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49      字数:2618
  很快分清楚姚大哥的四位姐姐。”
  “什么办法?”赵玉婵问道。
  赵玉娇道:“我们先找杨娘子问一问,姚大哥几位姐姐的属相。”
  “然后再分明赠送她们一人一块属相不同的玉佩。”
  “玉佩打了络子送给她们配在腰间,这样你见了,便能一眼就知道谁是排行第几的姐姐了。”
  赵玉婵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不过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分辨的,当即便道:“我多看几眼,总是能分辨的。”
  赵玉娇故意逗她道:“可二姐,三姐,四姐实在是太像了,你若是不小心叫错了怎么办?”
  赵玉婵蹙着眉头,心里也是暗暗担忧。
  赵玉娇见她姐姐沉思起来,当即好笑道:“行了,谁让你是我的姐姐呢!”
  “这四块玉佩我去想办法,总会在成亲之前帮你办妥的。”
  赵玉婵脸颊微红,小声道:“你现在帮我,将来我就帮你多做一些针线活。”
  赵玉娇笑道:“那好啊,你做的针线活我最喜欢了。”
  赵玉婵略显得意地笑了笑,她的针线活确实比妹妹
  做的好。
  …
  午时,唐绪宁来了。
  整个赵家又是一番热闹。
  赵毅光没有想到唐绪宁会来,连忙邀请他去书房小坐。
  唐绪宁说让他先忙正事,等送走了姚家的人再细谈不迟,因此便在花厅落了坐。
  姚家自然觉得面上有光,对结下赵家这样的姻亲十分满意。
  用过午膳后,姚家来的人便回去了。
  清溪村的村民们也都各自散去,张妈妈带着红芹她们在院子里打扫。
  赵玉婵和赵玉娇从房间里出来帮忙,两姐妹说说笑笑的,像是秋日里绽放的海棠花一样。
  唐绪宁饮着茶,对着赵毅光道:“那一日你在县衙说,若是你在书院教书,也可带着玉娇去听听课。”
  “眼看你要筹备玉婵的亲事,去书院教书的事情便只能作罢。”
  “不过玉娇想去书院念书不是不可能的,我日前见了孙院长,与他提起玉娇。”
  “他说玉娇尚不满十二,女伴男装,可以去读些时日。”
  “我寻思着玉书和子恒他们都在书院里的,不如便让玉娇去念几个月如何?”
  赵毅光酒后说过的话,到是有那么点印象。
  他只是没有想到,唐绪宁竟然有闲心去帮玉娇周旋。
  他当即谢道:“如果孙院子都同意了,那我这个做爹的怎么会不同意?”
  “多谢大人为玉娇费心了,等会我让那丫头来给您磕头。”
  唐绪宁摆了摆手,含笑道:“她还是个女娃娃呢,磕头我要给礼物的。”
  “我近日拮据,你就先缓缓,别让她磕头了。”
  赵毅光失笑,只得把感激的心思作罢。
  唐绪宁对着外面的玉娇招了招手,出声喊道:“玉娇。”
  赵玉娇心里暗暗打鼓,面上却丝毫不显。
  她给唐绪宁行了礼,唐绪宁见她十分沉稳,便道:“我听你爹说你山水画不错,诗也不错,你去取一幅你画的画来,最好是上面还有你题的诗。”
  赵玉娇颔首后,转身回房去取。
  唐绪宁见她很快就拿了一幅画回来,打开铺展在桌面上。
  唐绪宁站起来仔细观看,发现她画的竟然是祥宁县
  鼎鼎有名的南山寺。
  高耸入云的山峰,陡峭而立的寺庙。
  若隐若现的浮云里仿佛有仙人踏鹤飞舞。
  耀眼夺目的朝阳竟似佛光万丈。
  唐绪宁心里微微震惊,看作画的手法,竟和宋子桓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大气磅礴,意境深远。
  再看她的诗,也是不俗的,只见上面写道:
  山门入云开
  仙人乘鹤来
  万丈俗尘里
  善引佛桥现
  唐绪宁见了她的字迹,玄妙不说,竟然隐隐觉得似曾相识。
  他抬起头看向赵毅光,指着字迹道:“这是谁教她的书法?”
