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者:七彩鱼      更新:2023-04-14 22:34      字数:5875
  怀璧提醒道:“想想你的身份,你不适合呆在这里。”
  初晨有点明白怀璧的意思了。她不舍得往屋子那边望,她很想留在这,她想知道夏达的病到底有没有救,他更想看夏知命夫妇失去最爱之时,哭天抹泪的情形。
  自己的儿子死了,晓得伤心难过。当他们连累陷害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也是父母的掌中宝?
  怀璧误以为初晨担心冯氏,不舍得走,拉了她衣袖一下。
  怀璧耐着心思,语气十分柔和,哄她道:“自有母亲呢,你且安心吧。”怀璧见初晨依旧呆望着,不动,咳了一声,口气突然强势道:“我今儿个来就是接你回去的,和他有没有病没关系。怎么的,你也得跟我走,有理由也站在我这头。”
  初晨头次见识怀璧这样任性霸道,好笑的看着他,问他何故。
  怀璧一边拉着初晨往外走,一边解释道:“其一,你离家太久,抛夫弃夫子足足五天了,其二,可就是老规矩咯,你是新妇,进门头一年碰不得衰事儿。理由够不够?不够我这里还有其三……”
  “够了!”初晨低低的浅笑,答应了怀璧。初晨意欲回去告辞,又被怀璧拦了下来。怀璧面露几分得意,挥了一下手,小厮锦衣立马会意,跑进屋子里去回话。
  二人归至秦王府后,两柱香的功夫,锦衣来向二人回话。
  “郡王爷、郡王妃刚走,那刘御医便来了,俩手指头往夏家大爷手腕上一按,他就说‘最多三天,准备后事吧。’当时就吓晕了夏家太太,夏家老爷细问那刘御医,那御医只说了一句‘寒风入骨,没救了’,再没言语。他带着提药箱的小童走了,连诊费都不曾要。王妃还叫我给郡王妃传句话,她今儿个不回了,明个儿再说,只管知会世子妃、二奶奶和几位姑娘们这两日的定省不必麻烦了。”
  初晨点头,打发走了锦衣,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她有点不太敢相信,那个杀他的暴虐疯子,任谁都难控制的疯子,就这么没了?可回头想想,她当初也就那么简单地没了。很简单,被一推,人进了湖里……
  次日中午,初晨正打瞌睡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夏达亡了。
  传说当天夏府的哭声震天动地,半个京都城的人都听得见,哭声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止住。
  夏家夫人冯氏更是连哭晕了三次,第四次终于晕死过去,次日再醒来的时候手脚不听使唤,起不来了。夏达的丧事是由夏知命一手操办的,秦王妃从中协助。
  料理丧失之后,秦王妃终于松了口气,连日来在夏府见闻各类哭哭啼啼,已经让她的情绪低到了极致,再这样待下去她非得老上十年不可。
  秦王妃准备来瞧过冯氏之后,便告辞。
  冯氏这两日修养的比之前好些了,手脚倒是能动了,精神却一直不大好。也难怪她,唯一的儿子,夏家唯一的命根子,没了。彻底断了冯氏活着的希望。
  冯氏听说秦王妃要走,哭着点点头。秦王妃可怜她,又劝了她几句,冯氏哭得更历了。
  “先是老爷子抛下我们,然后是达儿西去,偌大的府邸里就剩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有什么意思。所幸扯三尺白绫,我也随达儿去了吧,免得他在黄泉路上孤寂。”
  冯氏说完便要下床,被秦王妃赶紧拦下了。
  “伤心归伤心,可不许做傻事。他人走了,咱们还得活着。难不成你要拉着你的丈夫一起死?”
  秦王妃对于冯氏的不懂事,有些不耐烦了,语气里冷了几分。冯氏见秦王妃不悦,也不敢多言,低着头认错。秦王妃无奈地叹口气,又劝权了她几句,方离去。
  人一走,冯氏又哭起来。丫鬟们上来劝,全被冯氏骂了回去,再没人敢劝慰冯氏,个个低着头默不作声的听冯氏哭。
  冯氏哭够了,哭累了,哭得全身没力气了,才半死不活的软趴趴的躺在床上。
  夏知命料理完杂事后,第一时间来瞧冯氏。眼见着妻子病怏怏的懒在床上,呼吸有气无力地,夏知命心里酸楚,心疼的抱起冯氏,哄着她,一心劝慰冯氏好好的。
  “没有孩子,哪里好?”冯氏掉泪,语气惨兮兮。“咱们不孝,我不孝,没生出个争气的儿子。父亲他老人家弃我们而去,也是瞧着咱们这辈没指望了。若是达儿不傻不疯,是个顶顶聪明的孩子,和怀璧似得,他会舍得走?他是觉得在无可留恋了,对我们失望了。现在好了,父亲走了,达儿也走了,这个家呆不下去了,散了,都散了吧。”
  夏知命皱眉,气道:“你说什么混话!”
