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305节
作者:
新手钓鱼人 更新:2024-10-21 16:40 字数:3195
一旁的老郭忽然神秘一笑,解释道:
“小徐,你还记得几个月前的那道防空警报吗?”
“防空警报?”
徐云呆了几秒钟,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老郭所指的是什么:
“哦,您是说u2来的那次警报?”
老郭点了点头,飞快的撇了眼吴学蔺的脑门儿:
“没错,当时学蔺同志原本在空地上让总厂的刘师傅剃头呢,结果警报响的太过突然,刘师傅受惊之下就用过了力……”
“于是学蔺同志只好被迫剃了个光头——但很快他便发现剃坏头发的理由似乎比脱发好用,就直接留起了光头……”
“之前基地不是新来了一批专家么,其中还真有人信了这套说辞,所以基地里有几个……唔,发量没那么丰富的同志也在琢磨着准备抄袭一遍了。”
徐云:
“……”
合着是这么回事……
老郭所说的防空警报便是当初u2侦察机掠过基地上空的那次侦察,那次事件堪称徐云在融入基地的起始点。
当时徐云还在和钱秉穹以及叶笃正聊混沌系统呢,也愣是被警报声给吓了一大跳。
这种情况下某位理发师被吓得一哆嗦推过了头,似乎也还算是合情合理……
想到这里。
徐云便也暂时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又看了两眼吴学蔺。
吴学蔺的出现虽然是个意外,但却提醒了他一件事:
有关精密仪器……例如重力梯度仪这块的布局,自己似乎忘了和那位作家提来着……
不过幸好霍金的邀请函还没激活,等到了2009年,自己倒是可以与那位作家提一嘴。
像黄大年这种因为过度劳累而出事的专家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属于完全可以改变轨迹的情况。
而就在徐云思绪发散的同时。
台前的朱光亚也在继续着他的任务分配。
早先提及过。
朱光亚今天主要有六个项目要分配,如今随着铍/钋中子源和蜂窝纸板隔件的搞定,还没被分配的只剩下了四个:
u235燃料层球碎片、钋保护层、平面波发生器和中子反射层。
其中u235燃料层球碎片要简单很多,毕竟它的核心便是高丰度的浓缩铀。
如今在杨承宗……准确说是504厂搞定了浓缩铀的提炼后,这个环节的难度一下便降了下来。
如今它的主要难点就在于需要生产出32个相同大小的六边形金属块,金属块的参数主要与临界质量有关。
“……诸位同志,按照理论组的设计,这个燃料层球体的厚度为15.4厘米,头锥处安放作为靶体的铀块,所以头锥要比侧壁稍厚1.77厘米,另外……”
朱光亚很快介绍了一番具体参数,接着便看向了前排唯一的一位女同志王承书,对她问道:
“承书同志,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研发经验丰富,而且还是504厂的老员工,和承宗同志他们磨合过很长时间,默契要比其他人更高一点儿。”
“所以组织上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团队负责,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承书原本正聚精会神的听着介绍呢,闻言干脆利落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干练的短发在空中抖动了两下:
“保证完成任务!”
王承书早在朱光亚发言的介绍的时候便有意主动接下这个任务,如今朱光亚直接点到了她的名,王承书自然没有推脱的理由。
朱光亚也同样朝她点头致意。
一旁的徐云见状,内心则忍不住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后世随着《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上映,吴健雄女士的热度也忽然高了不少。
因为这部电影中忽略了很多吴健雄女士的贡献,于是在某些团体的带领下,国内舆论便开始狂喷起了《奥本海默》导演诺兰性别歧视。
当时徐云就有些感叹,幸好这部电影是外国导演拍的,要是国产电影那舆论不知道得炸成什么样呢……
同时在徐云看来。
吴健雄女士的能力确实很强,这点不可否认。
但她很早便改变了国籍,所有贡献的受益方都是海对面,连去世的地点都是在纽约,严格来说贡献和国内是无关的。
至少以徐云“浅薄狭隘”的精神境界看来,比起吴健雄,王承书才是那个真正值得被国内视作偶像的奇女子。
但结果呢?
