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王座_351
作者:
紫舞玥鸢 更新:2023-05-11 12:55 字数:2044
各城城主没有办法,只好口头表示抗议,一封封言辞激烈的抗议书雪片般飞入渊流城王宫,披着君主华服的沈轻泽看也不看,原封退回,顺便附送一份账单:
“某年某月,北渊运输舰队为贵城扫清困扰商船多时的水匪之患,请支付报酬如下……”
沈轻泽和颜醉两人愉快地拟着向北地诸城索取的报酬清单。
望着整理出的一长串“剿匪酬劳”,年轻的国君陛下面无表情地挑高眉峰,冷笑——有本事,给赤渊河加个盖子呀!
即便北地诸城的贵族们如何无能狂怒,月亮湖和珍珠湖之间的人工河道,依然在一天天施工中,有条不紊地推进……
第132章北渊大运河、两大帝国的忌惮
月亮湖到珍珠湖之间的人工航段,是在入冬的第一个月份完成通航的。
随着航段两端的几台蒸汽挖掘机,远远放下吊臂,将临时性防水人工堤坝挖开,两湖沉寂已久的流水奔涌而出,自南向北,自北向南,宛如两个撒欢的孩子,在长达一百公里的人工河道中央彼此交汇。
倾泻的水流完美地掩盖了人为施工的痕迹,漫长的河岸线,宛如天然形成,河水平缓而清澈,像一条徐徐流动的水晶丝带,在广阔的荒野中流淌。
这条历时近五个月的人工运河,正式宣告通航,将北地前往南方碧空商盟的水路,整整往前推了一百公里,节约的时间长达一旬。
通航那天,北地诸城联盟的贵族们集体失语,他们站在月亮城高耸的城楼上,远眺北渊连绵不绝的钢铁舰队在自家门口畅游,将崭新的蒸汽挖掘机一台台送到新河段,开始下一阶段的施工。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曾被引为笑柄的疯狂决策,如今一项一项变成现实,而自己连破坏都做不到。
曾有个异想天开的贵族,妄图发动奴隶和平民们,前往北渊挖掘的人工河道,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填土。
然而一夜过去,船上携带的泥沙告罄,民夫们都累得腰酸背痛,填上的部分相较于那些宽阔的坑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另一端,蒸汽挖掘机工作一夜,又往前推进了数百米。
黎明的曙光尚未到来,巡逻的兽人和人族护航士兵反而先一步来了,船只与民夫统统没收,反而被迫成了施工队的一员。
在发动联盟力量组建的庞大船队,被北渊舰队打得落荒而逃后,月亮城的贵族们彻底陷入绝望,北渊挖掘施工队越往南挖,意味着离他们的势力范围越远,更加难以阻止了。
有了第一段人工航段经验,后续的挖掘效率提高了不少,北渊国将施工队分成几个支队,陆续在剩余的河段同时开挖。
越往南,越接近碧空商盟,有精灵族和人鱼族的关照,粮食物资能直接从碧空商盟最近的城市采买,直接运送到工地,工程施工反而比在北地境内更加顺利。
总共历时近十个月,在北渊舰队下水正式开凿人工运河的第二年春末,这条总长度累计人工挖掘超过两百公里的大运河,终于全线贯通!
运河在南端,与南方水系支流相连,于大陆东南部三角洲流入入海口,成为曙光大陆第一条贯穿南北的运河!
这条人工运河北接赤渊河,南临碧空城,将南北来往的商贸直航彻底打通,再加上蒸汽船的投入使用,南北往来一次两个月路程,从此宣告终结。
北渊国君陛下亲自为其命名——北渊大运河,北渊国国名将随着这条川流不息的长河,永远镌刻于曙光大陆历史。
所有因运河惠及的城市与地区,无论心里怀抱着怎样的想法,都再也无法忽视这个位于荒凉北地的“弹丸王国”。
就连东西两大帝国,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山川地理图上,添上前无古人的一笔,惊叹地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至此,北地针对北渊王国所谓的“全境封锁”,彻底沦为摆设。
毕竟赤渊河没有加盖,北渊钢铁舰队来去自如,进入每一条支流如同在自家后花园闲逛,就连赤渊河南部泛滥的水匪,都被剿得一干二净,纷纷洗手上岸乖乖种地,比在水里抢劫安全得多。
北渊的蒸汽货运铁船在黑金旗帜下,没有任何不长眼的敢来打劫,再加上两侧船舱洞开的黢黑炮口,北渊运河沿岸连收税的关卡都免了。
由于蒸汽货船日夜不停航,比风帆和人力速度快上数倍,大大缩短了航行时间,再加上运载量高,需要的水手还少,几乎不需要不停地靠岸补充给养。
两岸城市只能看着一艘艘货运铁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扬长而去,巴巴干瞪眼。
伴随着北渊运河运输生命线开始发挥作用,来自北渊王国制造的大量轻工业商品,源源不断输入碧空商盟。
再经由碧空商盟这个全大陆商业中心,通过其遍布大陆的运输和经销网络,向大陆两端辐射。
光是风靡北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沈轻泽的胃口,让“渊流制造”畅销曙光大陆,甚至卖到兽人大峡谷去,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跟富得流油的三大帝国相比,北地太穷了,购买力有限的很,运输线一旦彻底打开,这股席卷大陆的风潮再也止不住,光是来自碧空王城的订单,就足以让渊流城附近任何一家工厂吃上十年。
第一家碧空王城渊流银行分行正式落成,渊流币开始悄无声息地进入全大陆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大量金银一箱箱堆进了渊流银行的储金库。
甚至一个储金库满到塞不下,不得不开凿了一个近乎碧空王族地宫的宝库,来储藏来自三大帝国的金银,最后一船一船,由通过蒸汽铁船运回渊流城。
碧空商盟为北渊如此大开方便之门,紧密合作,并非没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