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79节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2024-10-09 17:02      字数:3768
  养着没用,还浪费粮食,杀了吧,估计一大堆人不愿意……
  这就是个麻烦。
  “各自挑几件喜欢的,留下一百件,其他的都封存好,朕打算卖掉。”
  朱允炆有些郁闷地说道。
  “卖掉?”
  马恩慧立马不乐意了,这可是从南洋万里迢迢弄来的宝贝,怎么能说卖掉呢?
  宁妃不乐意了,护在珊瑚前,道:“这是商人的心意,也是辽王的心意,怎么能将别人的心意丢出宫去,这若被人知晓,岂不是会惹出笑话。”
  马恩慧连连点头,附和道:“眼下宫里又不缺什么花销,还不至沦落到变卖如此奇珍吧?不若留着,日后赏赐大臣也可拿得出手。”
  朱允炆看向马恩慧,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轮到赏赐大臣的时候。
  这些人就没一个不懂得市场规律的人,现在它们是宝物,奇珍异宝,珍贵至极,可再等两年看看,这玩意很可能就不值钱了……
  虽然朝廷尚未开海禁,但任谁都清楚,用不了一两年,大海就会彻底打开,到时候无数船只出海,多少东西弄不回来,等到东西多了,贬值了再出手,那岂不是亏大了。
  “宫里是不缺钱,可朝廷缺钱……这些宝物毕竟不是银铜,不是粮食,留在宫里也没多少用处,兑换为钱粮,也好为山西移民置办一些农具、耕牛与种子。”
  朱允炆解释道。
  马恩慧听闻此话,便收了心,将手中的宝石放了回去,含笑道:“既如此,那臣妾便不取用了,也好多换些钱粮。移民百姓殊为不易,需钱粮周到才是。”
  朱允炆起身,走向那一枚宝石,拿起了塞到了马恩慧手中,道:“还不至如此,预留百余件,其他的处理之后,便足够了。”
  “当真?”
  马恩慧也有些不舍。
  朱允炆伸手点了下马恩慧的额头,突然想起一事,便问道:“朕听闻文工团想在宫外兴建一座大戏台?”
  马恩慧将宝石收起,欢喜地回道:“《白蛇传》让京师沸腾,想要听闻的百姓更是无数,民间已有一些戏班子在模仿了,只可惜他们没有后续故事,总无法如意。那慕容景儿提出在中城置办一处宅院,专门作戏台,以收取入门钱来盈利。”
  “呃,这么快就开始收门票了?”
  朱允炆惊讶地问道。
  “何为门票?”
  骆颜儿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朱允炆转过身,暗暗郁闷,古代这时候可没什么门票概念,什么名山大川,都是免费的,看戏往往也不是门票制,而是包场制……
  能请戏班子的,通常不是土财主,就是暴发户,或官宦之家,给的钱是“赏银”,可不是买的票钱。
  不过收取“门票”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宋代的瓦舍勾栏那么多,想要进去,多数都是需要掏点入门费的,只是不会给发票,想找人报销是不可能了。
  “朕的意思是,既然是入门钱来盈利,不妨就把事情做完善一些,设计一款专用的门票,标上《白蛇传》第几场,谁为角,几号座,几日几时开场……待到开戏时,凭票对号入座,这样岂不是更为方便?”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取来一本书说道。
  马恩慧惊讶地看着朱允炆,这些奇妙的心思他是如何想到的?推行门票,可省了不少事,也显得有规矩许多,高雅许多。
  骆颜儿明显对朱允炆的奇思妙想习以为常了,一个能想出医用纱布、制备出“千里眼”,化羊毛为衣物的皇上,想出个门票,似乎也不算什么……
  “等地方布置好了,先借给户部用一用。”
  朱允炆吩咐道。
  “户部?”
  马恩慧见朱允炆想要看书,知他看书有标注的习惯,便走上前研磨,问道:“这事与户部有什么关系?”
  朱允炆抬头看着马恩慧,笑道:“这些宝贝要出手,总不能让朕亲自去卖吧?既然东西卖了钱,大部分是要进入户部的,那自然是交给户部来办……”
  一想到黄子澄这种古板的文官去卖货直销,朱允炆的手指便欢跃地叩打着桌子。
  翌日,武英殿。
  朱允炆传召内阁、户部官员、五军都督府官员,商议山西移民事宜。
  黄子澄有些担忧道;“臣与户部官员合议过,认为自山西移民是可行。然皇上所提五十万数量过大,若下旨奉办,便会有数十万山西家庭支离破碎,户部建议今年只移二十万。”
  郁新皱眉,赞同黄子澄,对朱允炆进言道:“欲速则不达,万一激起民变,恐会得不偿失。臣认为可徐徐转移,不宜操作过急。”
  朱允炆没有说话,只是摊开了一张舆图,仔细审视着,低头说道:“张爱卿,你如何看?”
  张紞走出一步,欠了欠身,道:“臣以为户部所言是有道理的,五十万百姓,牵动的是数十万家庭,关联甚广,在一年内完成迁移难度很大,且迁移至北平、开封等北方之地,必辅以农具、耕牛、屋舍,而这也准备尚差许多,不足支撑五十万百姓之用,一年移民二十万,是妥善之举。”
  二十万么?
  朱允炆暗暗盘算,二十万分散出来,根本无解于山西沉重,也无解于北方荒芜,这个数字太少了。
  “五十万,不可减!”
