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姐有空间 第1135节
作者:三枣      更新:2023-04-20 16:05      字数:4089
  “喂喂喂,舅舅你说这话我就不高兴了,我这次可啥也没做,那帮人又不是冲着我来的。我还行侠仗义,救下一大帮人,你这是在羞辱我。”
  顾云书冷笑,“羞辱?你对羞辱的理解太肤浅了,有机会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羞辱。”
  迟迟,“……”不要以为你是长辈我就不敢动手,惹急了我也会顶嘴的。
  顾云书看他那不服气的样子,就想笑,“行了,赶紧进去洗个澡换身衣裳。你舅母现在鼻子比我还灵,闻不得血腥味,你收拾好了再去见她。”
  顾云书是前年成亲的,他还是没能逃出易子岚的魔爪,成了易子岚心心念念从九岁就开始惦记的女婿。
  顾云书刚高中状元那时,同样成为了榜下捉婿的热门人物。
  第3567章 番外 连中六元
  那会儿顾云书刚好十五岁,正是说亲的时候。父亲是洛州府知府,姐姐姐夫是郡主和永宁侯,老师是一代大儒沈源,长得又俊朗不凡,风度翩翩。
  再加上他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只要他不作死,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因此顾云书就是个香饽饽,所有人都虎视眈眈的盯着。
  但他也聪明,知道当初齐庭就是在放榜那日躲在家里不出门,他也有样学样,连面都没露。
  然而打马游街的时候,还是被不少姑娘的荷包给砸得招架不住。
  当年杨柳是回来了的,儿子会试殿试这种大事,丈夫脱不开身,她却不能不在场的。
  不仅她,顾云冬夫妻两也带着孩子来了京城,原本送别他们离开的时候,易子岚他们还感伤了一番,谁知道他们这么快又来了,真是一腔真心喂了狗。
  不过他们都是悄悄回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此很多看上顾云书的人,只能找上沈源这个老师,希望他给学生做做媒,牵个线成就一番姻缘。
  沈源多聪明的人啊,他早就看出易子岚的心思,他要是做这个媒,回头郡王爷都能撕了他。
  再说了,云书向来有主意,又深受顾云冬影响,对于婚姻之事,并不会草率的只看家世背景。他更在意的是妻子的品行和彼此的感情,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贸然和人成亲,云书并不乐意。
  所以沈源对外只说,此事他做不了主,还得看顾云书的爹娘大姐,将皮球踢回了顾家人身上。
  可他们都不在京城啊,因此有人不死心,竟想到了宴请顾云书的时候,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妄想将人设计到自己家里来。
  当时可把易子岚给着急坏了,他一直关注这件事,也猜到顾云书会被众人哄抢的场景。想当年,皇上还有意想让他尚公主呢,幸亏他机智打消了皇上的念头。
  有人想要设计顾云书,易子岚消息灵通,很快就知道了。
  当时他差点提着刀就冲杀到那人家里去。
  不过他稳住了,毕竟没有立场。冷静下来后他就起了个心思,让人给同样去参加宴会了的小郡主传信,让她想办法去给顾云书提个醒,嘿嘿嘿,这不就是美人救英雄吗?
  阿月自小也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又和顾云书有交情,他可是自己云冬姐姐的弟弟,怎么能被那种下三滥的手段给设计了?要是娶了个恶女人,岂不是还要祸害到云冬姐姐头上去?
  她接收到父亲传来的消息,果真去帮忙了。
  虽然……她最终没帮上忙,还差点把自己给搭进去。
  但这不能怪她,谁让顾云书一早就提防着暗地里的小人,还因此将计就计,反向挖了个坑让算计他的人自食其果呢?
