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简王并不简单
作者:混吃等死      更新:2023-05-19 22:43      字数:2857
  “各位父老,诸位身为我大明百姓,朝廷和国家未对诸位尽到保护之责,以致累诸位被掳掠于蒙鞑,受尽屈辱。孤在此向诸位赔礼了。”
  4月10日,年仅14岁的简王朱由?,代表皇帝在大同迎回了第一批返回内地的被劫掠汉人。
  自朱常洛去世,朱由栋返回北京建国以来。他对自己几位弟弟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拉下。在方山学校,朱由?们要跟着那些幼年父母双亡的灾民子弟一起同吃同住,除学习各种功课外,还要进行简单的军训。他们唯一的特权就是身边有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员暗中保护,周末休假的时候可以回宫里吃顿大餐。除此之外,和普通平民子弟没有任何优待。
  相反,作为长兄,朱由栋从这几个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不断的给他们灌输一个观念:大明皇室受大明亿万百姓供养,那么皇室的成员就有责任保护大明的百姓。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更是反复的被他讲过多次。
  如此一来,从朱徽娟、朱由校开始,总之朱常洛的孩子们,在这个时代,都没有皇族子孙的骄娇二气。除了在方山学校学到丰富的知识外,这些孩子还因为身为皇家子弟,更容易站到顶层看问题,培养出了一身的雍容。
  老实说,这三千多汉族奴隶,都是因为年老而被蒙古部族抛弃的。这年纪大,加上缺衣少食,如果不事先用稀粥养上一段时间,根本经不起长途跋涉。所以,朱由?见到这群人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多少已经有了些红润。但是人人瘦削至极的脸庞,以及佝偻的身躯,还有多年劳作导致变形的四肢。还是让这位十四岁的少年眼眶发热。
  朱由栋再怎么要求慈庆宫的孩子和平民同吃同住,他们也是天家贵胄。再加上这些年大明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好,本届内阁总体上又和今上配合默契。所以大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饥荒了。如此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简王殿下在其短短十四年的人生中,是真的没有见到过。这一次代表自己的皇兄来到边境地区,是真的开了眼界。
  但越是开了眼界,少年人的心里就越是窝火。
  在把这些北归之民暂时安置后,来到大同知府衙门坐定后。面对一众官员,朱由?直接开口道:“众卿,这三千多北归民,如何安置,你们可都有办法?”
  “呃……”下面的官员们互相看了一眼后,大同知府刘竟章站起身来:“殿下,我大同是府、镇同城。说起来臣是治民官,但其实整个大同就是个大军镇啊。”
  “嗯?”朱由?轻轻的转过头,学着朱由栋的眼神看向这位知府:“怎么,刘卿的意思是,此事你大同府办不了?或者说,不想办?”
  “臣惶恐。”刘竟章看到主位上的少年这样的眼神,不知怎么的居然心里有点慌。但终究还是站直了答道:“殿下,不是臣不想办,是臣办不了啊。这些北归之民,虽说早年大多都是大同、宣府等地的边民。但是被掳掠过去这么多年了,家里的亲戚啥的没有了不说,便是田产房屋,也很难有了。所以这样的百姓要重新入户,只能是挂靠在各里甲,按照畸零代管的方式入户。可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啊。其一,畸零代管往往意味着家里没有劳力,虽然可以免税,但是整个里就要多负担一两口人的饭,还得划出十来亩土地给他们。如此,普通百姓只怕不愿。其二,臣这大同府,其实是个大军镇。大部分的田产都是军屯,照理,下官是不能管理军屯的。而大同府的民田范围极小不说,产出还很有限。这要是强行分派下去,只怕当地百姓不愿。其三,若是要分入军户,这些人年纪大了,也不知道大同镇是否愿意接受?再说了,大同总兵李帅,这会儿还在出征啊。”
  “呵呵。”微微冷笑一下后,朱由?道:“那,刘太守认为,此事该怎么办啊?”