  “哼,我说混话?”冯氏反问夏知命:“我说的不对么?就是对,你才这样气吧?戳你心窝子里了吧?我问你,我给你纳了那么多小妾,你为什么不睡?你若肯要她们,咱们夏家有个正常的孙子,父亲他老人家也不会走!”
  夏知命白一眼冯氏,骂道:“你太不可理喻了。父亲离去,分明是为了还母亲死前的遗愿。你这妇人,撒起泼来谁都赖,竟把这事儿和我睡不睡人扯关系,全天下的嘴都长你这了,你怎么说怎么是?”
  “我怎么不对?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夏知命狠狠地摔下茶杯,瞪锋实验,二话不说,抬脚走了。冯氏见他如此,又气又恨,接着嘟囔了几句。最没,没等到夏知命回来。
  当天夜里,夏知命同时睡了三位冯氏给他纳得通房。紧接着两天,也是;且每天的人各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微黑掌柜,感谢你一直的鼓励,铭记在心(*^__^*)
  还有默默支持我的妹纸……我也
  vip章节 102101
  “老爷这两日做什么去了?”冯氏忍了两日,终于忍不住问起夏知命的行踪。这都三天了,往常他们俩闹变扭的时候,夏知命早来和她讲和了。
  “老爷,老爷他这这两日都在姨娘们那边。”王嬷嬷磕磕巴巴的回答,边说边观察冯氏的脸色,语气渐渐地弱了。
  冯氏“啊”了一声,失落的垂下头。这是怎么了,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本该高兴的,可她根本高兴不起来,心里头还泛着浓浓的酸楚。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的,只知道自己难受,心揪着疼,没办法呼吸。
  奇怪,丈夫去睡姨娘,这不正是按照她的期待去做的么?她有什么可吃醋难受的。
  冯氏深吸一口气,扯开干裂的嘴唇,笑了。
  王嬷嬷打从冯氏十岁的时候就跟着她了,主子心里有多不痛快她自然明白。叹了口气,心里替冯氏抱不平。哪有女人愿意把男人往外推的?如果不是为了子嗣,主子不至于牺牲至如此地步。论起那天吵架的事儿,到底是自家主子做得过了。
  老爷的身子再这么闹下去,夏家走得不单单是大爷一个人了。
  王嬷嬷心里愁,她知道冯氏性子倔,有时候认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可这次的事儿,她必须要劝一劝冯氏,千万别再闹下去了。
  王嬷嬷尴尬道:“太太,老奴没敢全说,您可要挺住喽。”
  冯氏蹙眉,怨道:“怎么连你也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尽管说!”
  “老爷天天睡三个人,还是,还是一块儿的。”王嬷嬷尴尬道。
  “什么!”冯氏惊叫一声,剧烈的咳嗽起来。
  王嬷嬷赶紧拍冯氏的后背抚慰。
  冯氏连饮两杯浓茶之后,方冷静下来。她原以为夫君真的对他的话上心了,原来在和她怄气。
  冯氏躺在床上,不作声的苦笑。
  天色渐晚了,冯氏喝下小半碗燕窝粥,便被丫鬟扶着躺下来,她吩咐王嬷嬷去夏知命那边瞧瞧。不一会儿,王嬷嬷连滚带爬的跑回来,告知冯氏夏知命刚回来便叫到了六个通房进屋。
  冯氏一听,气得发晕,当时就瘫在了床上。
  王嬷嬷一边焦急地扶着冯氏坐起来,一边询问办法。冯氏捂着胸口吩咐王嬷嬷快去阻止夏知命,他再这样下去,早晚会精尽人亡。
  她一个女人,剩下的只有丈夫了,他若有个三长两短,她怎么活?
