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天桥底下说书的      更新:2023-04-21 15:10      字数:7778
  谁也不知道风奕是怎么将这天羽世家至宝弄到手的,若不是这流落出的地图,就连剑修也不知道红袖峰居然还有这样的用处。
  对此顾余生倒有些记忆,好像是风奕和一只鸟争论仙草和梧桐谁更好看,最后就打了起来。剑神凶悍,凤凰不敌却不肯认输,最后委屈地抓起自己的梧桐树就跑了,临走前丢下了这团火叫风奕等着它再战。
  击退凤凰绝对是惊人战绩,然而这个作战理由也是今古奇谈,顾余生想了想,为了自己在师父眼中成熟稳重的形象,还是偷偷将此事埋在了心底。
  封魔大阵各峰都有其用处,属意土的万卷峰则是遍布无形神沙,此沙对灵气极为敏感,方圆千里之类,只要有人使用灵气便会有所反应。根据神沙示警,万卷峰阵法将作出不同级别的应敌指示,由此调动射天峰灵剑前往各处应敌。
  这看似不起眼的万卷峰,其实就是东灵剑阁的耳目,一旦将其遮掩,任剑修多么强悍,只要不知该往何处挥剑,终究无法敌过暗处敌人。
  释英这些时日细细看过了图纸,若净世宗要进攻东灵剑阁,最佳路线便是毁了穿林峰断了封魔大阵能源,其次则是蒙蔽万卷峰神沙令阵法失去控制。所以,他对文溯长老也是最为怀疑。
  如今得了结果,他却还想寻个答案,趁着沈逢渊和顾余生调派弟子,独自御剑来到了万卷峰。
  陶公是文人,管理的万卷峰处处是碑文时刻,就连断壁之上也满是圣人文章,所用金砂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远远瞧上一眼,便觉圣洁肃穆。
  书阁千年来都致力于收集天下藏书,如今已是沿着山峰盘旋而上的漫长廊阁,释英顺着红木过道走了许久,方才寻到正在清点书籍的文溯长老。
  陶公入了东灵剑阁仍是一袭书生长衫,所用兵器名为书中剑,乃是以墨制成的奇异短剑,平日就化作字迹隐藏于其腰间所悬卷轴之间,待到作战方才成形,以敌之血作丹青。
  站在万千书柜间的中年男子依旧是素日的温和儒雅之态,释英驻足看着他,只淡淡问:“鹤五奇呢?”
  无形神沙对灵气波动极为敏感,释英的到来自然第一时间便被陶公得知。他镇定地继续整理手中书卷,得知释英是为鹤五奇而来似乎放松了些许,立刻轻笑着回:“我给他送了些对少年有益的好书,他得了后认真研读,也算安分。”
  这张笑脸毫无破绽,释英再仔细打量也只能看出孺子可教的欣慰之意,就像他过去与此人见面时所感受的那仿佛发自内心的关切,真实得让他害怕。
  释英不明白世间怎会有这样擅长演戏的人,终是忍耐不住,低声道明来意:“你可知,元如和妖族使者被道印门阻拦,所运送的重要证物于混乱中丢失。”
  “青囊长老是糊涂了吗?阁中所有情报都由万卷峰送出,这消息我自是最早知晓的。”
  提起此事,陶公手上动作一顿,顷刻间又将那一瞬间的慌张压下,只佯装无奈地叹道:“你们行事也太鲁莽了,妖族与道印门素来不睦,这样重要的证物怎可只派元如一人前去接应?”
  这一次释英没给他伪装的机会,径直便道:“通知道印门的,不就是文溯长老吗?”
  果然,陶公闻言便是一惊,手中书卷蓦地跌落,只高声问:“你说什么?”
  这样的反应已说明了问题,释英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随之退散,心情虽是沉重,语气却还维持着往日淡漠,
  “无形神沙的确厉害,可只要修士压制体内灵气如凡人一般行走,它便不会示警。文溯长老,元如来寻鹤五奇之前,已徒手攀爬山壁带着信去了红袖峰和流波峰,这三路之中,只有你出了问题。”
  大家都是聪明人,释英一说,陶公便察觉出了问题,神色复杂地看着他,低声道:“你是有意试探?”
  此话一出,事情便已挑明,释英终于无法继续淡然,他不解地抬眼,言语中满怀痛惜,“我不明白,你为何要与净世宗为伍?”
