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
作者:狂风徐徐      更新:2024-08-29 20:22      字数:4291
  但还是有个疑惑难以解开……李善在心里琢磨,李渊为什么要这么做?
  选人,选人……难道我就不能选你吗?!
  你李渊就这么没自信,我就不能选你?
  暗地里投入李世民麾下,但明面上有太多难处,但李善不可能投入东宫,又不愿意跳平阳公主那个火坑,本来还想着趁这个机会扒上李渊这条大腿……想必李世民也乐意看到这一幕。
  没想到李渊好像没这心思……是因为我分量还是太轻吗?
  看面前这个少年郎久久无语,崔信咳嗽一声,李善这才回过神来,“今日多谢崔公。”
  “如何谢?”
  李善呃了声,咽了口唾沫,“还请崔公吩咐。”
  崔信一甩袖袍,冷着脸看向正走过来的宇文士及,低声道:“日后诗文,当送来由某点评。”
  李善咧咧嘴,回身看见宇文士及,行了个礼,用崔信才能听见的音量道:“多谢崔叔父。”
  好吧,从崔舍人转回崔公,再转回崔叔父了……李善现在当然看得懂,也听得懂,人家崔信是个女儿奴,但又拗不过女儿。
  随口打了个招呼,宇文士及与崔信擦肩而过,低声问:“陛下有意许中书舍人?”
  李善点点头,又摇摇头,“小侄少于历练,不宜出任。”
  虽然已经知晓了,但宇文士及还是有点失望,顿了顿才笑道:“年方十八爵封县公,他日当并肩尔曾祖。”
  李善的曾祖李穆爵封申国公,李善还差了两级。
  又聊了几句后,李善步行穿过官衙,两旁的三省吏员频频相望,如此年轻,非继爵而封县公,在唐初这等历史上难得的爵位大放送的时期,也是非常少见的。
  李善瞄见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投来晦暗不明的眼神,他认得这位……天策府司马,刚刚从吏部尚书转为工部尚书的封伦。
  快步出了皇城,本打算还和李楷、王仁表聚一聚,现在也没了心思,李善打马径直回了朱家沟,今日凌敬特地请了假在家中等候。
  当李善将今日觐见诸事一一说明后,马周的反应是羡慕嫉妒恨……和圣人、太子、皇子、公主以伯兄相称,简而言之一句话,日后别说京兆杜氏,就是五姓七家也不会再用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夺李家产业了。
  而凌敬却笑道:“崔舍人颇有回护之意……看来对你观感不差,或仍有联姻之意。”
  “今日言明,诗文当送去受其点评。”李善嘴角抽抽。
  “还真有联姻之意呢。”马周啧啧道:“奉命通信……”
  呃,这算不算奉旨泡妞啊?
  李善瞪了眼过去,将心中疑惑逐一说出。
  思索的时间并不长,马周断然道:“圣人无易储之心,但怀仁去岁山东战事,助秦王断太子军功之路。”
  “今日秦王一言不发,太子屡屡帮腔,理应无碍。”
  马周的意思很明显,李渊是怕李善投入李世民麾下,对李建成造成威胁。
  李善点点头,但立即摇头,“或有可能,但并不至此。”
  李善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说有分量的确有分量,说没分量也的确没分量……东宫、秦王夺嫡,自己真的能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李世民如果是武力夺位,自己帮不上多少忙……毕竟历史轨迹已经修改,这一世未必有玄武门之变,即使有,恐怕也面目全非。
  如果是正常的夺嫡,自己虽爵封县公,但在其间只是个小卒子而已,李渊有这个必要来确定政治立场吗?
  李善虽然是个穿越者,更对如今朝中相当一部分高官显贵有着一定的判断力,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薄弱的多……说得简单点,心是真的没凌敬脏。
  凌敬在长久的思索后,低声问道:“只怕怀仁当日之言成真。”
  “什么?”
