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宠妃死对头 第123节
作者:西子栖      更新:2023-05-15 23:44      字数:4055
  这是陛下自对外政策转变以来,从未有过的败绩。
  又听常兴接着说:“这次回纥人联合蕃人一起进攻,又是在回纥人议和的关头,打了个措手不及,邻近的甘州是在城破后两天才接到消息,并且甘州、凉州、鄯州相继受到蕃人的冲击,消息是左龙武大将军张素发来的。”
  “两位相公不如先回政务堂,与诸位相公商量一下,眼下陛下在病中,这事要不要告诉陛下?另外,也要商议前线下一步怎么安排?”常兴提醒道,两位宰相的反应,不出他预料中,刚他在政务堂看到消息,也惊骇了片刻。
  这帮人胆子也太大了,竟趁着□□国丧休兵期间进犯。
  忘了前几年,被任将军撵着王庭一路西迁。
  “可以先告诉京兆王,但肯定也要告诉陛下,这么大的事,我们谁都兜不住。”苏一泉率先回过神来,他虽痛惜前线战士的牺牲,但军中出身的他,很快就接受,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是这几年,因为任法善的骁勇善战,陈虞熟知西域地形气候,俩人配合,在河西以及西域与回纥人的战扬上,他们很少吃败战。
  苏一泉力主告诉陛下,还有一层考虑。
  他了解陛下的性格,陛下从不喜欢输,也不会服输,面对肃州城失守将士阵亡这么大的噩耗,陛下受到刺激,或许能从大行皇后崩逝的悲伤中抽出身来,身上的病不治而愈。
  他认识的陛下,抱负远大,从不是伤春悲秋有儿女之态的人。
  皇上这次昏过去的时间有点长。
  再醒来,已是第二天夜里。
  一睁开眼,守在病榻前的张稷,先是惊喜道:“阿耶,您醒了。”然后直接扑在床头号陶大哭,泣不成声,哭唱道:“阿耶,你可算醒了,儿子刚没了阿娘,不能再没了阿耶。”
  皇上看到哭得鼻涕肆流的儿子,实在辣眼睛,有几分嫌弃,阿稷因为守孝,加上最近身体抽条窜个,人如同竹竿般消瘦,身上麻衣孝服都撑不起来,空落落的,脸颊干瘪,两眼深陷,处在变声期,哭声跟鸭子叫似的难听。
  只是看到儿子着实伤心得厉害,又一副担惊受怕的可怜样,到底是亲儿子,他想伸手摸摸儿子的肩膀,安慰下儿子,手却使不上劲来,声音也是有气无力,“别哭了。”
  “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狗皇帝叹了口气,让林辅把阿稷带下去,“去收拾一下,再来见朕。”
  林辅忙上前把京兆王抱走。
  刑恩亲自扶着陛下坐起身,在他身后垫上两个隐囊,小心扶着他靠在上面,“李院正嘱咐过,陛下醒来,先喝点蜜水,润润胃……”
  “朕睡多久了?”皇上打断了刑恩的话。
  “两天两夜。”
  皇上微微闭上眼,没有立即说话,他觉得,他可能好不了了,似感觉心口的气在不断消散,脑子昏昏沉沉的,只是遗憾昏睡中也见不到阿颜。
  皇上喝了两口刑恩递上来的蜜水,嗓子没那么浑浊了,才慢慢开口说,“常兴在不在?让他进来。”
  “在的,就在殿外。”刑恩忙回答,立即有机灵的小内侍去传人。
  常兴很快走了进来,行了礼,“愿陛下圣体安康,千秋万岁。”
  皇上轻笑一声,睁开眼皮看了常兴一眼,没想到常兴能一板一眼说出这话,强撑着精神吩咐道:“你去把诸位相公都叫来,还有宗正寺卿、丘子进、汝南侯许康,对了,把朱进叫上,朕有重要事情宣布。”
