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前往山西
作者:
数沙人 更新:2024-08-18 20:37 字数:4206
小厮给洪承畴详细的介绍了房间之后就离开了房间,将洪承畴和王二等人留在了这里。
“你们今天晚上也就睡在这里吧。”
因为小厮没有给王二他们安排房间,所以洪承畴也只好让他们和自己睡在一起。
这要是放在以前,洪承畴是绝对不可能和王二这种人在一个房间睡觉的,可是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王二站在房间的客厅中,一脸兴奋的看着洪承畴,“哈哈,多谢了。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在这驿馆中享受一次!”
客厅的陈设还是以这个时代的陈设为主,里面没有沙发,摆放着这个时代的官帽椅和几张长条桌子。
客厅所处的的位置乃是房间的最南面,在客厅上方有一个天窗。
因为天窗以及南面的窗户,所以整个客厅都非常的亮堂。
在客厅和房门之间是一个洗手间,整套房子一共有两个洗手间,洗手间中都有洗澡的地方。
第二个洗手间所在的位置乃是在紧靠着客厅的最大的那个卧室旁边。
“我怎么感觉这里面不太冷,相反还有些暖和?这里是顶层,太阳光能照射进来,可应该不可能这么暖和吧?马上就要过年了,虽然今天天气晴朗,可也比较寒冷,按理说房间不可能这么暖和,这又是为什么?”洪承畴坐在椅子上,没多长时间就察觉到了不同之处。
王二在客厅中来来回回走动着,一脸好奇的查看这客厅中的东西。
当他听到洪承畴的声音之后,他走到客厅的南墙旁,拍了拍南墙上面挂着的暖气片。
“那是因为房间中有暖气,我给你说啊,整个宣镇除过总兵府之外,就只有驿馆当中有暖气。
就连那些官员的办事处也只是烧的地龙,这暖气可是个好东西。我以前经常听人说,可这还是我第一次见。”王二拍打着暖气片,一脸笑容的道。
房间中的暖气片乃是炼铁厂专门生产出来的,和后世的暖气片差不多。
洪承畴一听暖气这个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名词,有些疑惑起来。
他站起身子走到王二的旁边,将手放在暖气片上。
刚一放上去,一股暖流就从手上传来,虽然温度不太高。
“这也太神奇了,这几根铁管子竟然是热的,这怎么实现的?”洪承畴一脸兴奋的看着王二。
“嘿嘿,这还是我听说的。听说在驿馆的后院有一个专门烧暖气的地方,在这个房子里,烧开的热水会被由蒸汽机带动的管道输送到暖气管道中。
而暖气又遍布驿馆中所有的房间,所以驿馆中的这些房间就算是不生火,也会非常的暖和。
这还是顶楼,我以前听人说,一二楼的暖气都不敢用手碰,一碰一个泡,非常的热。”王二回想着他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一脸显摆的给洪承畴说道。
洪承畴听着王二的解释,长叹一口气,有些落寞起来。
“没想到我这前几十年见到的新东西甚至都没有在宣镇走一圈见到的多。
一叶知秋,光是从这些地方就能看出来宣镇的强大之处,看来宣镇和朝廷之争已成定局啊。”洪承畴心中感慨了几句,随后站在客厅的南窗外面,投过南窗的玻璃往外看去。
除过宣镇的银行大楼之外,也就是驿馆的楼最高。
洪承畴看着外面那些低矮的房屋,忽然生出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时间缓缓而过,当夜晚将近的时候,驿馆将晚饭送了过来。
送来的晚饭也就是家常便饭,说不上有多好吃,也说不上有多难吃。
吃过晚饭之后,房间中的蜡烛也全都点了起来。
房间中的蜡烛很多,都是质量上乘的蜡烛,燃烧起来非常干净,不会有黑烟产生。
虽然效果不能和后世的电灯相比,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可以了。
“对了,我忘了给你说了。”王二刚刚从洗手间中走出来,他看着坐在客厅南窗旁边,静静看着窗外发呆的洪承畴,忽然想起来自己忘记给洪承畴介绍该如何上厕所了。
“洪先生,洪先生?”王二走到洪承畴旁边,轻唤了几声。
洪承畴转过头来看向王二,“怎么了?”
“是这样的,我忘了给你说茅房该怎么使用。根据我的观察,这套房子里一共有两个茅房,其中最大的那个卧室隔壁就有一个。”
王二此言刚落,洪承畴就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王二,表情极度夸张,“什么?茅房?茅房竟然还在房间里?这如何能让人安稳?”
这个时代的茅房,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士绅,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普通老百姓为了省钱,搭建茅房的时候就在自己后院中的地上挖一个坑,然后用茅草将周围围起来。
家境稍微有些好的或者是居住在城镇中的,要么在茅房后面挖一个粪池,和茅房相连。要么使用马桶,将排泄物都放在马桶中,然后静静的等待第二天收金汁夜来香的人。
这个时代的马桶可不是后世的抽水马桶,只不过是一个改变容纳物的木桶罢了。
在那些大城池中,甚至还有涮洗马桶的这个职业。
士绅也好不到哪里去,大体上和以上两种差不多。高档也高档不到哪里去,撑死也就是茅房的装潢能好点,要么就是马桶的材料能珍贵一些。
可是,不管是哪一种茅房,洪承畴也从来没听说将茅房安置在房间中的。
哪怕是最穷苦的人家,恐怕也不会将茅房安置在房间中啊。
“我说你干嘛这么一惊一乍?驿馆的茅房可不是你以为的那种茅房,你先过来看看。”王二冲着洪承畴招招手,随后指了指身后的茅房。“这就是茅房?”