  纵是无情的仙草,再被同伴背叛时依然难掩痛心。他还记得陶公战死时,自己独自立于沧浪峰,默默回想昔日长老聚会时的言笑晏晏,而今却只余寒夜中不间断的鸦鸣和猿啼,那些凄厉的声音告诉他所有故人都不在了,只有他还活着,除了满山寂寥什么都没有。
  而现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让他当时的落寞全都成了错付的笑话。
  陶公是头一次看见释英露出这样的神情,他沉默地将书卷捡起理好,回答的声音多了几分凄凉,“青囊长老,我入东灵剑阁已有一百五十年了。这些年,所有新入门的剑修都会来万卷峰。我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诉他们要刚正不阿绝不能向邪门歪道低头,他们把这些话听进了心里,每一个都是很好的学生……”
  剑修最重品德教育,每一任新入门的弟子都要来万卷峰听授文溯长老传道,到了年末还要接受文试考核。不爱读书的剑修们看见这个长老就苦了脸,文溯长老却将这些爱闹事的学生一一记着,每一个都能准确叫出姓名,甚至还会在他们生日时送去几本经典书籍做礼物,吓得剑修们连声高呼“文溯长老你到底多恨我!”……
  这些往事回忆起来仍令人不经意间便含了笑,陶公抬眼看着书柜中的历代弟子籍贯,惨笑一声,突然问:“可是,你知道我的学生有多少还活着吗?”
  剑修死后皆要送往药阁验尸,释英对此自然比谁都清楚,虽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仍沉声回答:“不足三成。”
  这个答案正好刺中陶公心事,他忿忿转身,咬牙道:“修士寿命何其漫长,剑修更是刻苦修行,几乎没有结不了金丹的。可他们很多人在世间停留的时间连凡人都不如,昨日才与我拜别,第二日就成了战场上的尸体。你说,这是谁的错?”
  “为道义而死,是剑修自己的选择。”
  剑修的伤亡率一直极高,他们也知道自己活不长,所以一直不去寻找道侣,免得耽误人家终身。可是,即便入门时便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仍成为了剑修,并且毫不犹豫地去了战场。成为剑修的人都不怕死,只怕死得没有价值。
  “我知道,大丈夫当济天下,这就是我教他们的道理。剑修行事方正,见不得不平之事,就算只是普通弟子也敢为平民百姓与元婴修士为敌。在这世道,若不是顶尖强者,做好人的后果便是活不长,我们知道,却还是要倔强地做个好人。求仁得仁,本也没有遗憾。可是,其它修士是怎么对东灵剑阁的?”
  教剑修道义之人便是文溯长老,他比谁都懂剑修的信念,所以,对剑修如今的境遇也最为不甘。这件事在他心里压了多年,如今满腔激愤再不用压抑,终于全部脱口而出,
  “每一次妖族入侵东灵剑阁都是全力迎战,不知多少剑修埋骨沙场。可是,你知道吗,除了道印门,其它门派的兵力都有所保留。尤其是天岭宗,他们明明可以快速应援击退妖族,却眼看着我们的弟子战死。
  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背后的百姓还没走,剑修就不会退,就算拼杀到只剩一人,也不会让妖族伤害无辜。如此,既能保存实力,又能削弱碍事的东灵剑阁,何乐而不为啊?”
  万卷峰掌管情报,这些消息在战后便被送到文溯长老面前,那时,他左手摆着东灵剑阁阵亡名单,右手是天岭宗和御剑山庄修士于城外悠哉郊游的情报,百年热血终于凉透,如今想起,怨恨依旧难平,只能惨笑道:“世人皆扫门前雪,你却去扫他人瓦上寒霜,最后能得到什么?不过是自己被大雪埋没而已。”
  这样的结果释英已亲眼验证,从顾余生尸体被送回那一日,他的心便也凉了,所以,不再去理会世间如何,毅然回到了百年之前的时光。如今听了陶公的话,也只能沉默。
  陶公看着这株见证了东灵剑阁千年历史的仙草,眼中却是仙草所代表的那位祖师爷,他凄然笑道:“我痛恨官场黑暗,恨那些蛀虫只知刮取民脂民膏,任由北方修士奴役平民。所以,舍了乌纱游历天下,不再与贵族官宦为伍。
  来到东灵剑阁时,本以为寻到了一方净土,我为世间教出了这么多好人,他们却没有多少得到善终,我不甘心。所以,这一次,我不逃了,我要战。纵使掀起腥风血雨,也要改变这个不公的世道!”
