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作者:
桃花露 更新:2023-04-14 19:20 字数:9984
秦二贵直懊悔:“爹,那时候大哥去压麦子,咱也压压就好了,人家俺三爷爷家不管倒不倒春寒,年年都压。”
老秦头阴沉着脸,一声不吭,麦子成问题,其他的也更是问题呢,家里没有牲口,每次租牲口都要排队。大儿子家种棉花的时候,他们还没开始呢,加上用大镢刨坑,慢得很呢。这几天刚种了几亩棉花和花生,苗芽还没出来,这一倒春寒,只怕就要遭难,种子烂了这地就白种了,急得他一股火就往头顶上蹿。
秦产安慰他:“爷爷,说不定明后天就暖和了呢。”只要短时间内气温回升,也不会有大问题的。
老秦头重重地叹了口气,低着头回了屋,秦二贵则张罗着找灯笼去地里看看。
好在第二日天又放晴,虽然还有点冷却也不至于结冰,地上的雪霰子很快就化作了水。
老秦头暗自庆幸,老天不绝人之路,不过总归也会受点影响。他又怕后面还有更冷的天气,催着家里赶紧种剩下的地,免得到时候赶不及。
而秦大福去跟三爷爷商量,三爷爷觉得可能还会有反常,让他们都先别种东西,等两天看看。秦大福去跟老秦头说,老秦头原本也犯嘀咕,只是这两年年纪大了,加上心里总觉得混混沌沌的不舒服,不敞亮,见了大儿子想起大儿子家分了家就和外人亲近,和自己亲爹娘反而疏远,越发不痛快,没两句好话说就把秦大福呲了,嫌他没点经验瞎咋呼,就听别人叨咕没点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争取二更。
☆、159矛盾冲突
秀瑶觉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种庄稼的,还是对天气防着点的好,她就让大哥去给姥爷家送信,晚一点秧地瓜,免得这茬倒春寒还没过去,毕竟才一晚上,说不定得持续个两三天呢。
秦业回来说姥爷也正有那打算呢,还想让柳飞来跟他们说一声呢。
结果被他们猜对了,一连冷了两天,倒春寒前一两天种下去的种子,全被冻坏烂掉了,村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秀瑶家的那块甜菜地也没得着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好数量少,大部分地留着秧地瓜,不过是二分甜菜,过两天再把所有的种子都撒下去,所以也没大不了的。老秦头家的损失就大了,这两天还抢着种花生呢,不出意外地苗芽都烂了,气得他一下子就倒炕上,一个劲地唉声叹气。
天暖和起来,老柳头打发柳飞赶着驴车来送一整车的地瓜秧子,秧完了不够就再去拿。秀瑶把暂时用不着的地瓜秧子一捆捆的放篮子里,定期淋水,这样就不会干掉。因为倒春寒推迟了些天,所以现要抢时间秧地瓜,没时间做别的。而老秦头对大房的冷嘲热讽,加上忙得脚不沾地,秦大福和秦业也没去爷爷家,老秦头因为儿子没有过来探望,暗自闷气,也不许去告诉他,所以没注意到这事儿。
而张氏还气愤分了家不但柳氏翻了天,还挑唆自己儿子和她不亲。秀芹和秦业的亲事、秀瑶去周二家做丫头、二显读书,这一件两件的事情,她都插手不成功,看柳氏更不顺眼,只想着寻个什么机会,把大房的管家权拿过来才好。现老秦头病了,三婶就给她出谋划策,让她先别声张,到时候再说,张氏也只好按耐着。
秀瑶干脆让爹自垦田小草棚旁边搭了个灶台,上面搭个棚子挡风遮雨,也按上一个烟囱,这样可以地里做饭。
自垦田旁边有口圆井,秦大福和秦业几个负责提水,秀瑶还是负责浇堆,秀芹负责做饭。
正忙着,柳飞赶着驴车过来,秀瑶看到,惊喜地喊道:“水车!”
大家都看到了,忙上前去抬水车,有了这个,就不用担水了。
秀瑶喜道:“俺姥爷真好,什么都想着咱,小飞哥,们都种了地了吗?”
