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喃喃果      更新:2023-05-23 11:40      字数:3306
  薛元清与柳舒圆飞快对视了一眼,上前接旨。
  见身份贵重的两人前来,那内侍脸上并未变色。他直直地展开明黄色的绸子,凉凉的眼神俯视着两人。
  薛元清本想套一句近乎,在那眼神之下,心中咯噔一声。
  能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内侍如此冷面无情。那绸子之中,究竟是什么噩耗?
  怎料,却比他们猜想的还要糟糕一些。
  内侍尖细的声音甫一念完,脸色煞白的柳舒圆就晕了过去,软软倒在地上。
  “大殿下,接旨罢。”内侍把圣旨不客气地塞进薛元清手里,看也没有看已经慌成一团的人影一眼。
  他施施然回了太和殿,丝毫没有逼晕柳舒圆的愧疚。
  ——毕竟,圣旨一下,她就不算皇子妃了,充其量不过一个罪臣之女,不是么?
  -
  “休妻另娶、问罪柳氏主谋。”
  圣旨如长了翅膀般,一瞬飞遍宫内各处。
  虞莞听了不仅不惊讶,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她了解熙和帝,这人对皇家尊严的维护认真到一种近乎偏执的地步。
  薛元清谋害亲弟他可以装瞎,但是柳家胆敢在储位上横插一脚,无异于在老虎的眼前拔须。
  他不清理柳家才怪。
  只可惜薛元清……虞莞想了想,其实也不必可惜。熙和帝没料理他,薛晏清还没出手呢。
  就是有些可笑,这皇长子妃的位置如同受过诅咒一样,她与柳舒圆不同人却同命,都逃不过被休弃的结局。
  柳舒圆作为出妇女,恐怕在家中也未必好过。
  虞莞摇了摇头,各人有各自的缘法,柳舒圆不过自作自受,她也不必物伤其类。
  一旁的薛晏清把虞莞变换的脸色纳入眼底。
  “休弃”两个字一传来,他就想起那一日,他的皇父逼迫自己休妻另娶。于皇父而言,女人、妻子,这些不过是可利用的棋子。
  他弃陈贵妃时毫不留情,也把手伸向了儿子的妻子。
  但是虞莞……她是自己想呵护一生之人。
  想到这里他就开口道:“若是我有这么一日,必不会使夫人如此结局。”
  不必告诉她曾经的选择,那样未免过于挟恩图报。但是,自己的态度却一定要表明。
  诶?
  虞莞反应了片刻,才明白原来薛晏清说的是不会让自己被休弃、被千夫所指。
  她忽而想到了上辈子诸多往事,一时叹惋万千。
  “殿下曾经答应我要立我为后。我还等着殿下兑现诺言。”她笑着说。
  “晏清。”薛晏清纠正道。
  虞莞硬着头皮重复了一遍:“晏清。”
  怎么办……她怎么觉得薛晏清自那一日起越发直接了起来,颇有几分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若是虞莞知道自己甚至趁她不之情时早已一亲芳泽……脸是不是会当即烧起来。
  薛晏清看着虞莞努力维持着的表情,想象着那个画面,不由莞尔。
  说着说着,虞莞突然想起,两人聚在小花厅本是为了商量封王之事。为何一道旨意传来,话题竟越来越远了?
  是啊,要封王了。
  想起这件事虞莞就心中憋闷不已。纵使柳舒圆被休弃了又如何?真正的祸首好端端的,没受到一点惩罚,甚至还被皇帝提前许以王位安抚了。
  但是在旁观者眼里,只会同情堂堂皇子遇人不淑,新婚一年陡然失去妻子,受害者意味十足。甚至他新空出来的正妻位置,也成了吸引大臣嫁女投靠的巨大砝码。
  薛晏清察觉虞莞的气势陡然一变,安抚般地拍了拍他的手,对她微微一笑。
  这让打好腹稿,正准备出言安慰他的虞莞一噎。
  她觉得自己……仿佛被薛晏清微妙地安抚了。
  “夫人不必担忧,我自有计较。”
  他那个当皇帝的父亲,只要从不向他奢望,就不会失望。至于薛元清的债,他会一笔一笔,亲自索要回来。
  虞莞望着薛晏清冰雪般透亮而坚毅的眸子,心中郁气一扫,也跟着勾起朱唇。
  没错,她与薛元清的债,也当亲自索要回来才是。
  -
  一系列消息接二连三震惊了宫闱,消息不灵通的纷纷打听,而消息灵通的也不知完整的前因后果,如坠五里雾中。
  然而,更震惊的消息还在后面。
  御前内侍有意放出的消息,使整个前朝后宫都沸腾了。
  听说,陛下有意立后?
