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作者:斐妩      更新:2023-04-21 20:50      字数:4399
  姜杨和萧世南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沈时恩赶紧对他们使眼色,说:“什么打虎英雄啊,我就是遇上了,顺手打的。可不是故意的!”
  这种话姜杨和萧世南当然不会相信,但是顾忌到姜桃不高兴的脸色,他们只好强忍下询问更多细节的冲动。
  只有小姜霖这看不懂眼色的,紧张得跑去抱上沈时恩的腰,说:“姐夫的运气好差啊!不过幸好姐夫本事大,把那个大老虎打死了,这么说来的话还是老虎的运气更差!”
  沈时恩讪讪地笑了笑,也不敢接话。
  姜杨忙把小姜霖拉到自己身边,说你少说几句吧。
  小姜霖迷茫地看着他,“怎么了啊?我说错什么了吗?”
  正好雪团儿听到大家的说话声,伸着懒腰冒出来了。
  姜杨顺势就道:“不提了吧,咱们雪团儿聪明着呢,不在它面前说这些了,免得它物伤其类。”
  雪团儿再聪明也是兽类,此时被提到名字,它迷茫地歪了歪头,并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后来大家随便吃了点夕食,就各回各屋——小姜霖还想缠着他姐夫说打虎的经过,被姜杨无情地提留着后衣领提溜走了。
  “还在生气呐?”沈时恩看姜桃用饭的时候都不说话,知道她是真的恼了,解释道:“我真没事。今遭这老虎看着凶猛,其实还不如上回那野猪难缠。”
  姜桃轻哼一声,心道这怎么能一样啊?上回他打野猪是给她下聘,是需要那么一个野物才去打的。如今家里吃穿不愁的,她的小生意也开始有进项了,他根本没必要去打老虎。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而且打野猪的那时候,她事先也并不知情,和沈时恩也不算感情深厚。现在不同了,成了夫妻那就是要过一辈子的。她都不敢想万一沈时恩出点什么意外,她要怎么面对。
  “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的安危。我下回真不去打老虎了。”沈时恩走到她面前,蹲下身看着她,“而且你看我不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吗?”
  他的眼里全是她,眼中是藏不住的温柔耐心。
  姜桃心头一软,嘟囔道:“是,下回不打老虎了,老虎也不是随处可见不是?下回打什么?打狼,打熊?你本事那么大,也就天上飞的够不着,地上跑的哪个是你不敢打的?”
  沈时恩看她气鼓鼓地说着孩子气的话,又忍不住想笑了。但他还是把上扬的嘴角往下压了压,道:“其实我也会弓箭。这样吧,你给我买一副弓箭,我下回就只打天上飞的,不打地上跑的好不好?”
  “你不是挣了五百两,还要我给你买弓箭?这么多银钱,别说买弓箭,什么刀叉剑戟斧钺钩叉,买一套都使得。”
  沈时恩暗暗掐了自己一把才憋住了笑,而后正色道:“话不是这么说。虽然得了五百两赏银,但是咱家的银钱都是归你管的嘛。你要是不肯,别说弓箭,我连饭都没得吃呢。”
  姜桃说我哪有那么凶啊?
  “没有没有,是我乱说。”沈时恩抓了她的手,“你看我今天又做错了事,还说错了话,你打我教训教训我怎么样?”
  姜桃在他肩头轻轻一推,说:“你惯会哄我,我上回拿着木棍连阿杨都打不疼,还能打痛你?”