  “平阳公主很可能会掌北衙禁军。”
  “砰!”李善拍案而起,脸色变幻莫测。
  救命之恩,这决定了李善对平阳公主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力,若是平阳公主即将掌北衙禁军,护卫皇城,成为李渊身边最为可靠,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在这种情况下,李渊的确有必要看一看李善的政治立场。
  历朝历代中,为了皇位,父杀子,子弑父,兄杀弟,侄杀叔,类似的事络绎不绝,李渊又不是朱元璋那种草莽出身,即使是草莽出身,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李善的思绪越飞越远,不禁想到,如果李渊真的在这时候就已经有所提防,那为什么最后李世民还能成功的发动玄武门之变呢?
  是因为平阳公主病逝后,李渊找不到一个绝对信任的人吗?
  是因为李世民在军中威望太高,李渊选来选去,北衙禁军依旧被李世民掌控吗?
  还是因为李世民示敌以弱,发动奇袭呢?
  李善记得史书上记载,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的处境相当不好,被太子、齐王逼迫的挺惨。
  这一夜,书房的灯一直亮到了半夜。
  凌敬、马周在长时间商议后的决定是……让李善想尽办法媚上。
  只要讨得李渊的欢心,接下来一切就好办了。
  但李善的决定是……接下来我要缩着脑袋待在太医署里,媚上,这个我真的不擅长啊!
  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获
  推开窗户,窗外是一片茵茵绿植,视线所及内有点点鲜艳的花儿点缀其中,李善脚尖勾了把椅子过来,就坐在这儿,怔怔的盯着窗外,似在赏景。
  一旁的周氏端了杯温水过来,一个被窝睡,自然知道老夫人善于烹茶,但夫君其实不喜饮茶,往日都是一杯温水。
  天晓得李善前世喝得最多的就是茶,只不过都是乡下最为普通的炒青。
  李善随意握着周氏软若无骨的小手摩挲,心里正在琢磨,昨日觐见的收获。
  好处很多,首先爵封馆陶县公,母亲朱氏欣喜若狂……李善觉得,母亲如此欣喜,很大程度在于李德武的散阶至今只是个八品的征事郎。
  李楷、王仁表、张文瓘多位好友都递了帖子,准备登门相贺,以馆陶为名封爵,显然是针对李善筹谋山东战事之功。
  其次是实封百户,此事尚书省下属户部已经传令长安县衙,长安令李乾佑那边很快就会将这百户划去,很快,朱家沟就正式被划入李家门下,等于是李家的庄子了。
  其三,与李渊伯侄相称,也算是好处吧。
  虽然李渊父子未必以后会放在心上,虽然只是个名头,但也是能唬人的。
  大事拿不出手,但小事却能起到作用……以后不会再有人,比如王仁佑莫名其妙的下绊子了这种破事了。
  李善默默在心里盘算,还有第四,第五……躲开了中书舍人,也算是好处吧。
  李建成显然有意招揽,李世民冷眼旁观,李善觉得马周、凌敬出的都是馊主意,自己媚上,越是得李渊欢心,越是陷入漩涡中,自己需要安静一点。
  这段时日正好在太医署培养一批人手出来……李世民这货的性格就决定了,接下来至少二十年内,战事不断。
  李渊曲起手指算了算,历史上的李世民登基后,先打dtz,然后是吐谷浑、薛延陀,一路打到西域灭了高昌,设安西都护府,之后又是吐蕃,没办法人家占据高原不好打,就是驾崩之前还亲征高句丽。
  培养出一批战场急救兵、战场护士还是有必要的……李善心想,正好这段时间安静一点,尽量躲开漩涡,毕竟自己在夺嫡之争中,分量并不重。
  风儿在院中盘桓,吹得花草摇曳,拐了个弯钻从窗户钻进屋内,扑在脸上,引得李善微微叹息,从去年九月随李乾佑南下陕东道至今,自己折腾的够厉害了,以至于成为焦点人物,实在是身心俱疲。
  “郎君,郎君。”
  随着娇柔的嚷嚷,小蛮提着个篮子小跑着进来,凑到李善身边,“郎君看!”
