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49      字数:2772
  “滚,你别给哀家提当年。”
  “当年要不是宋云川,哀家的凤翎就不会断了脚,性情大变。”
  “凤翎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可她却出宫建府,根本不想嫁人。”
  “皇后,你到是说一说,这都是谁的过错?”
  太后大怒,连身旁的茶盅都拂到地上去。
  宋皇后眼皮一跳,不安地往后退了退。
  太后见她心虚,步步逼上前道:“宋云川是你的亲弟弟,难不成凤翎是外人?”
  “你既然心里只念着宋家的子嗣,那不如便滚回宋家,不要再做这个皇后了。”
  宋皇后不敢放肆,连忙跪地道:“母后息怒,当年云川确实是被冤枉的。”
  “这么多年,臣妾也不敢提及云川半句,就是怕皇姐伤心。”
  “母后,只要您不追究云川的过错,臣妾一定会感激您的宽容大恩。”
  太后收敛着怒气,认真地打量着皇后。
  平时皇后也不敢提起宋云川,今天到像是有备而来。
  太后坐回主位上去,冷哼道:“宋云川只要敢出现在哀家的眼皮底下,哀家必杀之。”
  “想让哀家放过他?皇后莫不是痴人说梦?”
  皇后抬起头来,眼眶已经红了,看起来似有几分楚楚可怜。
  可太后的心里只有冷嘲,哪有半分怜惜之意?
  宋皇后听闻太后的口气,便知道要亮出她的筹码了。
  “还请太后屏退左右,臣妾有重要的事情告知。”
  太后眉头微动,心里暗暗攒测。
  能让皇后用来跟她说情的事情,只怕还真是件大事。
  太后立即让人退下,内殿里便只剩下她和宋皇后二人。
  宋皇后站了起来,凑近太后小声道:“臣妾查到了西周王《献祭图》的真迹所在。”
  “什么?”太后大吃一惊,整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
  宋皇后适时地退开,低头垂目道:“事关重大,臣妾便先来告知太后,此事连皇上也暂不知晓。”
  太后暗暗捏了捏手里的佛珠,坐回椅子上去。
  此事事关重大,皇上那里都还不知道,那证明皇后是想拿这个消息换宋云川回京了。
  呵呵,宋家也坐不住了?
  太后狞笑一声,不悦道:“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消息就想换宋云川一条性命?”
  “皇后,你未免小看哀家了。”
  宋皇后闻言,连忙跪下道:“母后明鉴,此事千真万确。”
  “臣妾若是将此事告知皇上,不日皇上便能查出那献祭图的真迹出自何处。”
  “只是那样一来,臣妾只怕再也见不到云川了。”
  宋皇后说完,适时地哭了起来。
  太后的目光闪烁着,明显是心动的。
  宋云川就算回京,她以后也有办法收拾。
  可这个消息要是先给了皇上,那…
  太后捏了捏手里的佛珠,打量着宋皇后悲戚的模样。
  片刻后,只听她冷声道:“哀家答应你,只要你说的消息是真的,那哀家便不要宋云川的命。”
  “只不过…你若是敢诓骗哀家,那就别怪哀家心狠,将宋云川碎尸万段。”
  宋皇后心神一凛,连忙据实以告。
  太后听后,心里微微一震。
  倘若是出在为官之家,那这消息必然是有实据的。
  等宋皇后走了以后,太后也立即派人去查。
  结果却是查出了那么点端倪,太后的兄长刘广来给太后复命的时候道:“派去顺昌府的人回来说,原来罗家的管家曾在外卖过几幅不完整的临摹图。”
  “他追查到了祥宁县一家名为墨林山房的古玩店,买到一幅作假的赝品。”
  “与部分对比,确实是一模一样。”
  “意外的是,他在祥宁县似乎…”刘广说到这里,顿了顿。
  太后立即蹙起眉头,这时只听刘广压低声音道:“他似乎看到了宋云川。”
  “据他所诉,看到的人确实很像宋云川,只不过宋云川年岁稍长,他并不敢肯定。”
  太后闻言,立即冷笑道:“怪不得皇后突然查到顺昌府去,原来如此。”
  “宋云川当年在宫里看过那幅完整临摹的赝品,消息应该是他传回来的。”
  “只是皇后大概也没有想到,你们能追查到祥宁县去,而且还这么巧碰到了宋云川。”
  刘广点了点头,询问着太后道:“您看要不要排几个人去要了宋云川的命?”
