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家产纷争(二)
作者:
雁来忆君 更新:2023-04-30 14:10 字数:2083
老太太捏了徐卉胳膊一下,不让她说话,自己开口道:“我知道你们不止惦记石岭村的房子和地,还惦记竹园县的房子。
那个房子是卉卉借给我们住的,卉卉你把房契拿给村长看看。”
徐卉联系空间里的褐槿,让它去空中花园把竹园县房契拿来,交给村长看了几眼,村长看过直点头,这个确实是房契。
竹园县的房子可比石岭村的值钱多了,左家兄弟原计划得到房子卖了以后分银子的,看到白纸黑字有点蒙了,一个个亲爹去世也没见他们这样难受,现在苦个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这就受不了了,徐卉心里冷哼,更刺激的还在后面等着呢!
“家里的房子已经卖给徐家了,我和锦绣也得活着,卉卉愿意照顾我们是情分,我俩手里也不能一个铜板也没有吧!”左老太太继续说。
村长点头,徐家愿意买房子,还愿意照顾左家母女,确实已经仁至义尽了,除了徐家,石岭村没人会买左家房子的,因为没人愿意和左家几个儿子打交道,谁也不愿意花钱买个大麻烦回去。
“这房子是我爹留下的,应该给我们几个儿子平分才对,谁也没有权利卖,娘,徐家愿意管着你,你跟着走不就完了吗,为啥还惦记这个房子啊,徐家如今有的是钱,还在乎这几个子吗,是吧卉卉小姑娘!”左大民说。
徐卉冷笑一声说:“我正好有翻修老家房子的打算,我们家院子太小了,等将来我两个哥哥娶了媳妇,再有孩子回来根本不够住。
我已经花钱把房子买来了,一会儿就会拿着字据到官府报备,从现在起这个院子是我的了,一会麻烦闲杂人等离开,以后再敢擅自进来,我可让人报官了。”
这番话还是有些震慑力的,左家人用眼神交流一番,最后要求分一部分卖房子的银子。
“按照咱们石岭村的房价,这房子值五两银子,左奶奶有权得到一半,余下的二两五钱银子为了方便你们分,我让人换成了铜板,小金子快把钱拿给他们。”
小金子拿起一包铜板随意丢在地上,看似没用什么力,一枚枚铜板砸进地里至少半指深。
乡下房屋的地面被踩踏多年,都已经很夯实了,别说扔东西,用锹挖都不容易挖动。
二两半银子平均下来每家也就分五百文,即便是这样,左家几个儿媳妇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半跪着,有的都快趴下了,,头挨着头“吭哧吭哧”挖铜板,小金子随便吹了口气,那些人费了半天劲,一个铜板都没挖出来。
“你耍我们!”左大贵媳妇不干了,站起来指着徐卉想骂她一顿出出气。
方雯用剑鞘狠狠敲在左大贵媳妇手上:“你的手不想要了吗,既然敢指妤雅郡君,你们要是想尝尝牢饭滋味的话,我一会儿就去报官,看县令来了怎么说。”
“银子我们不要了,家里的地总该分给我们兄弟几个吧!”这钱想要也拿不到,左大川放弃了。
“地的事我正要跟村长说呢,这些年我们老两口外加锦绣多亏徐家和村里照顾,不然恐怕早饿死了。既然我们准备离开这里,地就捐给村里了,每年卖粮的钱给那些有儿女却没人照顾的老人家买点粮食,别让他们落得我一样的下场。
从现在起,我和他们几家断绝一切关系,还请村长帮忙出一份证明。”左老太太对几个儿子已经彻底死心了,就算把家里东西都给他们,这几个人也不会养自己老,更别提会照顾他们的妹妹了。
“娘,您怎么能这样啊,您真以为徐家会善待你们呢,他们在石岭村博得好名声以后,说不定在进京的半路上就把妹妹丢下了,或者把你们卖了呢!”左大川一听娘说要断绝关系有点急了,如果真那样做了,不用村长撵,他们几家也没办法在石岭村待下去了。
“娘我们给锦绣找了一门亲事,对方无儿无女,锦绣只要过门就当家!”左大川媳妇站出来帮忙劝说婆婆,石岭村包括丰山县还没有哪家老人提出和儿女断绝关系的呢,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不光在石岭村没法待了,在丰山县也待不下去了啊!
“是隔壁村那个瘸腿老鳏夫吗?五嫂,你怎么不把自家妹子嫁过去呢,那么好,你怎么不嫁啊!”左锦绣笑中带泪问道。
左大川夫妻俩尴尬地对视着,如果不是徐家人突然出现,他们有信心说服妹子,没人给她撑腰,她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徐卉的出现不仅打碎了他们分家产和田地的美梦,娘和妹子有她做靠山,说话都比以往有底气了,难道就这么算啦!房子归了徐家,地归了村里,他们几家什么都没捞到啊!
另外几个兄弟听说房子和地都没他们的份也是一肚子气,徐家他们得罪不起,村长本来就看不上他们几个,地要是归了村里还能要回来啦!
“现在事情都说清楚了,你们离开这里吧,以后不要再踏进这个门了,因为这里已经不是你们的家了!”徐卉开始撵人,六个护卫一字排开,手里的兵器举到胸前,左家人一步步后退,他们心里明白要是敢往前冲的话,那几个护卫真会动手的。
撵走左家几个不孝儿孙,徐卉写了两份委托书,把自己家和左家的地委托给村里照顾,收益留着修路,补助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
但是地契还在两家手里,他们随时有权收回那些土地。
村长走后,徐卉和左家母女商量了一下,想等左老爷子烧完头七回京城。
接下来的几天邓阿莲拜访那些老邻居,徐卉有时候上山抓几只小动物放在空间里,还去竹园县大舅的铺子看了看。
徐志勇在自家地边转了半天,以后再也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他们一家是享福了,挨累的却是闺女,如今又多了左家母女俩,闺女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