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98节
作者:
郁雨竹 更新:2024-05-11 13:51 字数:4682
“卑职离开时,登岸的大军将有十万之数,可对岸还约有一半的人未过,因此估算有二十万上下。”
至于上下多少他们就不知道了。
王敦就让人把舆图拿来,站在舆图前,他的大脑自动将图上归属于琅琊王的地盘换成赵含章的标志,思虑着若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打过去,他能有多少胜算打下建康,拿下扬州。
想了又想,推翻了一个又一个打法,王敦忍不住一拳头砸在桌上,懊恼的道:“祖逖,祖逖,他阻我收复扬州。”
要是换一个人领军,他或许还有机会和赵含章一搏,祖逖,他的胜算被大大压缩了。
不管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还是在现在,他都很忌惮祖逖,历史上,他也是等祖逖死了才敢起兵谋叛,因为他知道,祖逖死了之后,整个大晋在军事上就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可现在,祖逖还好好地活着呢,而他的权势也相对的弱很多,这次起兵,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为。
王敦虽然五内俱焚,却还是果决的道:“征兵,筹集粮草,我们南下广州!”
幕僚们一惊,连忙道:“可豫章郡现在被王玄和戴渊把持,我们怕是过不去。”
“那就打下去,”王敦道:“祖逖当务之急是接管建康一带,接手琅琊王的势力,动作没这么快,我们至少有一旬的时间可以转移。”
他道:“一旬之内拿下豫章,占据广州与北面相抗。”
广州,蛮夷之地,虽然不像江南一样有长江这道天险,但地理和人文环境更加的复杂,想要在那里生存下来不容易,统治更难了。
幕僚们已经能想到,王敦去到广州之后面对的挑战,以及几方势力的对抗讨伐。
王敦见他们满脸忐忑,就知道他们抗拒,于是放缓了语气安抚他们道:“广州虽偏,却不失为一个好地方,那里有崇山峻岭,能够抵挡住赵家军的攻击。”
“我们只需坚守三个月,赵含章国力消耗严重,此时又正修黄河,我等本就预计她不敢在此时损耗民力出兵,但她出兵了,那一定不长久,否则粮草不济,”王敦道:“所以我们只要挺过三个月,春耕在即,她不得不退兵,到那时,我们只要收服广州的俚僚便可。”
此时的广州地域很广,包括湖南南部,贵州东部和两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以部落自治,其中两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朝廷称为俚人和僚人,统称为俚僚。
其中僚人就是后世的壮族和侗族等同语系的先祖,他们可凶得很,如今大多自治,别说王敦,就是戴渊还有琅琊王的委派呢,他到广州也得用怀柔之策,不然,俚僚是不会服从他的统治的。
幕僚们对比了一下王敦这两年暴露出来的性格,都觉得他怕是收服不了俚僚。那些俚僚性格强横,遇弱则弱,遇强则强,要想王敦先装孙子……
他要是能装孙子,会和琅琊王闹到如此地步吗?
但贼船已上,很难再下来,他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当即活动起来,先抓壮丁服兵役,再派人下去收集粮草。
合肥一带的百姓顿时苦不堪言,粮食被强征他们还能出去流浪乞讨,只要土地在手,熬过半年就又有新收成了,总能想办法活下去,可人被强征走,那就是什么都没了。
于是合肥一带的百姓哭声震天,有人为了逃避兵役躲入山中,还有人干脆敲坏腿,以期躲过兵役。
就在越来越多的人要选择自残以躲过兵役时,王敦一直封闭的消息终于在民间流传,“赵家军来了,赵家军已经到合肥了——”
王敦其实在收到建康细作消息的那天傍晚就得知他派出去攻打钟离县的军队被赵家军挑了。
之后他就失去了赵家军的踪迹,再收到时,他们伏击了在当涂县征收粮草和兵役的队伍。
粮草被抢,刚征的新兵被放归,老兵被揍了一顿放走,为首者被杀,消息传开后,王敦占领下的淮南郡瑟瑟发抖。
再有军队出门征收粮草和新兵时就温和了许多,不敢太出头。
于是,赵家军大军未至,只是赵实一支两千人的奇袭骑兵就为赵含章赢得了淮南郡民心。
百姓们不敢在外喧哗,却在家中暗暗供奉起赵含章的牌位,祈祷赵家军赶紧收复淮南郡,将王敦赶走。
才插上香,外面鸡鸣狗吠,还没来得及走到门口查看,木门就被一脚踹开,三五个士兵手持大刀走进来,大声喊道:“奉命征讨粮草,你家有六口人,需上缴一石二斗粮,还有个十七岁青年,当入伍。”
因为冬天,地里无事可做,正在家中猫冬的一家人猛的被镇住,反应过来后连忙解释,“前儿我们已经交过一次兵税,又拿钱抵了兵役……”
“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这是第二次征兵税,赶紧交出来,别让我们亲自去搜!”
