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北晨      更新:2023-04-17 01:31      字数:4666
  还是因为是新手,他们都看的出来,何外公钓鱼的动作很生疏,要是钓鱼的老手,提竿的时机掌握的好,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短短的几分钟,这边就开始有收获,让那边的张老爷子都有些急了,他这还没下钩呢。
  最终,他还是听取了围观的一个钓鱼专家的意见,用了他精选的鱼食鱼饵,也开始下钩了。
  而围观的钓鱼发烧友们,看见这么快就开始有鱼上钩了,不由的也议论起来。
  他们之所以对小水库的鱼念念不忘,是因为在论坛里,有几人发过帖子,说这里的人很难咬钩,还有之前大张钓鱼时,也有游客正好看见,也发了帖子直播,所以,大家对这里的鱼第一印象是,不爱咬钩,很难钓。
  可是现在看看,哪里难钓?刚扔下去就能拎上来鱼好吗?还有一个明显是钓鱼菜鸟,这难度到底难在哪里?
  大家都觉得,这可能是个误会,这里钓鱼根本毫无难度。甚至还有人说,回去一定马上发帖子,狠狠的驳斥下之前的几个楼主。
  只是接下来的事实,好像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两边钓鱼的人马,好像是个分水岭,林建设这边,屡屡有收获,不时的就拎一条鱼上来,何老这边虽然也有咬钩的,但是他经验不足,总是提前拎竿或者迟了,鱼都跑了,一条都没钓上来。而另一边的张老爷子那,用着高级钓竿,最完美的鱼饵,大家精选的最佳位置,那鱼钩停止一般,毫无动静。
  旁边围观的钓友渐渐的闭嘴了。
  没道理啊,为什么不咬钩?他们平时就用经验这么钓鱼的,效果很好啊,怎么今天就没动静?不应该啊。
  张老爷又等了十分钟,还是没动静,他这边完全就是没鱼咬钩。他这才终于确定,儿子大张跟他说的是真的,林思泉家水库养的鱼,就认她家的鱼饵,要不,怎么他带来的高级货这些土鳖鱼不吃呢?
  他叹口气,就不该听那些人胡说八道。
  算了算了,他收起钓竿,拎着自己的小板凳,朝林建设那靠拢,而后面那些钓鱼高手们,现在一言不发了。
  还是用林家后院出产的红蚯蚓吧,大张说了,这都是好货色!跟林家的菜一样,是鱼儿们难得的美食。
  美食无国界,还不许这里的土鳖鱼爱好点美食?林家种的菜,他可是也爱吃的很。
  ------题外话------
  成都的火锅好好吃啊,什么都好吃!就是太辣。
  ☆、111、最美味
  似乎,小水库的土鳖鱼就认准了林思泉家的东西,张老爷子坐到林建设这边来,放弃了自己的高级鱼饵,穿上了他们从后院挖来的红蚯蚓,鱼钩刚甩下去,没一会儿,就有鱼开始咬钩了。
  他本身钓鱼的技术不错,提钩的时机把握的好,过了一会,就拎了一条大鱼上来。
  这鱼很大,足足有七八斤,被他甩上岸边,一下子,周围的人都兴奋的围了过来。
  钓鱼的人最喜欢看到大鱼,更喜欢看到大鱼咬钩被钓上来。这个小水库里有大鱼,更是让他们眼馋不已。
  这条大鱼很快被放到准备好的水桶里,鱼太大,水桶里的空间不够它折腾的,大概是在里面太憋屈,它用力挣扎着,居然,一下子跳了出来,啪的摔到了地上。
  这还是鱼吗?好大劲啊。
  围观的人啧啧称奇,议论纷纷。
  “这鱼太有活力了,怪不得好吃呢,运动量足够啊。”有人这么开玩笑。
  旁边就有人问了,“你吃过这里的鱼?真的有那么好吃?”
  “绝对的,非常的美味,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他比较好运,之前林思泉家进屋酒的时候,他刚好在村里待着,就跟着去蹭了一顿饭,满桌子的美食,那道鱼更是让他印象深刻。
  他是个喜欢钓鱼的,以前也喜欢吃鱼,后来钓的多了,对吃鱼就没那么大兴趣了,实在是吃多了,吃腻了。不过林家的鱼,那天他先只是尝试一口,确实是不同凡响的美味,现在回想起那味道,他都忍不住要流口水。
  这位游客把那天鱼的味道又描述了一遍,周围的几个人听的都一起流口水了。然后,再盯着水桶里那条大鱼的眼神,就格外的热切起来:好想尝尝啊。
  “唉,我也吃过林家的鱼,确实美味。”又有一个人肯定的回答了。他家生活条件不错,也注重健康,经常在绿园买有机食品吃,自从“泉水农庄”的菜在绿园上架后,他们家就成了忠实顾客,水库鱼他们也侥幸买到过两次,那味道简直绝了,吃的全家人都赞叹不已。
  只是,这鱼太少,不是每天都能买到,只能看运气了,偶尔有上架的,也是瞬间秒光!