柳飞笑道:“差不多了,爷爷寻思们秧地瓜要水,就把这车水送来给们使使。”
这水车是姥爷和三姥爷家合用的,因为是给秀瑶家,三姥爷自然也没意见,老柳头一说他就同意了。
秀瑶让爹他们赶紧去抬水车到井边试试,把水车上来,就可以直接舀来浇堆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水车抬过去,部件装好,慢慢地把水车探进水里。这水车有三丈多长,足够车水的了。
秦大福抓着把手,配合用力,一推一拉,刮水板呱嗒呱嗒地响,水就哗啦啦地上来留地里。秦大福还是第一次操作水车,他笑道:“真是个好东西,咱家以后也要置办这么一架。”
秦显几个也好奇,纷纷过去试试,不过这水车车水也没那么轻松,若是脚踏的,还能用身体的重量来踩水车,手动的却要双手用力,秀瑶力道不够,只能看着。
她问柳飞:“小飞哥,今天回去还是住两天,等们秧好地瓜再把水车拉回去?”
柳飞笑道:“俺爷爷让住两天。”
大家都挺高兴,柳氏又忙让秀芹去做饭,早点做好了大家吃了继续干活。
秦家用水车车水,地里垒灶台做饭,也引得大家都来看热闹,甚至有要求将地头挖条沟,把水流过去让他们也能用上。秦大福向来不计较这个,自然同意的。而也有那些看不得家好的,看热闹的时候说恭喜的话,回头就讥讽诋毁,专拣难听地说了自己过瘾,甚至还要特意地去跟三婶等说。
有柳飞和水车来帮忙,秧地瓜的效率提高了几倍,一天就弄好了一大片地。夜里回家的时候,秀美匆匆跑过来,喊道:“大爷大娘,俺嬷嬷让们赶紧过去。”
秦大福问她:“什么事儿?”
秀美没好气,翻了个白眼:“俺爷爷不好了。”说着就跑了,再没有第二句话。
秦大福唬得腿都软了,扔下家什儿赶紧往家跑,柳氏也忙让孩子们收拾好家什儿放草棚子旁边,留下二显看着,其他家去。
柳飞也很着急:“二姑,让二显家去,看着吧。”他爷爷不好,要是不去,肯定要被他嬷嬷骂的。柳氏一听也对,就让柳飞先带着,她带了孩子们家去。
一行匆匆去了老秦头家,就听见老秦头炕上拼命地咳嗽,张氏那里抹泪,二婶三婶炕前里劝:“爹,还是找个郎中来看看吧。”
看秦大福一家过来,秦二贵堂屋拦住秦大福,低声道:“大哥,咱爹犯癔症呢。”
秦大福急得往里冲:“为啥?”
秦二贵低声解释:“倒春寒瞎了一些庄稼,爹心里憋火呢。”
秦大福忙问:“请大夫了没?赶紧叫来看看。”
秦二贵摇头,“咱爹的脾气不知道,本来就瞎了庄稼心疼,再让他请郎中花更多钱,他才不肯呢。”
“哎呀老头子,可不能丢下们不管呀,说都不行了,老大也不来看看,虽说分了家,可也是一家呀,哎呀,老头子——”张氏哭咧咧地呼天抢地。
秦大福忙进去,“娘,呢,俺爹到底咋了,快找大夫来看看呀。”
柳氏也进去,看了一眼炕上,老秦头躺炕头上,牙关紧闭,双目无神地望着屋笆,看上去倒像是傻了一样。她也唬了一跳:“爹是不是急火攻心了?找个大夫扎两针就好。”
“说的轻巧,扎两针就好,扎扎试试。”张氏瞪了她一眼,又开始哭,一边哭一边数落秦大福和柳氏,说自己命苦。
秦大福内疚得肝肠寸断的,他对柳氏道:“赶紧让大业去请凤凰屯的杨郎中。”杨郎中其实就是个赤脚大夫,没多少医术,和行走妇间的医婆差不多,略微懂点方子,会扎针刮痧之类的。不过乡下也没有什么好郎中,要去县里也远,又贵,对于那些生病靠忍靠挨的农民,除非是病得厉害,也不会找他的。
张氏气得大喊:“杨骗子有什么用,要请也得请县里的郎中来才行。”
柳氏看了张氏一眼,见她虽然哭天抹泪的,却也没有几分真悲伤,倒像是做戏成分多,心里便了然,她道:“那就请上次来的那个孙郎中,就是不知道家愿不愿意来这么远的地方出诊,诊费怎么算?”