  王嬷嬷立时带着几个人出去了,冯氏没力气的趴在床上捂着胸口等消息,等了半晌不见人回来。冯氏叫个丫鬟去瞧瞧情况。不一会儿,小丫头回来了,脸上带着恐惧,胆战心惊的告知冯氏王嬷嬷等人惹怒了夏知命,被下令圈禁了。
  王氏闻言,哇的吐出一口血来,人晕了过去。众丫鬟赶紧请了大夫,煎药,服侍冯氏把压惊汤喝了,睡了一晚之后,冯氏果然好些了。早上王嬷嬷被放出来后,听说冯氏昨儿个吐血,第一时间来瞧冯氏,后来听说冯氏不过是一时抑郁集聚所致,没什么大事儿,方舒口气。
  冯氏见王嬷嬷被放出来,心里一酸,抱着王嬷嬷痛哭起来。
  王嬷嬷晓得冯氏心里苦,也跟着哭。
  王嬷嬷规规矩矩的跟着冯氏几十年,安分守己。冯氏十分仰仗她,府里上下也因这层关系都会给王嬷嬷几分薄面,连秦王妃都会尊称她一声“老姐姐”的。
  夏知命居然毫无理由的圈禁王嬷嬷一夜!
  冯氏气不过,闹着要去找夏知命理论,被王嬷嬷拦了下了。
  王嬷嬷晓得夫人为她抱不平,主子有这份心足够了。她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更加僵化主子和老爷的关系。左右她昨儿个被圈起来,也没受什么苦,半夜里反倒有几个小丫鬟给她们送碳送水的好生伺候着。
  王嬷嬷好说歹说,才劝住了冯氏。她轻声道:“我的好太太哟,咱得想个法子,不能让老爷这么闹下去,身子要紧哟。昨儿个我瞧老爷这拗劲儿还在呢,不好劝,这事儿还得麻烦老爷的姐姐去。”
  冯氏皱眉头想了想,点头。丈夫的脾气他最了解,最爱犯倔,这回恐怕是真把他惹毛了。她去和他说,一旦控制不了情绪,无异于火上浇油;换做秦王妃就不一样了,夏知命最听她二姐的话。
  既然决定了,冯氏立即派人去请秦王妃。
  秦王妃得了消息,二话不说立即坐轿子来教训夏知命。秦王妃先把夏知命领导冯氏房里,赶走了多余的人后,对着夏知命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夏知命起先回了两句,引得秦王妃愈发火大,滔滔不绝的训了他小半个时辰。说道夏知命终于认错了,秦王妃方止住话。
  于是屋子里瞬间陷入诡异的安静。
  秦王妃见夏知命被他说得面红耳赤,心软了,叹息道:“赌气可以,却不可伤身,你们两个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好不好?”
  秦王妃转而训斥冯氏,可到底碍于对方是女子,口气轻了许多。“也有你的不对,你先前对他说得那是什么话?父亲去西域,就是为了圆他多年的夙愿,和你们半点关系都没有!说来说去就出在子嗣问题上,达儿走了确实可惜,可那是命,怨不得谁。你这样的怨天怨地的,有用么?难不成你们夫妻俩想一起随他去了不成?闹什么闹,都给我好好过日子!”
  秦王妃见夏知命垂目,知道她这个弟弟晓得错了,一个大男人自然不好开口承认,便暂时打发夏知命走了。独留下冯氏说话,冯氏一直在抹眼泪,秦王妃好言劝了几句,也顺便点拨冯氏几句,一再强调她不准再说那样的话伤夏知命。
  经秦王妃这么点拨后,冯氏终于意识到自己先前的作为太强势了。她总以为自己牺牲很大,她觉得自己‘贤惠‘的为夏知命找来那么多美女姬妾,夏知命就该承着她的好意。夏知命不愿意,就是在枉费他的苦心。
  说到底是她太自私了,所有的事情都从自己的想法考虑,根本没有顾及丈夫的感受。
  冯氏心里万分后悔,哭着点头,感激的给秦王妃赔礼。
  秦王妃见她识趣儿,耐着心思哄她几句,冯氏果然渐渐地好转一些了。
  秦王妃叹口气,软语道:“不是我说你,你嫁进夏家这样的人家真真是你的福气,上面公婆不为难你,我们三姊妹也打从心眼里疼着你和弟弟,从没有亲近里外之分。当年我陪着母亲和弟弟相看你的时候,我眼盯着弟弟瞧你第一眼就脸红了。打那时候起,我就知道这门亲事准成。他这人聪明,也爱认死理儿,性子像极了父亲。从你们新婚至今,这么多年了,他由着你闹腾,心全在你一个人身上,他对你什么心思,你该明白的。子嗣的事儿他心里也苦,也急。可他和你抱怨过半句么?”
