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天桥底下说书的      更新:2023-04-21 15:10      字数:6640
  当碰上顽疾的释英困惑地向沈逢渊求教时,养徒弟颇具心得的老掌门只是问了一句:“他练的什么剑术?”
  “游龙剑。”
  东灵剑阁的书阁中藏有天下剑谱,每个剑修都会根据自己所需修炼。顾余生得到拾花剑后,选用的功法也是风奕留下的风云剑意。风云剑意是水行功法,作战时多以冰霜控制对手,再针对弱点一击制胜;而游龙剑主修身法,求得是来无影去无踪,二者搭配确实相得益彰。
  不过,在剑阁所有身法中,游龙剑不是最快,也不算玄奥,它最突出的优点是——施展时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行云流水,很是潇洒。
  因此,这虽不是东灵剑阁最强的身法,却是大部分剑修在青年时期都会学一学的必备招数。当然,过些年,在他们发现找道侣还不如练剑后,也就各自改修实用身法了。
  沈逢渊也年轻过,一听游龙剑就露出了几分了然神色,只笑道:“小孩子长大了,开始追求俊朗了。”
  释英对阁中剑法自然不会一无所知,只是从未往外表这方面想,如今被沈逢渊提醒,才发现,自己似乎从未见过顾余生不修边幅的模样。即便是杀出一条血路继任掌门之位的那一天,顾余生也是衣冠整洁不见丝毫狼狈之态,连剑上的血迹都擦得很干净。这个看似对剑术以外的事物毫不上心的人,或许非常在意自己形象?
  试着去理解徒弟心态,释英疑惑道:“他要进化出拟态迷惑旁人?还是到了开花的时节,想要招蜂引蝶了?”
  这样神奇的解释也就只有释英说得出口,老掌门无奈地抽动嘴角,考虑到年轻人会在意外表多半是有了心上人,为防这位当真把徒弟扔进蜂窝,他还是郑重嘱咐道:“师弟,年轻人要面子,你可不能拆他的台,尤其是有漂亮姑娘在的场合。”
  释英虽从不把自己当人看,对人伦之事却并非全然不懂,事实上身为医修的他反倒比一般人更了解人类繁殖的条件。听了这话,他只是淡淡道:“你多虑了,顾余生没有繁衍后代的欲望。”
  虽然剑修因沉迷修炼历来没什么女人缘,少数成亲过的如今也是离异丧偶状态,沈逢渊仍对这坚定的语气很是怀疑,“你为何如此肯定?”
  对此,释英的回答毫无犹疑:“他眼里只有天下正道,成亲生子妨碍他斩妖除魔。”
  这是过去他询问时,已孤身做了百年掌门的顾余生给出的回答,释英相信如今虽有些不同,那人视天下为第一位的原则也不会改变。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当时来寻元如的顾余生正在偏殿。于是,从此青年每日都要对着铜镜照上一个时辰,苦苦寻找他眼里的天下正道在哪里,为什么师父都看见了,他自己却不知道?
  顾余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本该专注于修行,可是不知为何,渐渐地就不愿被师父看见自己幼稚的模样。他不再是过去只能躲在师父叶片底下的少年了,现在的他可以保护自己,很快也能保护师父。
  他不介意陪师父做植物,但有时候,也希望释英能意识到,他不是一棵树,而是一个男人。
  是的,虽然他还不清楚到底要怎么做才算得上是成熟,内心却希望有一天师父能欣慰地拍着他的肩,告诉他,顾余生,你已经是个男人了。
  这些属于年轻人的复杂思虑,上一世仅是生存就用尽了全部精力的顾余生从未体会过。如今心怀幸福之人才有的烦恼,青年如往日一般将打来的清水送进无垢洞,只恭敬道:“师父,这是今日的灵泉。”
  石床上打坐的青衣男子仍是初遇时的容颜,睁开眼时的冷淡神色也和过去没有半分区别,见他将灵泉送到,只是不甚在意地将水浇在自己身上。
  顾余生不断告诉自己,眼前是一株仙草,灌溉植物本就是如此,可是,当晶莹水珠自释英睫毛滴落,从锁骨经过悄然没入衣领时,他的视线仍是忍不住跟了过去。
  狠狠掐一把手心,青年默默警告自己必须对师父心怀敬重,怎可随意窥看?这便强行移开视线,只望着洞外的葱郁树木。
  释英对人体何等敏感,一瞬间就察觉出了徒弟的异样,眉毛一挑,只问:“你的呼吸不正常,可是练功时出了岔子?”
