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50      字数:2519
  “那这十年,宋世子就没有喜欢过什么姑娘吗?”
  “还是说,纪夫人知道却不好说呢?”
  苏凌雨的话,透着几分玩味。
  赵玉娇按耐住心里不悦,这个苏凌雨摆明了针对她。
  赵玉娇盯着苏凌雨瞧,似笑非笑地道:“哪有什么不好说的?”
  “苏姑娘既然想知道,那便说说也无妨。”
  苏凌雨不悦,她又不喜欢宋子桓,怎么会想知道?
  只不过想着这个赵氏跟那个宋子桓有些什么首尾,故而才这样说的。
  宋皇后淡淡地瞥了一眼苏凌雨,已然不悦。
  她对赵玉娇道:“子桓的性子本宫是知道的,若是有喜欢的姑娘,不论什么出身,都会带回来了。”
  “他既然没有带回来,那自然是没有了。”
  “不过这些年他在祥宁县想必也发生了不少趣事,纪夫人可否说些给本宫听?”
  赵玉娇心里汗颜,巴不得宋皇后出来解围呢。
  她当即道:“宋世子…”
  宋皇后笑道:“本宫瞧着你唤他宋世子甚似别扭,你寻常如何唤他,便如何唤。”
  “本宫不会介意的。”
  赵玉娇微微红了脸,不好意思道:“寻常唤他一句
  宋哥哥,不过儿时不懂事,生气时也曾唤他宋子桓。”
  “哈哈哈…”
  “无妨,无妨,那就唤他宋哥哥。”皇后觉得这位纪夫人十分有趣。
  若是一直唤宋哥哥,未免刻意了些。
  可生气了还曾唤过宋子桓,证明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和睦的。
  赵玉娇点了点头,继续道:“宋哥哥他在景林书院读书的时候,爱好古玩玉器,出手大方阔绰。”
  “学子们以为他是一位纨绔,不愿跟他深交。”
  “臣妇哥哥喜欢金石,便跟宋哥哥结为好友,逢年过节,宋哥哥总是会去家里小住,我们也是那个时候慢慢熟识的。”
  “臣妇哥哥带宋哥哥去村里赌钱,宋哥哥输了,臣妇的父亲教训哥哥,宋哥哥便罚长安不许吃早饭,帮臣妇的哥哥解围。”
  “还有便是,宋哥哥跟我们一起去外祖家做客,结果宋哥哥与臣妇还被狗追,鞋子都跑掉了。”
  “哈哈哈哈哈…”宋皇后大笑不止。
  她那个金玉一般尊贵的弟弟,竟然还被狗追过?
  而且鞋子都跑掉了。
  宋皇后捂住肚子,宁嬷嬷扶着她,也笑得双肩打颤
  。
  周围的宫人们大都抿唇,忍得极为辛苦。
  宋皇后连忙摆了摆手道:“罢了,给他留点面子。”
  “这般说下去,明日他该进宫怨我了。”
  赵玉娇适时地收了口,轻笑道:“那时臣妇年幼,能记得的,也只有这样的趣事了。”
  宋皇后了然地点了点头,孩童天真,什么好玩便记得什么?