  世上没有那样会演戏的人,释英感受到的关怀爱护不是假的,文溯长老对剑修的谆谆教导也不是虚情假意,他比任何人都喜欢剑修,从第一天来到东灵剑阁便爱着这片土地,所以,也比谁都不甘。
  释英不知该不该庆幸这一点,他只知最后东灵剑阁正是因净世宗覆灭,厉声问:“剑修从不怕事,你该告诉掌门,我们去找那些不作为的门派算账,血债血偿绝不手软。为何要与净世宗同流合污?”
  “因为没用,这样做他们会改吗?他们只会更忌惮东灵剑阁,他们要南方第一大派的位置,所以不论剑修怎么样,都会想方设法扳倒我们!”
  朝堂出身的陶公最懂势力之争,一旦被权势迷了眼便不会再管对错,只有失去权力才会幡然悔悟。此时,他将记载这些年净世宗行动的卷宗放在释英手中,这些资料他全都瞒了下来,一个字没让其它剑修知道,以免这群同门按捺不住前去除害。
  过了这么多年,那些门派已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终于是他们求着东灵剑阁出手,再没人会嘲讽剑修多管闲事,这就是他想看见的结果。
  “我没想加入净世宗,只是世间需要一个让修士害怕的邪教。这些门派只有被净世宗打疼了,打怕了,由高高在上的强者变成了需要被保护的弱者,才知道剑修的存在有多可贵,他们才会明白自己错了。现在,南方各派都等着和我们结盟,青囊长老,我问你,若没有净世宗,他们可会如此对剑修啊?”
  现在,御剑山庄覆灭,天岭宗实力大损,落霞派再不能避世,道印门就算不喜释英,也不得不向东灵剑阁求和。没有任何人发现他在这些事中做的手脚,陶公用事实向世人证明,剑修不笨,若想争名夺利,天下任何门派都不是东灵剑阁的对手,只是他们想做个干净的修士,从来不踩着凡人的鲜血上位。
  剑修还想做个人,所以,才在修士的世界活得这样孤独。
  “我从未背叛东灵剑阁,只是想让我最爱的学生们得到应有的待遇而已。剑修保护世人,我来保护你们。呵,什么清誉声名我都不要了,我也不做好人了,我只要剑修享有世间尊荣,要你们好好地活着。”
  陶公的目的已达成,也终于能把这独自扛了百年的话向同门倾诉,他轻轻摸着释英的白发,想起十四年前仙草失去手臂神色茫然地被沈逢渊带回时的模样,语气稍稍放缓,继续道:
  “释英师兄,薛天赐威逼你摘下叶片,轩齐子暗中谋害剑修,这些仇我都记着,我就是要天岭宗被邪修侵蚀,然后名正言顺地将其根除。可你啊,居然傻乎乎地替他们把蛀虫清理干净了,现在他们都记着是天方子揪出了叛徒,谁又会念着你的好?”
  当年之事释英已不愿回想,如今才忆起,当他心灰意冷回到穿林峰的时候,所有长老都曾前来探望。恍惚之间,仿佛有人握紧了他空荡荡的袖子,对他低语,“你放心,今日之事,我绝不善罢甘休。”
  舍弃名利离开朝堂的清高文人,终是为了自己所爱的剑修重返名利战场,做了不义之事,沾了无辜之人的血,也负了昔日圣人的仁心教诲,只为让不容于世的剑修存活下去。
  释英垂眸看着二人被微光描摹出的剪影,想起在他对人世一片懵懂的时候,正是上一代万卷峰长老不厌其烦地教他如何做人。那时,陶公也是如此温和地在他身边研墨,对被念叨到心烦的仙草轻笑着安抚,“释英,我刚得了《百草图卷》,你将圣人教诲背下,此卷便送给你,可好?”
  对仙草而言,百草图无异于人类眼中的美人图,那时尚且年轻的释英终是受了诱惑,这才乖乖去读那些看不懂的文字,看来一会儿又不满道:“我还要《天下名花集录》,不给就不背。”
  听了这话,一袭青衫的书生轻轻一笑,无奈供出了自己珍藏的书籍,连忙哄道:“好,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明明是百年前的回忆了,如今想来,释英前来质问时的愤怒却渐渐消散,他不赞同这样的复仇方法,却也无法出口指责,仿佛失去力气般叹了气,只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既是如此,你又为何要将封魔大阵的图纸给净世宗?”
