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15 14:27      字数:3969
  之后,刘家村时不时就传来爆炸声,一开始是惊讶,到后来习以为常。
  花了一天时间,将四十斤米花糖做完,李广角带着大儿子将米花糖送去县城点心店。
  又过了三天,点心店的掌柜让小二过来通知他们,再做四十斤送过去。
  李广角一家自是喜不自胜,“县城卖得很好?”
  “可不是嘛。这点心比较轻,咱们掌柜就按个卖。方形的一个卖四文,圆的一个卖两文,卖得可好了。”
  有许多大人带着孩子,孩子馋嘴,大人闹不过,就会给孩子买一个。
  别看一次只买一两个,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四十斤只用了三天就卖掉大半。
  李家人自是喜不自胜。
  时间一眨眼过了一个月,李广角亲自给闺女送钱。
  “来,你数数一共是八百六十三文。”
  李秀琴瞪圆眼睛,“啊?不是说只要三成吗?爹,您这可不对啊,说好的事,您怎么能变卦呢。”
  李广角摆手,“不是,这里面还有爆米花机,那铁匠说爆米花机一个要四吊钱,咱家又等着钱用,一次我还两百文,还二十个月就够了。”
  “那剩下的也多啊。这个月本来也才卖二十天。”
  李广角欢喜得不成,脸上的褶子都跟着颤动,“米花糖卖得可好了。那点心店的掌柜也是个能人,咱们给他是按斤,他是按个卖。每个进店的人都会买两个给孩子尝鲜。数量就多了。”
  李秀琴恍然。可不是嘛,许多摊贩为了提高销量,牛皮糖也都是按个卖的。算起来比按斤称还贵一点呢。但是单个价低,还是有不少人买的。
  “我们还打算加小米、高梁、花生、多弄些花样,到时候能卖得更好些。”
  李秀琴赞同,“对,您这想法不错。”
  李广角笑笑。
  李秀琴要留他吃饭,李广角摇头,“不成,家里忙,我得回家了。你大哥今早去集市试卖点心,要是有人来找我出诊,找不着我可不行。我得赶紧回去。下次吧。”
  李秀琴有些遗憾,不过还是给他装了一篮花生,“都是自家种的,您不是要放进去,就别花钱买了。”
  李广角笑着接纳了。
  李家生意慢慢步入正轨,一开始李秀琴分到四百多文,后来李卢根去集市卖,再加上花样越来越多,她一个月也能分到七百多文。
  麦子黄了,村里人开始忙活起来。
  林晓天天到屋后看,等地里的麦子全部割完,她就让她娘帮忙找人盖窑。
  李秀琴被她烦得没办法,到底还是给她找了两个短工。
  这下她耳根子是彻底清静了。
  女儿带着喜鹊一天到晚在后面忙活,也不知她怎么鼓捣的,霹雳啪啦响,西院的猪都被她吓得乱叫。
  李秀琴也顾不上说女儿,她找了短工割完麦子,自己天天忙着打麦子,晒麦子。
  等她将麦子全部装入库,有功夫到后院看时,女儿的窑已经建好了。
  防止村民们泄漏消息,她闺女还特地在四周搭了墙,然后在右侧墙上开了个小门。
  这一通折腾,她那小金库花掉一多半。
  不说林晓,就说皇上这边。
  从新陵到京城,县令先是将东西呈给知府,知府再呈给上官,层层叠叠,终于在三个月之后送到光禄寺了。
  有一点,林晓搞错了,她让县令帮忙送至总明观,然后交由皇上。到了上头,直接被送到了光禄寺。
  本来底下的东西送到皇宫都要交由光禄寺,他们也就是顺手的事儿,可送到总明观,那就是特地跑一趟,谁也不愿意为个没有实权的乡君跑一趟。
  这时候麦子刚刚收完,勤劳的农民在栽种稻苗。
  今年是个丰收年,皇上心情格外好,底下人也都乖觉,争相送上好东西。
  光禄寺就挑了些新奇东西,林晓这千里之遥送来的礼物就入了光禄寺卿的眼。
  其实林晓没有那么多道道,但是光禄寺卿却给她找了个好说辞,“恭贺皇上,再过几天就是您的二十五岁万寿节。广德乡君三个月前就送来了一件新奇吃食,做法特别,您要不要瞧瞧?”
  皇上微讶,“她一个孩子做吃食?”
  皇上倒是没忘了广德乡君,事实上,他心里很急,可人家不急,他也只能干等着。
  等了这么久,没等来玻璃方子,倒是等来了吃的。净整这些没用的,朕是差吃的人吗?朕想要的是玻璃方子。
  哎,算了,好歹知道有好东西送给他一份。
  光禄寺卿眉心一跳,大半年过去了,这皇上居然还记得广德乡君,还知道对方只是个孩子,可真是稀奇。
  不等光禄寺卿想明白,皇上抬了抬手,让他将方子交给御膳房。
  光禄寺卿忙道,“广德乡君上面写的方子有些独特,会发出很大声响,请皇上切勿见怪。”
  皇上表示知道了。
  事实上,也确实没有惊动皇上,御膳房离御书房好一段距离,发出声响时,御书房连个声都没听到,倒把御膳房那帮人吓得魂都快丢了。
  本来有些人正在板凳上睡午觉,突然砰得一声,那人直接摔到地上,头上的帽子都摔下来了。
  “怎么了?这是?”