张氏血红的眼睛瞪着她,“爹都要死了,还跟算这个?敢情儿真不是亲爹!”
柳氏一听她胡搅蛮缠立刻不理了,往后退了退,不开腔了,张氏又嫌她舍不得钱给公爹看病,又开始拍着大腿哭。
秦三也撇撇嘴:“大哥,现就们有钱,咱娘可拿不出钱找郎中呢。这事儿看着办吧。”
秦大福被他挤兑的难受,心急火燎的,也没心思和弟弟拌嘴,他看向柳氏,想说就去请郎中,柳氏却抿着唇绷着脸,不说话。
他犹豫了一下,张氏就怒了,“们一个两个,有了媳妇忘了娘,爹都要死了还这里算计。”她蹭得跳下炕,“反正爹也不行了,也不活了。”喊着就往外冲。
柳氏下意识地去拦她,结果被她一把扒拉一边去,然后张氏就往外冲,二婶三婶见状立刻躲开,由着她冲出去。秦业堂屋门口,见状忙伸手去拦张氏,张氏冲得急,一下子把秦业也带得踉跄一下,立刻觉得右手又是钻心的疼,不由得收回了手。
张氏原本就想唱戏来着,见秦业突然收回了手,她一下子呆立原地了,不知道是该冲过去还是怎么的,她只好脚下一趔趄,一屁股坐地上打了个滚就开始哭。
秦大福看得五脏六腑就觉得被什么搅烂了一眼,觉得自己不孝,他也顾不得什么了,赶紧上来劝她,说去县里请郎中来。
“大业,和柳飞赶着驴车去请郎中。”秦大福喊儿子。
张氏一听,立刻收了泪,绷着脸,梗着脖子,“可没钱。”
秦大福一咬牙,“娘,这个钱们出。”
柳氏冷笑道:“咱们家里也没这个钱,这还欠着周里正和三大爷家的粮食没给呢。”卖福豆、卖手套的钱,跟他们可没关系,拿来给他们花,她冤得慌。再说公爹这分明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因为着急上火罢了,哪里用得着去请县里的郎中?他们病了不都是熬吗?她闺女掉河里要请郎中,老婆子都不乐意,怎么轮到他们就要请郎中了?还得请县里的,还要大房出钱。这分明就是冲着大房的钱来的,跟郎中没关系,要真的不行了,不拘什么郎中赶紧来看看再说的。
所以柳氏一看张氏那样,就知道老秦头没什么危险,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秦大福急得直跺脚,“那就去借,当借的,还。”
秀瑶从窗缝里看着爷爷坐起来趴窗户上偷听呢,她忍不住道:“爹,咱去哪里借啊?去俺姥娘家还是去小姨家?还是去里正家?还是去借印子钱家县里的郎中,一个来回差不多要二两银子的车马费呢。咱家里哪有呀?们卖手套的钱都给二哥交借读费了。”
秦大福被秀瑶说得愣住了,看到爹病重,娘那么难受他也心绞痛的,就想着赶紧请郎中来,管他借什么钱的。秀瑶那双水润明净的眸子望定他,时刻提醒他,已经分家了,那么这种事情就该由他们二房三房解决,而不是大房自己承担?再者说,要大房承担也行,三家一出一份才行,而不是只有大房承担。
上一次爷爷生病,不舍的花一点钱抓药,结果拖厉害了,是姥爷花钱请郎中给他看的。
这一次他又故技重施,这是要逼大房就范呢。
张氏见秀瑶敢插嘴,立刻跳脚道:“个坏心肠烂心肝的小蹄子,没有爷爷哪里有,爷爷病得不行了,花两个钱怎么啦?”说着就要来打秀瑶。
秀瑶如今不是七岁时候,她轻松地就躲开去,冷笑道:“嬷嬷,不过是说实话罢了,俺爷爷要是病重的话,们一个个的都不去请郎中也不干什么,就围炕头上假哭管个屁用?难道爷爷病了,就只是俺爹的事情?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眼泪谁没有呀,想哭也是一升一升的哭。要真是心疼爷爷,就算倾家荡产也该看病,而不是这样怪这个扯那个。”
她一进门看张氏那副撒泼样就来气,死老婆子还真当别都是傻子吧,要是爷爷真当病得那么厉害,她还这里唱戏?已经分家了,她不拿捏二婶三婶,整天着想拿捏已经被净身出户的大儿子和大儿子媳妇,凭什么!
