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三回九转是一式
作者:
王清谈 更新:2023-05-30 03:31 字数:2987
说是一起冲进去,可最终冲在前面的几个小特务,心里都胆战心惊。
几个人慢慢走到屋子前,有一个低着头准备硬踹门,可他的同伴都躲在门侧,一不留神,身影就印在了窗户上。
赵婧之看准了,压低了枪口,连续几枪打过去,门外又倒下了一个,还有一个人抱着肩膀直哎呀。
可这些日本人不怕死的凶猛劲也被激发出来,门前的两个人大吼一声,一起冲过去踹门。
门是踹开了,可子弹也从屋里飞了出来,这两个人一倒一伤。
这么一会儿的攻击,日本人就倒了两个,还伤了两个。
这些日本特务终于相信了,王洪两口子,全都是悍匪,根本不是他们这样的小特务,能随便惹得起的。
王洪正在站三体式,听到不远处的枪声,他心中一惊,很可能是赵婧之那边出事了。
他立刻跟孙老师说了一声,见找不到什么东西,抓起一把竹剑,脚尖一点,就从院中飞奔了出去。
等他赶到时,赵婧之与这些日本特务正在僵持着。特务们不敢再冲,就想诱骗赵婧之把手枪里的子弹打光,他们一个个的在屋门口跑来跑去。
却没想到,赵婧之手里有几百发子弹,好几个弹匣,她打完两个弹匣,就开始慢慢的压子弹,想等她子弹打完,怕是这一整天的时间都不够用。
赵婧之也知道,王洪听到枪声就能赶过来,所以也不着急,就在屋里死守着。
这些特务心里这个后悔,早知道这样,带上几颗手榴弹就解决问题了,何必拿人命来消耗里面没完没了的子弹?
王洪到时,这些日本特务发现里面打了几十发子弹,还没有节省子弹的样子,开始萌生了退意。
再开枪下去,北平的警察和军队都赶来了,有些事可以做不可以说,剌杀这事就是如此。再怎么样,也得考虑这是中国人的地盘,民意和舆论也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外面把风的那个日本特务,四处查看了一眼,见没动静。就对里面的人喊:“行不行?不行就撤”。
里面的特务还在犹豫着,撤也得把死伤带走吧?
把风的那个特务,正焦急的等着里面的人回话,谁想,王洪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剑扎向他的喉咙。
竹剑也是剑,当即把他喉咙处捅的肉绽洞开颈椎骨断,人立刻栽倒在地上。
王洪把他的手枪抢了过来。
里面的日本特务已经把两个死尸的拖了出来,两个背着,刚走出院子,却看到王洪站在胡同口处,两人一愣,却没等他们反应,王洪一枪一个,打倒了这两个人,随后又补了枪。
里面的日本特务立刻把头探了出来,一看王洪在门外堵着,这些日本特务全傻了,里面一个,子弹无数,攻不进去,外面明显是王洪,又堵了过来。
领头的特务立刻喊着翻墙走,一群人活的伤的,飞快的翻墙跑掉了。
王洪小心翼翼的进了院子,喊了一声,这才进到屋子里,见赵婧之没受伤,这才把心放了下来。
看到屋里、院子里这一片狼藉的样子,无可奈何。两人只能快速的东西收拾好,趁着警察还没来的时候,立刻往别的地方走。
北平的警察跑来的时候,王洪和赵婧之这事主已经走了,只看到现场留下三个死人和一个重伤。
这为难不住这些地头蛇,稍一打听,就从房东这里知道了这里住的是王洪夫妻,不由的啧舌。
这么多日本人跑来剌杀,结果反倒死了一地,除了佩服,也没别的可以形容了。
这事往上一报,上面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们拿日本人没办法,拿王洪也没办法。要知道王洪大小也是个南京挂号的名人,只好把这个事情搪塞着往后拖。
可没多久,被关起来的两个日本小间谍就消失不见了。毕竟是日本人专门培养出来的间谍,就算为了防止泄密,也不得不搭救出来。这三死一重伤的事,也不知怎么了,慢慢就没了音信,有消息灵通的警察说,日本领事馆的人拜访了警察局长。
