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50      字数:2665
  他认真地问着村长道:“你说黄少瑜就是纪少瑜,可有什么证据?”
  村长闻言,立即道:“他娘原先嫁在我们村,我们村里还有许多小妇人同她来往的。”
  “再者,当年纪少瑜考上秀才的时候,黄家去书院闹过一阵,还是纪少瑜拿出卖身契才平息的。”
  “这些事情,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只是黄家闹得难看,纪家却不跟他们计较,因此大家都没有再提这
  些事情了。”
  韩钰心想,他们侯爷跟纪少瑜第一次见就干架,一路走来,总是一个暴躁如雷,一个云淡风轻。
  到像是谁欠谁的一样?
  可现在这般,到真是命里注定的爷孙缘分了。
  “你带我去看看黄锦的墓地在哪儿?”韩钰道,站了起来。
  村长不敢含糊,带着韩钰去看了黄锦的墓地。
  那墓地还是纪少瑜高中状元以后,纪家来修的。
  说起来黄家真是不要脸,当时还去那墓地前面抢供品。
  韩钰去了秦锦的墓地看了以后,又让村长带着他一路径直去了清溪村,确认了纪家现在的住处。
  为了不亏待村长,韩钰给了村长一百两的银票。
  村长渐渐明白,这个将军不是针对纪少瑜的,心里到踏实起来。
  他说起秦锦小时候的事,又得了一百两,不免暗暗奇怪,莫不是秦锦的亲生父亲找来了?
  可他只是猜测着,并不敢多问。
  韩钰把知道的都打听得差不多了,又给了村长一百两银子的封口费。
  村长从惊喜到惊颤,最后只记着一句话,就是这些事情不能告诉别人。
  他得了好处,又惧怕权势,自然不敢说。
  韩钰回到医馆的时候,林骁还没有醒来。
  韩钰便在他的耳边道:“侯爷,小公子有消息了。”
  “他很快就要成亲了,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如此反复说了几遍,林骁总算是睁开了眼睛。
  他喉咙干涩,声音沙哑,小声地询问道:“你刚刚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韩钰看他这副样子,心里难受得很。
  他连忙扶起他,认真道:“是真的,公子名讳唤秦锦,十八岁娶妻,十九岁得子,取名少瑜。”
  “公子离世时二十五岁,他的弟弟黄澄将小公子卖给大富人家为奴。”
  “好在小公子的继父将他赎了出来,虽然受了些苦,可后来小公子读书勤恳,一路考至状元,现任正三品大理寺卿。”
  林骁越听越觉得熟悉,最后直接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韩钰,仿佛韩钰在逗他一样。
  韩钰也是一脸无奈,可目中却含着诚挚耀眼的光芒。
  “恭喜侯爷,您的亲孙子,正是年少有为的纪大人!”
  林骁嘴角嚅动着,面容似悲似喜。
  他想,这会子他怎么不晕了?
  应该要晕的,所有亲卫都用震惊无比的目光看着他,然后上下打量着他的面貌。
  他都一把年纪了,满脸褶子,早已不复年轻时的俊朗潇洒。
  能看出什么来?
  到是把他脸都看红了,忍不住低声斥责道:“都给我滚出去!”