  现在,“泉水农庄”的菜已经在绿园打出了名气,很多顾客都认准了这个牌子,根本不用推销。
  “好想尝尝啊。”有人开始对着小水库叹气了。
  “是啊,好想试试身手,你们发现没,论坛的帖子是真的,这里的鱼真的太精了,还认饵料,就吃林家人带来的。”
  “刚才老张试了那么多高级饵料,好几种都是我经常用的,平时钓鱼效果很好,在这怎么就没鱼咬钩呢?”
  “人家看不上那种饵料呗,你们仔细看看老林那的饵料,是在后院挖的红蚯蚓,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怎么说?”
  “这种杂鱼就喜欢吃蚯蚓,一种是臭蚯蚓,一种是这种细小的红蚯蚓,农村人祖祖辈辈都用这个钓鱼,可比合成的饵料好多了。”
  “咱们城里可怜啊,钓鱼想挖个蚯蚓都没有,只能用饵料。”
  “可不是嘛,我那天试了试这种红蚯蚓,特别好钓。”
  “哎,你们说,咱们去找林思泉商量下,多给点钱,她能让我们在小水库钓钓鱼吗?这里没钓过,总觉得很遗憾啊。”
  “我也一直想试试,大家都说这里钓鱼有难度,到底怎么样,别人钓的不算,必须得自己亲自试试。”
  “我估计够呛,林思泉不会同意的,她早就说过,不靠这里的鱼赚钱。”
  “哎——”
  “要不,我们问问建设?建设好说话。”
  “对对,我们问问,大家一起钓嘛,更有意思。”
  一群老头对着小水库抓耳挠腮的,想尽各种办法。
  最后,真的有人过来跟林建设商量,让他们也在小水库跟着一起钓鱼,钱的话,一个人出100,钓到的鱼额外按斤算钱。
  林建设是想拒绝的,思泉说过,小水库不开展垂钓业务,但是,他一个人一张嘴,嘴巴又笨不会说话,哪里比的过周围的一群老头,被围攻的无话可说,最后,只能无奈的点点头答应了。
  不过,他也没有松口很久,只说现在距离午饭还有两个小时,就这两个小时了,大家可以一起钓鱼,之后,就不允许了。
  两个小时也行啊,一群老头都高兴了,兴致勃勃的回去取了钓竿,挖了蚯蚓,带着鱼饵过来试试身手。为了赶时间,一个个走的飞快。还有那没有带钓竿过来的,更是捶胸顿足的后悔不已,纷纷找那带的多的人商量着借用。
  很快,小水库旁边就围了一群钓鱼的人,长竿短竿的,足足有十几个人。
  撒鱼饵,甩竿,然后聚精会神的盯着鱼浮子。
  10分钟过去了,没有动静——
  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不停的有人换鱼饵,有人大规模的撒鱼食,就想将水里的鱼吸引过来,却收效甚微。
  与这边的冷清恰恰相反的是,张老爷子那边的火爆,他们这的鱼竿一丢下去,马上就有鱼咬钩,眼明手快一点,拎竿快一点,马上就能甩上来一条鱼。
  有人眼红他们这边的风水宝地,拎着鱼竿也厚脸皮的凑过来了,就在他们旁边甩钩,鱼钩距离鱼钩才几十厘米。可就是这样,结果还是泾渭分明,水底下的鱼似乎能分辨到底谁是谁,就咬张老爷子、林建设和何院长的鱼钩,其他人的,一点都不光顾……
  于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林家三人组收获了满满一桶鱼,其他人,全都空手而归,顶多钓了几条小杂鱼,超过两斤的,一条都没有。
  这差距也太大了。
  不过,大家也对这水库里的鱼心服口服了,就吃林家的鱼饵,挑食成这样,也太少见了。
  从此,在广大钓友的心目中,林家小水库简直成了圣地,一波波的人来了,又走了,大家都喜欢聚在小水库周围,走走看看仔细观察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就盼着能在这里大展身手,一举成名。
  可惜,林思泉把这里看的紧,就是不放开让他们钓鱼。
  中午饭的时候,张老爷子跟何外公溜溜达达的回来了,后面跟着的林建设,还拎着一大桶鱼,把林思泉吓了一条。
  “爸,怎么钓了这么多鱼?现在天气热,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啊。”林思泉迎了上去,看见他放下的水桶,上前翻看了一下,七八斤的大鱼有一条,三四斤的小鱼也有四五条,还有那一两斤的,也有不少呢。
  然后,她就开始犯愁了,这么多鱼,怎么吃啊。
  林建设呵呵的笑:“今天没注意,一不小心钓多了。”
  “你们今天手气真不错啊。”林思泉笑道,又跟何外公张老爷子打招呼:“外公、张叔叔,今天你们钓了几条啊?”