  陶公神色本是悲愤,听了这话却是眉头舒展,当即就道:“我还道你怎么会怀疑万卷峰,原来是图纸出了破绽。你放心,图纸是假的,他们若按照那路线走,只会在东灵剑阁全军覆没。”
  他此话不似作假,释英疑惑地皱眉,“余生已觉醒风奕记忆,他亲自验过,图纸阵法是真的。”
  陶公似乎对剑神之心的存在并不知晓,听见风奕名字时还有几分茫然,待到将此话听全更是不相信地否决,“这不可能,我根本没有寻出封魔之阵的破解之法,只是根据地形胡诌了个阵图给他们,怎会是真的?”
  此话一出,释英已觉出不对劲,细细推敲之后,又道:“苍陌任了多年掌门,对封魔之阵本就熟悉,纵使你只是提供了阵图分布,他也能推敲出阵眼所在。文溯长老,与虎谋皮有多危险你不明白吗?”
  然而,陶公的反应却在他预料之外,只惊讶道:“你说什么?苍陌祖师身亡这么多年了,怎会牵扯其中?”
  他这反应不像装傻,释英也是一愣,“指使你的人不是苍陌?”
  他们本以为此事是苍陌主使,谁知陶公却对剑神之心完全一无所知,闻言更是不满道:“你胡说什么,我是与轩齐子合作要扳倒天岭宗,可全无背叛剑阁之心,若发现苍陌祖师叛变,怎会瞒着你们?”
  他把隐瞒情报和勾结净世宗之事都认了,没必要再隐瞒什么,释英瞧着不是作假,眼眸顿时一沉。
  三百年前盗取剑神之心的是苍陌,隐瞒阴寒山消息和给出阵法图纸的是陶公,可他给的是假图纸,定是熟悉风奕的苍陌借此推敲出了真正的阵眼所在。也就是说,现在苍陌还活着,并且与净世宗有所联系。
  可是,苍陌开棺时便中了释英的毒,此毒只有以仙草露水入药才能解,若无解药,纵使修为再高也该毒发身亡。露水便是仙草的眼泪,释英化形之后只为顾余生落过一次泪,外界不可能有他的露水,唯有药阁保存着过去风奕收集的仙草露珠。
  是了,陶公加入东灵剑阁只有一百五十年,苍陌扛不住这么久。在这期间还有一个人将仙草露水给了苍陌,此人定然接触过苍陌,只要找出他,便能知晓当年真相。
  仙草露水是药阁至宝,由每任长老贴身保管,那么,能够无声无息得到此物之人,又该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  陶公:放开我,学生还没做完三年五年就阵亡了,我要黑化打内战!
  释英:住手,我要抓拔草凶手,你守着鹤五奇做张卷子冷静一下。
  鹤五奇:你们剑修都是魔鬼吗???
  第九十一章
  陶公是这百年来剑修入门后第一个接触到的长老, 在阁中地位远胜他人, 释英只是长老,如何处置他终究要由掌门决定。
  他倒也爽快,既被发现便径直认了,就算在沈逢渊面前也供认不讳, 恭敬跪下便道:“没料到苍陌祖师在净世宗是我的失误, 如今封魔大阵图纸外泄, 我万死难以赎罪,听凭掌门处置。”
  万卷峰是东灵剑阁的耳目, 书阁长老必定是掌门极为信赖之人。陶公受好友邀请加入东灵剑阁, 这些年只是自行研习剑术, 并未拜任何人为师,身份比起弟子更像是客卿。沈逢渊是脾气最温和的剑修, 与同门皆是交好, 却选了算不上自己人的陶公做万卷峰之主,正是看出了他对剑修们发自内心的关怀。
  他以为文溯长老永远也不会伤害剑修,却忘了, 官场出身的陶公和他们不同。再好的官员也习惯了做百姓的主人, 掌惯了生死大权, 又怎能与普通人感同身受?
