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喃喃果      更新:2023-05-23 11:40      字数:3466
  说到母妃,薛元清顿时有些愣神。不知她在安乐宫过得如何了……
  方大人又呷了一口, 笑眯眯地把眼前人愣神的片刻收入眼底:“这个茶杯,瞧着很是精巧。”
  “嗯……是尚宫局的秘制窑烧出的。”薛元清对应道。
  如此重复了几次,直到方大人将目之所及的物什全部夸过一遍。
  初时, 薛元清还骄矜地夸。同样的话题重复了三四次,他也看出这只老狐狸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在逼着他先开口呢。
  “这茶桌是金丝……”
  “方大人!”薛元清恨恨道。
  方大人的脸上丝毫没有被打断的不快,酝酿起淡淡笑意:“大殿下有何指教?”
  “中宫传来的喜事,您可听说了?”
  “某只是区区臣下,不敢妄自打听宫禁之语。”
  薛元清的脸又黑了几分,忍不住讽刺道:“林皇后诊出了喜脉,皇父龙颜大悦。此乃天大的喜事一桩,方大人身为忠心耿耿的臣下,岂有不知之理。”
  方大人见他在发怒边缘,连忙安抚道:“原来是此事。某愚钝,一时不曾想起。”
  这次,他没让薛元清继续试探了:“殿下可是在担心皇后腹中之子威胁于您?”
  薛元清点了点头,这是二人心知肚明的事,没必要矜持。
  方大人摇了摇头,原来将薛元清逼急了的事情竟是这一桩:“着实大可不必。”
  “那腹中胎儿尚不知是男是女,殿下何必自乱阵脚。”
  “大人有所不知……皇父当时,问了一声医官此胎可否是男是女,可见关切之极。”
  方大人胡须动了动:“哦?竟有此事?”
  但还是嘴硬道:“能不能生下来尚且是两说呢。”
  “大人是说?”薛元清身子前倾,显然这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下官可什么都没说。”方大人笑得像只老谋深算的狐狸。
  宫中之事,他一个外官自然一筹莫展。能做成什么都看眼前的人了。
  薛元清飞快盘算起他宫中剩下的势力,越想越有些没底。
  他掌握的不少暗子,在清理柳氏女党羽之际也被一齐发卖出宫了。——自然是熙和帝给他的警告。
  这也导致自己元气大伤,在宫中的势力大不如前。
  等等,宫中……还有一个可以帮到他的人。
  薛元清一瞬间有了计较,对着方大人保证道:“本殿下自有安排。”
  “不知方小姐何时……眼下王府空置,百废待兴,正缺一个主持中馈的女主人。”
  方大人毫不在意地摆手,仿佛女儿只是一件货物:“小女一切听凭殿下的安排。”
  “那就事成之后,本殿下请下六礼如何?”
  -
  仲秋已过,安乐宫中没了当值的花匠与洒扫婢女,草木枯黄凋敝,一片余烬般的死寂。只有若隐若现的的沉钝木鱼声,才昭彰着此处尚有人迹。
  万寿节过了三月,此处成了连冷宫都比不过的清静衙门。
  最初的一月,少数几个宫女们还心怀顾忌,若是陛下念及旧日情分,或是皇长子求情成功,她们的主子也会有时来运转的那天。
  门庭森冷、缺衣少食的现实却告诉她们,这里外界隔绝了音信。过了数十日清苦日子,她们才恍悟:原来贵妃娘娘,已经被大殿下放弃了。
  收拾行囊、各奔东西之时,还不忘嘟囔两句:养儿十数年,情谊竟比纸还薄。娘娘不过遭逢些许挫折,就被精心养大的亲生子无情抛下,当真唏嘘。
  偶然有几句类似的感叹漏进了陈贵妃的耳朵,她在佛前静坐整夜。第二日出来时,面色虽然平静如昔,形容却如同苍老了十岁。
  自此之后,她终日事于佛前,期待佛祖平静慈悲的宝相给予片刻的解脱。
  大宫女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走来——稍微好点的料子都被典当出去了,以换得娘娘与仆婢们的餐饭。好在安乐宫中只余三二人,依她的身家,还可支撑些时日。
  “娘娘……”她欲言又止地看着眼前的女子。
  陈贵妃身披黯淡的褐衣,嘴唇抿得苍白,形容憔悴而枯槁。与曾经立于后宫顶端的娇贵妇人迥然相异。
  她端坐在佛像之前,念过一折经书之后缓缓抬头:“何事?”
  “殿下、殿下他……来信了。”
  陈贵妃毫不迟疑:“烧了。”
  “这……”宫女抻着手踌躇不已。
  娘娘现在看起来果决,日后若是哪一天回想起来,又后悔了可怎么办呢?
