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节
作者:冬三十娘      更新:2024-07-09 19:05      字数:4439
  当右手掌中了一箭之后,严春生又是一箭射在了蒲子通熟悉的位置——当初严春生在烝阳大营受伤的地方。
  就是这可能致残的一箭,让他对严春生有了基本的信任。
  在数十人对区区八人的混战里,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蒲子通绝望地想要自尽免得受苦,但受了伤之后,严春生已经不再惧怕近身的麻烦,抽出腰刀冲上来又砍伤了他的另一只手和脚踝。
  “坚守王府,等待王师入城!蔡甲,去找到睿王和庄肃皇后,护好他们!”
  蒲子通眼里的绝望神色显露过之后,再冒出来的便是癫狂。
  “不忠不孝无情无义的狗皇帝!布这个局,下这个饵,以为平了我就能平了天下人心吗?”他咧着嘴呸了一口,“好叫天下人知道,他以先帝妻儿为饵,是何等忘恩负义阴狠毒辣之辈。如今假仁假义保护陛下,当天下人不会多想吗?”
  严春生一开始还记着自己是要生擒蒲子通,但听到后面就越来越不对劲。
  他听到蒲子通说“天下人不会多想吗”,细想一下之后浑身汗毛一竖,而后就在心脏的狂跳之中一刀割开了他的喉咙,同时一拳捣在他嘴上。
  严春生懂的东西不算多,可他意识到了一种两难境地。
  哪怕只是为了他严春生自己的小命,也要先灭了蒲子通的口——不,还有更多口要灭。
  当顾仕隆在错愕之中急忙调兵遣将攻入衡阳城,当衡阳城中其余守将见到高悬在睿王府门口的蒲子通、卜良宰头颅后,霎时间就崩溃四散了。
  预先计划好的一切都来不及,城南的城南将卒最早带着全部人逃往南面,玩命地从骆安和但昭年扼守的水口山寨堡那里冲击。
  诡异的是,骆安和但昭年并不出寨阻截。
  但当顾仕隆见到了严春生,只看到他跪在地上浑身是血:“蒲子通已决意弃城南逃,卑职不敢再等,只得不依令行事,提前发动。睿王府守卫森严,卑职折了三个兄弟,这才救下睿王母子。可惜不能生擒蒲子通,只能斩杀了事!”
  原委被他解释了一下,但随后来到衡阳城中的骆安从睿王府中过多的尸骸里看出了很不寻常的情况。
  严春生的伤很重,他剩余的三个兄弟同样都危在旦夕。
  不仅如此,府中太监、宫女也全都身死。
  顾仕隆和骆安对视片刻后,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而后,顾仕隆断然说道:“传令各军,牧羊之计放弃,叛军一个都不要放过!”
  不管陛下有着怎样的长远计划,但要尽可能防止一些传闻出现。
  当朱厚熜在十一月底返回到淮安之时,衡阳捷报终于传来。
  顾仕隆的奏报里还有一句话。
  【睿王受挟制与否,臣与骆安等正在查明。然残余叛军,宜速尽除。臣已传令各军、传信王伯安,务必转进郴州,合围残军,万死奏请陛下恩准!】
  朱厚熜沉默了下来,有份站在这里的人也都沉默了下来。
  难道顾仕隆是被军功所裹挟而抗命吗?
  朝廷对外说的是睿王受挟制,但顾仕隆现在说他和骆安等人正在查这件事,那么营救睿王母子的命令算什么?
  朱厚熜不愿在自己早已慑服的臣子面前表现出自己很疑惑的一面,因此沉默思索着。
  如果准奏,那么以剿代练的计划就破产了。
  皇帝在沉默,其他人也没开口。
  直到崔元咬了咬牙,大礼跪下说道:“臣请单独奏对!”
  第270章 万象不更新
  当淮阴驿这个被朱厚熜用作接见臣下的正厅里只剩下他和崔元时,朱厚熜先让他起来坐下了,而后深深地看着他。
  崔元心里有些发毛,他害怕自己接下来说错一个字。
  朱厚熜感受到了他的战战兢兢,因此先开口:“有话直言,不必惊惧,朕何曾因你们畅所欲言而治罪?”