  剑修的修行方式只是将兵人所受折磨削弱到了人体刚好可以接受的地步,每一个剑修从入门开始便要饱受磨砺。他们从一开始便知道,入了此门就注定与享受无缘,即便修为再高,也没有解脱的那一天。
  人哪有不喜欢舒适生活的, 只要还有其他希望便不会走上这样的路。因信念而来的剑修有,然而,更多的还是被生活逼到不得不放弃一切。剑修之中,最多的不是殉道者,而是复仇者。
  与那些卷入势力之争中的死者一样,凶手太过强大,自己却只是宛如蝼蚁的存在,没人会为他们主持公道,也没人在意他们的哭声和哀号。所以,他们接受这一生苦痛,拿起剑,自己去寻朗朗青天。
  陶公以为这是在保护剑修,却让他们成为了自己最厌恶的人。
  如今,文溯长老虽跪在地上,沈逢渊却知道,他没有后悔。他是为计划不周出了岔子自责,但是,若重来一次,他仍会如此选择,只是要算计得更周密而已。
  “我就奇怪,当年我分明吩咐万卷峰日夜监视御剑山庄,为何云中行杀害普通弟子之事毫无动静,原来是你……”
  比起内应,这样在信念上的背道而驰更令老掌门痛心,想起那埋在御剑山庄下的白骨,温润公子的眉目难掩怒气,终是沉声道:“云中行是个混账,可你分明有机会阻止他残害无辜,为何不救?”
  “因为云中行是你的徒弟,只要还没有犯下罪行,你就不会放弃拯救他。你对徒弟太好了,若不是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绝不会出手毁去御剑山庄。
  掌门,我没有告诉你,云中行便是第九圣徒。才入门没多久的剑修,回到御剑山庄便能杀死自己的父亲,你不觉得他的修行速度太快了吗?他对你故意示好,处处用心,殷勤侍奉,只因你是东灵剑阁的继承人,净世宗需要一个牵绊你心神的大弟子。”
  陶公瞒下的情报果然惊人,此话一出沈逢渊面色便是一白。这是陶公入门时便常见的面孔,轻言浅笑时,眉眼满是小桥流水的柔情,从那时他就想,和其它剑修相比,这个下任掌门也太温和了些,他必须小心呵护,莫叫邪魔歪道伤了他。
  沈逢渊比他年长,按入门时间他该称呼一声掌门师兄,可是,在他眼里,这一直是个需要被保护的世家公子。沈逢渊这样的人就似雪中寒梅,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他必须把那些黑暗的消息都暗中处理干净,不能脏了掌门的耳朵。
  可是,他终究有了疏漏,还是让云中行到了沈逢渊的身边。后来,即便查出了其身份,为了不让掌门伤心,也只能将这件事隐瞒下来,等到他做出能让沈逢渊彻底放手的恶行,方才借机除了御剑山庄。
  既然已经说开,陶公认真看向沈逢渊,只淡淡道:“掌门,我只是认为,与其让你知道真相后更加伤心,不如让他作为一个疯子死去,这样,你们至少还有一段师徒之情。我无意伤害旁人,只是为了更重要的人,而选择不救他们。”
  云中行弑父的时候,沈逢渊以为这已经是劫数了;等到御剑山庄事发,他亲手杀死曾经的爱徒,也以为事情再糟糕也不过如此;谁知,真相永远比他想象得残酷。
  原来,不是他自作多情,从一开始云中行就是作为净世圣徒在刻意接近他。后来之所以冷淡了,只是因为尸神宗灭了,他不再受白巫制约,自然是一心一意只想着自己妹妹,懒得再理会净世宗留下的任务。
  “是啊,你们没错,错的是我。你本就愤世嫉俗,我却因你对剑修的疼爱,任你为万卷峰之主;云中行狼子野心,我却因其父恶行没有杀他,给了他牺牲无辜的机会;青囊长老被祖师爷视若珍宝,我却信了天方子会将他完好送回的诺言,以致仙草折损……”
  他总是错信别人,云中行如此,陶公也是如此,还有天方子,他明知这是心机深沉的天岭宗长老,却在此人承诺带回释英时放松了警惕。可他还是不长记性,明明在释英失去叶片时便发誓不再信任天方子,如今却又有了接近那人的苗头。事不过三,他不能错下去了。
  主意已定,沈逢渊的神色反倒多了几分释然,惨笑一声,只道:“我枉生了一双天眼,却连身边之人都看不清。你们都没错,是我错了,我没资格继续担任掌门之位。”
  文溯长老本是倔强地跪在地上,听了这话却是瞬间慌乱,立刻拽住沈逢渊袖子紧张道:“掌门,这一切都是我擅自妄为,与你无关!”
  然而,沈逢渊既开了口,便没有收回的意思,也不甩开他,只一如既往地平静下令:“陶公,向各派传出消息——沈逢渊年老,无力再主持剑阁,青囊长老之徒顾余生天赋异禀行事稳重,半月后由其继承掌门之位。
  凡事都要善始善终,这是你作为文溯长老的最后一个任务,站起来,把它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