  “最近宫中,发生了什么事?”知子莫若母,能突然想起被遗忘了数月的人,她的好儿子多半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难题。
  “宫中最近发生的事……那可太多了。”这些日子,宫女并未放弃对宫中动态的打听,只是她不敢拿这些烦扰娘娘。
  现在主子一问,她就如竹筒炒豆子般一一说出。
  听到柳舒圆被休、两位皇子封王开府之时,陈贵妃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直到她听见新后入宫,不过一个月就断出了孕信时,才冷冷挑起了眉头。
  为妃十余年的经验告诉她,此事必有蹊跷。只是,这事和她一个冷宫弃妃何干?
  “恐怕就是因为这事,元清才来找我的吧。他想让母妃重见天日,然后跟十六岁的小姑娘争宠么?”
  陈贵妃刻薄了一句,手上犹豫了一下,还是掀开了信件。
  宫女低下了头,不敢窥探信中言语。
  直到,她听到自己的主子轻轻“嘶”了一声。
  陈贵妃本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待看清内容之后,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惶然地再过目了一遍,良久,发出一声轻笑。
  满纸荒唐言。
  “娘娘?”宫女怯怯地探问。
  一个森凉的女声缓缓想起:“去联系下,看宫中的暗子还有多少剩余的。”
  如果成功,正好以此为筹码,逼薛元清将她赎出安乐宫。如果不成功……那再好不过了,她一个人侍奉佛前,她的好儿子,怎么能一个人在宫外当王爷享福呢?
  第68章 骤雨
  御史台的掀起的风波渐渐散去, 一连几日,早朝都十分平静。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熙和帝连着几日避忌着薛晏清。每日见他立于百官之首、却不闻不问, 连个清闲差事也不肯派遣,生怕再牵连出纠葛来。
  是以,于薛晏清而言,朝会成了类似点卯的差事。
  这日下朝,官员们三三两两地散去。从承平殿出宫门的石路上, 几个同僚凑在一处说话:“陛下这几日, 竟是难得的……”
  “是啊, 也许是有了嫡子的音信,心中快慰罢。”
  林皇后有孕的喜讯不仅在后宫传出, 连前朝也风闻了不少。几个官员都是膝下有子的,自然感同身受。
  一位官员止不住地慨叹:“陛下对中宫之子当真看重。”
  “毕竟是嫡子,意义自然……”这位官员说到一半, 袍袖处被猛地一扯。
  他奇怪地回头, 竟发现一个高挑俊俏的男子从他身边擦过。
  拉着他袖子的同僚赔了一个笑:“二殿下……”
  两人都有些慌了:当着二殿下的面谈论陛下多么看重嫡子, 这不是往人心口上插刀么?
  没想到, 薛晏清仿佛刚刚留意到他们, 停下了脚步打招呼:“张大人,赵大人。”
  他稍一点头之后,就快步走向前, 徒留两个诚惶诚恐的人目送着颀长如松的背影离开。
  “殿下这是……”两人对视一眼,这是没事了?
  薛晏清自然听到了这两人的议论, 但却无意与他们计较。那个人摆出的姿态,不就是想误导前朝与后宫这么想么?
  比起听这些议论,他还是想早些回去见到阿莞。
  人心沟壑, 蝇营狗苟,都是每天不愿却不得面对之事。只有与阿莞朝夕相对,他才能暂时忘却俗世的烦忧,感受到心意相悉的快乐。
  出了宫门,原本晴朗的天泛起淡淡的阴沉之意。待一路回到王府,已是浓黑的乌云密匝匝地压顶。
  薛晏清正要去后院,忽然见白芍急着步子前来,带来一个不算好的消息。
  “王妃自您上朝之后一刻,就出府去了,现下仍未归来。”
  薛晏清问:“她出发时可曾有带伞?”
  白芍摇了摇头。
  坏了。薛晏清抬眼望着阴沉沉的天空,乌云压城,一场瓢泼的秋雨近在眼前。
  时序已是仲秋,在冰凉的秋雨受些冷风,极可能染上风寒。
  “她告诉过你往何处去了么?”他的眸中染上焦急。
  白芍说:“王妃说她欲去国子监探望虞公子,不知现在是否到达。”
  薛晏清当机立断:“拿上几把伞,我去国子监接她。”
  “殿下,不如让奴婢们……”白芍还没说完,就被薛晏清打断。
  “不必说了,我去。”
  -
  薛晏清举着一把白玉骨伞,怀中还揣着一把。
  他正走出王府大门之时,空中一道闪电骤然炸开,如一道锋利的白刃划破天际。
  随即,轰隆一声,雷声滚滚,汹涌而来。
  一场雷雨一反往常,竟在清晨时分乍现。
  不多时,夹杂着秋意的狂风忽起,渐渐有豆大的雨点如珠子般坠落,破灭了观望者的最后一丝幻想。
  街上的行人鸟兽作散,纷纷沿着屋檐边上挤挤挨挨地走着。不多时,街心处只剩零星三二行人,和被雨水溅起的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