  赵毅光见到唐绪宁微微失态,心里倍感骄傲,连忙道:“是少瑜教的。”
  “他们二人写的行草,自有章法,字形精瘦,一个宛如疾风,一个宛如春雨。”
  唐绪宁想起纪少瑜考童生试的时候,当即笑道:“我就觉得这个字迹熟悉了,原来竟然是纪少瑜教出来的,怪不得了。”
  赵毅光也高兴道:“这丫头肯学,少瑜也费心思地
  教她,时常都要回来督促她写功课。”
  “日子长了,便渐渐长进了。”
  唐绪宁颔首,把画卷起来道:“我刚刚跟你说的话,应该早些办才是。”
  “这丫头纤柔有度,勤学不倦,不该被埋没了。”
  赵毅光连忙附和说:“是。”
  第233章 去书院找夫婿(六更)
  唐绪宁收了画却没有还给玉娇,而是逗趣道:“我刚刚与你爹说了,让你女扮男装进景林书院念书,你可愿意?”
  赵玉娇闻言,心里的大石落下,喜形于色道:“我自然是愿意的,多谢大人。”
  说罢,要跪下磕头。
  唐绪宁拉住她道:“你若真想谢我,不必磕头。”
  “我想要你这一幅画,你可答应?”
  赵玉娇连忙点了点头,毫无异议道:“大人若是喜欢,那便送给大人了。”
  唐绪宁又道:“若我以后将此画赠予旁人呢,你也同意吗?”
  赵玉娇闻言,立马就明白过来。
  她郑重地点了点头道:“既然是送给大人的画,那就是大人的,大人想赠予谁便赠予谁!”
  唐绪宁开心地大笑,当即把画递给随从,像是怕玉娇反悔一样。
  “你的名字进书院是不能用的,这是你的闺名,今天便取一个小字如何?”唐绪宁问道。
  赵玉娇没有异议,看向她爹。
  赵毅光道:“大人若不闲麻烦,便帮她取一个吧。
  ”
  唐绪宁道:“玉娇又喻为明月,不如便取小字:明月。”
  赵毅光点了点头,加上姓氏叫道:“赵明月,嗯,很好!”
  “那她去书院便叫赵明月吧!”
  赵玉娇自己叫了两遍,发现还挺顺口的,又再次谢过唐绪宁。
  唐绪宁留在赵家吃了晚饭才回去的,临走时,嘱咐赵毅光三天内把赵玉娇送去景林书院。
  为了让赵毅光放心,唐绪宁还说会让赵毅光在景林书院挂一个夫子名分,让赵毅光随时可以去景林书院看望念书的玉娇。
  赵毅光觉得唐绪宁做事周到,送唐绪宁走了以后,还跟余红翠道:“知县大人都这样关心玉娇,要是玉娇是个男儿的话,只怕前程比玉书的要好。”
  余红翠笑道:“话可别说太早了,女儿的前程就不好了?”
  “你让她去书院念书,可要叮嘱玉书和少瑜照顾好她呢。”
  “玉娇向来乖巧听话,就怕在书院里被别人欺负了。”
  赵毅光点了点头,他也会时常去看望的。
  “要是她念得习惯的话,让她念上两年再回来。”赵毅光出声道,景林书院是祥宁县最好的书院了。
  夫子们也都很有学识,比他一个人在家里教导的要好许多。
  余红翠不管这些,她只要她的女儿平平安安的就好,将来找一户殷实的人家,亲厚和软的最好了。
  免得欺负了她的玉娇。
  …
  赵玉娇去她大哥的房间里收拾旧衣服,结果只找到了两套。
  她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给她抱了一堆来,跟着她一起收拾。
  赵玉娇问道:“娘把哥哥的旧衣服都收起来了?”
  余红翠点了点头道:“他穿不上了,放在柜子里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