  说起来,这位纪夫人才刚刚长成,当年弟弟去祥宁县的时候,不过几岁的孩子。
  白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赵玉娇,心里却像被醋缸淹了一样难受。
  不管是否有男女之情,但世子对赵氏的好,她却是真正感受到了。
  苏凌雨僵硬地在一旁站着,想笑却笑不出来。
  她盯着赵玉娇看,只觉得她惯会避重就轻。
  专门说些趣事来逗皇后开心,真是谄媚。
  赵玉娇才懒得管什么苏凌雨,她现在算是看出来了。
  这就是纪少瑜惹出来的烂桃花,看回去她不狠狠地收拾他。
  心里不忿,面上却不显。
  赵玉娇吃着美味的糕点,看起来惬意得很。
  宋皇后见她喜欢吃,便吩咐丁嬷嬷道:“你去御膳房要几张糕点方子给纪夫人带回去。”
  丁嬷嬷应是,便出去了。
  赵玉娇连忙谢过,这会子到是知道,宋皇后确实温和,待她也真诚。
  第418章 纪夫人好福气
  丁嬷嬷很快就回来了,不过太后的人也来传话了。
  宋皇后仿佛早有预料,她对赵玉娇道:“太后娘娘亲和,你只管去拜见。”
  “若是她老人家留你说说话,你便陪着说说话。”
  赵玉娇点头应是,她暗暗算了算时间,纪少瑜差不多也要下朝了。
  说好会来接她的,应该也不会耽搁太久。
  太后跟皇上不和,纪少瑜是皇上提拔起来的。
  就算是太后想为难她,那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宫人引赵玉娇出凤仪宫后,宋皇后看着苏凌雨,冷哼一声。
  “皇上顾念苏家,本宫自然也不会为难你。”
  “可你这般上赶着找没脸,难不成真想去做纪少瑜的妾?”
  苏凌雨闻言,一时白了脸,连忙跪下。
  宋皇后犹不解气,继续道:“能当大理寺卿的人,难不成是个随意让人摆布的?”
  “赵氏出身虽不及你,可她坦坦荡荡,若不是父兄爱护,夫君体贴,何来的底气如此不卑不亢?”
  “枉你出自侯府,却连半点贵女的风度都没有。”
  苏凌雨跪在地上,指甲都掐入掌心了。
  如今她面上难堪,却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得?
  宋皇后说完了,这才让宫人将她扶起来。
  “你好歹也是皇上的亲表妹,何愁找不到好婆家?”
  “自己好好想一想,做这些无用的对你有什么益处?”
  苏凌雨谢过皇后,便呆呆地矗在一旁。
  宋皇后瞥了她一眼,见她满脸僵硬,如染薄霜,顿时心里更加不满。
  只怕苏凌雨正觉得自己是皇上的亲表妹,才觉得她最配纪少瑜。
  可也要纪少瑜看得上她才是。
  真是不知所谓!
  延福宫跟凤仪宫相隔不远,转过两条宫道便到了。
  赵玉娇走进去的时候,太后已经威严地坐在宝座上,而她的身边除了随侍的宫人,还有一位姿容不俗的娘娘。
  孟嬷嬷小声地提醒道:“旁边那一位,便是容贵妃娘娘。”
  赵玉娇微微颔首,先给太后见了礼。
  太后并未叫她立即起身,只是上下打量她一眼,便懒懒道:“起来吧,看着到是个守规矩的。”
  赵玉娇起来以后,又给容贵妃见礼。
  容贵妃轻笑道:“纪夫人快起来吧,咱们都是一处来的,不必如此见外。”
  赵玉娇恭敬道:“虽是一处来的,可尊卑有别,礼不可废。”
  太后听了这话,心里头不舒坦了。
  她还以为这个赵氏不知天高地厚,转而呵斥一番,谴回去闭门思过。
  现在看来,这个赵氏到是被人指点过的,谨慎得很。
  太后看向跟来的孟嬷嬷和梁嬷嬷,忍不住在心里冷哼。
  好个皇上,不愧要扶植自己的人了。
  连臣子的家眷都谴宫里的嬷嬷去调教。
  “听说你父亲只是一位举人?”太后问道,听起来口气不怎么好。
  赵玉娇颔首:“回太后娘娘,臣妇的父亲,确实只是一位举人。”
  太后冷嗤道:“那纪少瑜这个状元郎是他教出来的?”
  赵玉娇眉目低垂,继续道:“夫君开蒙是家父所教,考上秀才以后便入了官学,并非是家父一人之功。”
  太后见她答得不卑不亢,条理有序,心里越发不忿
  。
  “纪少瑜回乡娶你,可是因你父亲的开蒙之恩?”
  赵玉娇在心里冷笑,一个个都想知道,纪少瑜娶她是不是因为赵家协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