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16节
作者:理振      更新:2024-09-05 16:51      字数:4099
  首先是情报。
  那镶蓝旗佐领毕竟只是一人,虽然从他嘴里得出了清军辎重所在,但明军也都不是襄阳人,对城中的格局、街道一无所知,一不小心迷路都是问题。
  好在这事也不难解决,济尔哈朗不是把城中百姓都驱逐出去了吗?锦衣卫出面,直接找来许多被驱逐的百姓,询问统计信息,基本把城里的街道巷陌给摸透了。
  除此之外,更为麻烦的,就是人选问题。
  孤军深入城内,还要在黑灯瞎火中,完成计划,不能在途中被发现,锦衣卫自然会派出精干人手,但这事过程中肯定也有战斗,明军亦不好坐视。
  何况这事,锦衣卫也是第一次干,毫无经验。
  干这事,肯定不能是只知厮杀的糙汉,必须得是灵动有心计,心中有沟壑的,最好有文化,能解决许多问题。
  反复考量之下,前军的一名副将竟是主动请缨。
  乃是刘体纯部副将,名唤马宝。
  马宝今年不过二十出头,之前年方十八,就作为参将,和李定国在云南磨盘山伏击满清勇将鳌拜,立下战功,东征之时,也颇有斩获,累功升为副将,一开始是在左军,而后调到前军刘体纯部。
  虽然级别没动,但人人都知道这是升迁的前兆,因为刘体纯部是前军主力师,在这当副将,只要立下战功,估计就会调回枢密院当一年承旨后,便能外放为总兵,独领一师了。
  虽说光烈朝武将,由于战事不断,又多次扩军,所以升迁颇快,但也不是没有门槛,其中最难的就是从副将升到总兵这一级。
  因为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上面来了文书,就能马上调动,而副将升总兵,独领一师,则需要将领资历经验足够,并且升迁之前,往往都要先回枢密院干个一年半载。
  当然,战时亦有特例,比如在北面立下了大功的王愬,直接就从参佐,连跳三级,成了总兵。
  李过考虑良久,觉得马宝还真是合适。
  一方面,其人勇力、武艺出众,无论是在左军,还是在前军当中都是出了名的,于左军任参将之时,李定国就称赞其为“稚虎”。
  除此之外,当初江南光复,南京的兵学苑建立以后,将一批年轻将领调回了京师进行“高级班”轮训,重新教育,马宝就是其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所以其人也并非是什么大老粗的糙汉,再说当初在云南,伏击鳌拜,配合锦衣卫光复昆明城,也算是有过一些经验。
  思来想去,就同意了马宝的请战。
  最终,由明军挑选十五名精锐,和十五名锦衣卫所遣的干事,共三十人,作为别动队,来做这事。
  其中,以马宝为首,锦衣卫方面的一名程姓百户为副。
  最后的问题,便是行动方案了。
  怎么潜进去?进去以后干嘛?
  好在锦衣卫方面,在搜罗被驱逐城外的襄阳百姓口中信息后,又结合自己掌握的一些资料,不难找出突破口。
  根据那清军佐领的口供,清军辎重粮草堆放在襄阳城东北隅的仁和坊和阳春坊,这里原本是以前襄阳游击将军衙门都署所在。
  锦衣卫方面思来想去,只有让这三十人,从西北面,靠山的地方,悄悄潜入襄阳城墙……
  但即使如此,也非常困难,襄阳护城河数十丈宽,城墙也不矮,恐怕需要一番思量策划。
  -------------------------------------
  “时王师围城不克,一日夜袭,俘敌军佐,讯之,得城中辎粮所在,过遂起焚粮计,宝请战,自领十四骁勇,与锦衣十五缇骑合,欲以城西潜……”
  ——《后明史,勋臣第十九,马三宝列传》
  第41章 夜火(上)
  襄阳城三面临江,而隔着江对面的城南外,却是被诸多山势环绕着。
  主要是真武山和琵琶山的北麓,山势弧度虽然算不上多么陡峭,但也不算低矮,还是有上百丈的样子,从山腰便能一窥三丈左右的襄阳城墙。
  故而,如若明军锐士想要潜入城中,这里颇为合适。
  只需要用绳索,自靠近城墙的山腰处,便能悄悄爬上城墙,潜入城内。
  但这事说着简单,这番动作,大概有三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首先,襄阳城的护城河实在太过宽阔,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把人送过去?
  其次,送过去以后,如何不引起注意的翻城而入?