  闻言顾余生立刻呼吸一紧,然而现在的他已不比少年时那般情绪外漏,很快便寻到了合理回应:“许是刚和元如师兄练过剑,气血尚未平复。”
  剑修大多性子冷漠,元如却是其中异数,不止喜好聊天,还时常邀请师兄弟外出同游。顾余生虽常年在穿林峰修炼,和他的关系却意外地不错。
  释英听了也不疑有它,瞥了一眼故意不和自己对视的徒弟,虽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仍是平静地问:“今日掌门会在问剑峰摆设擂台,你可要去看看?”
  问剑峰比武是东灵剑阁三年一次的试炼,顾余生也曾从元如口中听闻一二,虽有些好奇,表面却维持着宠辱不惊的神色,只道:“师父也去?”
  “我自是与你同去。”
  “好,弟子去寻仙鹤。”
  师徒二人的对话依然没有什么波动,历来不爱说话的释英却少见地皱了眉,
  过去小徒弟一听见要出门就高兴地抱着剑跟在他身后,现在倒比他还像木头,难道顾余生这个品种终究要长成棺材脸掌门吗?
  作者有话要说:  释英:看看我把徒弟养得多直!
  顾余生:身似白杨,心如蚊香。
  释英:穿林峰的蚊虫不是被我灭绝了吗?
  顾余生(叛逆期):不想说话.jpg
  释英(冷漠):他果然到了拒绝和师父交流的年纪。
  第二十六章
  试炼大会是每个修真门派必不可少的活动, 各方弟子要被师门重视, 便少不得要拿个靠前的排名。只不过,东灵剑阁并不是普通修真门派,它是修士界的一朵奇葩。别人用来检验弟子修行成果的试炼大会,在东灵剑阁只有一个用途——寻仇。
  剑修的功法刚猛霸道, 一旦动手便是生死之争, 因此阁中历来禁止私斗, 就连彼此过招也需前往各峰单独辟出的练武场。然而,众所周知, 剑修的脾气大都不怎么样, 一群臭脾气的人整日凑在一个山头, 又哪能相安无事?
  于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 每逢三年沈逢渊便在论剑峰摆设擂台。不论什么身份, 只要这一日被叫阵,任何剑修都必须迎战。关于战斗方式也无任何限制,但凡留着一口气, 释英都能把人救回来。总而言之, 有怨报怨, 有仇报仇,随便你们打。打过之后,再多恩怨一笔勾销,谁也不许再提。
  有架打,而且打谁都行, 这样的活动剑修自然喜欢,几乎天一亮就有人叫阵,剑气漫天飞舞,直到午夜也不见停。
  当师徒二人悠然落下时,论剑峰已被各色剑气斩得遍地狼藉,什么苍松翠柏都成了一地碎屑,也不知是哪位长老出手,连悬崖都给削去了半块,可见战况之激烈。
  这等需要医修的场合释英自然不能闲逛,目送师父坐在掌门身侧等候伤患,顾余生便只能自己四处走走。好在他已适应了作为剑修的生活,更是发掘出了在东灵剑阁打发时间的最快捷手段——找元如。
  果然,当他在人群中寻到元如,这位师兄正摇头晃脑地感叹:“可怜的执法长老,自早上登台之后,到现在就没下来过一步。”
  不论在哪个门派,负责惩罚弟子的执法部门都是最为得罪人的存在。执法长老又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严厉性子,被挑战的次数历来是众人之最。这论剑峰站台一天的命运他也早已习惯,今天一早便自觉地搬了椅子上去,来一个挑战者就揍趴一个,当真是剑修楷模。
  不过,比起执法长老的辛苦,此时顾余生的视线只停留在元如拄着的拐杖上,“元如师兄,你的腿……”
  “我刚才挑战师父的结果,这一个月只能御拐杖而行了。”
  论剑峰上断个腿委实不算什么,元如回答时神色也很是轻松。倒是顾余生听见此人居然挑战掌门,感慨剑修大胆程度之余,也只是事不关己地想,管理这群弟子也不知师伯有多头疼,还好他不是掌门。
  顾余生入门后便专注于修行,认识的同门都不多,更别提什么仇人。他近日正苦恼如何向师父证明自己已经成熟,自然无意下场胡闹,此时只打量着比武中的剑修,想要学学实战中的招式。
  这一看便发现此时正与执法长老交战的剑修很是面生。剑阁服饰以青色为主,可那人却是一袭公门红衣,一头长发随意披散,虽正御剑而行,手上却提着白玉酒葫芦一阵狂饮。执法长老一见就是怒斥:“牧海灯,跟你说过多少次,酒醉之时不可御剑!”
  执法长老在阁中极具威严,平日一声斥责便令弟子经不住一抖,那人却是丝毫不以为意,反向御着剑就笑道:“待你追上我再念叨吧,执法老头!”