  “唯。”常兴应下,等候片刻,见皇上再没有别的吩咐,才退下去。
  “大臣们过来,还要一阵子,陛下先吃点粟米粥,再喝药,李院正和林太医也在外面,他们说了,只要陛下醒来能吃东西,陛下的病就不妨事。”
  “让朕再喝两口水。”皇上倒没有拒绝,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提着这口精气神,见过大臣,把大事交待好,托付好。
  阿稷还太小了。
  一团孩子气。
  皇上在刑恩的伺候下,喝了半碗粟米粥后,他所要召见的大臣,陆陆续续来了,最先赶到的是在政务堂留守的令狐游和苏一泉。
  皇上一直很信赖这两人,见他们先来,便提前和他们说:“朕欲立阿稷为太子,册封礼后,由太子监国,名正言顺。”
  令狐游和苏一泉都不吃惊,却越发担心陛下的身体。
  “恳请陛下爱重身子。”苏一泉是直接跪下来,以头触地,此刻,他只想着陛下病愈,不愿看陛下这般颓废,于是再顾不上之前在政务堂商量的对策,如实禀告道:“这天下还要陛下撑着,六日前,回纥与蕃人联合来犯,肃州城已失守……”
  令狐游忙喊了声苏侍中,想喝止,却已来不及。
  只见皇上苍白的脸颊,浮现一抹潮红,似气血上涌,呕出一口血,脑袋直前栽,刑恩连忙扶住,惊喊了声陛下。
  令狐游猛地站起身近前两步,苏一泉直接膝步上前抱住陛下,俩人焦急不已关切地连喊了几声陛下。
  这回皇上并没有昏过去。
  “朕无碍。”皇上靠回隐囊上,似被气狠了,恶狠狠地骂道:“何久这个废物,肃州驻有五万神武军,都没守住?”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么么哒~~
  小剧场:
  某日。
  狗皇帝问儿子:“阿稷,近来你有梦到你阿娘没?”
  阿稷:“偶有梦到。”
  狗皇帝郁卒:“哦,你阿娘大约还在生朕的气,不愿入朕梦。”
  阿稷:“……”
  第149章 满门荣华
  随着大臣陆续进入西配殿, 京兆王张稷梳洗一番后重新回到皇上病榻前,待所有人到齐后,皇上又召令殿外值守的忠义侯陈虞和宁西侯任法善也进来, 因侍中华光尚在病中, 皇上特意吩咐内侍给他坐的交椅上垫上隐囊,允准其靠着。
  殿内两座大型连枝灯全部被点燃。
  灯火通明照亮整个配殿。
  皇上着众人讨议肃州失守惨败一事。
  最先开口的侍中华光,说的话,一如既往地讨皇上嫌, 一上来就直言:“此次战败之惨烈,自陛下登基以来, 从未有过, 究其原因,是国丧期间休兵所致, 眼下应立即停止对外的休兵政策。”
  中书令令狐游后悔迟疑了一下, 让华光抢了先,这话简直直戳陛下心窝子,他抬头瞧了眼陛下, 果见脸色很不好。
  偏华光还继续在说:“不说元献皇后的丧礼太过隆重,耗费巨大,单单陛下因一妇人而视军国大事为儿戏, 又不保重自身,因一妇人而轻天下……”
  “你给孤闭嘴。”张稷气红了眼吼道,打断了对方的话。
  令狐游还以为是皇上愤怒喝止,没想到, 京兆王会先忍不住出声, 到底少年心性, 又骤然失母, 何况京兆王一向胆大。
  这一吼,华光的脸直接变绿了,有些挂不住。
  现场气氛为之一滞。
  只是这关头,谁也不敢贸然出声。
  气氛凝滞了片刻,只听皇上缓缓道:“皇后丧期休兵,朕是遵循太宗杨皇后丧礼的规制,华卿有这么大的怨气,是不是要朕废了阎皇后和刘皇后,才觉得元献皇后能享受这样的规格,嗯?”
