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作者:柴宝      更新:2023-05-07 22:20      字数:3671
  尹桃应下,想着明儿要进县城她干脆坐下来抄书,答应给老掌柜的四书五经还差点儿。
  徐氏去了前院儿,大江不在,她问了大江的去处,便出门去找大江。
  结果遇到一些个村民抱着粮食往村口跑。
  “你们这是咋的了?”徐氏拦着一个扛麻袋的汉子问。
  那汉子兴奋地道:“村口来了个收粮的粮商,价钱给得比粮店高,精粮高两文钱一斤,粗粮高一文钱一斤。
  婶子,我琢磨着这头卖了,回头就去粮店买,这一来一回的可得赚一两文钱一斤呢。”
  徐氏闻言一愣,在她愣神的功夫那汉子已经跑远了。
  她当即就觉得这事儿不对,也不去寻大江了,转头跑去寻尹贵,结果没寻到尹贵倒是瞧见尹富用鸡公车(独轮车)推了一大车的粮食往村口走。
  “你干啥?”徐氏耷拉了脸。
  “卖粮啊娘,这可是个好机会,过了这个村儿没有这个店儿了!”尹富兴奋地红了脸,他凑近徐氏低声道:“桃儿是不是打的这个主意?要我说还是咱们家桃儿有能耐,前脚屯粮食,后脚粮食就涨价了。”
  “傻狍子玩意儿,拉回去,还得涨!”徐氏使劲儿拍了尹富一巴掌,“不许出去瞎说。”
  尹富闻言忙调转车头,颠儿颠儿地又将粮食推回去了。
  徐氏虽然不知道这粮食后头会不会涨,但是有人来村里高价收粮食这就是一个信号,加上桃儿说她心里不踏实。
  桃儿说有田有地能好起来他们就真的好起来了,这会儿桃儿要买了粮食心里才踏实,是不是说明后头真粮食会涨到一个他们买不起的地步?
  “你去镇上瞧瞧粮店里有没有粮食,如果有就再买些回来。”徐氏在他背后嚷嚷了一句,尹富边跑便吼:“知道了。”
  徐氏在他家买的山林里找到了尹贵。
  “娘,你咋来了?”尹贵这会儿真脱了袄子甩着膀子帮着匠人给有田弄作坊呢。
  大河也在。
  “村里来了粮商收粮食,粮食比粮店的价格高,不少村民都去卖粮了。”
  “阿奶咱们家也卖吗?”大河听了眼睛就是一亮,他的反应跟尹富一样,心说妹妹就是有眼光,这下把家里的几万斤粮食都卖了得挣不少银子呢。
  徐氏瞪了他一眼:“把你卖了!傻狍子玩意儿你知道个屁!”
  尹贵皱起了眉头,他到底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还是砸吧出这事儿有点儿不对。
  “先去瞧瞧是个啥样的情况。”他说着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去拿搭在树上的棉袄穿。
  “你搁这儿帮着干活儿!”见大河也有跟着去的意思,尹贵就吼住了他。
  真是的,两下把活儿干完了好歹能省点儿工钱。
  跑啥跑?
  “娘,你也不必着急,许是那个粮商接了个大买卖,粮食不够所以才来村里抬价买。”尹贵见徐氏着急,便劝她道。
  徐氏却不这么认为,她道:“若是换了以前你这么说也对,但你闺女说她心慌睡不好觉,要再买些粮食才能压惊。
  你想想,桃儿自打回来之后,她说的哪一件事儿没成?
  有田有地的事儿,你想想?
  这会儿桃儿前脚说她心慌,后脚就有人上村里来买粮食,我这可心啊……老悬了。”
  尹贵听了心里就是一个咯噔,老娘说得对啊!
  他忙往村口跑:“娘,我心里有数了,你慢慢来别累着了!”
  尹贵跑到村口才发现,已经有不少村民排着队等着卖粮食了。
  他拦住正在斗量粮食的客商,转身跟村民们说:“大家先别卖粮,先想想自家的粮食够不够过冬。
  他们跑到村里来收粮食都涨价了,岂知镇上和县里没涨价?
  否则他们可以直接上镇上和县里去买,何必来村里收?”
  村民们听村长这么一说,都觉得有道理,大家就顺着尹贵的话议论起来,还有人吼着说要先去镇上瞧一瞧。
  那收粮食的伙计跟管事的对视眼,管事的就道:“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我们恒昌粮行接了一笔大生意,粮食不够,所以才来村里收粮食。
  镇上县里的同行虽然有粮,但大家跟县衙是有约定的,每天必须开门做老百姓的生意。
  所以他们能卖给我们恒昌行的粮食并不多,总之呢,机会只有这么一次,你们村不卖我们就去下一个村。
  这好事儿也就这么一回,过了这个村儿就没有这个店儿。
  我们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就在你们村儿一直耗着。
  左右买卖讲究个你情我愿,大家愿意卖我这头就收,大家不愿意卖我们立马就走!”
  恒昌行管事的这么一说,大家就又犹豫了,卖还是不卖啊?
  卖又怕卖亏了,不卖又怕人家粮行的人走了。
  这种事儿肯定强求不来,尹贵也不能将话说得太明显,毕竟万一这粮食往后不涨价呢?