  朱允炆敲了敲舆图,严肃地说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化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
  移民五十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朱允炆清楚决断容易,执行困难,也清楚这一道命令之下,关乎着无数的家庭与百姓。
  他们将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家园,踏上完全陌生的地方,很可能这一辈子都将见不到自己的亲人,活着的人去进行死别,是极为痛苦的。
  可没有办法!
  朱允炆真的没有办法!
  山西人口众多,看似生活安泰,可有大量百姓生存在温饱之下。而对于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人口数量依旧不足,无数田地荒芜,无人开垦。
  水不平衡,南水北调。
  电不平衡,西电东输。
  人不平衡,只能移民东进!
  没错,这件事将波及与伤害数十万家庭,可从整个王朝的高度来看,这是必须执行的大战略。
  树苗都在一片树林里,长大了还是一片树林。
  将树苗移出去,未来收获的便是两片树林、三片树林乃至无数树林。
  考虑到北平未来的重要性,华北这一块区域必须有大量的人口,无论是日后京师兴建、北征运粮,这都需要庞大的人口作后盾。
  局部服务全局,个人服务国家,这就是政治。
  不近人情,却必须去做。
  面对斩钉截铁的朱允炆,黄子澄一脸愁苦,道:“只怕会引起民变啊……”
  谁愿意离开亲人,离开家人,去一个陌生的荒芜之地?
  若是这些人闹事,又该如何处置?
  徐辉祖有些心惊,山西移民之事与五军都督府没有多少关系,这属于民政,不是军政,可自己被召,显然朱允炆在作第二手打算。
  以军为后盾,强制移民!
  “民变应还不至于,再说了,新军之策许给山西三护卫、大同三卫,有这些军士在,还不至于出现大的问题。”
  徐辉祖认真说道。
  黄子澄看向徐辉祖,问道:“难道百姓不想离家还有罪过,还要动用大军去戡平不成?”
  徐辉祖呵了一声,不客气地回了一句:“有民变,则有军戡乱。无民变,便是你们文官的功劳。”
  黄子澄愤怒地指着徐辉祖,刚想说话,却被朱允炆打断。
  “好了,移民之策不可更改,今年任务尤其沉重,户部与地方布政使司需紧密配合才是。”
  朱允炆下定了决心。
  黄子澄、郁新等人暗暗叹息。
  解缙见此,对朱允炆提醒道:“皇上,若行五十万移民之策,方方面面总需筹备,耗费也是巨大,是否可适当推迟?”
  朱允炆思索了下,道:“快马传讯山西,二月中开始筹备,五月中可先行初期移民,八月之后,大规模移民,争取在十月中旬安顿下来,以免天寒伤人。命令北平、开封等接受移民之地,大规模营造居所,调配粮食、衣物、农具,务必在移民抵达之前,准备妥当。”
  解缙看向郁新、黄子澄等人,他们也都清楚,再反驳也改不了朱允炆的决断,索性便承受了下来。
  朱允炆见郁新面色凝重,带着悲愁,不由笑道:“在爱卿看来移民是一件困难的事,很可能会为百姓唾骂。不过那是以前的移民之策,朕以为,移民之策可以改上一改。”
  “改,如何改?”
  郁新忧愁不解。
  开封府原武、阳武等地便是移民而来的人,他们移民多年,依旧衣不蔽体,这样的移民有什么作用可言?
  除了耗费朝廷粮食,没有带来任何收益。
  现在齐泰、景清在开封府到处跑,就差拿着自己的脑袋担保一条鞭法是真的,并分了一大批农具与耕牛,这才让人活了过来,有了春耕。
  现在又是大规模移民,若再现开封府的问题,岂不是徒劳无功,殃民无数?
  朱允炆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文书,严肃地说道:“百姓不愿意移民,说到底是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没有对未来的憧憬。那朝廷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动力,给他们目标,给他们憧憬?”
  “一味强制移民,将百姓拴在绳子上,如囚犯驱赶,如此待遇,是移民还是囚民?说到底,移民可行,但在方法上却出了问题。”
  “朕打算换一个思路,告之山西百姓,凡移民出山西,至北平、开封等地落户者,除提供耕作农具、耕牛外,其田产三年免税,家人不服徭役,其子孙可免费进入当地府县修习课业,日后若参与科举,酌情优选,若有移民中举,优先选派官员。”
  郁新、解缙、黄子澄等惊讶至极地看着朱允炆。
  免税不服徭役这些都不算什么,但子孙免费入学的吸引力就太大了。要知道很多寒门子弟,是读不起书的。
  别以为穷人抱个书本就是读书人了……
  读书需要的钱可不少,书费钱是少,还可手抄,可你练字总需要纸张吧,写文章也需要笔墨吧,再说了,请个先生不管饭吃,还不给钱吗?
  就算是你学业有成,先生无私,可你去京赶考也需要路费吧,所谓的盘缠……
  这笔钱往往是几十两计的,寻常家里,哪里有人出得起?
  君不见红楼梦中落魄秀才贾雨村,就是因为囊中羞涩,无法读书,更无法进京赶考吗?
  贾雨村有甄士隐,可对于大明朝的寻常百姓,他们没有什么真的士隐、假的士隐。
  免费入府县学堂,便意味着向这些人的子孙开了通天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