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作者:
蔓青子 更新:2023-04-17 23:56 字数:2722
冯川明白了沈襄说的‘有点少’的意思。
当天早上,报纸上登载出中奖的一千名号码,并提醒中奖者,尽快去电影院兑奖,为期一个月,过时不候。
中奖者将信将疑去了。
电视上全程直播这一现象。
几个中奖者接受采访。
采访中,经过和记者的几问几答,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普通市民,和电影院还有《疯狂的鱼缸》工作人员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一下。
头一天不少还将信将疑的观众彻底信了。
还有很多被奖金刺激的观众开始‘二刷’。
当天票房。
一千二百五十万。
冯川这回真乐疯了。
“啊啊啊啊,一千二百五十万,比之前的一千万票房还有多多多多啊。天啦,我要喜疯了,怎么会这么多……”
他摇着乌天炎肩膀:“啊啊啊啊,乌叔,我好开心,我要炸了……”
“炸了炸了炸了!”
“慢点慢点慢点——”
乌天炎被他摇的头晕目眩,连连咳道:“唉呀妈呀……我的一把老骨头啊……”
冯川忙放开他:“乌叔,对不住啊,我一时太兴奋了……”
乌天炎捂胸口,摆摆手。
他要远离这地方……
冯川又看向沈襄:“啊啊啊啊啊啊……小襄,一千三百五十万……好多好多好多钱……你太厉害了。请问,你还缺徒弟吗?会拍电影,会拍马屁的那种?”
沈襄默默看他三秒钟。
转身就走。
冯川:……
心好凉——
第三天。
正逢上周末。
好不容易累了五天的上班族在假期时,自然会选择一部电影,好好犒劳犒劳自己。为了缓解压力,喜剧片自然是首选。
《疯狂的鱼缸》正好了。
一是朋友家人都在群里推,在家上班都被这部片刷屏了,不看看好像有些跟不上潮流,二是看时间网上评分着实不低,看着倒像是个难得的好片,三嘛……自然是为了那个抽奖……
虽然一二三名不好得。
普通奖还是有点机会的嘛。
一百元也可以买件把衣服穿了。
不然还可以出去搓一顿……
怎么想也不错。
……
第四天清早。
乌天炎端着茶杯,从办公室出来,瞥见背电脑过来的冯川,笑眯眯打招呼,道:“小冯,怎么样,今天票房怎么样?看过了吗?”
冯川这俩天尽被嘲笑了,很没面子。
今天,他准备做一个高冷的人。
不管再高的票房,他都要保持淡定。
他可是一个经历过大风浪的人。
嗯。
他咳了咳,慢悠悠地道:“还没呢。不过,票房总不是那样。马马虎虎地涨呗,看不看也没多大影响……”
沈襄正好从外面进来。
她听见此话,挑眉道:“哦?冯哥真这么觉得?”
冯川淡定点头。
乌天炎和沈襄对视一眼,忍俊不禁。
乌天炎道:“小冯,要不要你先看看昨天票房统计,再说这个话。”
“既然你们都这么要求……”冯川摇头晃脑道,“我就勉为其难先看看吧,不过,经历过这两天,我已经成长了,要喜怒不形……”
“啊啊啊啊——”
“两千五百万——”
冯川尖叫道:“天啊,两千五百万,乌叔,小襄,你们看到了吗?两千五百万的票房,国内电影史上单日票房最高也只有这么多吧……咱们是不是破纪录了……是不是啊……天啦,我居然拍出一部破单日票房记录的片子了……”
“小襄,我要留名电影史了,天啦天啦天啦——”
“乌叔,我居然拍出单日票房记录的片子了,我真是个天才……啊啊啊——”
他一个人兴奋得跟捶胸大猩猩似的。
沈襄和乌天炎对视一眼……
扭头就走。
------题外话------
关于票房数据。
别看我们现在票房动辄十几亿,四五亿的,其实在2008年以前,票房破亿都算是一个大新闻了。中国电影票房就在这几年兴起的。
2001年,票房过亿的片子,真的算很牛的。
☆、072 肖帜的故事
《疯狂的鱼缸》票房在第四天达到顶点,为三千万。
后续票房随时间回落,慢慢下跌,但下降趋势不太明显,让《疯狂的鱼缸》慢慢积累下不少票房。
正如冯川所说,这部电影已经打破单日票房记录,成为国内电影史上一个标杆性的存在,在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不过。
沈襄和冯川一群人到底也没沾沾自喜。
他们都清楚。
这部电影票房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既有大众舆论控制,又有新型销售方式,本身片子质量不错,天时地利,也就成就了这部片子。
但实际上,这部片子也不是没有瑕疵。
毕竟这一世,冯川太嫩,没有经过几年沉闷压抑痛苦磨砺,功力上稍显不足。
但有句话说得好。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无论如何。
《疯狂的鱼缸》已经成功了。
沈氏娱乐在外的第一炮,已经成功打响,赢来一个满堂彩。
除此之外,因为《疯狂的鱼缸》电影票抽奖活动太过火热,以致达到人人都知,户户都晓的地步,攒勋章抽奖成为一种新时尚。
这也是让沈襄等人始料未及的。
而且,在抽奖活动火热进行时,不少人也潜移默化认可了正版的重要性。
有在街头调查问卷显示,半年前,民众普通版权认识认可度不到10%,现在,已经成功涨到35%,其进步可见一斑。
这一现象自然也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但因为之前闹出风波,大众舆论偏向性明显。那些记者们也不敢随便乱写,掺带太多个人情绪,实事求是,客观报告下,居然还引来不少人赞同。
总之。
这一整个月。
都是属于《疯狂的鱼缸》的一个月。
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且代表一种文化现象,甚至在国内版权推进历史上,都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有学者将这一案例整理出来。
从一开始口碑走高,到票房初获胜利,直至被人针对,压力几管齐下,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居然能在那样艰难情况下,硬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赢了票房,更重要的是,为电影为公司打造了一个文化旗号。
日后,若是你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人知不知道‘沈氏娱乐公司’,他肯定一脸茫然。
但是,你要问他知不知道《疯狂的鱼缸》,他肯定会回答,不就是那个拍的很好看的,普及版权意识的那部电影吗?
《疯狂的鱼缸》成就了沈氏。
沈氏也借着《疯狂的鱼缸》彻底上位。
和推动正版意识这旗号绑定起来,沈氏娱乐从一开始就能获得公众极大好感,更重要的是获得不少同行的好感……
正是这一特点,让沈氏后来吸引到许多优秀的原创工作者。
沈氏也慢慢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能将一个充满铜臭味的行业,做得如此如此高的大众认可度,沈氏在所有企业中算是头一份,有无后者尚不可知,但绝对是史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