“怎么可能?这要是茅房的话,不可能不会有臭气传来,为什么我闻不到?”洪承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脸纳闷的走了过去。
王二看着洪承畴不相信的样子,直接将洗手间的房门打开,指着洗手间最里面的抽水马桶,对着洪承畴说道:“看到没,这就是茅房。这个叫抽水马桶,听说乃是总兵大人发明出来的。
如今这种东西在宣镇当中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多人家都喜欢用这个。除过这种抽水马桶之外,还有一种蹲坑,那个怎么说呢,反正就是便宜。”
抽水马桶制造起来也不算难,所以在蒸汽机制造出来之后,赵文就将后世的抽水马桶稍作改造拿了出来。
洪承畴看了看这个造型古怪泛着陶瓷光芒的马桶,再看了看王二,“这玩意就是茅房?这怎么可能?马桶用陶瓷烧制的,这也太奢侈了吧?”
“你先别管奢侈不奢侈,我告诉你怎么使用。”
抽水马桶现在在宣镇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东西,王二家中也有,所以会使用也不足为奇。
接着,王二就详细的为洪承畴解释了抽水马桶的使用方法。
半晌之后,洪承畴一脸恍然大悟的道:“怪不得能安装在房间中,原来是通过管道将里面的东西全都传送了出去,怪不得,怪不得。”
……
差不多十天之后,对士绅的考核也基本上结束了。
这次考核总共挑选出来了差不多有一百多人,然而报考的士绅就有两千多人,二十比一的录取率相对于科举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除过挑选出来的士绅之外,还有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五百多名学生。
不光是士绅和学生,刘文众还从宣镇各地抽调了差不多两百多名书吏。
这些人加起来有八百多人,可是这些人相对于整个山西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明朝山西一共有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县。
一个县城里面吃朝廷俸禄的官员在六个左右,县城中那些捕快衙役之类的不算官,不吃朝廷俸禄,吃的是地方财政。
按照这样算下来,整个山西吃朝廷俸禄的官员大约在六百多个。
虽然从宣镇抽调出来治理山西的人也有八百多人,可相对于整个山西来说,还是太少,也就是勉勉强强将整个山西控制了下来。
俗话说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想要实现皇权下乡还得不少的时间。
将这些人挑选出来之后,刘文众又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开始分配他们所管理的地方。
为了公平起见,刘文众使用了这个时代最公平、最朴素的办法,那就是抓阄。
从大学挑选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和挑选出来的士绅是父子关系,为了避免两者共同治理一个地方,所以刘文众就提前将他们先行分开。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治理山西县城的,至于山西的那些府城,还要重新派遣有能力的官员。
将一切事情敲定之后,总共差不多过去了十五天左右。
而这个时候,从宣镇到阳原的铁路也已经大体上完工,铁路也基本上建成。虽然距离真正完工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但是火车倒也能在铁路上跑。
在第十七天早上,洪承畴起床没多久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洪承畴打开房门,看着门口站着的王海生,“是不是要出发了?”
在前一天晚上,洪承畴就得到了出发前往山西的消息。
“没错,再还有两个时辰火车就要开了,你赶紧快点。”王海生一脸平静的道。
洪承畴心中一喜,“难道说从宣镇到山西的铁路修通了?”
“不是,如今宣镇的铁路只修到了阳原,到了阳原之后,你们就需要步行前往山西。”王海生说道。
“这样倒也不错!”虽然没有修到山西,但是能坐火车到达阳原也还算不错。
“既然如此,我先走了,你赶紧收拾一下。你要赶紧快点,火车不等人,要是错过了今天这趟,你就只能等明天了。”王海生叮嘱了洪承畴几句,随后离开了驿馆。
洪承畴送走了王海生之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带着王二他们下了楼。
洪承畴毕竟是被俘虏来的,除过几身换洗的衣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所以收拾起来速度也非常的快。
“洪先生,既然你要去山西了,那我们就回长安所复命去了,火车站我们也领着你去过了,我们就不送你了。”王二站在驿馆门口,冲着洪承畴拱拱手。
“不跟着我一起去山西吗?”洪承畴有些疑惑的看着王二。
王二轻笑一声,“我们隶属于周将军管辖,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去山西的。
如今宣镇有一批物资要往长安所运送,我们要及时赶过去,和运送物资的人一起前往长安所,所以我们就不能将你送到火车站了。
总兵大人是一个看重能力,不看重出身的人。虽然先生是俘虏,但凭借着先生的本事,总兵大人肯定会重用先生的。”
在离开之前,王二冲着洪承畴一抱拳,郑重其事的道:“先生后会有期!”
洪承畴见此,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对着王二等人拱拱手,一脸珍重的道:“后会有期!”
虽然王二等人只是普通的士兵,但在这些天里只有王二等人陪在洪承畴身边,并且还为他详细的讲解了宣镇那么多的事情。现在冷不丁的就要分别,洪承畴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怅惘。
洪承畴也知道,两人的身份差距颇大,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恐怕再也不会相见了。
看着王二等人离开的身影,洪承畴心中有些不太好受。
王二这人经常将自己是俘虏挂在嘴上,可是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俘虏而看不起自己。
如果可以的话,洪承畴倒是非常希望他们也能跟着自己一起去山西,毕竟自己对他们也颇为熟悉。
良久之后,洪承畴长叹一口气,背着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包袱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几刻钟之后,洪承畴来到了火车站外面的广场上。
现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前往山西的士绅学生以及书吏。
王海生领着几十个巡捕在广场上跑来跑去,不停的维持着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