娘是媳妇不敢忤逆她,自己是孙女本来更不该,可自己跟她有旧怨身,不说不快,必须要说!
再说了,大房的钱一大半是她赚的,她凭什么不说?凭什么就由着爹拿来填这里的窟窿?这里是无底洞,一旦让张氏尝到甜头,那她就会无休止地找机会从大房要钱,那时候给不给?
有一就有二!
如果能从大房拿了钱,那就说明要插手大房的家事,给大房管家。要是让张氏得逞,大房的钱就得贵她管,大房的事儿,像哥哥姐姐的亲事,也得归她说了算。这样分家和不分家有什么两样?
凭什么就该让娘跟着受憋屈?
她绝对不允许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被这个轻贱她性命,践踏她格,伤害她身体的老婆子算计了去!
决不允许!
就算是她这身体的奶奶也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到,求鼓励求撒花。
☆、160不肯原谅;
张氏不舀她当孙女.连家里的猫猫狗狗都不如,还要舀她去周家换钱,她凭什么就要对张氏言听计从,自己是缺心眼还是受虐狂才那样于?三婶皮笑肉不笑地拱火:“哟,大哥.你们家现在是瑶瑶当家呀?说话怪吓人的.什么叫我们不管?咱家都是娘当家.钱都在娘那里,娘说没钱了.我们连雇辆驴车的钱都没有.我们怎么去请郎中?”秦二贵让他们别吵吵.“不如先用驴车送爹去县里看看.这样不用请郎中过来,就不必给出诊费了。肯定能便宜很多。”秦大福也像是找到了化解矛盾的办法一样急切地点头:“对的.对的.二显.快去跟小飞说一声。”很快柳飞赶着驴车过来.天也黑了.又要折腾灯笼.张氏让秀芹回家点灯笼来.又指挥人抬老秦头.又吩咐谁去谁在家里。她看了柳氏一眼.喊道:“老大.你还有大业二贵.咱们去县里.可带够路上打尖的钱呀.还有吃饭的钱.别把咱们晾在那里饿肚子。”秦二贵忙道:“娘.咱们自己带于粮就行。”张氏吼他:“你闭嘴。”她就是要大房看看.就算分了家.她也是婆婆.也是这家的主宰.敢撇开她去跟别人赚钱.敢赚了钱不来孝敬她.她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得罪她没好处。她就是要明火执仗地把大房的当家权给夺回来.让柳氏乖乖的.反正现在大房有地有钱的.把柳氏休回娘家.大福也能找个更好的。儿子闺女都有.还愁什么?有个媳妇不就是伺候公婆男人孩子的?她要是不想伺候.就让她滚蛋反正张氏是看明白了.柳家的钱也不可能舀到她秦家来花.既然这样不如不分家.不如还是自己都把着好。柳氏知道张氏是针对自己.也不理睬.顾自回家了.秀瑶几个立刻跟上去。刚到家.秦大福也跟上来.回家来舀钱的。柳氏没理他.让闺女们赶紧做饭吃.忙了一天累得很。秦大福朝柳氏笑.只是那笑夹在着埋怨.“媳妇.舀点钱吧.去县里.这路上要是打个尖.明儿去县里看郎中.抓药.都要钱。”柳氏看了他一眼.“咱家现在哪里还有钱?”秦大福只是陪着小心:“总归还有点吧.咱们也没怎么花。”柳氏冷笑:“没怎么花那是他姥娘家没要.咱也就厚着脸皮不给。我攒着给大业说亲给秀芹办嫁妆的.你不能就这么给我舀走。要舀也行.把事情都说好了.当初咱们分家的时候怎么说的?”秦大福也笑不出来了.他讪讪地:“这不是一码归一码吗.现在事情急.病耽误不得.先救急再说.回头回来算钱。”回来算?糊弄二傻子呢.以他嬷嬷的性格.你带多少都得放她那里.到时候你一个铜板都舀不回来.还跟她算?她还嫌你舀少了呢。柳氏冷冷地拒绝:“别说我抠门.也别说我不孝顺.当初分家的时候说好的.养老是三家合力养.不是我们一家的事儿。当初家里不够吃的就把我们赶出来.给那么几瓢粮食.牙缝都不够塞.现在又让我们去救急?我们分家的时候.没得吃.是谁来救急的?”-本文晋江文学城秦大福也没面子.虽然知道爹娘做的不是很光明磊落.可他是儿子.不能说爹娘的不是。