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二点二三      更新:2024-08-15 18:33      字数:1915
  她不合时宜地想起父亲对战争的取笑,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不必冲锋陷阵,无需担忧战火让他们失去一切。
  可是沈策呢?
  她心头一跳,为自己突如其来的悲观感到懊悔,连忙无声地祈求神佛。
  城墙上无人在意站在一旁的萧期,他登基三年,今年才十岁,比大权在握的长公主小了二十五岁。
  萧期默默望着离去的军队,面容仍然显得稚嫩。
  他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也是一个没有才能的皇帝。
  他出生时母后只是后宫里不起眼的嫔妃,在哥哥们激烈斗争中艰难地护佑他长大。
  太后总能适应各种环境,后宫处境困难她便伏小做低讨好宠妃,宫变后他们要拥护她的儿子为帝,她便推着儿子坐上龙椅,之后她开始想要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后,于是积极联络大臣。
  他过于懦弱,从不敢违抗长姐的命令,不敢与她争夺。他也太过无能,即使他不断退让,依旧无法保护母后,甚至连为她彻查真相都做不到。
  萧期站在萧华身侧,偶尔有臣子看到他,但他们的皇帝一脸困倦,眼神涣散地打着哈欠,实在是登不上台面。
  萧期看着萧华游刃有余、理所当然地勉励军队、命令朝臣,他并不在意,只是安静地当着他的傀儡皇帝。
  所有人都习惯了他的昏庸,正如他们习惯了皇帝身边站着长公主,习惯了朝堂上沉默不语的帝王,习惯所有奏折都送往长公主的桌上。
  第84章
  塞外的风沙挂在脸上, 吹不散无际的肃杀与荒凉。一眼望去总是无边无际的黄沙与石头,遥远处是千年不化的冰川。
  经历了最初的一战,将士不似出发时信心高涨。倒在沙场上的尸体面容模糊, 脏污覆面, 他们将其掩埋, 总认为刚刚埋下的人从前见过。
  回到营地后, 能够休息的人躺进帐篷, 裹紧被子疲惫睡去。
  主帐篷的将军们不敢松懈, 就着舆图又商议了许久,这次谋逆定王准备许久,他们不能轻敌。
  沈策走出帐篷时,月亮已上中天,向着穹顶弥漫白色寒霜, 吐出的雾气蒙蒙地变淡,他的身影与夜色融在一起。
  他们一路行来,寒冷不变,但雪却渐渐停了,风花雪月留在了远处的京城,塞外只有从不停歇的风沙。
  他抬头望着这一轮难得的明月,才从亡灵的包围中得以暂时脱身。
  他下意识猜测萧蕴龄的想法。离开前的最后一面,她已无外露的情绪, 与他道别时也只是像对一个普通故人, 不知此时她是否希望他回去。
  三千里之外, 金碧辉煌的皇宫早已进入安静夜晚,香料将寝殿熏得充斥浓郁果香, 地龙源源不断地输送暖流。
  萧蕴龄从梦中睁开眼,她没有睡意, 遂披着外袍坐在窗边,透过朦胧窗纸,她看到屋外仍在飘雪。
  她心中是万籁俱寂时的安宁,不为温饱操心、不为前途担忧的日子,像温热的泉水一般缓缓从手中流逝。
  她几乎忘记了沈策还在战场,也忘了自己身上有一桩婚约。
  但白天许霜音的到来唤醒了她的烦忧。
  许霜音随她的母亲进宫,萧蕴龄在暖阁中见到了她。
  上一次她听到许霜音的消息时,她还被沈策困在山上。许久不见,许霜音的样貌没有变化,她依旧是大家族得体的女儿。
  “从前他人说你们天生一对,我并不认同。他的情绪总是浅淡,我无法想象他爱慕一个人时的表现,可他和你结下世俗的婚约。”许霜音望着无尽的长廊,眉目间拢着疑虑与纠结,“后来你失踪了,我见他没有悲伤的情绪,不知为何却感到失望。”
  她审视自己的情感,为自己的隐秘的期望感到羞愧,又因为沈策不符合她的想象而失落。
  许霜音自顾自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离开时她的忧愁消解,萧蕴龄却因此想起了沈策。
  她想沈策果真是行事无所畏惧,他囚禁了她,却不在外边掩饰言行,哪怕他面上作些为她担忧的神情,都不至于让许霜音发觉异样。
  他总是如此,只顾自己。
  周围太过寂静,这样的环境容易让她回忆混乱与荒唐的一段时光,每当她想起沈策时,在金线交织中充满欲念的那双眼睛总会闯入她的脑海,恐惧立即冲破其他情绪,占据她的心神。
  萧蕴龄扶着窗沿艰难呼吸,她不能再被他控制。
  驿使骑快马将捷报送来时,萧蕴龄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心情,她期盼战争早点结束,但她希望迟些见到沈策。
  萧华高兴地笑出声。
  此时是戌时时刻,宫门已经下钥,但捷报仍然送了进来,可见她的重视。
  他们会赢吗?萧蕴龄收拾书案上成堆的文书,内心思索不断,她不懂战事,但萧华的情绪在这些日子逐渐和缓。
  萧蕴龄抬头往高座上望了一眼,萧华脸上还带着喜色。在沈策和她之间,长公主定然是偏向沈策的,如同沈策所说,她无法解决赐婚一事。
  她当初看中了沈策的心存死念,不曾想他后来越来越乐意生活,因此她被沈策的生命困住了。
  回去寝殿的路上,她碰到了梁妙,太后的外甥女,皇帝未来的妻子。
  萧蕴龄在佛寺时与她同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梁妙胆怯羞涩。自从太后昏迷不醒,她便入宫照料太后,有了管理一宫事宜的经历,梁妙待人接物更加娴熟,佛寺中的形象已然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