  结果好了,来救他的阿月,第一个踩进了顾云书设计的坑里。
  顾云书哭笑不得的把小郡主给救了出来,两人再联手填坑,然后就逃之夭夭了。
  后来小郡主恼羞成怒,警告顾云书不准将她愚蠢的样子说出去,就赶紧跑了。
  第3568章 番外 顾云书开窍
  顾云书觉得她太好玩了,后来又遇见了两次。
  主要还是小郡主趁着姐姐他们来京城之际,来找他们的时候碰到的,以前没在意,但是自那次过后,顾云书就开始在意了。
  他仿佛那一刻开始就开窍了,只是阿月还小,才十三岁。
  更何况,她自小生活富足,又有爹娘疼宠,太后爱护。别人十三岁或许已经通晓感情之事,阿月却还是追着自家大姐要她说故事给自己听的阶段。
  不过不急,他也还小,等得及她长大。
  只是在此之前,得让她对他有个好印象。
  其实两人小时候还是很熟悉的,彼此印象都不错,阿月和可可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闺中密友。
  只是后来云书在国子监读书,然后外出云游。再加上姐姐姐夫可可都不在京城了,小郡主和他自然也就没有了交集。
  平日里遇到了,也大多是擦肩而过,慢慢的变成了彼此认识的陌生人。
  如今他既然有了那起子想法,那就得将两人的交集给捡起来。
  阿月哪里知道有人已经打上了自己的主意,她就是觉得顾云书不愧是连中六元的天才,在人家家里被如此精密的算计,还能独自一个人反过来扑杀。
  不过身为云冬姐姐的弟弟,这点能力还是要有的,不然就是给云冬姐姐丢脸了。
  但自那天之后,她看到顾云书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因为他三不五时的就找上侯府,找自家父王,说自己初涉官场,很多东西不懂,还得请教郡王爷。
  还说上回多亏了小郡主的提醒,他也知道郡王爷是看在自家姐姐姐夫的面子上对他如此关照,他也不是不懂事的人,所以有了什么好东西就送上门表示感谢。
  易子岚一开始很是很高兴的,顾云书被设计那件事情闹得挺大的,都传到皇上耳朵里了,皇帝明令禁止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顾云冬和邵青远离京之前也说了,顾云书十八岁之前不会考虑婚事。
  这可不正中易子岚下怀?云书十八岁,他家阿月刚好十六,真是最合适的时候。
  这一规定,就打消了一批十五十六年纪的姑娘,毕竟在等三年她们可等不住。
  易子岚对现状很满意,云书这小子还时常上门,他更加满意了。
  可几次过后他就感觉不对劲了,这小子说自己初涉官场许多事情不懂,所以来请教他???
  这京城可不止他在朝为官,秦文铮还是他的启蒙老师,同样是邵青远顾云冬托付的对象,官场上的那些事,他肯定更懂。
  可这小子,却独独跑自己家来。
  别看易子岚一开始那么费尽心思想把顾云书给划拉到自己家里当女婿,可一发现顾云书对阿月动了心思后,又不高兴了,觉得这人太无耻,居然看上他家才十三岁的宝贝女儿,变态。
  顾云冬听说这事后,在家里骂了易子岚一下午。
  她觉得易子岚简直有病,阿月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莫名其妙脑子有问题的父亲?
  不止顾云冬,就连郡王妃郑氏,也觉得自家夫君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
  想顾云书当女婿的是你,不乐意他喜欢阿月的也是你,这种人她当年到底是怎么看上的?
