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五十九章无题(2)
作者:
流失大能 更新:2023-05-13 01:37 字数:2311
别看它们现在成群的“缠绵”在一起,如果有机会,它们会毫不犹豫的吃掉同类,完整的吞掉一个同类能够满足长时间的活动。
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它们必须要残忍才能存活下来,但仅仅如此可无法让它们延续至今,吃同类总有一天会吃的一个不剩。
这类残存下来的最后的火星生物,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没有食物的来源,火星上稀薄的氧气几乎可以忽略。
更不可能供给如此庞大的生物进行呼吸作用,而它们庞大的身躯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他们通过分泌强烈的酸性腐蚀和电解水制造氧气。
但分泌酸性腐蚀和提供电能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身体机能,没有食物作为身体能量的补充来源,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来。
但即便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们依旧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生存技能,人类闻所未闻……
这类生物会在火星的“宜居带”活动一段时间,当周期性的交配与活动狂欢结束后,雄性和雌性将会天各一方。
雄性生物将会离开“宜居带”顺着溶洞朝着上方进行迁移,而雌性则会永远的驻留在“宜居带”。
尽管这类仅存的火星生物残忍凶恶,只要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吃掉同类让自己获得更具优势的生存空间,但它们之中也散发着生命最值得歌颂和最美丽的母性光辉。
雄性之间为了交配权展开第一次殊死大战,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在最后活下来并拥有一切。
在这一过程中,弱者将会逐一死去,它们的尸体是这颗星球上最好的食物,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这是最完美的佳肴。
第一次殊死大战之后,雄性生物将会为了这些尸体的归属权展开第二次战争,又是一个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的结果,海量的尸体给予了它们充足的食物来源,活下来的都是真正的强者。
雌性生物完成交配并怀上了下一代,新生的一代都是遗传了父辈强者的基因,因为弱者根本就没有交配权。怀孕了的雌性会在“宜居带”活动一个地球月左右的时间。
这段时间“丈夫”获得的海量的同类雄性尸体能够满足它们的进食以维持身体机能所需的能量。
但这个时候,“食物”太多了,反而根本吃不完造成食物过剩,受孕了的雌性也没有时间了。
因为怀中的宝宝会一天天长大,受孕的雌性生物将会返回水底,为了下一代完成新生而付出终极牺牲。
它们就如同地球上位于北太平洋的巨型章鱼一样,亦是当仁不让的成为火星上为了养育儿女付出最大牺牲的母亲,一次受孕,它们能够产下20至30个左右的卵。
每一个受孕的雌性生物会在水底中寻找一处安生之所进行筑巢,火星的“宜居带”,越朝着火星地核深入温度越高,水底的温度反而更高,是天然的居住区,受孕的雌性会选择最佳的区域安顿它的一生,在此死去新的生命也会在此诞生。
火星“宜居带”的液态水有极少的氧气,但依旧是无氧水,本就是处在火山之中,水中蕴含着大量的硅酸盐等其各种各样的物质。
但这些对于小生命来说不是最大的威胁,真正的威胁是水中的耐氧厌氧微生物。
不过它们的母亲有办法,母亲会分泌出对非同类生物足以致命的酸性腐蚀溶液,这种液体不但具备加速氧气制造反应速率,也会成为小生命诞生之初的守护神。
新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的前四个月毫无抵抗能力,任何外界的因素都能让它们死去,母亲的终极牺牲便在于此。
为了新生命能够健康成长,它必须寸步不离巢穴,定期释放酸性腐蚀溶液为小生命提供保护伞,无法离开巢穴意味着母亲无法获得食物来源,又必须要分泌出酸性腐蚀溶液保护卵。
因此毫不意外的,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分泌的酸性腐蚀也越来越少,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生命在茁壮成长,对外部的抵抗能力在增强。
而在这一过程中,母亲都会因为没有食物来源,又没有进行冬眠降低身体机能的消耗,最终将会饥饿过度而死去,但它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还有最后一次奉献。
当它的孩子完成孵化之后,母亲的尸体是小生命的唯一食物来源,否则脆弱的年幼生命根本无法存活下去。
雌性庞大的尸体短期内不会被分解,也没有微生物,酸性腐蚀在此扮演最佳的保鲜功能。
雌性的尸体可以供给二三十个新生命近60个地球日的消耗并完成初步的成长。
新生命完成了初步成长,有了足够的能力离开深水区的温床,来到水面的岸口之后,这里散落着大量的雄性尸体。
曾经的失败者们,无氧环境和曾经分泌的酸性腐蚀保护着尸体不被微生物蚕食。
新生命在岸口上获得了第二个食物来源,能够借助先辈们最后的“遗产”完成第二次成长和发育。
三个月之后,岸口上的尸体被它们消耗的近乎一干二净,而原本的新生命已经成长了,食物的骤减让它们首次感受到了饥饿。
吃惯了同类尸体的它们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活着的同类,甚至是兄弟姐妹们,它们看到移动的同类如同看到了世间的美味一样,并且绝对会为此付诸实际行动。
于是,在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后,它们将展开一生中的首次殊死搏斗,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在此期间,一部分弱者因此被淘汰成为了强者的美餐,存活下来的都是强者,谁也杀不死谁,厮杀了很久最终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但生存还要延续下去,为了在将来免于在饥饿中死去,它们不得不另寻新的生存方法,一个又一个独自的先后离开了“宜居带”,顺着先辈们的道路离开这里,朝着上方更寒冷的区域而去。
寻找到了一个安全无人打扰的地方,它们把身体卷缩成一个球形,借助酸性腐蚀溶液在岩壁或其他地方侵蚀出一个凹槽防止在休眠期掉落。
于是就此展开漫长的休眠,新陈代谢的速率越来越低。
它们逐渐的转化为耐氧厌氧生物,这意味着它们不再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去制造身体所需要的氧气了,在此期间它们不再使用氧气作为最终的电子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