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5-06 13:51      字数:2603
  他点了点头,收起盒子道:“这次大哥回来,稳重了许多。”
  赵玉娇点点头道:“太沉静了。”
  “我还记得,当初大哥逗郭骄的时候,喊的那一声小娇娇,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可今晚他只是拍了拍郭骄的肩膀,捶了玉安一拳,还有跟你的微微颔首。”
  “大哥他好像有了像大海那样的城府,连惊涛骇浪都能装得下了。”
  听到这样的形容,纪少瑜忍不住附和道:“不错,很贴切了。”
  “不过你想一下,这两年来,大哥出使他国,手里握着几万人的命运。”
  “沉重的压力下,他不仅要维护大燕的颜面,更要想与他国的人周旋,力保平安归来。”
  “这样的历练下,他的心性必然日益坚韧,城府也
  不容小觑。”
  赵玉娇突然觉得她大哥好能干。
  她眼里积满了崇拜的光芒,声音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反正大哥还是大哥,只是他变得跟你一样厉害了!”
  纪少瑜笑了笑,笃定道:“我觉得,大哥比我厉害了!”
  赵玉娇没有想到纪少瑜会这样说,一时间满目惊愕,不敢置信地张了张嘴巴。
  “真的吗?”赵玉娇傻傻地问道,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纪少瑜的话。
  可纪少瑜却高深莫测地笑道:“你等着瞧好了。”
  第605章 主将是谁?
  主将是谁?
  赵玉书有功归来,燕沧澜有意嘉奖,便问他可有调职的想法?
  赵玉书便直言想去兵部。
  燕沧澜虽然诧异,但联想到赵玉书统领两三万人出海又平安归来,便封赵玉书为兵部侍郎,即刻上任。
  赵玉书入了兵部,纪少瑜又是太子少傅,翰林院几乎都是纪少瑜的人。
  一时间,那些个老臣们仿佛看到了一场蔡党和纪党的权利交替。
  …
  纪少瑜的崛起让容贵妃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
  直到六月底边疆传来消息,金成汗国跟鞑靼打起来了,瓦剌想乘机灭了鞑靼,因此向大燕请兵相助。
  朝堂上因为此事发生了剧烈的争议,许多朝臣主张不管,任由金成汗国和瓦剌联盟。
  不管最后哪一方胜出,都不会是大燕的对手。
  说不准,到时候大燕还能一举吞并漠北。
  纪少瑜不是武将,对此事也并未多言。
  到是林骁私下跟燕沧澜进言,声称必须全力支持瓦剌。
  燕沧澜还在犹豫,林骁便沉声道:“皇上,西山大
  营的十万兵马,京城里多少人盯着?”
  “难道皇上就不想选一位心腹之将来接任?”
  “灭鞑靼势在必行,我们大燕兵马是瓦剌的后盾,并不是主力军。”
  “瓦剌既然敢联合刚刚崛起的金成汗国,那必然是已经知晓了有可胜之机。”
  “这个时候,我们不过是在火上添柴,坐享其成,分一杯羹即可。”
  “到时候大燕的疆土得以扩张,相助之情得以铭记,更有威慑之力得以张扬。”
  “灭一个骁勇善战的鞑靼谈何容易,我们若是袖手旁观,谁知瓦剌会不会就此罢手?”
  “可若是一举灭了鞑靼,瓦剌和金成汗国的兵力加起来都不足大燕的三分之一,如此境况下,大燕边疆还有何患?”
  林骁说到这里,情绪十分激动。
  他盯着燕沧澜,顿了顿又道:“外敌不足一提,皇上英明神武,何愁我大燕没有盛世安宁?”
  燕沧澜见着林骁鬓发泛白,却满怀一颗热血报国之心。
  他深受震动,心里立即敲定了,要相助瓦剌灭了鞑靼的想法。
  可他沉凝着,拿不准派谁去合适?