  太后嗤笑道:“哀家既然答应了皇后,就不会食言。”
  “只不过,命给他留着,凤翎受过的苦哀家要他双倍偿还。”
  “你立即派人去祥宁县,打断宋云川的双腿。”
  “顺便查了一查祥宁县县令跟宋家的关系,寻个机
  会,发配充军。”
  刘广连忙应了,这些事情都好办。
  只是罗家那里?
  “罗洪安那里,您看要如何安排才好?”
  太后蹙着眉头想了一会,慎重道:“哀家会下一道懿旨,让他的女儿进宫为妃。”
  “到时候把他的官位升上来,等他人入京以后,你再去与他交锋。”
  “他若是乖乖配合,那他的女儿哀家会照拂着,他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便无需对他客气。”
  刘广应是,这件事非比寻常,自然是小心为好。
  “皇后那里,不会走露风声吧?”刘广忐忑道,他最怕的是皇后把消息透给了皇上。
  到时候从皇上的手里抢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太后狞笑道:“她敢?”
  “说到这个,你到是给哀家提了个醒。”
  “找一副哑药暂时给宋云川喂下去,暂时失声那种,确保罗洪安入京以后,宋云川的消息才传到皇后的手里。”
  “再者,最好提前就把那个县令换了,到时候宋云川求助无门,除非他要饭回京,否则…等皇上知道了又如何,那时候罗洪安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皇后不是要宋云川活着吗?他的命哀家留下了,
  皇后又能拿哀家如何?”
  太后说完,眼瞳深眯,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笑意。
  可她不知道的是,早在宋皇后从延福宫出去的那一晚,宋皇后便已经将自己查到的一切消息原原本本地告知了皇上燕沧澜。
  刘广前脚出宫,后脚就有消息传到了燕沧澜的耳朵里。
  承明殿里,贴身内侍催公公恭敬地回禀道:“太后已经吩咐刘广对宋世子下手了,皇后那里奴才要不要去支会一声?”
  燕沧澜闻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万老头不是一直想出京吗,找两个身手不错的护卫跟着,送他去祥宁县。”
  “太后不会要了宋云川的命,至多是让他尝一尝断脚之痛。”
  “这件事不必告诉皇后了,太后若是不出一出心里这口恶气,即便宋云川回京了,太后照样会暗下毒手。”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脚断了可以接骨,可命没有了,朕可不会续命。”
  崔公公低声应是,心里却肝胆一颤。
  皇上不愧是皇上,小舅子断脚也说得云淡风轻的。
  可怜皇后早早告诉了皇上《献祭图》一事,以为两
  边求保,宋世子必然安然无恙呢?
  怎料到,太后和皇上都是心狠手辣的主。
  第267章 提醒
  纪少瑜和赵玉书过完年便要启程去京城了,原本年前就要走的。
  结果余大海留他们过完年再走,因为余家现在在船运那边也有些人脉了,可以安排客船直接送他们上京。
  走陆路去京城,快的话大约要一个半月左右,可走水路只需要半个月就能到了。
  大年初二的时候,余大海从丹阳村赶到了清溪村。
  初六的时候,赵玉书他们便要启程了,余大海是特意来告诉他们,一路送他们入京的客船已经安排好了。
  晚上的时候,赵毅光特意让赵玉书去把纪山和纪少瑜请到赵家来吃晚膳。
  正值过年,纪山也准备了许多礼物,就当是来赵家拜年。
  余大海擅长饮酒,三四杯下肚脸都不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