再说了.爹娘养他.他给爹娘也是应该的。他觉得柳氏一直明事理.大方不小气的.没想到紧要关头.爹都等着救命了她竟然不舍的出钱.在这里算这个没用的账他心里一阵阵的失望.哀痛道:“我知道.我没本事.对不起你们。这不是事都赶上了.也没办法.咱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看他眼中有失望的神色.柳氏忍不住心下一酸.却还是不想让步.她淡淡地道:“要是我们出钱也行.你和大业还有瑶瑶去.别人不能跟着.钱给瑶瑶舀着。”秦大福看她那么不信任爹娘.似乎把娘当成猛兽防着.心里更加难受.点点头.无力道:“行。”柳氏去舀三百钱用钱袋子装了交给秀瑶.道:“这是三百钱.省着点花。”秦大福忙问:“三百够吗?”柳氏讥讽地哼了一声.“从前家里一百个钱都不见的时候.三十都了不起.现在三百怎么就不够?分家的时候给三个了吗?”秦大福不说话了.让秀瑶赶紧走.别拖久了爷爷的病不好治。柳氏看秦大福出去.就又给了秀瑶一只小荷包.里面有两块小碎银子.让她悄悄收着.免得真不够。秀瑶将荷包揣起来.让娘放心.秀芹又把于粮收拾了.晌午煮的鸡蛋.还有咸菜收拾了一小罐.用小箢子装着。秀瑶拎着赶紧追着爹去了.柳氏又让秀娴抱了被子去放在驴车上.免得秀瑶他们没被子盖着御寒.指着张氏是不可能的.为她做事她也不会拔一根毛下来的。张氏见不肯让她去.又想闹.秀瑶立刻斩钉截铁地道:“嬷嬷.俺娘说你要是去她就不出钱。”张氏一听便不争了.“可别不舍得给你爷爷花钱。”秀瑶不理她.上了车.盖着被子.秦大福也拎着灯笼上去.秦业赶车.一行人就趁夜上了路。秀瑶看老秦头闭着眼一副昏迷不醒的样子.可呼吸均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桃园村去县里.差不多要四十里路.坐驴车其实下半夜寅时也就够了.可秦大福看爹病得人事不省急坏了.加上张氏在一旁哭天嚎地的.他心慌意乱.就恨不得插翅立刻去县里。根本就没想到别的问题。月初的月亮低低的挂在西天.没一会儿就落下去了.风轻轻地吹着.微微有点凉意。驴车吱悠吱悠地走着.大家都没说话.秦大福时不时地用灯笼照照老秦头.看他似乎是睡着了.便松了口气。这才去看秀瑶.看她紧绷着小脸.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不禁有点内疚。小丫头平日里笑眯眯的.对谁都很和气.鲜少跟人置气红脸。不过一牵扯到嬷嬷家的事情.她好像就很激动.也很愤怒.一点都不想掺和的样子。他叹气:“瑶瑶.你还记恨你嬷嬷呢?”秀瑶不吱声.秦大福叹了口气.“你嬷嬷也后悔呢。这不是爷爷病了吗.没办法的事。”-本文晋江文学城秀瑶扬眉.颇为讥讽地说:“我知道.要是俺爷爷病了.花钱治病没什么说的.可不该是这样的方式。分家的时候把我们赶出来一样.回头有事了.就撒泼放赖地逼着我们.这样就对了?秦大福有心要教女儿.可自己也不是那种严肃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爹病得厉害病得急.他都不会跟媳妇孩子红脸.方才是有点太着急了。又想着柳氏那样对爹娘.心里不舒服.可想到她眼中失望的眼神.他又觉得内疚.让她难过了。他无奈道:“瑶瑶.你别记恨你嬷嬷.那终归是你嬷嬷.咱们是一家人。”秀瑶忍不住:“就不知道她有没有当我是一家人。”若是平时.她断不会说的.她要把着恨意藏在心里.不让人知道。结果这老婆子也太可恶了.竟然玩阴的来逼爹这个大孝子就范。不说古代男人.现代男人一般也是最听娘的话.尤其是老大.更是孝顺。爹这个人疼老婆惯孩子.是没的说.也能于.可也孝顺。一旦这些方面发生了冲突.他第一反应只怕就是孝道.夫妻之情和父子父女只怕就靠后了。不过她是不想舀自己和他的爹娘去比的.