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五妖媚 第54节
作者:
许乘月 更新:2023-04-15 05:31 字数:4150
“当年那人出走时京中也正混乱,宁王的人、平王余党、坚持‘新学’的顽固们全都在那时出城,乱成一锅粥,”说到这个,严怀朗也是烦恼至极,“那人夹杂在这些人中,必定不敢轻易让人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如今又时隔四十年……大海捞针。”
“那也得找啊,”李君年心有所感,抬头望天,“父王也说,那人是帝师最大的心结,如今帝师年事已高,不知还能等多久。”
帝师罗堇南既是同熙帝的老师,也是定王李崇琰的老师。同熙帝私下委托冯家寻人,其实是为了却老师的心结。
说话间,两人便出了宫门。
宫门即将下钥,皇城司的巡防已在宫墙外列队。
皇城司指挥使卫翀正在训话,见二人出来,便过来打个招呼。
“末将瞧着世子马车上诸事齐备,这是又打算去哪里逍遥啊?”卫翀熟稔地搭上李君年的肩,笑道。
说起来,皇城司指挥使卫翀也是被划归为“定王系”的人。
他与他的夫人司沁泓皆是宜州人,又与定王妃渊源极深,自幼出入定王府,算是与李君年一同长大的。
李君年抬腿踹了他一记,炫耀似的:“闲来无事,打算带我家夫人去龙泉山去泡温泉。”
卫翀羡慕得直磨牙:“今儿怎么个个都往龙泉山上跑?”
语毕,还奇怪地看了严怀朗一眼。
严怀朗莫名其妙:“看我做什么?还有谁去了?”
“你右司新近的那几个小家伙啊,申时一放值就坐着云照的马车出城了,正巧碰到,云照就跟我打了个招呼,说带他们去龙泉山泡温泉,”卫翀又转头对李君年道,“那什么,罗昱修今早也陪着罗堇南大人上龙泉山了。”
李君年想了想,当即改了主意,“那我明早再去,回去准备些礼物,到时顺道去探望一下罗堇南大人……”
他话音未落,严怀朗却忽然皱眉道:“跟云照同去的都是谁?”
“你聋啊?都说了是你右司新进那几个小家伙了,”卫翀甩个大大的白眼给他,“还有去年一直被你拎在跟前那傻小子、江家那傻小子,香河城苏县丞家的那个姑娘也在,哦,还有那谁,之前你藏在弦歌巷那位。”
严怀朗撇开头,脸色发黑,如被闷雷劈焦。
放值时他对她说话的语气是凶了些,他这还想着去道歉哄人呢,怎么竟拔腿就跑山上去了?
狠心的小松鼠精。
“青衣,”李君年见状,颇有深意地开口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想求我?”
严怀朗心中腹诽:哪只眼睛瞧见我想求你了?你看我理你吗?
口中却恭敬道:“可否借世子的光,同往龙泉山一游?”
李君年与卫翀交换了一个眼神,故意装作一脸茫然:“你刚回京,不好好在家彩衣娱亲,乱跑什么?我是为了讨我家夫人欢心而去,你又是为何?”
严怀朗心中翻了个白眼,淡淡道:“去讨我未来夫人欢心。”
这些嘴碎的中年人,怎么这么喜好打听事?年轻人就不要面子的啊?!
****
今日是八月初十,秋分已过,天气渐转凉,山间的傍晚更是夜风微沁。
“……这龙泉山可是宝地,随地凿个眼就是温泉,且御医们还专程来验过,说此地温泉最宜养生……喏,看到那座山头没?那里原本是温泉行宫,不过陛下勤政,没空玩乐,后来赐给太常卿罗堇南大人,就成了罗家的别院了。”
江信之是京中子弟,虽江家并非公侯显贵,却也小有家声,是以他对京中这些掌故自有所耳闻,一路滔滔不绝。
而月佼、纪向真、苏忆彤皆是外地来京的,又都是第一次上这龙泉山,自是听得津津有味。
纪向真虽是去年初就住进了雅山纪氏的京城分舵,说起来比月佼与苏忆彤早来一年;可他大多时候不是坐在宅中读书,就是被严怀朗拎在跟前,天南海北地跑着读书,根本没机会出来游玩,自不知京郊竟还有这样的地方。
“这么大一座山,总不会只有罗大人家与云照家的两座别院吧?”纪向真歆羡又好奇地问。
“那自然不会,不过我也说不全,”江信之想了想,“只记得定王府在此处也是有一座别院的,但我不清楚在哪里。”
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的云照并未睁眼,只是低声笑道:“就跟我家隔着一堵墙。”
云照这一说,几人眼中顿时闪着星星。
苏忆彤略有些激动地好奇道:“定王殿下也会来这里吗?”
