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作者:李诗情      更新:2023-04-19 02:08      字数:4058
  满满的吃了两大碗,顾诗情才直着腰,满足的抚着肚子,感叹的说道:“还是要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就格外好吃些。”
  胤禛赞同的点头,以前他是从来不沾这些的,可是乌拉那拉氏很爱他这一手,他也愿意去研究这些,就为了换取她明媚的笑容。
  唇角微勾,露出一个冷冷的笑容,正好也给太子吃一剂定心丸,免得乌鸡眼似得,整日第你这个号他们兄弟几个。
  这般醉心农事,偶尔又近一下庖厨,可不是在众人心中落下闲散的印象。
  就连皇阿玛都打趣他,说是给他丢到户部,还丢对了,这般爱农桑,可不是正合了工作。
  正想着,就听到对面传来一道好奇的声音:“爷,你说这庄户人家,就靠这一点产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何就不能做点其他的呢?”
  胤禛叹气:“也没有办法,这时候地广人稀,若不是重农抑商,有来快钱的路子,谁还愿意种地呢?”
  被朝黄土面朝天,向来都是苦活,天冷的时候,他们在地里忙活,天热的时候,他们在地里忙活,有时候赶时间,半夜照样得割麦、浇地。
  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都是说伺候庄稼,不精细怎么会叫伺候呢,你但凡少出一点力,就少一点产出。
  勤快点的人家,都不会如此的。
  顾诗情转念一想,也明白了,她前世的时候,一直都很不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毕竟她那时候,商人照样多,可是农民也不少。
  再对比一下如今的人口,就明白了,实在是人太少了。
  说起来还不是自己作的,刚入城的时候把人当牲口,这会儿子又嫌少,显不出国力强盛来。
  顾诗情吐槽一通,不再多想。
  毓庆宫。
  太子端坐在上位,边上是一个样貌清隽的小太监,名唤阿福,百依百顺的跪坐在一旁,主仆两人都紧紧的盯着下首跪着的那个人。
  顾青山是新近投来太子处的,他的本意是做一个幕僚,没想到被太子给看到了,提拔到自己的身边。
  做一些零碎的事情,就像现在,被太子充满压迫感的看着,但还是一字一句的说道:“今日一大早,四贝勒就带着福晋,去了上次的农庄。”
  太子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来,他之前可是得到消息,老四自打从那个农庄出来,就带着一篮子菜,径直去了乾清宫,一直待到晚上才回来,至于会做什么,不言而喻。
  之后皇阿玛见他,更是一直笑容不断,显然老四的行为,深深的取悦了他。
  然而皇阿玛对于他……
  太子充满阴霾的想到,似乎是不大满意。
  朝堂上屡次驳话不说,待他也带了几分怪异,虽然皇阿玛已经尽力掩饰,可是自己是他一手带大的,对于他的情绪,自然很是敏感。
  而这一次,老四又去了庄子上,显然是上一次尝到了甜头。
  他更是得到消息,如今乾清宫的菜源,大多出自那个庄子。
  如今他想要对庄子一探究竟,确是不能够了。
  周围都围满了各色的人等,虽然没有很明确的圈出来,但是隐隐的,有侍卫在周围巡逻把守,一有陌生人靠近,要么劝退,要么赶走,除了庄子上的人,其他的人是难以接近的。
  他若非得知道,自然是有法子的,没几日就探听出来,说是原来的庄户,在暖房里种的。
  胤礽摇头,知道他们没有探出最核心的秘密。
  暖房里种的菜,他们一向都是少吃的,都是冬季缺少菜品的时候,才会将就一下吃那些暖棚出来的。
  毕竟没有被太阳晒过,还是缺了不少味道。
  而老四……胤礽露出一个嘲讽的微笑,他一向板着脸,一副严谨的模样,做事也只图功德,不图好看。
  说起来这样得罪了一圈人,可却是最安全的。
  只是目前,他们虽然有争斗的火苗,但是好像距离老四都很遥远似得。
  不由自主的都避开了他,毕竟他表现的太明显了,门下没有几个人不说,平时醉心桑麻,办事又不留余地。
  就这才让他们放下心来,毕竟若是心有期盼,怎么会将朝臣得罪个干净呢。
  连他都不敢。
  而毓庆宫发生的事情,两人并不知道,用过午膳之后,两人就打道回府。
  身后跟着一车的蒜苔,这玩意儿新鲜着呢,最是青壮,掰一节填进嘴里,咔嚓咬下去,有点甜有点辣,好吃的很。
  顾诗情担心吃完嘴巴里面有味道,克制的只吃了两根。
  还紧张的连喝了几口茶去味。
  而胤禛就没有这个顾虑,就算嘴巴里有味又如何,没人有机会闻到不说,就算闻到了也得憋着。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刚一到贝勒府,还没来得及下马车,就被咕噜噜的又拉到了紫禁城。
  胤禛:……
  赶紧学着顾诗情的样子,恨恨的漱口,又从暗格里拿出牙刷,连忙整理了一番,才带着一满车的蒜苔进宫了。
  去的时候,康熙正在永和宫,他们也不用兵分两路了,直接杀进德妃处。
  康熙见了他们,未语先笑:“瞧瞧你们二人的,还真是去做农事了。”
  可不是,两人还没有回府,自然也没有换衣服,都穿着布衣,顾诗情更是男装模样。
  青色的裤脚上倒还好,只有点点泥土,而鞋子就比较惨了,千层底的布鞋在泥地里踩来踩去,变成泥鞋一双。
