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伤痕累累(上)
作者:闪烁      更新:2023-05-13 06:33      字数:3332
  把最后一名受伤的科研人员送到临时设置的急救中心,张小刚才松了口气。
  罗晋勇走后,有七十七名科研人员留在迪戈加西亚。张小刚清点了三遍,七十七人一个不少。没有人身亡,有四人重伤,三十多人受了轻伤。大部分都是在地震的时候,被掉落的物体砸伤。
  美军地下设施建得极为坚固,没有在地震中坍塌。
  如果是豆腐渣工程,在指挥中心里的上千名军人、还有科研中心的数千名科学家一个都别想活着出来。
  这场灾难,出了行星防御理事会的脆弱性。
  在救治伤员的时候,十个国家的人员都是各顾各,没有相互协助,也没有人在乎其他国家的人员。
  还好,张小刚早有准备,而且科研人员受的主要是外伤,容易医治。
  “老张……”
  得到提醒,张小刚转过身来,发现史密斯带着两名美国警卫朝他走来。
  “不要轻举妄动,等下联系老袁,说史密斯把我叫去了。”张小刚对提高警惕的几名警卫吩咐了一句,朝史密斯走去。
  “张,你让我找得好辛苦。”史密斯一如既往的对张小刚万分客气。
  “怎么,找我有事?”
  “总参谋长会议,所有特派员都得参加,杨将军在找你。另外,罗教授的助手也在打听你的消息。”
  “现在召开会议?”
  “对,我们赶紧过去吧。”
  “行,等我换件衣服。”救治伤者的时候,张小刚的衣服上沾满了鲜血与尘土。
  换衣服的时候,张小刚又对手下的警卫吩咐了一番,并且叮嘱他们照顾好伤者,做好回国准备。
  斯塔克确实召开了总参谋长会议,并且要求所有特派员参加。
  指挥中心内,美军已经设法修复了通信设备,把损坏的设备全都搬走了。的房间内只剩下几台控制终端,显得空荡荡的。
  霍华德正在介绍情况,看样子与末日部队有关。
  十名特派员各有一个位置,每人面前都有一套视频通信设备,张小刚的位置在史密斯与杨科维奇之间。
  看到张小刚出现,杨方烈松了口气。
  灾害发生之后,行星防御理事会遇到了两年多来的第一次考验,即十个成员国的关系能否维持下去。
  关键在美国身上。
  如果美国当局认为危机已经过去,很有可能就此动手,首先控制住迪戈加西亚的其他国家人员。因为各国特派员都是高级情报官员,警卫也是情报人员,还有首席科学顾问与众多科研人员,所以只要美军行动迅速,不但这些人一个都别想逃走,另外九个成员国也将投鼠忌器,不敢贸然跟美国翻脸。
  现在看来,美国当局没有认为危机已经过去。
  “……果断采取行动,才能防止局势失去控制,而且灾害已经发生,末日部队的行动不会对救灾工作产生影响。”说完最后一句,霍华德坐了下来。这家伙是个典型的军人,即便参加视频会议,也会站起来发言。
  “各位,你们有别的意见吗?”斯塔克询问了一句。
  另外九位总参谋长没有发言,表示没有别的意见。
  “按照老规矩,我们进行投票表决。”
  “怎么回事?”在总参谋长们进行投票的时候,张小刚对左手边的杨科维奇问了一句。
  “霍华德建议派末日部队前往撞击点,搜集撞击物体的残骸。”
  “现在?”
  杨科维奇点了点头,说道:“相关资料都在中央计算机里面,侦察卫星已经发现,撞击点附近出现了一座岛屿。”
  “什么?”