定王殿下是当世英豪,年轻的武官大多对他充满崇敬。
“不来的,他们夫妇常年都在宜州的定王府,若无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怕十年都未必进京一次。”
云照睁眼看到几个伙伴那副神色,哼哼笑着解释,“只是李君年……就是定王世子,他闲人一个,时不时会携家带口上来窝几日,他姐姐李维泱大将军与他弟弟李斯年偶尔进京时,也会来玩一下。”
这时苏忆彤与纪向真有点咂摸出味儿来了——
听起来,能在这龙泉山上有一座别业的,似乎俱是帝师罗堇南、于国有功的定王殿下这样的人物,想来绝不是有钱能在此处买地置产的。
那,云照家……
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却都没有莽撞地问出口,只是又齐齐看着江信之。
先前还滔滔不绝的江信之却犹豫了一下,转头觑了觑云照,像是不确定自己该不该说。
云照还没来得及说话,马车便停下了。
于是众人便在云照的带领下自马车内鱼贯而出,面前便是一道清幽小径。
有一名侍女候在小径的入口,见了云照先是行礼,柔声道:“二姑娘。”
“本打算明日再上来,临时改了主意;仓促了些,辛苦你们了。”云照对侍女笑道。
侍女也笑着接口:“哪有什么辛苦的,大家想着二姑娘明日要带朋友上来,早早便将里里外外都打点下了。”
今早一进城,云照便叫人上来说了明日要带朋友来别院玩几日,别院中的侍从们已忙了一整日。
侍女又向云照身后的几人问了好,便行在前头引路。
碎石小径两侧有绿竹垂拱,映着夕阳的金晖,于清幽雅致中又平添了些许意趣。
尽头便是一座古朴而不失清贵之气的三进院落,院墙巍峨,院中有重楼朱阁,花木扶疏,鸟鸣啾啾。
月佼好奇地四下张望后,脱口“咦”了一声。
云照缓步回首,等她跟上来,便笑着搭了她的肩,“咦咦啊啊的是什么意思?”
“你家这别院,跟高密侯府差不多大呀。”月佼飞给她一个神秘的笑眼,低声道。
“哟哟哟,不得了,你竟还去过高密侯府?”
云照倒是先咋呼起来,惹得行在前头的三人也好奇地回头来瞧着月佼。
“只去过一回,那时有点小事,严大人带我进去的,”月佼却没被她带跑,轻描淡写地解释了缘由之后,又顽强地将话题扳了回来,“你的马车也比严大人的马车还大。”
红云谷长大的孩子,一到了山中便自在许多,此刻的月佼一扫方才的低落,笑得恣意舒展。
云照挑眉,似笑非笑地作势勒着她的脖子:“想说什么?”
“我只是忽然想起……”月佼见前面三人都在好奇地看着,便皱了皱鼻子,笑道,“算了。”
“在我们中原,说话说一半吊人胃口,是很容易挨打的,知道吗?”云照笑得不怀好意,伸手就去掐她的腰。
哪知月佼像个泥鳅似的,滑不溜丢挣脱了她的钳制,哈哈笑着跑到前头去,拉了江信之与苏忆彤挡在自己身前。“我是怕你不乐意让别人知道,这才不说的。”
这话没头没脑的,云照听得愣了一下,随即疑惑道:“知道什么了你就哈哈哈?”