  燕沧澜斟酌道:“不知你以为,谁领兵去助瓦剌合适?”
  林骁闻言,面上一喜,立即道:“景成伯必须随军,随便封个四品先锋将军便可。”
  “至于主将,皇上做主,老臣不敢多言。”
  “此次相助瓦剌,兵力五万足矣。”
  “皇上无需担心,若有心腹之选,即便他毫无实战经验,老臣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林骁这话说得燕沧澜心里热乎乎的。
  不仅仅是因为林骁想放权,而是因为林骁想为他磨砺出一位真正的将领。
  心里的负担一旦被瓦解了,那可选之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燕沧澜来了精神,与林骁细细商议。
  如林骁所说,事关主将,他一概不提。
  到是点了四名随军的将军,都是他的心腹,韩钰也在其中。
  燕沧澜都差点感动哭了,林骁简直太好了。
  要是多有几个这样的老臣,他睡觉都能笑醒,还一天到晚算计什么?
  可惜,现实是,那帮圆滑的老狐狸,恨不得一个个都顶着资历升官发财。
  …
  瓦剌向大燕求助,端柔郡主自然是知道的。
  可她明白赵玉安在朝堂上说不了什么话,只能来纪府求助纪少瑜。
  纪少瑜没有见她,只是让赵玉娇代为转告。
  大燕若是出兵相助,赵玉安一定是先锋将军。
  端柔郡主听闻以后,默然一会便回府了。
  赵玉娇端了一碗冰糖莲子羹去书房,纪少瑜见她来了,便知道端柔郡主已经走了。
  赵玉娇一想到赵玉安可能要去打仗,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
  她将冰糖莲子放在纪少瑜的面前,然后坐在他的身旁道:“皇上会同意瓦剌的请兵吗?”
  纪少瑜微微颔首道:“林骁去宫里觐见皇上了,此事很快就会定下来。”
  赵玉娇撑着下巴,有点可怜又无辜地看着纪少瑜。
  纪少瑜捏了捏她的脸颊,轻笑道:“你呀,又在瞎担心了。”
  “你难道忘记了,玉安不仅仅是大燕的景成伯,他还是瓦剌的郡马爷。”
  “于情,武王不会让自己的女婿出事。于义,武王更不会让担当瓦剌和大燕的和平使者出事。”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晋升的好机会。”
  赵玉娇看着语气不急不缓,面容悠哉惬意的纪少瑜
  ,微微叹了一口气。
  “可是玉安不像你,他没有练过什么剑术,也没有临阵对敌的经验。”
  “仅仅因为一个身份,他就要去涉险,而且还是先锋将军。”
  “这样的事情,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纪少瑜想,赵玉安是科举出身的,又与端柔郡主成亲。
  明面上是文官,可历来文官里也不乏武将。
  赵玉安若是历练回来,在京城里可就不是一般的身份了。
  至少能握住些体面的实权。
  纪少瑜舀着一口冰糖莲子羹递到赵玉娇的嘴巴,见她张开嘴吃下,又拿了手绢给她。
  “听说我在青海出事的消息,玉安二话不说就带着端柔郡主赶去青海寻我。”
  “玉安已经长大了,能不能独当一面,想不想有所作为?”
  “这些我们都不应该再去插手。”
  赵玉娇抿了抿唇,感觉冰糖莲子羹甜过以后,回味有些淡淡的苦。
  道理嘛,谁不明白呢?
  她也希望玉安如大鹏展翅一般,能有所作为。
  “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还说些什么呢?”
  “只是少不了请纪大人打听打听,主将是谁?”
  “到时候咱们也好提前请他帮忙照看玉安。”
  纪少瑜眼眸微动,飘动的思绪转了一圈,然后缓缓而停。
  他看向玉娇,伸手揽她入怀,然后将下颚靠在她的颈窝处。
  “主将你很快就知道了。”
  “不过…我想不用我们开口,他也会照顾好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