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魏吴VS晋国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3-04-18 00:00      字数:2148
  汉建隆五年,元月。
  赵广留文虎、马融率一万精兵驻守函谷关,亲率东征汉军二万人北渡,向空虚的河内郡进军。
  同时,在安邑的王训所部也开始翻越王屋、中条两山,向野王、武遂、恒曲一带推进,两部汉军一南一西夹击,攻势异常凌厉。
  在短短的二十余天时间内,晋国在河内郡的轵县、野王、沁水等地,纷纷被汉军占领,其中,素有河内门户之称的野王,因为马隆的离开,而被赵广一战而下。
  到了二月中旬时,河内郡除温县尚在晋国手里外,其余各县已经全部失守。
  随后,赵广率中军驻守野王,薛季所部以轵县为出发点,向温县步步紧逼。其中,程亥、李柔各率一部沿黄河东进,向孟津渡进军,准备切断河南河北的联系。
  温县。
  司马家族的老巢,在汉军的进攻面前,已经乱作一团。
  司马炎以晋代魏,定都洛阳之后,司马家族的重要人物、年轻子弟,也纷纷搬到了一河之隔的洛阳居住,温县只是乡野小县,繁华自不能和洛阳相比。
  留守在温县的司马家子弟,除了年长的族老外,地位最高的是司马懿第五个儿子司马干。
  司马干在晋国建立后,受封为平原王,食邑一万一千三百户,司马炎还特赐他鼓吹、副车之马二匹及侍中的服饰。
  不过,司马干最出名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因为他是高度精神病患者,性格极为不正常。
  按历史记载,司马干曾经把俸禄和布帛放在露天堆积,结果让它们因淋雨而腐烂;另外,这位仁兄的爱妾死后放在棺椁里,等着下葬,司马干竟然命令打开棺椁,对尸体作出不能理喻的行为。
  在一众惊慌失措的司马家子弟中,齐王司马攸站了出来,接替司马干主持大局。
  司马攸就是司马炎那个过继给司马师的弟弟,这个人能力相当不错,风评也甚佳,当初还和司马炎争过皇位。
  因为司马衷心智不全的原因,晋国朝中要求司马攸继承皇位的呼声非常高,但也因此,司马攸遭到谗言猜忌,不得不回温县暂避风头。
  这一次,汉军兵进河内,要不是司马攸在温县坐镇,组织起县中子弟兵据坞堡抵抗,赵广说不得一鼓作气将温县也一并拿下。
  对付温县的这些司马家族死硬支持者,汉军上下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办法。在与王训、薛季等人商量后,赵广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层层压迫,逐次平推,一个坞堡接着一个坞堡的攻打。
  温县的范围不大,司马家的根基最雄厚,相信也经受不起子弟兵不断战死的损失,而对于汉军来说,正好可以借打温县坞堡的机会,练一练军队的攻坚能力。
  赵广在河内郡高歌猛进,被围在温县的司马攸拆东墙补西墙,将有限的兵力调动来调动去,四处补漏却又无可奈何看着一个个坞堡被汉军烧毁。
  司马攸送到洛阳的求救信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司马炎的回音,这倒不是司马炎不想救,而是他实在无暇关注温县的战况。
  黄河南岸。
  马隆急冲冲奔向洛阳,却不料扑了个空,燃起的烟尘只是汉军留后部队放出了烟幕弹,等司马炎反应过来赵广跑到河内时,洛阳又迎来了一波新的对手。
  不想放过一丝一毫机会的曹昙出手了,魏军从襄阳一路尾追着王浑军,南阳郡的宛城一带激战连连,急于撤退的晋军无心恋战,被徐霸、徐胤、许综指挥的魏军咬住后营不放。
  王浑无奈之下,只得留孟观一部守在宛城,阻断魏军向洛阳进军的步伐,荆州晋军主力则继续向北增援。
  孟观终于有了独立领军的机会,虽然他的军队不过三千人,但面对上万魏军的进攻,孟观毫无惧色,依托宛城残破的城垣,硬是顶住了魏军十余日的进攻。
  宛城在三国前期是西凉大将,枪王张绣的地盘,曹操还曾在这里偷妻了一回,结果很悲催的折损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
  到了三国末期的时候,由于襄阳在魏国、晋国手里,宛城的军事地位下降,其城墙也多有破损,渐渐的沦落了一座平常的小县城。
  徐胤等人本以为打宛城轻轻松松,却不想被孟观阻住了去路。
  等到二月初的时候,王浑在洛阳面见司马炎,得知赵广已经北渡黄河,王浑与羊祜、杜预等人商议一番,遂决定先将曹昙给打趴下,收复被魏军占领的襄阳。
  相比温县,襄阳确实更加重要。
  还有一点,王浑手底下的晋军,多来自荆州北部,其家眷现在已经落到了魏国手里,要是时间再拖延下去的话,王浑担心晋军将卒会哗变。
  魏、晋宛城之战从元月末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中旬,两边大小战事无数,打的甚是激烈,却一时分不出胜负。
  曹昙为了支援宛城战事,连续的遣使往东吴,向孙皓陈说厉害修好,已经被曹昙视为贾诩再生的桓楷又想出了一个毒计,让曹昙奉孙皓为兄长,且魏国愿为吴国的附庸国存在。
  魏向吴称臣。
  桓楷的这一计策,正是瞄准了孙皓好大喜功的弱点。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孙权在袭杀关羽之后,面临刘备征讨夷陵的报复,只得屈膝向曹操称臣,于禁等降将也是在那个时候回到了魏国。
  不过,在陆逊夷陵大战胜利后,孙权也是立即拔刀相向,魏吴臣属关系从此破裂。
  这一段魏吴之间的纠葛,虽然是孙权的权宜之计,但终归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孙权在位时也每每为此而感叹。
  孙皓登基,数次北伐晋国,原因就是想要洗涮这段过往,现在曹昙称臣,正中孙皓下怀。
  吴国朝堂上,左丞相陆凯已经去世,其余老臣丁奉、施绩、陆抗等皆领兵在外,掌权的右相张悌刚刚从军师位置上提拔上来,资历不够,孙皓无人制约,也就更加的为所欲为。
  接受魏国称臣之后,孙皓作为兄长,也很是大方,即诏令江陵的吴军支援襄阳,魏吴两军这一联合,让晋国方面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