  但没想到她这一推,却让沈时恩“嘶”了一声,还蹙起了眉。
  “你受伤了?”姜桃连忙抽出自己的手。
  下午她只摸了他身上,却没摸到他肩膀,后头也没看着他换衣服。
  担心之下,姜桃就伸手解了他的衣带。
  上衣脱开,他精壮的肩膀上是三道可怖的血痕。
  虽已经不流血了,伤口也没有见骨,却是皮肉都翻了起来,让人看着就心惊肉跳。
  姜桃的眼泪落了下来,埋怨道:“真把自己当铁人了?受了伤也不吭声,你这是要急死我。”说着就起身去拿伤药和纱布。
  之前给家里添置东西的时候,姜桃想着家里都是闲不住的男孩儿,沈时恩又在服役,说不准就会磕了碰了,所以备了一个小药箱,里头各种伤药都塞满了。
  如今正好派到了用场。
  沈时恩乖乖地坐在炕上,任由姜桃给他上药。
  虽然肩上这点伤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在姜桃给他抹药的时候,他还是像之前那样,装作痛苦地蹙起眉。
  他都这样了,姜桃自然也不好再说他,给他上完了药,又慢慢地用纱布把伤口包好。
  等包完了伤口,沈时恩又把她的手拉住,问:“还生气吗?要是还生气,你打我肩膀,肯定能打痛我。”
  姜桃都不敢碰他,又无奈又好笑地道:“去你的。你受着伤我还打你,我成什么人了?”
  沈时恩手里捏着她柔若无骨的小手,看她由嗔转笑,眉梢眼角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了初为人妇的风情,心里又开始痒痒的。
  姜桃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她心里也忽然有了主意,要给他个教训,长长记性,也不一定非得打他不是?
  她保管给他一个毕生难忘的教训!
  第87章
  春日微凉的夜里,万籁俱静。
  姜家主屋的灯早就吹灭了,只是如果仔细去听的话,就能听到屋里传出来的粗重呼吸声和奇怪的窸窸窣窣声。
  两道声音交织在一块到了深夜,方才低了下去。
  翌日清晨,萧世南和姜杨起了身出了屋子,却没像往常一样见到在院子里打拳或劈柴的沈时恩,两人心里都有些奇怪,想着难不成沈时恩打虎的时候受了伤?不然他素来是家里起的最早的那个。
  两人换了个眼神,正担心着,正屋的门“吱嘎”一声开了,沈时恩铁青着脸从里头屋里走了出来。
  他平时不怎么爱笑的,看着虽然有些凶,却没有阴郁的感觉。今天他这脸色委实难看了些,让人见了都不敢大喘气。
  萧世南赶紧对姜杨使眼色,让他去问问。因为就算他二哥真的心情不佳,看着他嫂子的面子也不会对姜杨发作。
  姜杨便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询问他是不是受伤了。
  沈时恩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也不多说什么,抄起天井里的父子就开始劈柴。
  他素来有一把子力气的,只是今日这斧头耍的格外虎虎生风,一斧子下去连带着垫在木柴下头的石墩子都劈开了口子。
  “这是……吵架了?”姜杨无声地对着萧世南比了个口型。
  这时候姜桃也从屋里出来了。
  她看起来也睡得不是很好,眼底下有一圈青影,但脸上带笑,精神很好,连脚步都是轻快的。
  姜桃见了沈时恩在劈柴,就道:“你肩膀上的伤还没好呢,别又扯着了伤口,家里的柴还够用,先不劈了吧。”
  沈时恩面色不变地应了一声,也没瞧她,把斧子放了进了灶房。
  “二哥真受伤了?”萧世南关切地问道,“严不严重?”
  姜桃摇了摇头,道:“只是皮肉受伤了,看着唬人,但是没伤到骨头。昨天他回来的时候就止血了,后头清洗了伤口上了药包扎了,今早我又检查了一番,你哥他也没发烧,没事的。”
  说着她也跟去灶房,陪着沈时恩一道准备朝食。
  沈时恩平时见了她,眼里就都会不自觉地带起笑意,今天却一直面无表情的。
  姜桃撇过脸偷笑了一下,也没理他,各做各的事。
  而这时姜杨和萧世南、小姜霖也洗漱穿戴好了,在正屋桌前说话。
  “听嫂子说的,二哥受的伤应该不算严重。只是我也想不通为什么今日他起来脸色那般难看。”
  姜杨就道:“肯定是姐姐说他了。她爱操心你也是知道的,我们光想着打老虎如何风光,她肯定是后怕不已。”
  萧世南赞同地点点头,“昨夜嫂子的脸色难看极了,我看了都发怵。也难怪我哥今天整个人都蔫了。”
  小姜霖在旁边听了,插嘴说:“你们别瞎说,姐姐最温柔了。”
  正好姜桃和沈时恩端了朝食过来了,小姜霖就从椅子上跳下来,跑上去告状,说哥哥和小南说你坏话!