  第55章 凤位
  如果熙和帝想选的是美人也就罢了, 他后宫中年年进人。若不好色,昔日陈贵妃也不会投其所好。
  可他要选的是皇后!
  “皇后”不仅是中宫,背后还勾连着“嫡子”二字, 不可不谓重于千钧。
  熙和这个年号已过走过十年余。刚践祚的几年间,朝臣还会依凭礼法劝皇帝立后。随着朝堂势力逐渐定型,几方都不愿看到一个强有力的外戚后族和中宫嫡子横空出世。
  是以,后位虚悬一事,众人都默契不提。
  宫中有不少人知道, 从前的陈贵妃没少对凤位虎视眈眈, 但是这些念头传到熙和帝耳边, 很快被他按下去了。
  并非她德行才干难堪大任,而是皇帝并不想过早定下储位。
  显然, 薛元清还不够格。
  任谁也能看出他的制衡之术,所以这次听闻这样的音信时,才格外震惊。
  支持两位成年皇子的官员们懊悔不已, 只觉押错了宝。而宫妃之间……
  虞莞去康宁宫中请安时途径了御花园, 依稀能感受到其中的暗涌。
  几位高位妃嫔的仪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撞在一处, 几人竟是别起了苗头, 谁也不肯让谁。她只看了一眼, 就辨认出争执的风暴中心是两位夫人,心下了然。
  这两位膝下有子的夫人,都是近来后位的热门人选。
  “绕路吧。”城门失火, 还是远远避开,莫要殃及了池鱼才是。
  太后早早地在宫中等着虞莞了。
  待人一入座, 她就亲热地挽住虞莞的柔荑:“让哀家好好看看。”
  虞莞无奈,只好任由太后打量。
  上下目光逡巡一圈,太后见她气色白里透红, 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眼见着中秋和重阳快到了,哀家这儿得了不少贡品,改日着人送去长信宫。”
  虞莞道:“该是长信宫孝敬您,这才对。”
  “你这孩子。”太后笑着拍她一下,又想起了什么:“最近封王的旨意下来,你们两口子何时去宫外开府?”
  虞莞一愣,竟然还有这样的章程?
  也对,上辈子薛元清到她死都没熬出一个王位来,她自然不知。
  “到时候就不是皇子妃,而是王妃了。”
  虞莞抿嘴,矜持地一笑。她忽而想起新婚那夜,喜娘奉承时喊的就是“王妃娘娘”四字。因缘际遇之事,果真神奇。
  太后高兴完了,又开始操心起来:“你们小年轻的就出宫开府,恐怕多有不足。若是有什么不够的,只管向哀家开口。”
  “到时候有不够的地方定然会告知您的。”她坦然接受了太后的好意,却不打算真的问太后伸手。
  别的不说,光白芍透露出的眉烟阁,日进斗金的铺子,薛晏清短什么都不会短了钱财。
  虞莞的眉峰忽然散开,浮现出淡淡温柔之意,连她自己也没有察觉。
  这一幕落在太后眼里,她咽下了“你与晏清近来如何”的问询,转而说起了别的。心中却喜不自禁起来。
  两人又漫谈了些闲话,默契地一句也不提熙和帝搅起的那些风波。
  眼见到了太后午休的时刻,虞莞适时提出告退。太后没留,只嘱咐了她一句常来。随后就目送着那道窈窕的背影。
  看来不日含舒就要从长信宫功成身退了。
  -
  虞莞原路返回之时,御花园中莺啼燕啭之声已然消失,泓泓秋波、依依碧影安静如昔。她心中奇怪,却也没有更多在意,原路返回了长信宫。
  离小花厅还有数十步之处,一位男子静立在檐下,挺如秋松,濯似春柳。
  虞莞远远望了一眼,发现男子竟在望着自己。她迟疑了片刻,加快了脚步,走到男子身前。
  “殿下在这里等我,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若是从前的薛晏清,定然略过前半句,直接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坦言。
  但是现在,他仿佛打通了什么关窍:“确实有事,不过等你并不是为了这事。”
  是为了早日看到你。
  虞莞听懂了他话中未竟之意。
  人的心仿佛是会被磨炼的,如果是秋狩之前,她定然心中别扭难当。然而,有了诸多亲密之举在前,虞莞听了这句话竟也变得比以往淡然。
  她甚至有了还手之力。
  “秋日风急,在花厅中等我即可。”她甚至避开了“殿下”“晏清”之类的称呼。
  薛晏清碰了个软钉子也并不恼。小花厅一向是两个人商议之所。一旦出现在这里,就意味着又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