哦,就因为王承书是华夏人,就因为她年轻时颜值没有吴健雄那么“飒”,就因为后来她成为了院士没被“打压”,所以就不算【消失的她】被那些团体大书特书了?
二者光是在微博的话题就热度相差了1734倍,吴健雄的科普之下评论动仄上百,提及王承书的点赞甚至都只有寥寥两三个。
这和《啥比》在被狂吹,《申纪兰》这部纪录片却被无视又有什么区别?
当时徐云还在某个提及吴健雄的知名那啥号下见到了有人问为什么不讲王承书院士,那位博主愣是回了一句【王承书嘴巴太歪了,不好看】……
何其可叹。
……
紧接着。
朱光亚又将钋保护层的研制任务分配到了一位徐云没听过名字的专家手里,此人叫做冯吉,据老郭的介绍他是基地中对膜材研究最深的专家。
没错,膜材。
所谓的钋保护层并不是金属材质的外壳,而是一类特殊的膜类保护层——因为钋的主体已经被中子源的配套设备给隔离了。
这种膜类保护层可以由铬酸镧类钙钛矿制取,难度不算低,但胜在流程非常固定,基本上靠堆量就有机会解决了。
半个小时后。
朱光亚看着台下的目光忽然一凝,握着竹竿的右手也隐隐施加了几分力。
如今随着前四项任务的分配完成,今天交接棒组会也来到了最后的阶段。
但是……
这个阶段却并不轻松。
毕竟如今剩下的平面波发生器和中子反射层,无一不是应用方面的绝对难点。
即便是有理论部那边计算出来的各类参数和图示,它们依旧称得上大boss。
随后朱光亚深吸一口气,将竹棒指向了原子弹稍靠外的某个结构:
“各位同志,大家应该都知道,普通的炸弹爆炸是从里往外爆,是一点起爆的散心爆轰波向外传播。”
“然而内爆压缩却不一样,它可以通过多点起爆,造成一个向内汇聚的球面波,这种聚心效应可使压力增高,提高对被压缩物体的压缩效果。”
“但是它需要各点同时起爆,爆轰波传播要同步发展,时时都要保持球面波形向内传播和压缩。”
“而想要整合这种球面波,就必须要先解决……平面波发生器。”
同步。
这是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词。
所谓同步,就是每一步在时间上都是一致的。
比如在一个操场上画了许多同心圆圈,每圈相隔一步。
在外圈上均匀站着许多学生,一声命令齐步向中心前进,每个学生每一步都要同时踏进里面一圈。
但问题是……
对于军事素养不算很高的普通学生来说,这种动作是很难走整齐的——因为每个人的步幅可能会不一样。
而如果走不整齐,圆周上的队形连线就会变成锯齿状。
这种锯齿状之间的距离称“波形差”,波形差可以用时间量度,其意义是爆轰波阵面各点到达相同半径处的时间差。
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通过波形差的时间量就可算出某一时刻爆轰波阵面起伏的空间距离差。
比如炸药的爆速是每秒7000,波阵面两点的波形差是1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则波阵面上这两点前后距离差便是7微米。
而这种距离在原子弹的起爆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波形差进行整合。
至于整合方式嘛……
自然就是将点归结成平面,然后对平面进行起爆了。
平面起爆后的速差则可以根据炸药的爆速进行优化,这方面的具体参数已经由大于计算出来了。
但还是那句话。
平面波发生器可不是有了参数就能搞定的简单模块,它的生产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大于计算不到的情况。
至于负责这个项目的人……会是谁呢?
徐云亦是皱起了眉头。
原本历史中负责这块计算的人选是王淦昌,他确实是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问题是……
如今在徐云这个啾啾啾翅膀的煽动下,氢弹项目是有望同步进行的。
比起原子弹,王淦昌显然在氢弹方面能够起到更强的作用。
因此如果一旦将平面波发生器的任务交给这位“大王”,那么氢弹同步研发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诚然。
核武器是一个非常具备集体性的项目,但这并不代表个体的实力就可以被忽视。
如今王淦昌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替代者,所以从内心角度出发,徐云是不太希望王淦昌被安排到平面波发生器项目上的。
可如果不是王淦昌,那谁能当此大任呢?
大于?
显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