  他按着村民们不卖,大家不得来找他找补啊。
  “我还是那句话,粮食留够自己吃的再决定卖不卖,别前脚卖了不够吃,后脚去买价钱又高。”
  “村长,你家卖不卖?”有人问。
  尹贵道:“我家一粒粮食都不卖!眼瞧着就要过年了,过年的时候粮食满仓来年日子才能更好。
  要是仓房里没几粒粮食,耗子都不光顾,还想兴家旺业……门儿都没有!
  再说了他们今儿能用这个价钱来买,谁知道明儿粮食会涨成啥样?”
  “你们自己算算,今儿这粮食卖了能多挣多少个铜板,值不值当冒险。”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尹贵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他说完之后,就有人从卖粮的队伍中出来了。
  “我听村长的,不卖了。”
  “村长说得有道理,粮食要满仓家里才能兴旺,才有盼头。”
  “我们家是要卖的。”
  “就是,就算是粮食后头会再涨点儿,冬日里混着些个白菜萝卜也能熬到开春。”
  “对对对,一个铜板也是钱啊。”
  有人不卖,但有人坚持要卖,尹贵看着那些个卖粮的百姓,心里忽然有些不太好受。
  第149章 涨价
  “……拦了一些人,但大部分人还是卖了。”尹贵尽力了,可后来在出村民们的争取下,对方愿意一斤粮食多出五文钱,村民们见状就觉得是不是还能再涨,结果对方二话不说,收拾摊子就走。
  村民们就着急了,当即拦住了他们,然后争先恐后地卖粮。
  尹贵接过徐氏递过来的湿帕子,擦了擦头脸,面色很是不好看。
  “行了,他们要卖粮食咱们也拦不住,明儿桃儿要上县城里买粮食,你带着银子跟着桃儿一块儿去,多买点儿粮食回来。
  你别说,弄这么一出我这心里头也不踏实。”
  “买回来的粮食放哪儿?绕道走放山上?”尹贵问,大量地买粮食可不能让人知晓。
  徐氏点头,表示同意。“打发个孩子去瞅瞅老二回来没有,他要是回来了就让他来这头一趟。”
  “嗯。”尹贵出了堂屋就打发有金去二房找他二爷爷,徐氏则回到后院儿去跟尹桃说村里有人来收粮食的事情。
  尹桃沉默了一会儿就跟徐氏道:“阿奶,那咱们明日就多买写,不拘粮食,油盐酱醋也多屯着些。
  另外找个日子把猪杀了,鸡鸭留一半杀一半。”
  “对了,还得加紧备牛马的草料。”拜末世所赐,尹桃对粮食涨价这件事十分敏感。
  末世来临前一个月,各地粮油价格疯涨,当时他们都没在意,只道是不是猪瘟引起的连锁反应,国家也说正在调控。
  所以家里也没想着说多屯点儿,结果一个月之后,他们没有等来调控后的降价,却等来了末世。
  末世前各大论坛上也曾经出现过末世即将来临的言论,但是鲜有人当真。
  也是,这么匪夷所思的言论当时真要是相信了会被人当成疯子的。
  等末世真的来了,大家才惊觉,原来真有人预知了未来……
  “阿奶,有备无患,多备着点儿没啥妨害,咱们家慢慢吃。
  家里有到底比家里没有强多了,万一遇到点儿啥事儿,也不至于说抓瞎。”尹桃怕徐氏不同意,便劝道。
  就像当初,日子过得好好的,末世毫无征兆说来就来。
  “嗯,阿奶听你的!拿银子出来置办!明儿你爹跟你们一起去县城。”徐氏觉得她家桃儿说得有道理。
  总之,听桃儿的没错。
  就是错了也不过是无伤大雅的事情,粮食买回家总有东西在,不虚。
  “太奶奶,二爷爷来了!”有金站在西厢院儿门口喊,尹桃就跟着徐氏一起去了外院儿。
  “娘!”尹富才卸完粮食,一脑门儿的汗。“镇上的粮食涨价了,我跑了三家粮店,凑活买了两千斤粮食。”
  “二叔,镇上的粮食涨了多少?”尹桃忙问。
  尹富道:“精粮一斤涨了五文,杂粮一斤涨了三文。”
  “跟村里的价钱一样,这是翻倍了啊。”尹贵叹道。
  “不止是翻倍,二叔跑了三家粮店才买了两千斤粮食,说明粮店的粮食也不多了。”尹桃皱眉道,若不是粮食不多所以限购,两千斤粮食那里用得着跑三家店。
  “粮店里有没有出现抢购的现象?”尹桃又问。
  尹富摇头:“没有,只是去买的百姓都在抱怨涨价的事情。我跟伙计打听了一嘴儿,说是县里的恒昌粮行接了一笔大买卖,他们家粮食差得远,所以也跟小粮商们购买粮食,给的就是这个价。
  人家没道理零散卖给百姓还比大宗买卖还低。”
  “二叔,我们明儿要上县城去买粮食,你也去再买点儿回来吧。”尹桃越听心里越觉得不踏实,“恒昌粮行这么个收粮法,咱们县城的粮食到时候肯定会缺,粮价持续上涨是必然的。”
  “县衙不是有常平仓吗?若是缺粮县衙的常平仓会放粮出来卖给百姓的。”尹富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