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757节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2024-10-21 16:36      字数:2907
  也就是他们只知道这么个事儿,但具体的发现过程却并不了解。
  也就王老这样的顶级功勋,才会在抵达蓉城之前掌握到整个事情的全部细节。
  “整件事情最早呢,可以追溯到去年的十月份。”
  由于现场有众多大佬在场,潘院士便当仁不让的做起了讲解员,指着身边的赵政国道:
  “当时赵院士做了一次Λ超子的衰变参数实验,极化度达到了27%,世界首破,代号叫做4685。”
  赵政国闻言点了点头,补充道:
  “嗯,那是我第二次带队做的衰变实验,一开始我也没指望出啥好成果,结果没想到居然搞出了个首破,惭愧惭愧……”
  听闻此言。
  一位来自华夏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老院士思索片刻,微微颔首:
  “这事儿我有印象,小赵当天就把通讯稿传到了我这儿,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天还下了一场很舒服的雨。”
  赵政国回忆了两秒钟,也跟着点起了头:
  “哦对,是有那么场雨,把我小电驴的坐垫都打湿了,还是和保卫处借了条毛巾才顺利回的家。”
  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随后潘院士顿了顿,又拍了拍身边徐云的肩膀,把他往前一推:
  “接着便是我这个学生计算出了概率轨道,试验后我们发现了4685Λ超子的伴生粒子,给它取了个孤点粒子的名字。”
  “再后来便是基态化处理,以及……”
  潘院士洋洋洒洒的将整个事情介绍完,不少院士看向徐云的目光顿时有些不一样了。
  这些老院士年纪普遍都不小,六七十岁起步,八九十岁都有好几位。
  他们与互联网的交集基本上就是查询或者发表论文期刊,顶多就是远程会议。
  因此无论是吡虫啉还是此前的价格战抹黑事件,知道的人并不多。
  所以从一开始。
  他们便以为徐云只是个潘院士带来的后辈,主要是为了提携他在众多大佬面前混个眼熟啥的。
  结果没想到……
  徐云在整件事情中,有着令人意外的贡献?
  微粒轨道这玩意儿早先解释过,虽然挂着‘轨道’的名头,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概率模型。
  这种概率模型光靠瞎猜是猜不到的,必须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比如当初丁肇中先生之所以能发现胶子,就是因为对喷柱上底夸克的色味进行了还原计算。
  当时他的计算持续了八个小时,最终才锁定了那颗当时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因此这条微粒轨道,不是任何人都能搞定的——何况徐云还如此年轻。
  有几位还在带项目的院士,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自己课题组的学生。
  虽然能进入这些大佬门下的无一不是天才,但他们显然做不到这点。
  潘院士收了个好学生啊……
  当然了。
  这种感慨几乎是转瞬即逝,持续的时间很短。
  毕竟能够到场的这些院士,人生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天才,天才在他们眼中可谓是过江之鲫。
  此时的徐云顶多就是让他们眼前一亮,然后就仅此而已了。
  与曹原等人比起来,徐云仍旧有所差距——至少明面上如此。
  因此很快。
  众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验证环节的准备上。
  咕噜噜——
  随着季向东的操作。
  隔壁b1实验厅地下那个如同倒扣着碗的半圆球探测器里,开始通过管道灌起了水基液体闪烁体。
  这是在为后续的纯氙做准备。
  上辈子是暗物质的同学应该知道。
  暗物质虽然不存在标准的弱相互作用,但有个特殊情况不包括在内。
  那就是氙原子。
  氙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大家比较熟知的运用应该是常见于半导体领域。
  但实际上。
  氙气液化后的液氙,其实是一种会和暗物质发生弱相互作用的极端物质。
  液氙的密度非常高,每升大约三公斤,比铝还要密集。
  当暗物质与氙原子核发生弱作用后。
  氙原子核会发生核反冲,暗物质的动量便会传递给氙原子。
  氙原子会因此达到激发态,形成一种二聚物,同时会伴随有少量的电子被电离。
  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漂移到气-液表面,最终形成电致发光现象。
  这种反应之所以不被视作普通的弱相互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暗物质的的命中率是1/100000000000000000000——这不是随便按出来的数值,而是真实概率。
  二则是纯氙的制取非常困难。
  目前有100个国家可以制取纯度在99.00%以上的纯氙,但能够制取99.98%的国家嘛……
  有且只有五个:
  霓虹、海对面、毛熊、兔子以及瑞典。
  嗯,瑞典。
  所以呢。
  目前弱作用框架基本上,不会讨论纯氙的情况——因为我们所说的暗物质属性框架是生活范畴,精度是不同的。
  由于4000吨的水基液体闪烁体灌注起来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因此趁着空隙,季向东便向众人介绍起了具体的实验方案——这么多大佬来锦屏可不只是为了看戏,更是为了审计实验的误差。
  “各位院士,我们的准备是这样的。”
  操作台边。
  季向东拿着一块写字板,飞快的在上面画着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来来说,原子退激发的时候会产生光子,所以在设备底部放上一个光子探测器去接受直接闪光信号就行了。”
  季向东说着,在【直接闪光信号】上画了个圈。
  同时边上标注了一个字母:
  l1。
  接着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但考虑到暗物质和液氙作用后,传递能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那么顺利。”
  “所以我们在在气-液表面与探测器顶层的光电效应管之间设立了另一个电场。”
  “这个电场的强度为10000v/cm,在这个强电场下,电子被加速轰击氙原子,这样就能够让电致发光现象被顶部的光电效应管接受了。”
  “顶部光电效应管接受到的信号,我们称之为l2。”
  “有了这两组信号,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最终的结果了。”
  季向东的介绍用人话……错了,通俗点的解释来说就是……
  放一盆水,然后把孤点粒子往里头塞进去,发亮的话就是暗物质。
  当然了。
  这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要比这复杂很多很多。
  待季向东介绍完毕后。
  此前那位来自华夏高能物理研究所、曾经审过赵政国通讯稿的老院士想了想,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季,方案倒是可行,但是放射性背景的影响该怎么消除呢?”
  “虽然锦屏实验室的环境很‘干净’,但依旧会有一些普通的放射产生电磁相互作用,从而发出放射信号。”
  “无论是暗物质信号还是放射信号,载体都是光子,观测设备可不会管它们的源头是什么。”
  “如果研究的是其他物质还好说,但暗物质的特殊性在那儿,所以这种误差必须要避免才行。”
  听到老院士这番话。
  其余众人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老院士的全名叫做周绍平,今年也快85岁了,属于华夏高能物理当之无愧的拓路者。
  他所说的放射性背景并不是在挑刺,而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毕竟今天他们的验证数据,可能关系到华夏建国以来高能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成果,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季向东显然也早就想到了这点,很是从容的继续在写字板上解释了起来:
  “周老,您说的情况我们也考虑过,实验室方面事先便准备好了一套应对方案。”
  “正如您所说,普通的放射线有电磁相互作用,所以与氙原子的核外电子反应较多,而与氙原子核反应较少。”
  “因此它们主要会使氙原子发生电子反冲,所以在某个时间段内,l1信号的计数会较少。”
  “由此我们准备从这里切入,通过Λcdm算法去比较l1和l2的阶段性差值,以此区分暗物质信号与普通的放射信号,从而降低放射性背景的影响。”
  “Λcdm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