自从民国政府设在南京,北平就开始没落了,空房子也多,王洪换了条街道,重新找了一处房子。
把赵婧之安置好了,他也带上一把小手枪防身,这才又回到孙先生处继续学拳。
孙先生听说事件的经过,苦笑着说:“庞大的中国,连潜心修武的地方都没有了”。
于是加快了教王洪的进度。
三体式没放松,又开始学起三拳三剑,王洪这才发现,有体系的拳学,拾阶而上,步步升莲。
不管后世之人怎么形容孙禄堂,否认不了一个事实,他出书最早,内容的提炼与总结上,让全武术界的人服气。
也由不得武术界的人不服气,在那百分之二三的识字率的晚清民初,三大拳的出山代表人,杨无敌杨露禅、董公公董海川、半步崩拳打天下郭云深,全没留下过亲笔文书。武术圈的不知道多少人,是从拳谱开始识字的。完全不是后世人所想,谁能写就能写的。
在此之前的武术书籍,公开发行的极为罕见,有历可考是1911年,才出现了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武术书籍。而孙禄堂的《形意拳学》1915年出版时则是最早全部使用本人拳照的武术书籍。
这在当时是极为不可理解的事情,在其后几年出版的一本武术书里,只放了几张照片,作者就说“不惜精神”。因为当时社会上流传着,拍照多了,能把人的魂摄进去。何况拍照也非常昂贵,一张照片两块大洋,好坏还皆由摄影师决定,出本书也得下大血本。
以至于书一出版,总有人跑来问他,你的精气神没被照片吸走啊?有人甚至还跟他试下手,这才服气。
孙禄堂从写书的过程中,一遍遍的筛选提炼,最终把自己的理论方面提高了起来,总结出一个体系。
他从晚清走过来,所学和所理解的,全是旧体的学说,一般人看不明白,可是清末的老文人,就都跑过来要涨涨见识。结果是清末的文武状元和不少知名学者都跟着他学习拳术。
他的名声,也是在这时才真正全国闻名。
这年代,武人想在主流社会中出名很不容易,得先在文人中得到认可。在孙禄堂之前,只有一个人,做到了身为武人而全国闻名,那就是大刀王五,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天下文人间传扬。老霍霍元甲,还只是闻名于津沪一带。
就象王洪学拳时,苦着脸问道:“老师,有些描述,我听不明白”。
孙先生无奈的说:“我用儒释道三家解释,都费尽口舌。为了明白你们青年人说的科学,我去清华大学听了不少课,可放在身体上,还是无法解释。三回九转是一式,功到深处自然知,到时你再拿来互证吧”。
三回九转是一式,是孙禄堂比较推崇的一种阶第层次,也是他师爷郭云深先生的说法。
郭云深先生留下拳谱这事儿,存疑。《拳意述真》一书里,把很多形意拳的前辈们说的讲的总结了出来,可比较让人无语的是,这些前辈中能熟背拳谱的人不少,可能提笔写篇文章的人,不多,象郭老先生的文化水平就没那么高。很可能是郭老先生的一些话,被孙禄堂总结了出来。象单刀李存义老先生、***大神薛颠的书都是由别人执笔,他们在一旁口述的。
三回九转是一式。
三回者,明劲、暗劲、化劲。如同练丹之火候。
九转者,本是道家内丹术的术语,引用到了拳学上。指的是,明劲之刚,暗劲之柔,刚柔悉化,直致中和,进入学术之大道。
三回与九转,落到一个式子上,就是三体式(拳术规则)。也就是说不管是练明劲、暗劲、化劲,招式同为一式,别无他样,只是在劲路上有所不同。
------
每章一句:形意拳的发展史,最早只遵行六合二字,拳不过五行六象(五行拳和十二形的一半),简而精干,所以河北形意郭云深到李存义、孙禄堂、尚云祥这个年龄段的形意弟子,都是一方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