****
因几人都是放值后直接跟着云照上了马车,此刻才想起自己还身着官袍,顿时全都傻眼了。
云照倒是气定神闲的模样:“院中多的是衣衫……放心,我叫人给你们取新的来,没人穿过的那种。只是未必刚好合身,反正也没旁人,凑活着吧。”
本就是来玩乐,也没谁计较这种小节,便又高高兴兴跟着侍从去客院换了衣衫。
月佼换好衣衫后出来,见云照已换了一身宽袍大袖的常服,负手立在九曲回廊前,便走过去与她一起等其他人。
此刻月佼长发束半顺而下,一身浅黛色银绣外袍的大袖齐腰襦裙,与山间暮光相得益彰,一对明眸笑盈盈,显出飞扬洒脱的灵动气韵。
云照满意地点点头,“这套衫子穿在你身上,比穿在我身上好看。”
“没有的事,你穿什么都好看。”月佼笑嘻嘻地歪头瞧着她。
“哟哟哟,这才大半年,都学会油嘴滑舌了,”云照被她那可爱的神情惹得手痒,忍不住又去揉她的脑袋,“我最近可喜欢揉你的脑袋了,真有意思。”
月佼笑嗔着拍开她的手,“不许揉我的脑袋,小心我剁了你的爪子。”
“哟,站在我地盘上威胁我呢?”云照笑着闹她,“知道我是谁么你就敢剁了我爪子?”
本是笑闹之言,两人却俱都愣了愣,登时收了笑闹。
“我也不懂算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月佼困扰地挠了挠头,浅浅笑。
“你既一直没同大家提,想来有你的理由,那我就算不知道吧,反正我也搞不太明白。我知道你是云照,是我的同僚,我的伙伴,这样就行啦!”
她是方才在马车上听江信之七七八八讲了一路,才忽然福至心灵地想起:早前在沅城城郊那座宅中时,提到“庆成郡王”,云照反应有些奇怪,之后她便随口问过严怀朗一句,严怀朗也随口答了一句“是她兄长”。
当时他们还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她满脑门子都是正事,于是也就那么随意一问一答,过后她便将这事抛诸脑后,根本没反应过来。
“我倒也不是非要瞒着谁,只是觉得无关紧要,便懒得提。你是怎么知道的?”
关于云照家的掌故,像江信之这种京中长大的家伙,多少都从父母长辈口中听过一些风声。可月佼会知道她的身份,这着实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以她对月佼的了解,这家伙对别人的家世渊源这类事情根本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想来也不会主动去打听。
“嗯,我、我就是偶然听别人提过一句,说庆成郡王是你的兄长。”月佼眼珠滴溜溜一转,决定还是不要出卖严怀朗。
严怀朗说那句话时,是在云照离开他们的房间之后,她怕云照会因此迁怒严怀朗,想想还是含糊带过比较稳妥。
虽说严怀朗先前才凶巴巴地吼了她一句,可她还是不想给他惹麻烦。
云照略一沉吟,估摸着应该是严怀朗告诉她的,毕竟月佼认识的人也不多。
见月佼很义气地不想供出严怀朗,云照倒也不戳破,好笑地睨她一眼:“那你知道庆成郡王是什么人吗?”
“你鬼打墙呀?”月佼又忍不住挠头了,“不就是你兄长么?”
这家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云照笑着揽过她的肩。
自在京郊大营受训时,她就觉得月佼这姑娘很有趣。
没什么心机,遇事却又沉得住气;对许多事半懂不懂,却总是活得生机勃勃;她茫茫然没什么恢宏志向,让做什么做什么,却又懂得灵活机变。
这姑娘如山涧清泉,或许并不确知自己要去向何方,却时时澄澈、生动,奔腾不息,叫人看着便心生柔软的欢喜啊。
月佼不知她心中所想,又虚心求教:“那,若我不是你的同僚,又该称呼你什么呢?”
庆成郡王的妹妹,那该是什么?郡主吗?可方才那侍女又唤她“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