  亲卫们一闪而逝,只留下韩钰低声闷笑。
  “属下刚刚得知的时候,也是吓了一大跳。”
  “可老村长带着我走了一路,这件事能证明的人太多了,因此属下便回来禀报了。”
  “据老村长所说,那金氏早年不能生育,抱了大公子去的时候,大公子已经一岁多了。”
  “大公子的养父在世时对他很好,只是养父过世后,日子才苦起来的。”
  “纪大人考上秀才的时候,黄家的人闹了一场,不过没有讨到好。”
  “还有当年纪大人母亲改嫁的事情,正是赵玉娇的爷爷赵福明亲自促成的,因此才有今天纪赵两家的结缘。”
  林骁坐了起来,他挺直背脊,目光渐渐亮了起来。
  这一路能查到纪少瑜的身上,真是叫他大呼意外。
  他抓住韩钰的手,紧张地问了许多。
  韩钰一一答来,黄家压榨黄锦,导致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黄家卖了纪少瑜,导致纪少瑜年幼受虐。
  黄家去书院闹事,导致纪少瑜无法继续念书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竟然欺负到纪少瑜考上秀才,得以立身在世。
  林骁听得老泪纵横,把两个眼睛哭得跟核桃一样肿起来。
  午时后,他起床让韩钰送了银子去给李平和老妇人。
  他收拾一番,亲自去了源平洞村。
  一番打探,果然如韩钰所说,当年的事情确实知道的人很多。
  他无需再怀疑,买了上好的棺椁,在夜晚时将秦锦的尸身从新装殓,准备带回京城。
  夜深人静,孤坟凄凉。
  韩钰凑到林骁的身边道:“明日就是纪大人和赵小姐的婚礼了,侯爷真的不准备去认他吗?”
  林骁自嘲一笑,满目泪光。
  “我以何面目去见他?”
  “我可曾养过他?”
  “我可曾教过他?”
  “纪山待他有情有义,他们本该有父子缘分。”
  “至于我,让他爹和他亲祖母团聚就好了,过不了多久,我也该下去请罪。”
  韩钰听得心头绞痛,目光也慢慢变得模糊。
  侯爷这一生,上不愧天,下不愧地。
  对得住这大燕的黎民百姓,对得住边疆的万千将士。
  可他对不住的,却是那个躲在寒洞里,为他生子的女人。
  对不起这个年幼无父无母,吃苦受难的孩子。
  因此,自然也无颜去见纪少瑜。
  即便明白这些,他还是觉得难过。
  为曾金戈铁马,长驱鞑靼的侯爷难过。
  为年老体衰,门庭冷落的侯爷难过。
  为香火已断,后继无人的侯爷难过。
  第393章 大婚
  八月初八,宜嫁娶。
  寅时刚过,赵玉娇便被叫起来了。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着今日穿了紫绸褙子的孟嬷嬷,软趴趴地靠在枕头上道:“嬷嬷,我们两家不是离得这样近吗,起这么早做甚?”
  说罢,还要再眯一会。
  孟嬷嬷笑着撩了帐子挂起来,出声道:“早早准备好,等姑爷来接就不慌了。”
  赵玉娇闻之不动,还在睡。
  孟嬷嬷看着端了水来的紫兰,含笑道:“真是心大,换了别的姑娘出嫁,这会子只怕心里正打鼓呢。”
  赵玉娇听见了,眼睛没有睁,懒洋洋地道:“该是他打鼓才是,娶媳妇哪有那么容易的?”
  “这还是我大哥不在家呢,不然今天有得折腾。”
  说罢,到有几分不得劲。
  她爬起来,孟嬷嬷连忙伺候她洗漱换衣。
  余红翠抱着个匣子进来道:“可起了?”
  孟嬷嬷道:“起了,正换衣呢。”
  余红翠绕进去看,只见长长的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大红色的嫁衣上绣着大朵大朵的牡丹,那腰带一束,那交叠的领口便被拱起来,露出细嫩白皙的脖子。
  她那小嘴轻抿着,似有几分不适,黛眉陇聚,粉颊诱人,那双盈盈的水目正欲语还休地望过来。
  余红翠脸上的笑容越发深了,她的两个女儿,个个都好看。
  尤其是小女儿,一会上了妆,带了首饰,那才是真正好看呢。
  她将一匣子首饰放在梳妆台上:“这些都是今天要戴的,陪着你嫁衣一起做的。”
  赵玉娇寻常懒惰,尤其是看书困倦了,向来喜欢逮哪儿躺哪儿。
  因此她并不喜欢身上带太多首饰,不然躺下的时候就累赘了。
  她扫了一眼,知道今天是出嫁的大日子,想着嫁衣都这样艳了,就算再给她整个十件八件金器玉环,她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