  有个御厨出来,冲大伙连连告罪,“没事,没事,是我给皇上做新鲜吃食。”
  其他人心有不满,“你整什么吃的,居然发出这么大响。”
  那御厨也无辜得很,“我不知道啊。这方子上就这么写的。”
  等吃食呈给皇上,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皇上看书累了,贴身太监黄章将吃食送上来,“皇上,御膳房将广德乡君呈上来的吃食做出来了。”
  皇上对李秀琴上回送的蛋糕是非常满意的,他这次对这米花糖也是相当期待,睁开眼便看到两盘点心。
  一盘是圆圆的,大米被放大了四五倍粘在一块的东西。
  一盘是方方正正,有小米,大米放大四五倍粘在一块的吃食。
  皇上颇有些惊奇,“居然将大米弄得这么大,这是泡了水吗?”
  从未下过厨的皇上,只知道加了水,东西会泡大。
  “不是,皇上,广德乡君还呈上了一个新式锅子,这大米就是用这锅子做出来的。”
  皇上了然,尝了一口,这米花糖甜中带脆,既有大米的清香,又有糖的蜜香,还有芝麻的醇香,三种香味混合在一起,造就独特的美味。
  官员们时常赞美御膳有多好吃,曾经他也是这么认为的,也不知是好东西吃多了,还是怎么的,他总觉得这些御厨做饭好吃是好吃,但是总觉得他们一个菜百八十道步骤,将菜反复折腾用了太多的高汤和香料,就失了食物原来的本味儿,少了些真实的菜味儿。反而不如他在齐王府当庶子时,他娘时常给他做的那些原汁原味的粗食。
  这个米花糖就有那么点意思。看着粗糙,但是食物本来的味道分得很清。
  “嗯,不错。”皇上吃了一块,就让太监给太后和荣华夫人各送一份。
  等又吃完了一块,皇上才想起,“你刚刚说广德乡君呈上了新锅?是什么新锅?”
  黄章也说不清,反正是从未见过的新式锅子,他便让人将锅子抬上来。
  皇上恍然,围着这这锅子转了半晌,越看越不同,“这怎么烧东西?”
  黄章夸张地比划,“就是将东西从这口子放进去,然后将盖子盖上,架在火上烤,不停地转,然后打开这个盖子,米花就从里面飞出来了。还会发出好大一声响,刚御膳房那边好几个御厨都吓着了。”
  皇上失笑,“一个姑娘家倒是真会折腾。”
  黄章眼含笑意,凑趣道,“可不是嘛。不止爱折腾,还是个马虎的性子,刚刚御厨送吃食过来时,说这方子后面还有一张方子,看着不是吃食方子。”
  皇上拧眉,“不是吃食方子?那是什么方…?”
  还没等他说完,就见皇上罕见的露出惊讶之色,示意黄章赶紧将方子呈上来。
  第141章
  皇上接过方子, 上面写着原料:硅砂(砂岩)、纯碱、长石、 凌子石、石灰石、芒硝。
  上面有所需要的熔窑和退火窑,以及生产过程破碎、熔制、成型、退火和后加工等步骤。
  皇上眼睛发亮, 难不成这就是玻璃方子?前段时间,他接到瑞和的密报,说广德乡君正在建窑,想来应该在弄玻璃。但是他没想到对方居然将玻璃方子提前送了过来,而且还是夹在吃食方子里。
  他立刻召集秦官入宫。
  一个时辰后,秦官急匆匆入了宫,进了御书房刚要给皇上跪下,就听皇上急切的声音传来,“爱卿平身。这上面有一个方子,爱卿看看能否将东西制出来。”
  秦官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方子,越看越心惊,“皇上, 这上面写的原料, 大部分是制作琉璃的原料, 只是这个纯碱, 老臣真是闻所未闻。”
  皇上心中落实,琉璃和玻璃本来就很相似, 有一大半原料相同也属正常, 听到秦方没听过纯碱, 他不由蹙眉,“没听过?会不会是说法不同?”
  秦官也不确定, 想了想,“待老臣回去查阅书册, 看看这词的出处。”
  皇上颔首, 叫他退下。
  过了两日, 隐卫首领来报,瑞和有密信传来。
  因为事关玻璃方子,隐卫首领不敢耽搁,刚得到消息,就马不停蹄过来汇报。
  皇上正在批阅奏章,闻言也是一怔,抬了抬手,“说吧。”
  瑞和在信中写明林晓已经将玻璃制出来了。
  这倒是实情。
  他之前就已经知晓林晓在后院建了窑,村民们只当她爱玩,却不知她在鼓捣玻璃。
  前几日,她将玻璃做出来,也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将东西摆放在她家东厢那间打谷机实验室。
  瑞和半夜听林满堂和李秀琴说话,得知林晓已经将玻璃制出来,而且就放在东厢,他就想亲自看上一眼。谁知那个房间被林晓设置很多机关,瑞和想从窗户溜进差点被扎成筛子,也幸亏他轻功好,要不然真有可能命丧当场。
  皇上看了过来,“他真的看到玻璃制出来了?”
  隐卫首领点头,“亲眼所见。”
  瑞和看到的是一面玻璃制成的镜子,上面有一块幕布,他从屋顶用勾子挑开,又送下一盏油灯,看得清清楚楚,确实跟他曾经见过的玻璃镜一模一样。
  皇上忍不住翘起唇角,方子没问题,那他之前送出的乡君诰命终于能收回本了,他现在只要等总明观将东西制出来。只是皇上有些头疼,到底还是个孩子,从新陵到皇宫,层层递上,这东西经过那么多人的手,有那贪心的,说不定已经将方子抄录一份,这么多人都知道的方子还能叫秘方吗?
  只是接下来的结果却让皇上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