  张老爷子很得意:“这里一半都是我钓的。”
  何外公就谦虚多了,“我这是第一次钓鱼,就钓到了一条。”
  事实是这样的,这三个人当中,林建设对钓鱼没兴趣,钓了几条就不怎么下钩了,而何外公呢,他倒是有兴趣,无奈技术不行,经常拎上来的是空钩,就只有张老爷子,从头到尾都兴致勃勃。最后一看,可不是他钓的最多嘛。
  林思泉笑着夸赞了几句,又拿出大盆来,接满水,把活蹦乱跳的鱼倒了进去。
  不得不说,小水库的鱼生命力比较顽强,被钓上来的,嘴巴多多少少都受伤了,但是一个个都鲜活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应该还能养个几天,不着急吃,林思泉看了心里下了决心。
  她招呼林建设,“爸,你帮我挑一条两三斤的鱼杀了吧,中午加个菜。”
  “好。”林建设答应了。
  中午的菜做的差不多了,林思泉想着大家既然钓了鱼回来肯定是希望马上能吃到,干脆一起做了吧。
  家里有早上买的新鲜豆腐,来个鲜鱼炖豆腐吧。这个菜做起来简单,先把大鱼剁成三段,小火煎了,再加水加调料下去炖个十几分钟,再加入切大块的豆腐,小火咕嘟个20分钟,不一会儿,鱼汤奶白,香气扑鼻的鲜鱼汤就做好了,出锅的时候再撒一把切碎的小葱,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在他们村里,这道鲜鱼炖豆腐是每家都吃的家常菜,吃鱼吃豆腐,再喝汤,非常的美味。
  林思泉做菜的手艺不错,加上这鱼又是品质超好的,这道菜更是做的非常的香。
  这不,鱼汤刚一出锅,门口就想起了刘春燕的大嗓门:“思泉啊,我们回来了,你在做什么菜?好香啊。”
  “妈,我在炖鱼汤呢。”林思泉应了一声,“你们回来吃饭了。”
  “春燕,思泉这手艺真厉害,这鱼汤闻着就好吃。”一个细细柔柔的声音,正是张阿姨。
  正坐在客厅里跟林建设聊钓鱼经的张老爷子一下子就愣住了,完了完了,他怎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好像家里的老婆子。
  一想到家里的老婆子,他不由的心虚了,他偷偷跑到桃源村来,又赖着不回去,可是没跟家里交代呢。
  ☆、112、你要干嘛?
  张老爷子当初离家到桃源村来可是偷偷跑来的,就给家里人留了张纸条,后来大张好不容易找到他了,他却赖在林家不肯回去。
  他也是个吃货,林家好吃的那么多,又有一群老头天天一起下棋钓鱼什么的,简直让他乐不思蜀。他家那大院没什么意思,都住了那么多年,也就能跟老王老李俩人天天下棋斗气,哪里比这里有意思?所以大张来接他,他坚决不肯回去。
  没想到,现在是家里的老婆子也来了?她不是一向讲究,不喜欢出门吗?怎么现在自己也跑到农村来了?
  想到老婆的脾气,张老爷子心里发慌,四处张望着,恨不得夺门而出。
  可惜,这里就一个门,外面听着声音已经进门了,他现在出去,估计要被撞上了……
  最后,他迫于无奈,没地方躲了,只能嘿嘿的站在那里,试图装出一个最无辜的表情,企图蒙混过关。
  张阿姨和刘春燕扶着何外婆进屋来,范祁急忙迎了过去,谢过两位,自己扶着外婆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