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姐有空间 第539节
作者:三枣      更新:2023-04-20 16:01      字数:3649
  顾云冬这才有机会去隔壁看看刚出生不久的小堂弟。
  常丫丫如今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做月子,这次日子是崔氏留在这边照顾她的。
  大概是孕期过的不错,她整个人都风韵了一圈,和刚开始见到的面黄肌瘦相差许多。
  见到顾云冬进来,常丫丫忙就要坐起来,被她三两步给阻止了。
  “小婶你歇着就好,我就是过来看看弟弟。”
  常丫丫虽然没过去顾家,但也听到动静,顾小溪之前回来过一趟,告诉她云冬回来的事情。
  “弟弟在这呢,来,你抱抱看。”
  她从床里面抱出一个小小的孩子,小家伙闭着眼睛睡着,看起来乖巧极了。
  顾云冬不太敢伸手,孩子小小的,那脖子也软绵绵的,她生怕不小心给伤着了。
  常丫丫看着她浑身僵硬的样子不由好笑,“没事的,你一只手托着这里就行。你现在得练练,晚些时候自己生了孩子不一样要抱吗?”
  话是这么说,可,可她就是担心啊。
  尤其小孩子动了动脑袋的时候,顾云冬觉得自己抱着可能让他不舒服了。
  第1622章 小堂弟的名字
  常丫丫失笑,“放轻松,没事的。”
  她给调整了一下姿势,顾云冬总算觉得好一点了,缓缓的呼出一口气。
  常丫丫这才问道,“你有好消息了吗?”
  顾云冬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她指的是什么,当即笑道,“邵大哥说,最起码再等半年再要。”女人生孩子,不宜过早。
  也就顾云冬身体调理的不错,否则邵青远是打算等到她十八岁以后再要孩子的。
  常丫丫见他们有成算,也就没再多问了。
  不过顾云冬看着怀里的孩子,倒是有点想生一个了,“对了,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顾云啸。”常丫丫说。
  这是顺着顾云冬姐弟几个取的名字了。
  “谁取的名字?”
  说起这个,常丫丫就笑得不行,“你小叔取的,你小叔说了,啸啸出生的前一晚上,他晚上做梦,有虎啸声从山上传来。这是啸啸给他托梦,所以等孩子出生之后,他就直接取名顾云啸,希望他跟个小老虎一样健壮。”
  顾云冬,“……”这,寓意果然简单粗暴。
  常丫丫看着她怀里的孩子,笑道,“我寻思着,这名字也挺好听的,又有男子汉气概,就这么叫了。不过我之前还想着给这孩子取个小名叫狗蛋猪蛋什么的,贱名好养活嘛。你小叔不同意,说你们姐弟几个就从来没取过贱名,现在都健健康康的,所以不需要取。我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就直接叫啸啸了。”
  顾云冬,“……”谢天谢地,幸好没取。
  不然等着孩子长大了,发现哥哥姐姐都没有贱名,只有他有,估计要崩溃大哭。
  她看了孩子一眼,又看了脸上全是满足模样的常丫丫,也跟着高兴起来。
  大家都得偿所愿,挺好的。
  她抱了一会儿啸啸,和常丫丫寒暄了一阵,小家伙突然就醒过来了,哇哇哭着要吃。
  顾云冬忙把孩子交给了常丫丫,随即便起身回去了。
  顾家已经安静下来了,村子里其他人家却还是热热闹闹的在讨论这些事。
  等到了第二天,就有好几个人来顾家。
  住在隔壁的曾虎夫妻是第一个上门来的,听说是一直照顾邵青远的邻居,白杭夫妻两个自然对他们感激不已。之前来的时候也备了礼,这会儿直接交到董氏的手里。
  董氏不肯收,只是说道,“青远打小就不容易,能看到他找到家人,从此以后过得平安顺遂,我们也就高兴了,这些东西就不需要了。”
  邵音却摇头,“青远都和我们说过了,你对他很照顾。我们在他那么小的时候就失散了,心里愧疚又难受。对于帮助过他的人,我们真的非常感激,要是你连这么小小的礼物都不肯手下,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青远的爹娘?”
