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49      字数:2709
  他想了想,出声道:“这个姚达我到是有些印象,是个厚道的生意人。”
  “他这些年应该也挣了不少银子,只不过之前几个女儿出嫁陪嫁了一些,还有便是他的腿被马车压断了,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
  “我记得当时是他儿子替他守店,小伙子还整日在银铺子里看书,引得我铺子里的伙计们笑话。”
  “不过能年纪轻轻能考上秀才,应该也是下了苦功夫念书的。”
  余红翠点了点头,光是有秀才功名这点,她是满意的。
  “之前有几个大户请了媒人去说亲,话里话外都在问玉婵念了几年书?”
  “好像要娶一个书香小姐,可玉婵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最讨厌别人嫌她没有念过多少书。”
  “她女红好、性子爽利、识文断字、算术也好,若是有人嫌弃她,她是怎么也不会嫁的。”
  “之前让她念书,她总是敷衍我们,最近到是跟玉娇在一起练字,说是不能被别人看扁。”
  “她虽然由着我跟她爹做决定,可我们也不能不顾她的意愿。”
  余大海大笑,这个大外甥女性子跟辣椒一样。
  到是难得现在会想去练字。
  “姚家人的品性应该是不错的,这些年在祥宁县也没有听说过什么不好的议论。”
  “若是玉婵愿意,便给她定下吧。”
  “到时候我把挨着姚家的银铺子给她当陪嫁。”
  余红翠闻言,心头一跳。
  她当即不悦道:“给给给,今天给这个,明天给那个?”
  “你跟小弟的亲事怎么不提上日程,亏你还说给大外甥女陪嫁呢?”
  “玉婵的嫁妆我们会准备的,你就不要操心了。”
  余大海笑不出来了,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余红翠见他心虚,冷笑一声。
  “哼,别以为你不说话就可以了,爹娘不管你们,那是他们知道做生意辛苦,东奔西跑的没个定数。”
  “可你不娶妻,什么时候才会有孩子啊。”
  “你和小弟挣的这些家业,总要有人继承啊。”
  余大海挠了挠头,想跑。
  可他才站起来,又被他大姐给吼回去坐着。
  余大海无奈道:“会娶妻的,会娶妻的,过两年就娶。”
  “还要过两年?”余红翠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都想上手打人了。
  余大海见她气得不轻的模样,连忙道:“哎呦,明年,明年就娶。”
  余红翠稳住气息,冷声道:“你已经过三十了,还小吗?”
  “小弟也是,已经有二十七岁了吧。”
  “你们还能耽搁几年啊,早点娶妻,早点生孩子,别整天赚了钱就往我们家里送,我们的钱都够花的。”
  “最主要的先顾着你们。”
  余大海点了点头,一脸附和的模样。
  他听了一会,顿了顿道:“说起我的年龄,大姐还记得爹跟娘吵架的时候说过,我跟长江上面还有一位哥哥吗?”
  余红翠面露惊诧,心里隐隐有些难过。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你还记着干什么?”
  “爹娘正是因为这个,差点都和离了。”
  那是余家一段比较黑暗的日子。
  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离家出走半年之久。
  父亲沉默寡言,在家里除了干活便只知道发呆。
  余大海见他大姐的眸光沉寂下来,心里微微一跳。
  现在这个家里,估计也只有他大姐还记得他们还有一位哥哥了。
  “你见过吗?”
  “听说不是娘亲生的。”余大海问道。
  余红翠点了点头,那个时候她已经十五岁了,小弟才刚刚出生。
  “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知道他比你大两岁,不能来我们家里住。”
  “爹让我去送过几次饭,我当时做了两身衣服送给他,远远地看着他走了,再没有回来过。”
  “然后娘就带着你和小弟走了半年,村里的人以为是远处来的亲戚,谁也不知道。”
  “你二姐、三姐只知道爹娘生气了,不知道还有一个弟弟。”
  余大海在心里轻叹,想不到大姐竟然还做过衣服送给哥哥。
  “现在余家的生意多了,认识的人面也广,你说要是去找的话,能不能找到?”
  余红翠闻言,沉默了一会。
  “好多年了,不一定能找到了。”
  “他走的时候都能记事了,若是想回来,早就回来了。”
  “我有一段时间都会想,爹娘执意守在丹阳村,是不是后悔了当初让他走了,想等他回来。”
  “不管他是不是娘亲生的,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大人的事怎么能怪罪到他的身上呢?”
  余大海眼眶微微一红,心里满是酸楚。
  这么多年,原来不止爹娘和他们惦记着哥哥。
  大姐也是惦记着的。
  不然她不会说出这一番话。
  “只要有心,总是会有消息的。”
  “长江说,等过完年出海回来,他就亲自去找。”
  “你也还知道他的性子,向来说到做到。”
  余红翠擦了擦眼睛,欣慰道:“你和小弟都知道了,证明爹娘确实已经释然了。”
  “这些年他们表面和睦,其实是早已经养成互不干扰的默契。”
  “小时候玉娇去丹阳村回来,总是会问我,外公和外婆怎么分开住?”
  “那个时候我都是骗她,只有她去丹阳村的时候,她外婆为了陪她才会跟她外公分开住的。”
  “心结哪有那么容易解的,只不过是觉得无所谓了
  吧?”
  “毕竟他们都已经老了。”
  余大海轻叹,长江那么急切地想要再次出海,何尝不是想打散父母之间的冷漠。
  人人都说金钱好,可有时候金钱太多了,就是祸。
  怪只怪时运不济,曾祖当年竟然受到内外夹击,不得不出此下策,以保全余家的后代子孙。
  第218章 成了
  贺嬷嬷让张妈妈去姚家周围打探一番,自己则去了姚家银铺。
  姚达在店里守着,还有一个伙计在招呼客人。
  贺嬷嬷看了一个银镯子,想买,可又没有那么多的银钱。
  那伙计是个少不更事的,见贺嬷嬷穿得不差,心想别是骗子。
  姚达站出来道:“这位婆婆若真的想要这个银镯子,那我便算你便宜些。”
  “原价是十二两银子的,我见您年事已高,便不挣您的银子了,您给八两银子就成。”
  那伙计在一旁欲言又止,这镯子是足银的,本就赚不了多少钱。
  这样卖了,还要亏一些的。
  贺嬷嬷拿着银镯子挑剔着毛病,还是不愿意付这八两银子。
  姚达就任凭她说,他隐隐猜测着是赵家来的人,可又不太敢肯定。
  过了一会,挑剔完的贺嬷嬷把银子付了,带着银镯子便走了。
  等她一走,伙计便愤愤不平道:“掌柜的,咱们明
  明都给她算便宜了,可她还是不知足,竟然挑剔出那么多的毛病。”
  姚达低着头,拨动着算盘上的珠子玩,淡淡地道:“那可是一位有眼力劲的婆婆呢,你没有听见她说的那些,都是明摆着的问题?”
  “咱们这银镯子的工艺,确实不太好。”
  伙计闻言,心有不甘道:“可您都给她算那么便宜了,她还那么说话,太气人了。”
  姚达笑了笑,指着伙计道:“是咱们要卖她便宜的,这跟她有什么关系?”
  “她是客人,客人想买的东西,挑剔几句是难免的。”
  “你不要觉得,她占了咱们多大的便宜,你要知道,如果咱们不同意,她想占咱们的便宜是占不到的。”
  “原因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不要过多去苛责别人,那样的心态是不对的。”
  “做生意,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伙计似乎明白过来了,脸颊微红,不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