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
北山小石 更新:2024-09-30 14:40 字数:2095
往来的消息里。显示着——
[秦始皇:我,秦始皇。]
[秦始皇:我在公元前233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看见了你的视频,你可是未来之人?]
宫商羽思考了一下。
对方应该是在开玩笑而不是骗子,毕竟他说自己在公元前233年,显然他是在玩梗。
宫商羽斟酌片刻。
考虑到这位秦始皇是第一位添加好友的粉丝,出于礼貌,便回复道——
[宫商羽:是呀!始皇陛下有事吗?]
回复完后,宫商羽顺手打开了视频,准备看看观众们都在发什么弹幕。
然后,就看见——
弹幕列表里密密麻麻的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孝公、秦昭襄王、秦武王……
不仅如此。
还有庄子、老子、墨子、鬼谷子、孔子、孟子、韩非子、欧冶子、商鞅、管子……
屈原、扁鹊、荆轲、范蠡、邹忌、田忌、孙膑、烛之武、范雎、廉颇、蔺相如……
宫商羽:“……”
终于知道视频是怎么火的了,现在的人也太会玩了,居然还在历史视频里玩语c。
cos起来,有那味了。
宫商羽整理了一下视频的素材,又收到来自公元前233年的秦始皇先生的回复——
[秦始皇:请问,世上可有长生不死之药?]
宫商羽迟疑片刻,悠然闲适地喝了口奶茶,两手熟练地在键盘上敲敲打打——
[宫商羽:应该是没有的吧。]
对面已读不回了几秒钟,宫商羽又喝着奶茶去整理下一期视频的资料。
根据第一期视频的投票结果,呼声最高的选题是《大秦系列:秦始皇焚书“坑儒”》。
不过,宫商羽目前正在制作的视频,是原先准备好的春秋战国系列:荆轲刺秦王。
宫商羽心不在焉之际,那位来自公元前233年的“秦始皇”又发消息过来了——
[秦始皇:可有长生之法?]
宫商羽扫了一眼自己文档里的历史选题,摸鱼的心思又起来了,于是回复道——
[宫商羽:要不我给您做一期养生之道?]
消息发送过去之后,对面迟迟没有回复,同时也始终显示着“未读”的标记。
宫商羽没有在意,继续做自己的视频。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公元前233年。
秦王政十四年。
随着天幕视频的消失,嬴政手边的半透明弹幕系统也与之一起,消弭无踪。
他自然也收不到来自“未来”的答复。
嬴政默默地收敛回目光,将视线落在地上的一大摞竹简上,无端思考了起来。
若是后世,一定有更好的记录载体吧。
他们会将文字与信息记录在什么上面呢?能够量产的丝帛?还是在虚空中任意书写保存?
嬴政命人将记录好的竹简,统一收纳到他这里来,他要趁热打铁整理勘误一番。
他又对李斯说:“叫韩非来见寡人。”
公元前233年,韩非死在了秦国。
然而当天幕降临的这一次,秦王政却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作者有话说:
推推预收:《穿成炮灰后我依然站在星际顶端》
顶级科学家沈初曾经是星盗团首领,区区人类之躯却是全星际的梦魇和最疯狂的神。
【满级大佬回新手村/剧情向/无限流】
*
历史下一本写什么呢?(选择题)
a.赛博朋克的秦始皇
b.蒸汽朋克的春秋战国
c.梦游南华经[庄子]
d.开局在三国直播历史
e.先秦说书人
f.扮演历代皇帝[群穿]
g.诸子百家
h.魏晋南北朝
*
攒预收上榜,攒不够就算了_(:_」∠)_
专栏可以收藏!
*
《贾谊新书/过秦论》
[1]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2]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
秦始皇……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这亦非他一人所能为,大约是法家所定的政策,而他据以实行的。政治是不能专凭理想,而要顾及实际的情形的,即不论实际的情形能行与否,亦还要顾到行之之手腕。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
吕思勉:法家之学,不知道国家和社会的区别。国家和社会,不是一物,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国家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国家的权力,只该扩张到一定的程度,过此以往,便无功而有罪。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国家的利益,始终和社会是一致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秦始皇既并天下之后,还不改变政策,这是秦朝所以灭亡的大原因。这种错误,不是秦始皇个人的过失,也不是偶然的事实;而是法家之学必至的结果。(《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二续)》,原刊《光华大学半月刊》1936年第4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