  “殿下,大同田瘠民贫,确实承担不了如此多的人全部落户。以臣之见,不如,让这些北归之民去太原府或者潞州府(长治)?那里的田地,可比大同要好得多。如此,也是厚待了这些北归之民啊。”
  哎,小的时候总是羡慕皇爷爷是皇帝,可以一言九鼎。后来大哥做了皇帝,开初觉得他一天到晚这么忙,很难理解。皇帝呀,出口成宪嘛,有什么事情,开个口,下面的人还不用心办事?等到在方山念了书,才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虽说方山学习数年,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到了今天,我才知道,要办成一件事情有多难!我那大哥在皇位上,有多辛苦!
  你这知府真当孤只是个十四岁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岂不知我那大哥重建黄册的过程,在方山学校是每个学子都要反复学习,并有相关讲师甚至当年工作队队员反复讲解么?这一个畸零代管,可是意味着免税啊!平日里多少百姓想申请都申请不来呢!
  说白了,这个家伙在这里支支吾吾,其实就是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上事情本能的往外推——这事办好了没好处,办差了很容易惹上麻烦。所以,还是尽量不摊上的好。
  当然,朱由?心里是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作为亲王,朱由?没有实权。这次来大同,只是皇室代表慰问北归民而已。他当然可以发脾气,要求地方官员必须执行。又或者回去给自己的皇帝哥哥告状。但是,这两条路,前者很可能被地方官阳奉阴违,把好事办成坏事,最后还要把屎盆子扣在他的头上。而后者,则是会让朱由栋对他失望——屁大点事你都处理不下来,养你何用?
  还好,这些年在方山,在紫禁城内,都看得多了。朱由?自然知道此时该如何做。
  只见他微微一笑,也不着恼:“既然刘太守觉得难办,那这样好了。孤亲自下到各里甲,一家一家的跟当地百姓谈,看他们谁愿意接受这些北归的可怜人。不就是三千多人嘛,孤大不了休学一年,一家一户的安顿好。如何?”
  ……
  “哈哈哈~”过了十来天,在北京收到这个消息的朱由栋龙颜大悦。带着极好的心情回了自己的后*宫。
  “皇后,爱妃,可曾听说由?在大同的处置了?咱们这个简王,可一点都不简单呢。”
  “皇上,我们都听说了。今天上午我们都到王太妃那里坐了半天。王太妃说起自己的儿子来,也是自豪得紧呢。”
  “是啊,以一亲王之尊,不惜沉下我大明的最基层,一户一户的安排北归百姓的入户。这下子大同知府除了老老实实提交辞呈,哪里还有脸继续赖在位置上呢。哈哈哈,朕的弟弟们都如此出色,朕高兴得很!”
  “臣妾等谨为皇上贺。”
  “哈哈,同贺同贺。嗯,朕是这么想的。两位爱妃准备些时日,然后也出京吧。随着我朝大军的不断北进,这北归之民将会越来越多。两位爱妃,尤其是皇后,乃是母仪天下之人。所以,不如你们都去边境,迎接北归之民吧!”
  “皇上?臣妾等真的可以出宫?”
  “当然!朕当年与你们成婚的时候不是说了嘛,这皇宫才不会成为限制你们一生的牢笼呢。游妃你是大同人,你就去宣大吧。皇后就近,可以去蓟、辽二镇看看。朕是男人,做起事情来有时难免粗疏,你们去了,更能把事情做得细致一些。”
  说起来,柳韵和游弋这时候虽然都当了母亲,但实际上只是不满二十岁的小女生。在这深宫大院待久了,难免会觉得无聊。所以朱由栋这么一说,顿时很是欢呼雀跃了一番。
  “如此,臣妾等多谢皇上信任,这差事,我们姐妹俩接了。”
  “好,辛苦两位爱妃哪。两位爱妃此去,除了安抚百姓外,也顺带的看看我大明基层的妇女是一个什么生存状态。回来给朕一份报告和意见。另外,也要通过此次出巡,向天下百姓表明一个态度。我大明以前的百姓被掳掠,朕管不着。但是从今日起,朕受百姓供养,那就要保护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