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51      字数:2459
  曾因四处投靠无门而郁郁半生,后因纪少瑜举荐,成为纪少瑜之后的朝堂栋梁。
  纪少瑜喜欢李彦的诗,觉得他是初生牛犊,大有拼搏之势。
  赵玉娇看向李盛道:“估计是打听到你在纪府,这才本着同姓之谊来找你的。”
  “不过,我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盛是科举出身,见不得这种钻空子的小人,因此不屑道:“夫人不要放在心上,倘若人人像像他这般,天下士子还不四处投靠权贵做幕僚?”
  赵玉娇轻笑道:“你说的对。”
  “不过就算让他入府,能不能得纪大人的青眼,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赵玉娇把干谒诗递给石官家,吩咐他把人安排住下。
  李盛没有再说什么,他无心仕途,只是对这种想走偏门的人不太待见而已。
  诊完脉,李盛道:“夫人身体康健,并无不妥。”
  赵玉娇看了一眼孟嬷嬷,脸颊微红。
  孟嬷嬷送她出了李盛的院子,这才折返问着李盛道:“李先生,夫人身体好好的,可却一直没有喜讯,是不是大人哪里…”
  因李盛身有功名,虽然并未入仕,但纪少瑜让纪府众人尊称其为:先生。
  李盛看着欲言又止,欲意探究的孟嬷嬷,皱着眉头道:“大人也很好!”
  “那这…”孟嬷嬷突然梗住了,这要怎么说?
  李盛淡淡道:“他们还年轻,孩子迟早会有的。”
  孟嬷嬷尴尬地笑了笑,转身回去了。
  赵玉娇等在院外,见孟嬷嬷面色不好,便紧张地问
  道:“李先生说什么了?”
  孟嬷嬷轻叹道:“李先生说,大人和夫人身体都很好,孩子会有的。”
  赵玉娇:“…”这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每次都这样,难不成要逼着她出去悄悄看诊?
  …
  春闱后,赵玉娇跟纪少瑜说起李彦。
  纪少瑜道:“我早知他来了京城,晾了他七八个月,磨了磨他的锐气。”
  “此番他上门,也是我让人引他来的。”
  赵玉娇没有想到纪少瑜早就安排好了,意外道:“你是想引他科举入仕?”
  纪少瑜摇了摇头,出声道:“不拘一格降人才,蔡源为何威望甚高,因为他举荐的那些,都是有才能之士。”
  “古往今来,唯贤者最得人心。”
  “而我现在,想做一位举人不避亲,用人不唯亲的贤者。”
  赵玉娇给纪少瑜宽衣的手一顿,故意地凑到他的眼前。
  她那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里面遍布探究和疑惑。
  纪少瑜突然凑上去啄了啄她的唇瓣,戏谑道:“想知道?”
  赵玉娇连忙点头,她太想知道了。
  可纪少瑜却卖关子道:“等着。”
  赵玉娇不悦,将他的衣服褪到手腕处挽起来,扣得紧紧地道:“快说,不说我就把你绑起来。”
  纪少瑜双手一动,灵活地褪去官袍,穿着直裾站在赵玉娇的面前。
  他望着赵玉娇那无奈的神情,还惬意地挽起了袖子。
  “急什么?”
  “记着夫君不会让你失望就是了。”
  赵玉娇见他那嘚瑟的模样,笑骂道:“老狐狸。”
  纪少瑜板着脸道:“骂狐狸可以,把老字去掉!”
  赵玉娇存心气他,轻哼道:“我才不,你就是老狐狸。”
  纪少瑜突然亮起了锋利的爪子,赵玉娇惊呼一声,夺门而逃。
  孟嬷嬷她们在花厅摆膳,听见打闹声,一个个都忍俊不禁。
  …
  李彦入住纪府后,接连几日都没有见到纪少瑜。
  到是李盛,主动来见纪少瑜,并把李彦一事说了。
  纪少瑜没有告诉李盛自己的打算,只是问着李盛道:“过几个月我会出京,你可愿意随行?”
  李盛知道纪少瑜在朝中势焰灼灼,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要出京?
  下意识询问道:“去什么地方?”
  纪少瑜沉凝道:“边疆一带,各地驻军地,可能还有漠北。”
  李盛听得眼眸一亮,顿时连连点头道:“好,我去。”
  纪少瑜微微颔首:“那就好。”
  李盛欢喜之余,看着纪少瑜也有几分欲言又止。
  纪少瑜淡淡道:“你想说什么就说!”
  李盛轻咳一声道:“大人若是还不想要孩子,尽早告诉夫人吧。”
  “她近日又让孟嬷嬷来问,再这样下去,夫人迟早会生心病。”
  纪少瑜扶额,这段日子忙糊涂了。
  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他对着李盛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第538章 和亲人选
  和亲人选
  杏榜还未出,瓦剌武王却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大燕帝近来频繁召他入宫,三月前若是再定不下和亲人选,只怕两国和亲之事就要作废了。
  今日又接到大燕帝的传召,武王带着女儿入宫,一路上面色不虞,神情焦虑。
  “父王知道你在等什么,若这一届的士子你选不中呢?”
  端柔郡主淡淡道:“若选不中,那便任凭大燕帝指婚便是。”
  武王蹙眉,面露不悦道:“那还不如你自己选呢?”
  端柔郡主不吭声,本来对大燕世家子弟就不熟悉,暗中打探一番,多的是伪君子。
  她也想闭上眼睛,随便选一个算了。
  可每次真要选了,却感觉心里铆着劲,一股不服输的劲。
  她不甘心!
  …
  皇宫里,燕沧澜见了武王父女,已经不愿再多说了。
  他将新呈上来的杏榜名单递给武王。
  武王看一个,崔公公在一旁慢慢介绍。
  端柔郡主也跟着听,仿佛跟谁都是一段锦绣良缘。
  她勾了勾唇,笑得漫不经心,只是眼里的光渐渐黯淡下去。
  直到她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第十七名,赵玉安,祥宁县清溪村人士。”
  “祖父是一位老秀才,大伯考取了举人功名,堂兄为鸿胪寺卿,已奉圣命出海。”
  “现在京中有一位堂姐夫,正是太子少傅纪少瑜,这一位尚未及冠,也算得上少年才俊。”
  “书香门第虽不显赫,但胜在清贵。”
  端柔郡主眉头微动,可却没有出声,继续听下去。
  直到崔公公说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
  他去偏殿喝茶的时候,绕了一圈,跑去燕沧澜批阅奏折的内殿道:“皇上,端柔郡主还没有选中谁?”
  “要不您还是直接赐婚吧?”
  燕沧澜冷哼一声,他到想直接赐婚。
  可瓦剌的诚意摆在前面,他总要回赠三分。
  否则,泱泱大燕却选不出一个青年才俊,这不是让天下人嗤笑吗?
  “接着回去介绍,介绍完为止。”
  “就算端柔郡主再挑剔,武王也不会再拖了。”
  燕沧澜扔下折子,站了起来。
  崔公公叹了一声,又折回去继续介绍。
  燕沧澜远眺的视线慢慢变得虚无,远处的琉璃瓦一片金黄,在阳光里越发耀眼。
  也不知是太阳的光灼了燕沧澜的视线,还是琉璃瓦的色彩吸引了燕沧澜的目光,他的瞳孔慢慢聚焦,再没有一缕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