  杨科维奇没再多说,张小刚也没再多问,从中央计算机的共享储存器里调出了资料。
  确实是一座岛屿,一座由撞击产生的岛屿。
  虽然撞击点的水深超过五千米,而且海床上除了几十米厚的淤泥,下面就是构成地壳的坚固岩石,但是撞击发生的时候,的压力与高温,让岩石变成了液体,并且在地壳反弹时露出海面。随着压力骤然消失、以及温度迅速降低,流动的岩浆在被海水淹没之前就凝固成了岩石。
  这是一座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荒岛。
  岛屿的面积不大,连一平方公里都没有,而且非常规整,像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
  一定要派末日部队过去?张小刚有点想不明白。
  不可否认,撞击物体肯定与2014x1小行星有关,说不定上面还有某些地外文明的科技设备,不然不可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撞击地球。问题是,撞击发生后,地外文明的科技设备要么在高压高温下彻底毁坏了,即便没有毁坏,也会被岩浆包裹吞没,出现在那座岛屿上的概率非常低。
  要想找到地外文明的科技准备,应该出动的不是末日部队,而是一支擅长探索与挖掘的工程部队。
  想到这,张小刚不免疑心大起。
  美军的侦察卫星已经拍下了岛屿的照片,零点一米的分辨率,足够辨认出岛屿表面是否有特殊物体。同样的道理,中国、俄罗斯、法国与以色列的侦察卫星不会闲着,也肯定拍下了大量照片。
  如果岛屿上没有特殊物体,就没有理由把末日部队派过去。
  让张小刚略感惊讶的是,杨方烈竟然在表决中投了赞成票!
  到底是怎么回事?
  表决获得通过之后,斯塔克立即授权霍华德采取行动。会议继续进行,十位总参谋长开始商讨救灾行动。
  张小刚耐着性子听了一会,觉得索然无味,就找机会溜了出来。
  虽然十位总参谋长都赞同采取联合救灾行动,都承认只有联合行动才能把灾害对人类文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有一个谁都能想到,却谁都没有提到的问题。十个国家都是泥菩萨过河,谁还管得了别人?
  这不是一场地区性灾难、也不是一个国家的灾难,而是全世界的灾难!
  撞击之后,全球所有地质活动活跃地区,也就是地质断裂带地区都诱发了强地震,两个小时不到,总共发生了一百八十七次七级以上地震,五级到六点九级地震数万次,五级以下地震根本数不清。
  这些,仅仅是个开始。
  即便像张小刚这种非科技人员也知道,撞击之后将是全球性自然灾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将席卷全球,有的已经被科学家预料到了、或者是根据自然现象做出了准确推测,可是更多的自然灾害却难以预料,即便是最顶级的科学家,也无法做出准确预测。
  应付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都不知道,又如何进行合作?
  张小刚觉得,十位总参谋长都是吃撑了没事做。如果真的为了救灾,还不如把精力花到别的地方,比如安排军队参与救灾行动。当然,这方面的部署肯定早已安排妥当,也未必需要出动总参谋长。
  张小刚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十位总参谋长在这个时候讨论联合救灾的真实意图。
  危机已经过去,至少暂时没有值得全世界八十多亿人屏气静神的重大威胁存在。如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也许几天、也许几周、也许几个月,没有出现新的威胁,为应对危机成立的行星防御理事会必将解体。
  问题是,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即便十位总参谋长没有一个是搞科技出身的,也没有一个真正懂得科技,可是他们身边有优秀的科学家。
  用“危机结束”进行舆论宣传、通过欺骗手段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可以说是合情合理,但是十位总参谋长都非常清楚,危机不但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人类几乎用尽全部力气,对付的不过是2014x1小行星脱离出来的五百分之一的质量,而且还因为防御失手造成了灾难。2014x1小行星剩下的五百分之四百九十九的质量去哪了,以及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哪怕是最优秀的科学家都不敢妄言危机已经结束。
  行星防御理事会不能解散,十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不能就此分道扬镳,更不能成为生死相搏的敌人。
  为此,需要一个让行星防御理事会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最好的理由,莫过于一场需要动用全人类力量才能应付的重大危机,而且是十个国家都得面对与解决的危机。
  撞击造成的全球性灾害,理所当然的成了这个理由。
  不管在抗灾救灾中,行星防御理事会的十个成员国能否通力合作,至少得把合作关系维持下去。
  为此,十位总参谋长也就得坐下来讨论联合救灾的事情。
  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救灾行动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所以联合救灾行动与安全事务联络处没有太大关系。
  张小刚回到办公室,首先开了一瓶二锅头。
  纯净水早就拿去救治伤者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没人理会的白酒,还有张小刚藏在柜子里的几条香烟。
  坐下后,张小刚点上香烟,接通了袁德志的视频电话。作者?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