老人差点哭倒在地,“再没有粮食了,仅有的那些是过冬用的,只勉强糊口罢了,你们拿走,这是要杀人啊。”
老人上前,将双手递给他们道:“不然你们抓了我去,且抵一些粮税吧。”
“呸,半只脚都进棺材了,抓你是去打仗还是去送命?”士兵们自觉已经够温和了,要是之前,哪会废话这么多,一进门就抢了,但他们还不识好歹,那就只能动手了。
目光一扫,一个士兵眼疾手快的拽住一个青年,“兵役就他了,再去取粮食来。”
第1206章 被对手打过来的民心
看到被抓住的是大儿子,老人脸色大变,连忙伸手去拦,“他不行,他不行,他是家中劳力,不能去啊……”
话还未说完,士兵已经从屋里翻出了大半袋粮食,直接扛着走,但这还不够,一石二斗,一石都得一大麻袋了,这也就一半而已。
士兵们到处乱翻,看见有做好的鞋子也往怀里一塞,找了半天没找到,干脆就多抓了一人威胁道:“要是不给足粮食,就拿人头来抵。”
这是要多服一个兵役的节奏。
老人见小儿子也被抓了,连忙追着出去,快要出院子的时候终于抱住他的大腿哭道:“我给,我给。”
他回头招呼老妻和大儿媳,催促道:“快,快去将粮食取来。”
儿媳连忙回身朝厨房跑去,挪开木柴,在墙角那里有一个麻袋,跟着进来的士兵看见,推开她,直接把麻袋往外拖。
儿媳追在后面道:“这有一石,刚才那半袋起码有六斗,还请分出四斗来。”
士兵瞥了她一眼,根本就不答理她,为首的兵冷着脸道:“这半袋有六斗?我看也就二三斗,你们拒不缴税,耽误了我们多少时间,还未与你们要赔偿呢。”
士兵让人直接把两袋粮食都扛上,然后问老人,“你两个儿子,你要留下哪个?”
老人哀求,“两袋粮食官爷全部拿走吧,只希望能将两个孩子留下,他们只会拿锄头,哪里拿过刀枪?实在当不得兵啊。”
“谁又是天生会拿刀枪的?你选不选,再不选,我两个都带走。”
老人心痛得几乎卷缩起来,在两个儿子的目光下忍痛选了大儿子,他和小儿子道:“你侄子刚两岁,总不能让他才出生就没了爹。”
小儿子也理解,跪下给父母磕了一个头,还想和大哥说两句话,抓着他的士兵已经不耐烦的把人往外拽了。
大儿子顿时怒火中烧,奔进厨房拿起菜刀就要冲出去,被他母亲和妻子抱住拦下,这些人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比土匪还凶狠,隔壁村被征时就曾反抗过,结果被杀了好几个。
老人见士兵们凶狠的看过去,手中的刀都扬了起来,连忙在地上磕头,“小年轻火气壮,他们兄弟又友爱,这才犯糊涂,我打他,我狠狠地打他,还请官爷莫计较。”
说罢爬起来,抡起手臂就狠狠地朝大儿子脸上打去,连着打了两个巴掌,眼睛和脸都肿起来,又骂了他一顿,士兵们这才消气,带着人和粮食离开。
村子的主道上停着装粮食的牛车,他们征讨来的粮食放在车上,抓来的壮丁则用绳子绑着串成一串,等他们到了军营,正式成为兵才会被放开。
士兵们并不怕他们逃跑,毕竟,他们家在此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要是跑了,全家入刑。
这也是三十个士兵就可以搜刮一个村的原因所在,也是兵排在匪前的原因。
如果来的是土匪,他们可以杀了,土匪可能就不敢来了,但兵,他们若杀兵,那会惹来源源不断的麻烦。
所以,在百姓们心中,兵且比匪还要恶。
三十个士兵将整个村都搜刮了一遍,带来的五辆牛车装满,抓来的壮丁也被分为三队绑缚这才牵着牛车和壮丁往回走。
上了大路便能够和他们的大队伍汇合,官道上已经停了几支队伍,都是在附近村子里征讨粮草的,汇总在一起,便是三队,三百多个士兵。
大家看了一下彼此搜到的粮食,皆算得上是满载而归。
“江南果然富贵,都征讨第二次了还能征得这么多粮食,在我们青州,第一次一家都搜不出来三斗粮来。”
“这次也搜完了,下次就搜不出什么东西来了,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南下,大军都走了,就留下我们筹集粮草,这真不是人干的事,我祖宗十八代都被骂光了。”
“不挨骂就要掉脑袋,上头给的任务量你敢不完成?”