  崔元却立刻跪了下去,先磕了个头:“陛下御极三年又半,君威日盛。新法富国之志甚坚,竟至于奉天殿上手刃举子、近又以谋逆之罪拿办四府知府。参策之中,靖安侯抵京时御驾南巡在即,无有劝谏之机;今衡阳城破,镇远侯有此奏报,臣万死直谏,望陛下恕罪!”
  朱厚熜沉默片刻,而后说道:“起来坐吧,今天不论你说什么,朕绝不怪罪于你。”
  崔元坐下之后,却仍旧沉默了片刻,随后才说:“臣请一杯薄酒。”
  “……还要壮胆才能说?还是要朕许金杯共饮之诺?”
  崔元不说话。
  朱厚熜想了想,喊黄锦来依了他。
  黄锦知机地出去了。
  崔元一饮而尽,抬头后才道:“今日,臣先从眼前事说起。陛下去泗州、去凤阳,半月以来,臣等惭愧,于黄淮水患毫无良策,不敢言可解此千古难题。”
  朱厚熜没明白他为什么先说这个,崔元随后就继续道:“陛下悟实践学,创诸新法,常有众臣未能臆测陛下天资卓绝之事,亦有新法不成则众臣身死族灭之忧,故而无人敢于言其必不可行!”
  “你是说,朕立威太多,众臣顾虑重重却不敢言?”
  “周希正公去后,重臣近臣之中,无人再敢如此劝谏陛下。”崔元凝重地说,“臣是驸马,是宗室之一。这些话,靖安侯没机会当面直谏,如今湖广奏报传来,只能由臣来说了。陛下,莫非是参策一心,让陛下认为天下诸事皆可言出法随、令行禁止、天下官绅皆能悉明新法精要、天下百姓大有民力可供改天换地乎?”
  “……你细细说。”
  崔元痛心疾首一般:“陛下除衍圣公、定祀孔新典,然天下官民深受儒门教化何止千年?陛下欲除杂草而使天下宽,然何有天子谋天下臣民反者?陛下欲治天下水患、兴天下水利以安民,然岂能轻视天地伟力、高估天下民力、错判人心私欲?教化、律法、利诱,陛下益重其后二者,而忘教化之难矣。”
  他顿了顿之后才说道:“以新法促不甘之辈反、而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处之;以剿代练、以谋逆之罪为绳索再促新法、练精兵、图将来开疆拓土。这些,正如此前王德华言新法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然则,现在就出了大岔子!天子以嫂侄为饵,此举背王道远矣!陛下纵然不惧青史,然天下人将如何看待陛下?不能尽得天下人心,新法如何能成?”
  朱厚熜听到了这里,才明白他想说的是什么话。
  崔元反正都说了这么多,现在干脆豁出去了:“陛下可先立威,那应当是煌煌天威,而非算计狠戾;陛下欲使天下再怀德,亦不可先做了寡恩之主。臣万死请教陛下:既知睿王母子大有被挟制之祸,则乱平后庄肃皇后、睿王如何自处?陛下如何处置?”
  “若蒲子通之辈本就包藏祸心谋朝篡位,睿王母子可曾受了折辱?天下人若说睿王母子对陛下继统之后诸事处置也颇有怨言,朝廷又如何处置?通通以谋逆之罪诛九族吗?”
  他最后才落下眼泪来:“陛下,今岁以来,就连臣都快心力交瘁里,夜不能眠,日日如履薄冰。臣不知陛下为何要如此操切,臣只知道,陛下不论如何忧心大明百病缠身,也不能如此一般盼着能毕其功于一役。臣等担不起这等重任,天下百姓也担不起连年叛乱、大役四起。便是要大行采买、激励工商,陛下岂不知无地之民也更易作乱吗?”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但最后这一大段的开头,说得很重。
  朱厚熜确实是从一开始就不怎么计较自己的名声和所谓风评,他始终认为自己只要把大明往好的方向带就行了。
  他决定了对夏氏和睿王的安排后,也始终觉得自己这样的安排没问题:反不反,主动权还不是在某些人手里?
  但现在崔元跟他说的是:你拿嫂侄做局,天下就不会认为你是个有德行的君主。
  而在已经深受儒门教化不知多少年的人们心里,皇帝应该是要脸的。
  如果皇帝是个脸都不要的人,你真的敢夸夸其谈将来天下会“怀德”吗?