  李善一转头,小蛮捧着一个鲜红的桃子。
  试着咬了口,不算甜,但水分挺足,脆生生的,李善几口干掉了个,心想未入平阳公主府之时还是桃花盛开之际,如今都能吃上桃子了。
  “哪来的桃子?”
  “辩机送来的,山上好些桃树,辩机知道哪棵桃子甜。”
  李善随口附和几句,将七八个桃子分了分,三个人很快干掉……哎,穿越到这个朝代,却是西北之地,很多水果这辈子都未必能吃得到嘴。
  比如李善挺喜欢的菠萝、杨梅、榴莲……而且这个时代的水果说的好听点那是原生态,但实际上没有经过培育,口感、甜度各个方面其实都和后世相差甚远。
  去洗了把手,李善随意出门转了转,今日执勤的是范十一和朱八,两个人跟在身后不敢稍离。
  站在小小山丘下,李善低头看着下面的圆潭,耳边传来轻微的水流撞击声,转头看向东山,山腰处弯弯绕绕的引水渠不时溅起一团水雾。
  “朱八,朱家沟划入某门下,村中可有人牢骚?”李善随口问了句。
  要知道,朱家沟成了李家的庄子,就意味着不再是僧产,是需要缴纳税赋的,虽然并不算入府兵的兵源,但李善一旦上阵,庄子青壮为其亲卫。
  朱八很诧异的反问:“这等好事,均要谢郎君恩德,何人敢牢骚?”
  另一侧的朱石头笑道:“郎君,原本村中田地贫瘠,只靠东山寺免交税赋,但也年年均有青黄不接之日,只能以野菜充饥。”
  “自郎君落脚,广施恩惠,聚拢人口,多购良田,又有诸多产业,何人不感郎君大恩。”
  这方面是朱氏的功劳,昨晚第一时间就发话了……东山寺产业,不归入李家门下,依旧是朱氏族人和李家共同分润。
  “再说了,如今村中口粮充足,这两年寺中僧人屡屡还俗,再过几年,怕是都没人了。”
  这倒是真的,东山寺未必一直存在,而庄子缴纳的税赋本来就少,相比起来也划算,李善随意踱步,笑道:“辩机不就没还俗嘛。”
  朱八嘿嘿笑道:“不让他吃鸡腿,看他还不还俗!”
  从山丘上下来,李善绕道村南侧,几十个青壮正在挖土,一方面是为了挖掘河道,另一方面正好将挖出的黏土作为制砖的原料。
  距离并不长,而且如今四月下旬,也不是农忙时节,工程进展还算快,眼看着再有个把月就能完工了。
  朱石头感慨道:“郎君落脚两年,此地已非旧观。”
  李善笑着点点头,的确如此,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很多很多,甚至改动了历史轨迹,但最贴近自己的,还是这个村落的变化。
  突然想起高中那个女同桌,长得挺清秀的,大学毕业之后居然去考了老家的公务员,下基层在村里做了村官,信誓旦旦的要建设新农村……李善心想,也不知道她做到了没有但自己倒是在这个时代做到了。
  正是黄昏时分,李善走在村内外的道路上,下田耕作的老农,各处警戒的青壮,调皮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还有端着洗衣盆的妇人,无不纷纷或恭敬,或亲热的上前行礼。
  前头一辆马车缓缓驶近,凌敬掀开车帘,看见李善笑问道:“可取新名了?”
  昨晚朱玮知晓后,就怂恿李善换个村名。
  李善想了想随口道:“村西日潭,村东月潭,便为日月潭吧。”
  第二百八十二章 这画风不对啊!
  如今的长安是前隋将作大匠宇文凯的杰作,这位中国历史上出色的建筑师有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整整齐齐,什么都要整整齐齐。
  不过是长安还是洛阳,里坊区都是整整齐齐,一个一百零八坊,一个是一百零三坊,都是排列的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