郎家,不好再说什么,琢磨等人家都收粮食的时候,大郎一家子瞅着杨树苗哭吧,这庄稼人不种粮食种树,不是疯了吗。
  小五知道何进心里怎么想,这是家里的客,自己说一遍人家听就听,不听也没必要较真儿,这话不是何进一个人这么说,不说王家村,就是他娘,也说大郎嫂子疯魔了,养鱼,种藕,亏她想得出来。
  可不管别人说什么,小五对碧青深信不疑,小五跑了这几年买卖,最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庄稼人为什么祖祖辈辈过穷日子,就是因为笨,不知道动脑子,就知道守着自家那几亩地,巴巴指望着老天风调雨顺,得个好收成。
  却不明白,地里收成再好,也换不来多少钱,吃饱穿暖容易,想过上好日子,纯属做梦,所以,他才去当走街串巷的货郎,现在家里爹娘住的新房,还是自己跑买卖盖起来的呢,所以,这买卖才是过好日子的道儿。
  至于怎么做买卖,小五打定主意听碧青的,自己是眼看着王家的日子过起来的,而且,小五总觉得大郎嫂子什么都懂,那些话儿并不是随便说说,或者,像娘说的疯魔了。
  从大郎嫂子拾掇水坑,就能看出来,不是去过沈家村,小五甚至怀疑,碧青种过莲藕,总之,自己坚决跟大郎嫂子站在一起,他有个直觉,只要跟着大郎嫂子,好日子就不远了。
  刚开春,地里的麦苗还没返青呢,也就别指望有什么青菜,若是大郎晚些日子回来,还能去挖些野菜,掺上肥肥的肉馅,包饺子蒸包子都是最好吃的,现在这时候,什么青儿都没有,好在还有不少干菜干儿,用水发了,磨碎,掺在用毛酱搅好的肉馅儿里,蒸干菜肉包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