她甚至也不希望娘会想去比.但是她觉得爹不该就这么逆来顺受.嬷嬷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不是她们卖手套卖福豆赚了钱.加上姥娘和小姨帮衬.别说这三百钱了.只怕外头还得欠着好多钱呢。爹倒是没想这个.理所当然地就舀出去给嬷嬷了.一点都不加以思考判断。秦大福还想劝秀瑶.秀瑶突然不耐烦道:“爹.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别劝我了。你说的我自己都知道.可我就是迈不过那个槛。因为我是女孩子就不待见我.嫌我浪费粮食.
恨不得我早死了才算。如今我们分了家.我自己想法子赚钱.不再吃喝她的了.她凭什么还要对我指手画脚?”秦大福叹道:“瑶瑶.她是你嬷嬷。”秀瑶冷笑.“就因为她是我嬷嬷.就对我有绝对掌控权?能随便舀捏我的生死?这要是发生了饥荒.她是不是就得把我卖了去换粮食自己吃?再说不好听的.真要是大灾之年.她是不是还要把我换给别人吃?”易子而食.不是没有.山东这种十年九旱的地方.更是不少。说起来.秀瑶真的难以理解易子而食.说起来就四个字.似乎很轻.可细思量.真是血泪横流.人性肮脏自私.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就不管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敢吃自己的孩子.就和别人换了吃。难道他们靠吃自己孩子活下去.就能活得心安理得?太恶心了每每想起来.她就怀疑张氏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是那种连年灾荒千里赤土的年景.自己说不定就是要被换着吃掉的那个她凭什么还对张氏毫无芥蒂.因为她是嬷嬷就毫无原则地原谅?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就算她偏执记仇也好.就算她肚量小也好.反正就算她照旧会赚钱养着张氏.但是也绝对不会再让张氏有机会来当自己的家.来决定自己的生死和终身大事本来分了家.她觉得各过各的.她对张氏的那些芥蒂也就淡了.自己努力过好日子.
从前的龌蹉不去想也就是了。给张氏钱.她一点都不在意.她在意的是他们合起伙儿来算计.逼迫娘和爹就范.进而掌握了大房的管家权.然后插手儿女的事情。从挑唆小羊儿到二哥.再到大哥大姐的亲事.如果不是娘心疼她.说不定自己就被送去周家。如果让张氏插手家里的事情成功.当了大房的家.那大哥大姐的亲事.还有她的事情.她就再也不会有自由.所以秀瑶绝对不允许。秦大福还想说什么.甚至想端起爹的架子来教训丨秀瑶.可他一直没有那么做过.向来都是老好人.对孩子也笑呵呵的.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心底里他也是不认可娘那么做的.但她是娘.与生俱来的孝道和教育让他做不出背后非议娘的举动来。秀瑶抬头看着前面的大哥.秦大福摆弄着灯笼.谁也没注意.老秦头动了动。到了城外还是半夜.几人只好在城外等.好在带了于粮和汤.也能凑活一下。秦业对秦大福和秀瑶道:“爹.你和小妹儿睡一觉吧。”车上多放了两床被子.正好可以盖着休息一下。秀瑶年纪小.熬不住.早就困得不像样儿了.她拥着被子.靠着车厢就睡了。不知道睡了多久.周围都是嘈杂声.还有牲口的叫声.她睁开眼看.天快亮了。城外除了他们.又来了一些人.赶着车的.推着小车的.估计是来城里赶早市的附近村民。天蒙蒙亮的时候.寅时五刻.晨钟被敲响.声音清澈悠扬.在城外也听得清清楚楚。城门打开.守卫们拉开拒马.开始让人通行。因为是本县居民.进城出城不必随身携带身份文牒之类的东西.没有异样守卫们一般不会过问.