  冯氏对上秦王妃颇具深意的眸子,心中一凛。是啊,按理说肚皮不争气的是自己,生下疯儿子的也是自己。这么多年,夏知命从来没因为这事儿怨过她。可她却……冯氏羞愧的无地自容,悔恨的泪水翻涌而出。
  “二姐,是我错了。”
  秦王妃笑着拍拍冯氏的后背,按理说她不该多嘴去管弟弟的家务事,可今儿个闹成这幅模样便由不得她不插手了。所幸这个弟妹还算听她的,听进去就好。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冯氏认错后,也要有个态度。关于她不停的纳姨娘通房的事儿就得第一个叫停。“回头我便把那些没用的遣散了,可这几日光他……也有十五个了,这些都留着?”
  “暂且留着吧,等过些日子叫大夫把个脉,确认之后再说吧。”秦王妃说完话,想了想,又道:“人不要留多,以他的性子,一两个就够了,人太多反而惹他烦。这姨娘选择你可要留心,要挑合他心思的,性子好知进退的,将来就算她有了身孕,也不能叫她翻上天去。”
  冯氏听见“孕”这个字,莫名的内疚和难受。恨自己的肚皮不争气,低头不做声。
  秦王妃瞧明白她的想法,好言劝道:“你们年纪才多大,还有机会,等过个四五年再不济,咱们总归会有个办法,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从三妹那里过继过来一个。”
  冯氏听这话有了希望,感激的握着秦王妃的手,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秦王妃无所谓的笑了笑,拍拍冯氏的手背,嘱咐他好生照顾好自己,便带着人走了。
  当天下午,冯氏便依从秦王妃主意,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通房全打发了,只留下先前夏知命刚睡过的十五人。以前冯氏选美妾,尽管挑漂亮的,倒没怎么去注意每个人的具体长相。这次得见这几个人,竟发现其中一位叫马玉兰的,十七岁,眉眼颇有她当年的风采。冯氏对其问话,暗暗观察其性格举止,性子温婉,脑子也算聪明伶俐的。冯氏心里有了主意,等她观察几日后,若没什么问题,便有把马玉兰提作姨娘的意思。
  初晨得知夏达病死之后,心里并没有向她预期的那样畅快,即便是后来听秦王妃说夏府里闹出乌七八糟的事儿,她还是没高兴起来。
  初晨总觉得她这双手沾血了,不干净。
  怀璧敏锐的发现自己的妻子这几日心情不大好,遂日日对公事“偷懒”,早早回家照看媳妇,想法设法的逗她开心,给她弄各式样稀奇的玩意儿。
  这日怀璧归来,见初晨卧在榻上瞅着天棚发呆。衣裳没脱,便凑到自己的媳妇身边,用冰冰凉的手指捏她的脸。
  初晨打了个激灵,叫着坐起身,埋怨的看向怀璧,冲他撅嘴以表示自己的不满。
  怀璧被初晨俏皮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接着伸手捏。
  初晨用自己温暖的双手握住他冰凉的手,给他取暖。
  怀璧感动,一双眸子里闪烁出炽热。他抬起手,戳一下初晨的脸,调笑道:“再不听话,把你这张小脸捏肿,谁叫它不会笑?”
  初晨被逗乐了,仰头问他:“你舍得么?”
  怀璧顺势搂住初晨,叹道:“真舍不得。你瞧瞧你,已经有我这样好的夫君了,平白无故的愁苦什么?有什么事儿比为夫更重要?”
  初晨闻言眼底一沉,嘴上嬉笑道:“对对,夫君最重要,夫为天嘛。”
  怀璧低头看初晨一眼,眸子里浮现出几分沉郁,随即被他温润的笑容所掩盖。
  怀璧叹口气,抱着初晨一会儿后,便陪着初晨一起到秦王妃那里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