正说着闲话,突然一阵马蹄声起,众人循声扭头一看,顿时头皮发麻,烈日之下,“趙”字旗猎猎作响,刺得人眼疼。
已经有士兵双腿发颤,拿着刀的手也颤抖起来,被绑住双手的年轻人们却一阵激动,有人忍不住高声呼喊起来,“是赵家军,赵家军来救我们了!”
赵实并不是特意来救他们的,他只是要往阴陵县去,本是要向北而去的,但斥候来报说这儿有一支讨粮队抓了不少人。
想到这几天看到被征讨的村庄的惨状,赵实就直接带兵过来了。
因为是讨粮队,自然用不上两千人,赵实只带了一千人,但这也足够碾压对方。
很快战斗就结束了,他割断绳索,让他们自己解开,然后去摸了摸车上的粮袋后道:“一人从中拿两日口粮,其余皆还。”
士兵们应下,当即扯下随身带着的布袋,那是专门装粮食用的,因为是轻骑兵,他们每人每次最多带三日口粮。
正巧,今天他们带来的口粮吃完了。
每人都均匀的从每个布袋里掏两把粮食,然后将布袋绑好,赵实的士兵已经将壮丁们按村分好,让他们将自己村的粮食都带回去。
粮食是从谁家那里征讨的,谁家再自己领回去。
壮丁们感动不已,纷纷向赵实磕头。
有青年问赵实,“不知赵家军中可还招兵卒,我,我想当赵家军。”
赵实闻言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快回家去吧,兵哪是那么好当的?会死人的。”
“我愿意为赵家军死,也愿意为赵大将军死!”
“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想参军!”
十七岁的青年挤到前面来,大声道:“将军,您就收下我们吧,他们抢了我家所有的粮食,您要是不来,即便我已经顺从的去服役,家中没有粮食过冬,也难活下去了,是您救了我全家。”
赵实当然不可能招新人,但见他们如此热情,便想了想后道:“再过几日,赵家军一定会过来收复此地,你们先回家忍耐几日,等大军来到,你们再去军中求大元帅,他若愿意留你们,你们自可以留下,若不愿,还请你们帮扶一下,将王敦叛军的消息告之,这就足够了。”
又道:“还请你们与父老乡亲们言明,若遇上王敦叛军强征兵役,不要顽抗,以免丢了性命,不如跟着走,放心,到了战场上,我们赵家军也不滥杀对手,我们都知道,对面军中很多新兵都是强征的壮丁,到时候他们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便可将人收编后放归。”
壮丁们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整个人都亮起来了。
第1207章 相遇
各村村民们正自悲伤,心中还不断的滋生恐惧,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强征两次军粮,谁也不知下一次会何时征收。
但秋税过后又两次军粮,家中有存粮的人不多了,连青黄不接的二三月都不知怎么过,更不要说再被征收一次了。
而且,家家户户都失去了一个壮劳力。
正伤心得不行,村口又响起了车轮滚过的声音,村民们脸上忍不住浮现出怒色,正要回厨房拎刀时,就听见门外孩子们的欢呼声。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闯进来,高兴的大声道:“爷爷,我阿父回来了,我阿父回来了——”
正要提刀的老人一怔,连忙奔出门去,就见被强征去的孩子们牵着装满粮食的牛车回来,正笑容满面的和村子里的人打招呼。
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们终于忍不住造反,把征粮队给杀了。
和老人一样反应的人不少,他们连忙拉住人问情况,要是杀了人,他们全村得现在就躲到山里去吧?
壮丁们一点也不害怕,和大家道:“我们不是自己跑的,我们是被赵家军给救的,那些征粮队全被赵家军拿下了。”
村民们惊叹起来,放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