  姜桃挑眉看向姜杨和萧世南,两人赶紧摇头摆手,说没有的事!
  “就是有嘛。”小姜霖小声嘟囔,“他们说你把姐夫吓蔫了!姐夫老虎都不怕,他们那话是什么意思?分明在说姐姐比老虎还凶!”
  姜桃把手里的碗筷放了,拧上了小姜霖的耳朵,“你这臭小子别瞎传话。给我好好吃饭,再这么不乖,我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母老虎!”
  她没使什么劲儿,小姜霖也不觉得疼,咯咯笑了两声之后乖乖地端起了自己的小饭碗。后来趁着姜桃不注意,小家伙还挺着胸膛和两个哥哥说:“看吧,姐姐拧我耳朵都不带用力的,你们就是瞎说。”
  姜杨和萧世南都无语了,他们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好吧——小阿霖还是太年幼,根本不知道力量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厉害不厉害的标准,沈时恩能打老虎怎么了,家里除了小姜霖哪个力气不比姜桃大?可谁能不怕她发脾气?
  两个少年自以为自己发现了真相,沈时恩在旁边见了没吭声。
  呵呵,真要是发脾气倒好了。这两个也是年幼无知,根本不知道女人能想出什么“残忍”的法子折磨男人。
  这么想着,他的眼神不自觉地落在了姜桃的手上。
  就是这样一双柔弱无骨的小手,肆无忌惮地点了一整夜的火。
  可偏偏每每到了某个点,这双手就会突然放开,离得远远的。任他一个人自生自灭。
  他服软了,低声讨饶,这手的主人却是“铁石心肠”,不为所动,还跨坐在他腰际把他的双手压着,死活不让他自己解决。
  他也不舍得对她使蛮力,只能靠着强大的自制力把身体的躁动压下去。
  过了良久,他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了,这双小手又开始不老实了……
  如此反复数回,他身上的难受已经不足以用言语形容了。就像一会儿被架在火烤,一会儿被扔进冰里一般。
  可姜桃却看不见他的难受似的,一直折腾到半夜,他身上热汗把被褥都沾湿了。
  后头姜桃自己都觉得累了,才放过了他,笑着对他神气活现地昂了昂下巴,“长记性了没有?下回还敢不敢了?”
  沈时恩额头满是汗水,也不能发作,只能无奈道:“你啊。我是记住这次了,不过你下次也别这样了,不然长记性的指不定是谁呢!”
  姜桃非但不怕,还抿嘴偷笑,笑完接着道:“你要再有下回,我自然还有旁的法子教训你。”
  如今回想,沈时恩都觉得背后发寒。这种“教训”要是多来几回,要么就是他按捺不住伤了姜桃,要么更有可能是他被折腾坏了,生出什么毛病来——真到那时候,可比打他骂他,对他发脾气还可怖千百倍。
  一顿朝食吃完,姜桃把他们都送出了门,还不忘叮嘱一早上都黑着脸的沈时恩当心伤口。
  没多会儿,王氏和李氏她们也过来了,大家坐到一起开始做针线。
  当天杨氏也签好了契书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妇人。
  老妇人姓孟,是杨氏的邻居,也是她的保人,杨氏喊她作孟婆婆。
  孟婆婆的男人和儿子都先后因病去世了,家里只有她带着小孙子讨生活,做惯了浆洗缝补的活计的。杨氏请了孟婆婆做保,也做个顺水人情,带她过来试试。
  姜桃点了头,并没有因为孟婆婆年纪大了就歧视她。
  和对待其他人一样,姜桃考校了她一下,发现她的针线功夫真的没话说,除姜桃外在场的几个人里,连李氏都比不过她。
  她就再拿出一份契书,让孟婆婆回去签。
  孟婆婆手脚也快,回去后没多久就找好了保人,签好了契书。
  至此,姜桃的小绣坊算是暂时招够了人。
  又是十天,新的一批十字绣做好了,年掌柜亲自过来提的货。
  这一批十字绣数量是上回的两倍多,种类也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