  现在,崔元先提前告诉了他:黄淮水患,我们真的拿不出好办法。
  这么久以来,都是你牛逼,我们一半是觉得你是不是有办法,另一半也是因为上了贼船只能跟着你这个舵手走。
  朱厚熜默默地看着他。
  “如此说来,君臣一心,也不过是参策们在畏威?”
  崔元立刻摇了摇头:“陛下于大明之尽心竭力,臣等还是悉数感佩的。只是陛下,正如陛下所讲授的辩证法,对万物之理与人伦之理的认识,是要符合当前情状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陛下想的、做的,太急、太快。如今,岂非是陛下一次想解决太多矛盾、忘了主次?”
  朱厚熜终于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些。
  崔元用这些来劝他,无非是希望用朱厚熜也认可的东西来说服他。
  说直白点,如今的大明仍旧是过去那个大明,崇尚儒学所主张的道德人伦的大明。
  那么自己继位之后是怎么做的呢?
  从朱厚照手里接过皇位、还表达了对朱厚照的崇拜之后,后面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处死了他的两个舅舅、幽禁了他的母亲、过继了一个儿子给他之后又把他老婆孩子送出去做局……
  就算出发点是为了新法和大明的整个大局,他朱厚熜也忽略着大明如今现实的技术、思想、人力物力,满脑子只有新法,步子仍旧迈得这么大。
  朝廷中枢的重臣知道他是为大明操碎了心,掌握着大明舆论的地方官绅只会觉得他是个忘恩负义、阴狠残暴的皇帝。
  连他对睿王母子的处置,接下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历来民间对天家的流言蜚语会少吗?没有的,也可能传得不像样。
  全都杀了?
  “……朕知道了。”朱厚熜缓缓开口,顿了一下才说道,“传旨顾仕隆他们,从速彻底平叛吧。另外,今日不议黄淮水患了,朕要好好想一想。”
  “……陛下圣明,臣谢陛下隆恩!”
  崔元离开了,朱厚熜不知道那边的蒋冕等人见到他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朱厚熜的脸色不好看,淮阴驿当中就处处透露着小心。
  看了看跟在后面的黄锦,朱厚熜忽然想起以前曾在宫里问过高忠:“在朕身边,是不是常常提心吊胆?”
  那一次,是周诏刚刚劝他以国本为重、不要操之过急。
  现在,朱厚熜没有问黄锦,崔元已经给了他答案。
  在这种思绪里,黄锦见他停了脚步,小声地问:“陛下,要不要去淑妃那里坐坐?”
  朱厚熜微微一怔,而后明白了他的意思:文素云是活泼的性子,大概能把情绪不太好的自己逗开心。
  “不了,去静嫔那边吧。”
  朱厚熜心底微微叹了口气。
  他没做过老板。
  现在,他做了最厉害的那种老板三年半了,他发现自己称不上是个好老板和厉害老板。
  他根本谈不上多懂自己的员工。
  ……
  静嫔张晴荷是紫禁城里新朝皇帝的妃嫔之中最安静、最与世无争的一个,平常甚至于生活得像个出家人。
  她曾被张太后内定为将来要选入宫的工具之一,又因为日精门大火之后御史奉旨弹劾而被闹得人尽皆知,最后还是因为安静、守礼被选到朱厚熜面前,因为朱厚熜第一眼看见她时便有些惊艳而最后留在了宫里。
  如今,张晴荷已经十九岁了,但看到朱厚熜进来,一举一动比当年的林清萍还要守规矩,像个已经饱受礼仪教化多年而且处于卑位的中年女人一般谨小慎微。
  今天,张晴荷心里有些紧张。
  因为皇帝进来坐下之后,眼睛没有多欣赏窗外这淮阴驿精心修筑过一番的庭院,也没有在思索什么事情,只是一直追随着她。
  看她去亲自取茶叶,看她煮水,看她默默温杯泡茶。
  “我记得,你曾经不想被选入宫中的。”
  听到朱厚熜的话,张晴荷的手抖了抖,然后被茶壶中溅起的热茶水滴烫到了一下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