  顾诗情很想将自己的双脚藏起来,这样邋遢的模样,被天底下最尊贵的两个人看到了。
  胤禛倒是板着他的脸,面无表情,大大方方的任两人打量。
  德妃也绷不住笑了,无奈的说道:“你们两个也真是,这些事情交给奴才做就好,何必亲自上手。”
  顾诗情瞧见台阶,利索的就顺着上去了:“额娘说的是,只是想着给额娘和皇阿玛进点孝心,可不是要自己动手才有诚意。”
  见康熙也抿嘴轻笑,又羞涩的说道:“毕竟您两人也喜欢,这点小心意,我和胤禛,还是能完成的。”
  康熙老怀欣慰的望着胤禛,这个儿子一向话不多,可是干实事从不推脱,又有一副好心肠。
  可见是难得的。
  两人这才一道去了偏殿梳洗,这偏殿是胤禛小时的住所,这时候还保留着小时的装扮。
  顾诗情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吐槽,这也不知道是爱,还是不留心,若说不留心吧,这些东西保存这么多年,也是不容易。
  若说是爱吧,也不大对,毕竟胤禛都这么大的人了,就算偶尔过来一趟,望着这些东西,又怎么对这里爱的起来。
  可见德妃是个矛盾的人。
  顾诗情一进房间,就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哀叹道:“太丢人了,我竟然这般出现在长辈的面前,失礼。”
  胤禛还有些失神,听到她的话音,怔怔的说道:“原来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挑起他的笑容。”
  顾诗情漫不经心的接话道:“可不是,天家父子也是父子,长辈看孩子,那是不管多大都是孩子的。”
  胤禛慢慢的重复了一声:“天家……父子……”
  “赶紧的,皇阿玛还等着呢。”顾诗情扯着他的袖子,这会儿实在不是思考的时候。
  胤禛从善如流的脱掉布衣,换上这里备下的衣裳,穿上身的那一瞬间,实在不知该摆出何种表情。
  这衣服有些小了。
  袖子一般都是遮到虎口处,而胤禛的外衣,满打满算就到了手腕。
  还差了一大截呢,纵然他不常在这里,但是连他的尺寸都摸不准,这就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顾诗情的倒还好,女子身量都差不离的,她这几年变化大,倒是年年都有制新衣放着。
  胤禛垂下眼眸,对这些已经有些无语,不悲不喜的轻声道:“走吧。”
  顾诗情望着他的袖子,心里也有些纳闷,德妃这事办的,不地道啊,不过一句话的功夫,又不需要她亲自动手,如何就办不到呢。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她吐槽。
  出去的时候,膳食已经摆到桌上,蒜苔这东西百搭,好收拾的很,今日的菜色,或多或少都有蒜苔的身影。
  康熙赞叹的说道:“你二人还真是有一手,种出来的这东西,可有什么诀窍。”
  顾诗情和胤禛目不斜视的坐着,闻言她心中一凛,这话问的,看似风轻云淡,实则一个不好,就要大出血了。
  还未回答,就见德妃轻笑:“要说诀窍,要臣妾猜一猜,觉得非孝心莫属。”
  胤禛一言不发,静静的夹了一筷子蒜苔,放在康熙面前的瓷碗中。
  顾诗情也跟着笑了一声,但是她觉得那笑容有些干:“额娘说的极是,用心自然能种出好菜的。”
  这法子,她是交不出来,也复制不出来的,虽然灵珠她是不缺的,但是全国土地那么多,顾诗情打了个冷颤,她是毫无办法的。
  心中暗暗有些后悔,这献到康熙的跟前,虽然博得他的好感,但是以他这种霸王龙的性格,要是没收……
  世界上有一个词语,叫怕什么来什么。
  就见康熙意味不明的勾起唇角,柔声说道:“你自己不知道,也不打紧,朕拿其他庄子跟你换,放心,是你那个两倍大,朕遣工部的人,去研究一番,也好推广开来,让广大百姓得些好。”
  顾诗情的心中,顿时就有些不好了,那土地好不容易养好,如今正是产出的好时机。
  就这样被康熙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可不令人气恼。
  关键还什么都不能说。
  胤禛放下筷子,慢条斯理的说道:“本就是给皇阿玛和额娘准备的,皇阿玛自便便是,说什么拿来换,就不必了,亲父子,没得计较这些的。”
  德妃在一旁满意的点头,在她看来,能被康熙开口要东西,是他们的荣幸。
  顾诗情猛然想起,自己献上的尿素方子,可不仅仅是用来除雪的,就是拿来肥地,也是极好的。
  但是这会儿还不能说,这里坐着这么多人,这么大剌剌的说出来,可不是不打自招,说上次的主意是自己出的。
  是夜,顾诗情躺在胤禛的臂弯,唉声叹气的说道:“好不容易才走上正轨的,我们的饭庄怎么办。”
  胤禛抚着她的头顶,无奈的说道:“还能如何呢,忍着吧,皇阿玛虽然说了,但估摸着真正接手,也要到秋季去了。”
  胤禛想的是,这时候,重新开垦个庄子,完全来得及。
  可是顾诗情想的是,这时候重新种下,那灵气发挥的不完全,又该如何是好。
  可是这事情是不容许两人拒绝的。
  说到这,顾诗情才将尿素能肥地的事情说了。
  “不说增收多少,百十斤还是可以的。”顾诗情蹙眉盘算半晌,给出一个超级保守的数字。
  就这,也惊得胤禛翻身坐起,目光炯炯的盯着她,激动的问道:“当真?”
  顾诗情有些迟疑,难道说的少了,但是她也不敢说太多,这时候,麦种也有很大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