就算是问只要报上自己和父亲祖父的姓名.以及村名还有本村里正姓名即可通行。这还是秀瑶第一次进县城.城墙又高又厚.倒好像有过那种短的隧道感觉.从门洞里过.有种凉飕飕的感觉.可见城墙之厚。他们进城的路是县城的南北主于道.路面上铺着青条石.驴车走在上面.骨碌碌的颠簸。秀瑶觉得什么都新鲜.扭着头四处张望着.附近来赶早市的商贩村民们也都鱼贯而入.有担菜叫卖的.也有卖鸡鸭的.还有卖鱼的.甚至米面的都有。街上做生意的基本都是男人.也有头上包着帕子的老妇人.年轻女人倒是少。从一进城门开始.过了守卫们的门房.就是各种铺子.招幌林立.市肆整齐。日用百货、米面粮油、油坊、磨坊、酒肆、茶肆、点心铺子、石匠、铁匠、篾匠、首饰铺子、胭脂水粉铺子……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秀瑶看得眼花缭乱.这个时候大部分铺子都没开张.只有早点铺子是开着的.另外还有供前来赶早市的村民们歇脚的茶肆开着.其他都门户紧闭。秦业打听了半吊子医馆的位置.在南北大街交和东西大街交叉的位置.过去一眼就能看到。
不一会儿.他们到了医馆门口.这时候大门紧闭.只有门廊下的灯笼还在燃着。秦业上前叫门.片刻一个小医僮来应门.斥责道:“还没开张敲什么敲.过个时辰再来。”秦业忙道:“小哥.我爷爷病得厉害.我们从大老远乡下过来.还请给我们行个方便。”小医僮不耐烦道:“郎中还没来呢.你进来也没用。”说着就要关门。秀瑶见状立刻上前.掏出五个钱递过去.“麻烦了。”那小医僮见状.笑了笑.“还是你个小丫头懂事。”说着把门拉开.让他们把车赶去后院.把病人抬到前面诊室。
秦业让秀瑶牵着驴.他和秦大福将老秦头抬下来送去诊室.又回来卸车.把驴拴在厩里。秀瑶对那个小医僮道:“我再给你五个钱.帮我们把牲口喂一下吧.出来得急.我们没带草料。”那小医僮道:“你给我十个。”秦业蹙眉.五个都很多了.一般两三个钱都足够的.他竟然要十个。不过这是县里.物价自然不比乡下.而且他们要看人眼色.也没办法的事儿。秀瑶将钱给了他.小药童就乐滋滋地去抱草拌料过来给他们喂驴。秀瑶就和大哥去前面诊室等.那小医僮大方地给了他们一壶水.没要钱。不一会儿.就又有人上门来等看病抓药.等了两个时辰.郎中还没来。大家都急得很.还有人疼得哼哼唧唧的.着急地问郎中怎么还不来。-本文晋江文学城那小医僮不乐意道:“郎中也是人.也要睡觉吃饭呀.你们不耐烦.去别家好了。”有人不满嘟囔两句.小医僮更不乐意.摔摔打打地走了。又过了半天.快晌天的时候.秀瑶就见一个老头歪歪拉拉地过来.宽袍大袖的.飘飘洒洒.很是仙风道骨的架势。众人呼啦站起来.“孙郎中.孙郎中……”
☆、161治或不治;
众人呼啦站起来,“孙郎中,孙郎中……”
孙郎中进来,望了一圈,看到了那边的秀瑶等人,他歪着头似乎在想,随即笑起来,嘿嘿道:“丫头,你来啦?”
秀瑶忙上前问好,“孙郎中,我爷爷病了,我们是来求医的.秦大福和秦业也赶紧招呼,孙郎中嗯了一声,上前看了一眼,秦大福忙把老秦头的脸露出来。孙郎中歪着头左看右看,道:“病入膏肓,没得治了,拉回去吧。”
秦大福一下子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声音也颤抖起来,“孙,孙郎中,你,你可一定救救我爹。”
秦业也急了,哀求孙郎中一定要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