  董氏说不过她,只能收下。
  但看白杭邵音夫妻两个的作为,她多少也看出来他们是真心想要弥补邵青远的,这样就安心了。
  随后过来的还有村长陈良,以及李家二房等人。
  第1623章 顾家的事
  白杭两人都一一招待了,该感谢的感谢,该送礼的送礼。
  众人见着他们和善又有礼的态度,对这夫妻的好感便蹭蹭蹭的往上涨,替邵青远,也替顾家高兴。
  顾云冬一直在旁边作陪,闲聊当中也知道了这几个月来家里发生的事情。
  顾云书和扁元智两人也已经到天海书院读书了,天海书院也有启蒙班的,不过他们就算是启蒙班收学生也是很严格的。
  云书和元智是秦文铮教导出来的,通过的问题不大。
  这样也好,也免得爹娘都在府城,他们却要留在永福村,一个月都见不到一次面的。
  至于秦文铮学堂里原来的那些学子,柳逸和已经考中了秀才的易俊坤也进了天海书院,其他人则去了县城里的东义书院。
  东义书院的院长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些学子都是通过秦文铮的教导,肯定是不会差的。秦文铮如今在京城里得了皇上的青睐,这些学子和他都有一份交情在,将来若是考到了京城,怎么说也会受到照拂的。
  至于陈良的两个孙子,原本上下学都是坐顾家的马车。如今顾家都去府城了,两个孩子来回不方便,陈家便干脆在县城里租了一个房子。
  正巧陈进才在顾记当掌柜,年后涨了些工钱,他便干脆将妻子也接到了县城,帮忙照顾生活起居,两个孩子有了地方住,读书反而方便些。
  顾大姑夫妻两个如今的生意是越发的好了,扁汉当初给新茗阁做的那些滑滑梯跷跷板非常受欢迎,不少大户人家都请他帮忙做,现在手里的订单还是大把的,都排到好几个月后了。
  那些小木雕是没时间做了,顾大姑就不用大冷的天跑到集市上去卖。
  正好常丫丫有孕在身,临盆之前一个月,她回永福村帮忙照顾了一段时间。
  两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手里已经渐渐的能积攒下银子了,扁汉又收了当初的那个小六当学徒,有人帮手速度也快了不少。
  夫妻两个如今正在琢磨着是不是租个铺子,毕竟人家谈生意找上门,总还是有个铺面显得正规一点,不然天天跑到兴韬街那边,还要当心碰到不怀好意的地头蛇。
  对于这点,顾云冬是支持的,有了铺子,将来这种滑滑梯的生意就算没有了,也可以做点别的,那个时候名声已经打出去了,买其他物什也容易。
  顾家的作坊一切都好,童安越发的能干起来。
  不过听大姑悄悄的说,他和沈思甜最近奇奇怪怪的。
  两个人见面的时候,沈思甜就紧绷着一张脸,童安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顾云冬对这两人也挺无奈的,上回童安出事,沈思甜其实表现的挺明显了,偏偏童安什么反应都没有,也或许不是没反应,只是克制住了。
  只是这都过了将近两年了吧,两人是总算有点进展了吗?
  他们两人的事情顾云冬也不好多插手,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不过,顾家的事情里面,最让顾云冬意外的却是顾小叔。
  第1624章 顾小叔的想法
  顾小叔对说书有兴趣,去年顾云冬去京城之前,就让他试着在村子里给大伙儿说书试试胆子。
  没想到这一试,胆子就彻底肥了。
  在村子里说了几次后,他就去县城的锦绣酒楼里,对着掌柜毛遂自荐。
  那掌柜的不知道他和顾云冬的关系,一开始是不想要他的,毕竟他们是酒楼,又不是茶楼,并不需要说书先生。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说的,掌柜的同意他试试。
  没想到当天的生意竟然出奇的好,顾小溪人长得精神,跟那些茶楼里面的说书老先生完全不一样,站在那就不由的吸引人目光。
  再加上说书的内容十分新鲜,好像没茶楼里那样老套,以及他说起来的语气抑扬顿挫的,很快就吸引了一批顾客。
  顾小溪也不是天天去说的,据他说是去观察积累经验的。
  顾云冬好奇他观察什么,然后就看到他拿出一个本子递给她,笑得一脸神秘兮兮的样子。
  顾云冬狐疑的看了他两眼,然后打开那个本子,下一刻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你,你写的??”
  顾小溪点点头,“怎么样?是不是还不错?我将我脑子里想的都写出来了。这还是你提醒我的,你说要观察身边的小事,话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小事放大写,然后组成故事,再拿去说书,就能比别的说书先生更加新颖。”
  于是他一开始是打算先写话本子的,写着写着就卡住了,写不出来了。
  他就想到一个方法,自己先去酒楼说,看看说出来的哪部分别人是有反应的,是高声喝彩的,他就知道什么样的情节是别人感兴趣的觉得精彩的地方。
  然后回来继续写。
  算下来,他大部分的时间其实不是在说书,而是在写话本子。
  常丫丫见他这样,开玩笑的说干脆去写话本子算了,云冬就很喜欢看话本子。
  顾小溪一听有道理,又跑去书铺问,得知那些很受欢迎的话本子,也是能赚不少银子的。
  他心动了,就埋头开始写,如今已经写了一本了。
  顾云冬真的没料到他的兴趣会弯弯弯到这方面来,写话本子?还挺有意思啊。
  她低头,开始看顾小溪写的故事。
  怎么说呢?
  “遣词造句弱了些,语句不太顺畅,成语用的很贫乏,还有不少错别字……但是,剧情却很精彩。”
  顾小溪原本因为她前面的话脸有些绿,最后一句话却瞬间治愈了他。
  “其实大哥也是这么说的,这不是没办法吗?我之前没读过什么书,认字认得不多,不过现在已经很努力的在学了,以后肯定会越写越好的。我这个还是草稿,趁着脑子里有想法的时候赶紧记下来,不然忘记了。”
  顾云冬点点头,表示很赞同,她将话本子还给顾小溪,“小叔,继续努力。”
  顾小溪用力的点头,找到一样的东西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他将话本子收好,刚想再说点什么,杨氏就冲过来了,然后一把拉住顾云冬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