  皇上近来瘦得厉害,眼眶深凹,此刻盯着华光的眼神,如一只刚醒过来的猛兽褪去那一丝慵懒,变得凌厉无比,冰冷的声音,似寒气覆顶,令殿内所有人止不住打了个战栗。
  “陛下,华侍中是关心则乱,只因太过忧心您的身体。”令狐游强忍住心头的惊慌,连忙出声替华光描补,没办法,他实在怕陛下真的一口气要废了早已仙去的阎皇后,那是陛下的元配发妻。
  他不想陛下将来在史书上背负一个薄情寡义的刻薄名声。
  这更是陛下第一次亲口提出来,要废刘皇后。
  令狐游心里清楚,刘皇后怕是保不住了。
  “是吗?”皇上盯着华光问道。
  华光也被皇上的一席话给惊骇住了,要是真让陛下把死去的阎皇后也给废了,他真的现在立时死了也无颜去见先帝。
  此刻,他唯有硬着头皮应是。
  再顾不得脸面不脸面。
  “是就好,不过你还是多保重自个儿的身体,议前线战事就议战事,不要随便牵扯其他事,说些有的没的,显得就你一人忠心似的。”皇上很不客气道,直接把华光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君臣多年,这张臭嘴临死了都改不了,还这样。
  他刚就不该体谅对方在病中。
  不过看死老头服了软,他没再揪着不放,望向众人,“接着说。”
  旁边的张稷一开始也让阿耶的话给惊住了,他还记得阿娘曾跟他说过,让他有能力的时候照拂一下刘皇后,况且刘皇后打小就对他很好,也很照顾他,他是不忍心阿耶废掉刘皇后的。
  后面看到众大臣被震慑住了,紧张得不行。
  还有华光的服软。
  张稷略有所有思,他觉得,他可能能理解大臣们为什么会怕阿耶了,因为他们永远无法预料,阿耶下一步会做什么。
  当大臣们觉得阿耶的做法不合适时,阿耶会提出一个更令他们无法接受的做法,最后,大臣们只能妥协,接受阿耶之前不合适的做法。
  阿耶以前还跟他说过,不能顺着大臣的话去判断事情。
  要听大臣说了什么,更要看大臣做了什么。
  不然,很容易被大臣牵着鼻子走。
  这场重要的军事会议,开了有一个多时辰。
  皇上很重视忠义侯陈虞、宁西侯任法善以及侍中苏一泉的建议,还慎重地问过他们休兵一年,能不能守住剩下三州。
  得到他们的肯定回答后。
  皇上才最终下决定,“一是凡肃州战死将士,抚恤金一定要按最高标准足额尽快发下去,不得拖延,谁敢碰这个钱,朕就要谁的脑袋,另外,战死将士的遗孤可优先安排入羽林卫。”
  “二,立即给张素增援,从鄯州城调两万羽林过去,任法善领五万神武军守凉州,凉州城高,只要做到坚守城池即可,至于增加兵源的问题,这两年青州旱灾水灾不断,后续有一百多万流民,可以迁一部分去鄯州安置。”
  “只要愿意去,一路吃喝由官府提供,到了目的地,每户给十贯安家费,还分配田地,符合条件且愿意从军的,再奖励十贯钱,这事由陈虞去办,新兵优先让法善挑选。”
  左龙武大将军张素现在正带两万龙武军驻守在甘州城。
  肃州失守,甘州成了前线。
  更重要的是肃州的失守,通往西域的商路又断了。
  军事上的部署完成,剩下重头是钱的问题,皇上直接看向右仆射尚全,“国库还剩下多少钱?”
  “折合铜钱六百万贯钱。”尚全连忙回禀,原本有一千六百万贯,元献皇后丧事,直接用掉一千万贯,另外,自陛下登基以来,修建宫室,连年战争,再加上部分地区天灾欠收,这两三年,国库一直不是很充裕。
  皇上听到六百万的数字,皱了皱头,他头一回体会到这么穷,他接手时,国库是有八亿贯钱的家底,难怪当年他要打北边时,谢中书劝谏他的一个理由,是开战费钱。
  朝廷田赋的征收标准为十五税一。
  这个是国策,不能动。
  “不算上今年的秋收,三个月内,你想办法,额外凑出三千万贯钱出来,一年内凑出八千万贯钱,从商税上想办法,再就可以让藩王宗室捐,让豪商捐,必要的时候,朝廷四品以下文武散官,可以接受捐纳,政务堂出一个临时方案报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