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49      字数:2473
  第190章 不会有事的
  余长江回来以后,整个祥宁县的商户都多多少少拿了些货回去卖。
  余家的店铺日夜都有人守着,连马场那边都抽了不少人手过来。
  众人都知道,余家富了,这个富不仅仅是像之前那样衣食不缺,银钱有余。
  这个富是指,余家的银子用仓库装,余家的房契、地契用箱子装,再也不是一般的商贾可以比肩的。
  端午节,余长江总算清闲下来了。
  他亲自分配把礼物往三位姐姐家送,每家三辆马车,每辆马车里的礼物都是不一样的。
  二姐夫和三姐夫家在县城,他便先送他们的。
  二姐夫家送的好茶叶,好摆件,还有些女眷的首饰衣料。
  三姐夫家送的是几把珍藏的匕首,首饰衣料,还有好酒。
  大姐夫家就比较多一些,有书,有笔墨纸砚,还有首饰衣料和摆件等等。
  马车驶入清溪村的时候,那些往常和余长江认识的,都来看个热闹。
  赵家免不了要招待一番,一时间整个四合院里里外
  外都热闹极了,一个个数着余长江带来的礼物,撑大着眼睛,暗暗咂舌。
  余长江出海一趟,回来以后,整个人比从前更加稳重了。
  他说话也不像从前那样冲。
  端坐在院子里,身边全是奉承的人,可他却丝毫不以为意,连笑都是收敛的。
  等到村里的人都散去了,余长江才把给几个外甥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
  给赵玉书准备的是一把金算盘,给赵玉婵准备的是一支金镶玉壁翠花簪,给赵玉娇的是青玉梅花形研。
  赵玉杰他们也都有的,只是随意些,不过是一个人给了一块玉佩。
  赵玉安也有,他收了起来,心里想着若是他娘的银子花完了,这个玉佩或许可以拿去当。
  赵玉娇去堂屋里添茶的时候,听她小舅舅说,过完年还要出海。
  还说了他们在海上遇见的风浪,遇到覆没的商队等等。
  赵玉娇出来的时候,看着她姐姐已经带着那一支簪子了。
  端午节的暖阳照在上面,那花簪一直闪着光,很漂亮。
  “出海是很能挣银子,可感觉小舅舅也不怎么花啊?”
  “出海还有生命危险,真不希望他再去了。”
  赵玉婵见赵玉娇拧着眉头,一副愁绪上心的模样。
  她拉着她回了房间,两姐妹关起房门来时,只听赵玉婵出声道:“之前不出海的时候,小舅舅也不缺钱花啊。”
  “他应该不是为了钱吧,或许是想出海呢?”
  “就像三姨父,不走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一样?”
  赵玉娇看着她姐姐叹气。
  就是这样才不好呢!
  海上一个大风浪打过来,听说很大的船都会被掀翻。
  她很怕小舅舅会出事。
  …
  晚上的时候,余长江喝了点酒,出来吹吹凉风。
  赵玉娇瞅着机会跑到他的身边道:“小舅舅,我不要什么青玉花砚,姐姐的首饰也够多了,爹娘也不缺钱花。”
  “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出海了?”
  余长江闻言,心里头一片温热。
  他笑着问着玉娇道:“为什么呢,多给你们挣点嫁妆银子不好吗?”
  赵玉娇摇了摇头,肯定道:“不好!”
  “出海很危险的,我不想小舅舅遇到危险。”
  “没有青玉花砚,石砚也可以。”
  “姐姐没有金镶玉花簪,银簪也可以。”
  “可是小舅舅只有一个,不能没有。”
  余长江眼眶一热,险些落下泪来。
  他看着严肃跟他说话的外甥女,嘴角一再上翘。
  “不会有事的,小舅舅身边的人,都是经过大风大浪的。”
  赵玉娇闻言,看着她小舅舅,眼眶红红地道:“古来征战的将军,都是身经百战的。”
  “可将军百战死却是不争的事实。”
  余长江拍了拍玉娇的后背,似安慰她,也像是在安慰自己道:“不会有事的。”
  “姐姐说,是小舅舅想去的。”
  “可我不明白。”赵玉娇哭着道,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余长江见她哭了,觉得心窝有些酸涨。
  他帮她擦了擦眼泪,含笑道:“都多大的丫头了,也是说哭就哭的。”
  “你姐姐说的没有错,是小舅舅想去的。”
  “这不是你要经历的事情,你不需要明白。”
  “平平安安地长大,然后风风光光地出嫁,小舅舅
  会给你们备下厚厚的嫁妆。”
  “可我不想要那些,我只想要小舅舅!”赵玉娇哭泣道,明明上一世,小舅舅没有这样执着的。
  就算是出海,也是隔了好几年的时间。
  不像现在这样,感觉停也停不了,一直被风浪逐着走。
  余长江摸着赵玉娇的额头道:“傻丫头,只要小舅舅活着,就一定会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的。”
  “放心吧!”
  赵玉娇听出了一丝丝惆怅。
  还有笃定不悔的坚持!
  她知道她劝不住的,可此时又觉得很难过。
  似乎察觉了那么点异样,可具体的,她却说不出来。
  如果纪少瑜在,他会不会知道些什么呢?
  也许揣摩得会比她深吧?
  赵玉娇轻轻一叹,发现自己还是见识太少了,也不够敏锐!
  第191章 没有执着的事情(四更)
  五月初六的早晨,赵玉娇跟她爹说想去书斋选几本好书。
  赵毅光让车夫黄飞平送她去,临行前,一直关注四合院动静的赵玉安知道了。
  他想同去。
  赵毅光答应了,让他们早些回来。
  端午节景林书院组织了一场龙舟赛,因此纪少瑜们没有放假。
  不过五月初六的上午是不上课的,学子们也好好休息,养养精神。
  赵玉娇去书斋的时候,只有纪少瑜在,她大哥已经出去玩去了。
  赵玉娇本来想叫赵玉安好好挑几本好书的,结果赵玉安匆匆挑了两本便想出去。
  赵玉娇见他实在是按耐不住,便松口让他出去逛一会。
  见他急匆匆地走了,赵玉娇让绿宝跟了上去,不放心地在门口瞅。
  纪少瑜从后面走来道:“我让温海峰一直在他娘那边盯着的,你不用担心。”
  赵玉娇收回视线,淡淡地道:“一个不念亲情的,
  未免太过心狠。”
  “一个时时顾念的,又怕被别人拿捏。”
  “他以为大家都不知道他想着进城来的目的?”
  “其实我们只是不想他面上太难堪了。”
  宋子桓笑着,用书本敲了敲赵玉娇的额头道:“明知道不可能改变什么的,又何必去想?”
  “路是别人走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赵玉娇委屈巴巴地看着纪少瑜,轻叹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少瑜哥哥这样的定力?”
  定力?
  纪少瑜想,他在她的面前,真的毫无定力可言。
  “走吧,上楼去,黄婆婆把茶都泡好了。”
  赵玉娇闻言,一边跟着纪少瑜上楼,一边询问道:“我大哥现在很忙吗?”
  纪少瑜点了点头道:“自从你小舅舅回来以后,他就成了书院的风云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