  第3569章 番外 云书小郡主成亲
  易子岚纠结矛盾,阴晴不定,惹得郡王妃和小郡主都不乐意和他呆一块了。
  这反而让两人都往‘善解人意’的顾云书这边偏。
  好在易子岚虽然作的要命,但也没有太过分。他好不容易真的让顾云书对阿月有了好感,要真的把人家作走了,他又要后悔。
  尤其那些人眼看着顾云书升职升得快,又开始蠢蠢跃动想将自家女儿许配给他,易子岚反而着急自己宝贝女儿怎么还不开窍。
  他倒也没有直接告诉阿月顾云书的心思,免得她受了影响。
  好在阿月人也聪慧,慢慢的和云书两人倒是越发的投契。
  两人是在阿月十五岁那年定的亲事,十六岁成的亲。
  那时候,顾云书正好十八,倒是应了当初顾云冬的承诺。
  不过如今两年多过去了,两人却都没有孩子。
  对别人来说,成亲两年还没孩子难免被人非议。不说别人,就连易子岚自己都着急,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
  但顾云书姐夫就是大夫,姐姐还让姐夫给自己普及过知识。
  他知道如今不少女子生孩子容易难产,孩子也养不活,很大一部分就是年龄太小,还没发育好。
  所以为了阿月着想,云书便打算多等两年,反正他不着急。顾大江夫妇也没有催过,杨柳甚至还去找了郡王妃,将云冬告诉她的那些话,也说给了郡王妃听,让她放宽心,阿月和云书身体都好的很,每年都会请平安脉,什么时候想要孩子随时都可以。
  现在一个还小,一个专注事业,再说小年轻刚成亲,两人都想过两人世界,她们做长辈的,就不要去给孩子压力了。
  郡王妃松了一口气,这会儿倒是不得不承认自家夫君眼光好,不但挑中了文武双全的女婿,连亲家都是好说话的。
  而且顾大江虽然调回了京城,但杨柳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她在京城的花铺也开起来了,还在洛州府那边寻摸了好些少见的花种,每日里忙忙碌碌的,伺候她的那些花草。所以顾家内院的事情,全部交给了阿月管理。
  阿月不是做生意的料,但她毕竟长在郡王府,管理后宅却是一把好手。
  婆媳两个难得的找到和谐的相处模式,竟让京城不少人家都羡慕的很。尤其是那些没将顾云书抢回去当女婿的人家,真的是捶胸顿足,完了偷偷的将易子岚又骂了一顿。
  如今顾云书回宣和府,自然也将阿月给带上了。
  迟迟虽然只见过舅母没几次,但舅母对他却非常好。据说是因为自家娘亲的关系,舅母对娘亲非常崇拜喜爱,就爱屋及乌,每每见着他都恨不得将手里的好东西都塞到他怀里。
  这一度让舅舅心中酸味四溢,怀疑阿月嫁给自己,完全是因为自家姐姐的魅力,和他是不是连中六元聪明果敢英俊潇洒又体贴善良毫无关系。
  所以迟迟一听说舅母闻不得血腥味,就忍不住问道,“舅母身体不舒服吗?那我去了味儿再见她。”
  第3570章 番外 怀孕
  顾云书就带着他去了客房,进了屋子才说道,“她有了身孕了,对气味敏感的很,最近孕吐都十分的厉害。”
  迟迟诧异的瞪大了眼睛,“怀,怀孕了?”
  “是啊。”顾云书无奈的说道,“年初开始,我们就准备要孩子了。没想到在路上的时候,她突然不舒服,宋院首给她把了脉,说已经一个多月了。之前一直也没什么反应,谁知道突然吐的厉害。所以我才去信,让姐姐派人过来,先接宋院首去宣和府。”
  宋德江此番就是去参加医术探讨大会的,距离大会开始还有一个半月。但宋德江过去之后也要有所准备,所以最起码要提前一个月抵达府城才行。
  可这会儿阿月突然诊断出怀有身孕,无法赶路了。
  顾云书放心不下她,但要等她不再孕吐,说不准得到孕期三个月。就算她情况好些,能继续赶路,肯定也十分的缓慢,可能走半天就要休息半天的,实在太耽搁时间,也耽误宋德江办事。
  好在胡峰县距离宣和府也不远了,让姐姐派人来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早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意外,他就将护送的任务让给老爹了。
  说起来,护送宋德江来宣和府,还是他努力争取过来的差事。宋德江和皇帝陈述了医术探讨大会的益处,皇帝也知道这是他们精进医术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