  元如在剑修中已属异常,顾余生还是头一次见到比他还张狂之人,不由就多看了几眼。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视线,元如这就解释道:“那是胜邪长老的亲传弟子牧海灯,他平日都在北方做狱卒,你应该没见过。”
  “说来也是奇了,牧海灯本是修真界闻名的神盗,胜邪长老抓了他不下数十回,次次都被他越了狱,后来也不知长老使了什么手段,竟让他改良做了剑修。”
  对于剑修们的来历,元如是如数家珍,说完还感叹道,“此人生来就是个浪荡性子,不止在外界人人喊打,同门里也招惹了不少人,被执法长老惩罚的次数比我还多了十回。”
  顾余生原只是见万青之中出现一点红有些好奇,没想到那竟是胜邪长老的弟子。他对这位自愿定居天牢的长老了解不多,左右一辈子都不会再去北方,也没太关注此人,只是对元如无奈道:“一个月能被罚三十八次,你也算是人中翘楚了。”
  这两人的名字在法阁都是被重点描红的人物,其中牧海灯主要事迹是醉酒打架;醉酒御剑撞坏建筑;执法长老勒令其戒酒,结果他把门中所有井水都倒满了酒,被愤怒的徐听松吊在山门上打。总而言之,此人犯事永远离不开一个酒字。
  而元如则不同,他何时冒出奇思妙想完全取决于自己心情,早上可能因聚众打架被罚,晚上说不定就能信誓旦旦地向师弟编造长老们的情感故事,然后被盯梢的执法长老一脚踢进水牢。裁判顾余生认为,能做到这样发自内心地去闹事,且每次被罚理由还完全寻不出共同点,终究是元如更强。
  对于师弟的推崇,元如很是谦虚地回:“师弟,相信我,入门后一次都没被罚过的你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对此,目标是做个乖徒弟的顾余生严肃地点了点头,“因为我是个正经剑修。”
  一个正经剑修的标准就是绝不会错过任何打架斗殴活动,元如了然地眨眨眼,搂着他的肩笑道:“行,乖师弟,我和其它师兄弟约好了一起群殴师父,你来不来?”
  顾余生当然不会参与打架让师父担心,他只是默默掏出一块留影石,准备将这百年难得一见的画面录下来,然后正直道:“你们人多易出事,我去看看。”
  事实上最了解徒弟的莫过师父,顾余生的确听话,做事也稳重自持,但他骨子里还是个剑修。所以,元如打架暗中递棍子的是他;牧海灯酒后御剑一头撞上穿林峰,默默用留影石记录下一切送到法阁的人也是他;至于元如编造青囊长老和祖师爷的感人过往时,给执法长老带路,第一时间举报的人无疑就是他。
  徒弟不动声色的小动作释英都看在眼里,只能默默感叹,果然顾余生当上掌门不是没理由的。当初相对一百年,他居然都没发现掌门一本正经的棺材脸下还有这样活泼的心。不过,也许是因为顾余生对他历来就极为敬重,从无冒犯之心?
  此时释英想不明白的是,给他浇水时顾余生都是一副想看又不敢看的尴尬神情,虽是如此,每日仍是三次送水前来,最近的量还越来越大,这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思虑许久,青囊长老最终得出了一个听起来没错但好像有哪里不对的结论——可能他徒弟只是认为仙草水灵灵的样子比较好看。
  释英琢磨徒弟心思时,沈逢渊也在暗中观察阁中弟子,他早知元如这闲不住的调皮鬼不会安生,见众人之中只有顾余生始终保持平淡神色认真观摩比武,这便对释英轻声赞叹:“你这徒弟天性沉稳,遇事不骄不躁,或许有成为主事之人的资质。”
  释英只知沈逢渊当初意外陨落时选中的新掌门是顾余生,却没想这样早就有了苗头,虽是涉及剑阁大权的敏感话题,他也没做回避,只坦然问:“师兄这是有了退位的心思?”
  沈逢渊关注顾余生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寻到了拾花剑,又对释英极为执着,他总觉这孩子和祖师爷存在某些关联。这样观察下来,祖师爷踪迹没寻到,倒是发现顾余生的性子还挺适合做掌门。
  此时释英问起,他也如实回应:“其实我早就想退下来养老,只可惜实在寻不出合适的人选,你们这几个长老论能力完全不输别派掌门,可若要和人打交道,没打起来就不错了。”
  剑修们要说打架,那是各个擅长,可要他们和其它门派和睦相处,简直难如登天,释英这不理人的脾气在长老中都算是温和了。
  顾余生继位之后,东灵剑阁便断了与所有门派的外交,似御剑山庄这般与其它门派联手的情况再未出现,释英虽不通人情,却也知这或许是他们最后灭门的原因之一。
  此时既有机会挽回,他便对沈逢渊认真道:“好好教我徒弟。”
  剑修最恨与别派虚与委蛇,一听说要和别派交流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沈逢渊没想到释英竟不反对,面上这就流露出一丝欣慰笑意,“我会时常与他聊一聊。”
  谁也没想到,东灵剑阁的未来就在二人闲谈间有了个雏形。两个自认是老年人的师父正远远看着徒弟闹腾,一名守卫弟子却是带来了不寻常的消息,“掌门,落霞派洪道人和天岭宗天方子一同来访。”
  外派来访的缘由历来就那么几个,不是他们的弟子又被剑修揍了一顿,就是被捅出了什么秘闻前来抗议,沈逢渊一听就知麻烦来了。不过,他们这群弟子今天都忙着在门派内打架,哪来的闲暇功夫去外界惹事?