  最后,翻入城墙,还要先隐蔽起来,否则就靠这三十号人,一旦被发现,立马就得玩完。
  所以,按照计划,在此之前,明军会先在黄昏以后,先后派遣数支偏师精锐,夜袭城墙,一方面是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算是疲乏清军,若事有不可为,还能起接应之用。
  马宝领着三十骁锐,检查各式装备,而后在早晨时,就已经登上真武山,先用专门制造,倍率更高的望远镜,眺望观察襄阳南城城墙上的形势。
  随后慢慢移动,隐藏在真武山临近城墙的山腰之下,等待时机。
  至于城外的明军,依旧与往日无二,开始组织攻城,炮火齐加,鸣响厮杀声不断。
  直至黄昏
  晚间后,李过又点检三千精锐,分为六支,每支五百甲士,抬着数十艘小舟、竹排,先后在各城门外发起夜袭。
  当然,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但明军的攻势相当密集,自酉时(十九点)以后,直至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六支部队,轮流发起袭击,让清军疲于奔命。
  但丑时以后,也许是明军“力乏”,攻势逐渐转弱,最后停息下来。
  济尔哈朗总算松了一口气,此时已经是深夜凌晨,还有一个多时辰就天亮了。
  明军也撤回宿营,不来打扰,眼看是休整去了。
  济尔哈朗才命令城上守卫注意留下人看望后,回去休息。
  而此时,其实才是守城清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大战刚刚过去,又是午夜时分,众人自早晨开始,厮杀、警惕良久,精神过度紧张,如今大多都松散下来,又兼之前夜袭的明军已经被击退数波,眼见就要天亮,肯定不会再来了。
  就算再来,按照之前那几百人的规模,也不难被发现。
  但当此之时,却是马宝等人行事的机会……
  -------------------------------------
  三十人为了不造出声响,并未着铁甲,只是裹有轻便的皮加衬在内里而已,外面则用黑布衣袍罩好,既能在夜里能够藏身,也能防止发出声响。
  至于钢刃兵器,也用薄布裹住,其实他们也并未带长柄兵器,只是人手一柄短刃而已。
  除此之外,另有双管火铳。
  只不过这三十人手中的火铳形制颇为怪异,乃是锦衣卫专门提供的,马宝拿到手后,好奇把玩了良久……
  这玩意,怎么没有火绳啊?
  这个问题也是马宝一开始,向身侧那位作为自己副手,名叫程横的锦衣卫百户所问。
  马宝虽然年轻,但十三岁就跟随民军四处流窜作战,多年以来,也算是身经百战了,对于各种火器并不陌生。
  但手中这种,没有火绳,扳机上面,只是用钢制钳口,钳着一枚火石的短发火铳,还真是第一次见。
  事实上,自生(燧发)火铳的研制,在明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玩意的思路本来就不难想出,大家伙都有过用火石燧发代替火绳引火的尝试。
  问题在于,效果都不怎么样。
  是的,燧发枪刚刚被发明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是被嫌弃的东西。
  崇祯八年,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所撰写的《军器图说》中,就有自发火铳的详细介绍。
  “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这种东西好处多多,一方面不用害怕像之前清明时节那种空气潮湿,或者是刮风、天气冰冷,导致火绳难以激发的情况。
  同时也能免去临战时,必须要携带火种,还要先点燃火绳的麻烦,颇为省事,能大大提高效率。
  但唯一的问题是,早期的燧发枪,击发率相当可怜……
  在技术成熟之前,早期燧发枪的哑火率,高达四成以上,每十支火铳一同激发,其中四五支都得哑火。
  这玩意怎么用?
  其实在这时候很早以前,中西方的工匠们,都各自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燧发枪的设计与结构,这玩意本来就没啥高精尖的东西。
  但燧发枪的哑火是个技术问题,燧石问题、火药问题、机械问题,都得慢慢尝试,在实践中慢慢改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以至于历史上最早的燧发枪,在十六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但等技术完全成熟,并且广泛应用,却是一百五十年以后的十七世纪末的事情了。
  这个工作,武备局从光烈三年就开始立项了,至今已经弄了四年,也的确搞出了不少成果。
  首先是改良击发火药,还有枪机的机械结构与燧石质量。
  最后做出了一批样品,包括步枪、短铳、双管短铳等等。
  不过还没有建立规模生产,毕竟靠少数优秀工匠,反复打磨弄出来的产品是一回事,按照标准规范,利用车床、水力、畜力,一天制作上百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三十支专门调来的新式双发短铳,也算是实战检验的样品了。
  一般情况下,工部但有新出炉的新鲜古怪武器,锦衣卫往往都是第一个用的,所以锦衣卫的不少装备,马宝等人还真是黄花闺女上花轿,头次见了。
  故而程横足足用了半日时间,向所有人示范这些装备的用法和效果。
  包括不用火绳击发的燧发短铳,里面裹有石灰粉的小型掌雷,小型钢弩,以及用于投毒、刺杀的种种工具……
  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那一副精巧,只有巴掌大的怀表。
  这玩意如果拿到南京市场上发卖,少说能换近千银元。
  在工业革命以前,钟表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稀有的奢侈品。
  不过朱由榔明白这种精准计时器对于军事的意义,故而不同于历史上钟表传入后,想尽各种花活,用于装饰玩乐的清朝帝王们。
  朱由榔自己宫里只有三副葡萄牙和英国人的贡品摆着,却是咬牙拿出数十万两之巨,一方面支持工部研发改良,另一方面在锦衣卫和高层指挥官尝试装备。
  若是朱由榔在场,恐怕也会感叹,如今的锦衣卫执行司,在五六年的建设下,还颇有些后世克格勃、cia的风范了……
  当然了,其实也就是家伙事唬人,真论实战经验,其实也没用过几次。
  这燧发火铳,还是第一次用于实战呢。
  万事俱备以后,当夜三十人的软鞋都是专门设计,以避免在地面上踩踏时发出太大声响,悄悄来到城西南护城河畔……
  -------------------------------------
  “锦衣卫,为御署,掌军情、外探、护卫诸务,置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一人,佥事若干,镇抚使四,曰‘探马’、‘执行’、‘内视’、‘总务’,情事不经内阁,直报御前。”
  ——《大明会典修注》,明·顾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