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十八然      更新:2024-10-07 15:43      字数:1878
  布衣天子?
  秦始皇没能咂摸明白,布衣便是黔首,如何作为天子的前置形容?
  但他还是压下心思,决定相信这位“布衣天子”身上的过人之处。
  他命令蒙毅道:“蒙卿朝后将此段再誊抄一份,让扶苏好好瞧瞧。”
  远在上郡的扶苏也正目不转睛地看向天幕。
  神迹称此人是做自己老师的最佳人选,便一定有其道理!
  虽然他不明白,为何天幕称自己太过仁懦,令不得继续任用儒生。
  在这点上,他心底并不认同天幕,但仍秉承着敬畏之心与学习之愿望听下去。
  还有那“高压环境”又是何物?
  无论如何,这位西汉高祖刘邦——
  一定是一位绝顶英雄人物,想必犹如古来圣贤一般!
  【说白了,就是要学来他的市井之气和不要脸皮!
  说起刘邦这个人啊,他是有大智慧的,同时不拘一切小节……】
  “咣当”一声,扶苏差点从垫的厚厚的蒲团上摔倒在地。
  什么不要脸皮,这是能学的东西吗?!不是说好圣贤般的人物吗!
  蒙恬连忙为这位狼狈的公子扶正衣冠,他看向扶苏的眼神颇有些怜爱的意味:
  一物降一物,公子就是太过板正,这个刘邦说不定真的适合做他老师。
  天音对大秦众人心思各异的反应一无所知,他仍在继续聊着刘邦:
  【刘邦此人有一大特点:说谎成性。这种不入流的性格特征在寻常帝王家是不常见的。
  然帝国权力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自古都是敢想敢做的人笑到最后,墨守成规之士饮恨而终。
  在乱世帝王权术面前,高尚的道德只是个人的操守,并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你看唐太宗李世民,论个人能力堪称人中龙凤,但论资排辈他在李建成后面,如果真的按兄友弟恭那一套,他的才能就得不到体现,盛世大唐,万朝来仪的景象某种程度是也多亏他敢弑兄逼父。
  刘邦靠着“贺钱万”招摇撞骗混来一顿饭,靠的全是一张厚脸皮,甚至老丈人还相中他,把吕雉这么一个奇女子嫁给他。
  鸿门宴上,张良才指点了一句,他便能立刻心领神会,乱忽悠一通,还能配合着闯进来的樊哙一块儿忽悠。
  如果离开这种浑然天成的流氓气质,刘邦大概很难冲破种种困难险阻,坐上秦末纷争最后的王座上。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同样作为竞争秦末战争大赢家有力竞争者的项羽,有很多刘邦没有的东西——楚国宗室出身、一呼百应的旗帜、领军对阵百胜不怠……
  其中和刘邦最为不同的,便是他的贵族气节和含仁怀义。
  项羽慷慨仗义,他宝马赠予亭长,头颅自刎与旧部下,其重大义流传千古,尽显英雄本色。
  但同时他的仁义是小家子气的,在和部下论功封赏时,他不愿意和众人分享胜利的果实,只设的给一些小恩小惠。
  反观刘邦,洞察人心,心胸开阔,行郡国并行制广封诸侯,连自己讨厌的人也能得到他的重用。
  当然,这些分封的异姓诸侯日后的结局暂且按下不表,至少刚打完仗的时候,他是很大方地和众人共享成果的。
  再说回到扶苏身上,他有限的史料中,最出名的一项便是沙丘之变后,一封假遗诏送到上郡,扶苏竟毫不疑心,当真听从君令抹了脖子。
  如果他能学到一点刘邦身上那种油滑的气质,那么他一定会再三怀疑真假,请蒙恬将军护送他亲自去咸阳面见父皇。
  届时,赵高所谋自然会随之破灭,大秦的历史将被改写。】
  扶苏从起初听到“说谎成性”、“不要脸皮”的震惊无措,再到听完整个分析时,宛如雷击一般僵坐在蒲团上,连要在竹简上记下这番醒世之言都忘记了。
  这是他近三十年来,第一次有人告诉他。
  你要油滑,要学来乡野流氓般的气质,他所尊崇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不过是一纸空谈。
  怎会是一纸空谈?古来圣贤,一直是他向学的榜样,怎么如今反而成了一种罪过!
  可天幕里,他的死亡着实是冤,且此冤怨不得别人,确实是自己的软懦,是多年来淳博士所教之理念。
  他不过是在践行恩师的教诲,却被奸恶的小人玩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葬送了大秦的未来。
  扶苏多年构建的世界观被外来力量骤然撕裂,他先是下意识地想要否定——什么狗屁歪理邪说。
  但事实就这样摆在眼前,他不敢质疑天幕的真伪,这样的神迹如何造伪,这分明是上头对他的旨意,要他做出改变。
  扶苏宛如孩童般望向旁边静立的蒙恬,眼神里是求助与惘然。
  “蒙将军,我……”
  而蒙恬只是轻轻摇头:“公子,莫要为难蒙某,公子才是手握大秦气运之人。”
  这话说出来,对秦始皇有点不敬——妄议皇储,是该被治罪的,但是蒙恬和秦始皇多年君臣相伴,他很清楚始皇陛下的意思。
  陛下是属意公子的,只是公子在为政上太过仁义,缺乏强硬的手腕,所以尚需再调.教观察。
  扶苏的求助他不能回答,这是一个绝佳捶打公子的机会,要让他自己琢磨透彻。
  扶苏读懂了蒙恬的深意,他缓缓看向天幕,深吸一口气,没有再说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