  虽是不解,他还是对守山弟子点了点,“请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牧海灯:越狱,酒驾,打队友,剑阁一哥参上!
  执法长老:上面酒驾漂移的混小子,你已经被盯上了,给我滚下剑来!
  元如:师弟,来一起皮断腿啊!
  顾余生:不动声色地皮了一下,还好,没人发现,今天也是师父的乖宝宝。
  沈逢渊:居然能收到一个不搞事的徒弟,你上辈子是佛祖吗?
  释英:嗯,低于御剑山庄这个级别的事他都不屑于搞。
  第二十七章
  修真门派虽有一部分如东灵剑阁般选择入世之路, 大多却是认定一旦开始修仙便要一心求道, 远离俗世。比如落霞派,入门之后所有人只有姓氏,不提俗名,而天岭宗更是连凡俗姓氏都不再使用, 彼此只称道号, 彻底斩断了尘缘。
  故此, 在出世门派看来,修士和凡人已称不上同类, 待自家亲眷老去, 他们和凡俗世界便再无联系, 也没必要再去理会凡人生死。
  天方子乃天岭宗三大长老之首,论修为更是当世可以排进前十的高手, 而洪道人虽资历不及曾经的许真人, 在落霞派也是说得上话的实权人物,这二人突然一齐拜访,为的绝不是小事。
  沈逢渊命人将他们请至沧浪峰, 身边只留了释英一个长老, 又刻意唤来了顾余生随侍, 只待看看这当中又有什么门道。
  天方子是与沈逢渊同一时期的修士,容颜却停留在二十五岁左右,此时在门外一站,纯白道袍,金冠束发, 手中拂尘轻轻一扫,若非眸中那常年身居高位形成的威慑之气,任谁见了都只当他是风度翩翩的俊秀青年。
  洪道人就比他随意了许多,只是普通中年人样貌,麻衣草鞋,头上一顶斗笠,腰间一枚鱼篓,倒是符合落霞派归隐山林的宗旨。
  当这两人和沈逢渊、顾余生站在一处,只看外表年纪,倒是凑了个四世同堂。
  天方子对自己和沈逢渊直接隔了个辈分的外表早已习惯,一来到山门便笑容和善地问候:“沈兄,多日不见,近来可好?”
  天岭宗是南方吞并领土最多的门派,其中少不得使用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因此,与东灵剑阁的关系历来十分恶劣。见惯了轩齐子的冷嘲热讽,骤然来了只笑面狐狸,沈逢渊眼一斜,只道:“突然称兄道弟必定心怀鬼胎,怎么,你天岭宗终于要打上门来了?”
  这二人倒也的确是相熟,天方子对他的冷淡丝毫不以为意,笑盈盈就道:“你这说得什么话,咱俩什么交情,同月出师,共同参与试炼的多年道友,我怎会对你心怀歹意?”
  同月出师是没错,共有参与试炼也有这么回事,只不过沈逢渊的出师任务就是查清天岭宗强占灵脉一案,而天方子则是负责夺取灵脉的那一派,至于试炼,二人亦是站在敌对阵营,打了个天翻地覆。
  对这人攀交情的能力沈逢渊是早有认识,此时翻了翻眼皮,淡淡道出事实:“如果我没记错,去年天岭宗轩齐子门下大弟子以势相逼,想要强娶灵鹊宗宗主为妾,我们片玉长老正好路过,就顺手把他给阉了。你们宗主还发出书信,声称我东灵剑阁若不登门致歉,两派从此就是仇敌。”
  如今天下灵矿大都被修真门派占据,天岭宗要得新地盘便只能靠抢,这样强行联姻便是其中一种手段。天方子自然知道此事,如今却只感慨地拉过沈逢渊的手,很是亲切地示好,“唉,沈兄,沈老哥哥,那是我们宗主不知此子性情恶劣,你看,查清事实后,不就派我来找你重修旧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