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节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2024-10-30 17:18      字数:3020
  他是因为没有耕地,是没有生存环境啊。
  曹髦算是很仁德了,他将蜀国原先的大官们全部迁徙到司隶等地区,只剩下了几个年迈的留在那边,如今也都逝世了。
  他提拔了很多当地的贤才,以蜀治蜀,以魏人监察。
  同时他将战利品分发给了当地的百姓们,往蜀地运输了很多生产工具,救济和免税并行,这才让当地的情况有所好转。
  他不愿意跟司马昭那般,动不动二十年免税,最后也是喂饱了当地的大族。
  实际上,赏田令对蜀地的大族起不到什么威胁。
  因为如今他们还是免税的,不需要将庙堂缴纳税赋,况且,这些人大多都是原先蜀国的大臣,如今在魏国做官的不多,只要没有官位,他就是再大的大族,也得交税。
  他们没有相应的特权,除非是后来才当官的。
  曹髦这么一开口,群臣皆惊。
  果然还是来了。
  他们现在也搞清楚套路了。
  抓住一个外王,那在内部就得搞一波人。
  这次是轮到那些蜀人了。
  曹髦先前强行迁徙吴地大族的时候,魏人这里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毕竟不是自己人,外来者而已,况且他们都已经失去了官爵,那就跟平民百姓没有区别,说迁徙就迁徙了,还能如何呢?
  这次要搞蜀人。
  不知为何,不少人心里却有了些胆寒。
  下一个不会就轮到魏人了吧?
  蜀地出身的几个大臣,此刻看起来皆是忧心忡忡。
  曹髦再次开口说道:“朕原先以为,免掉蜀人的税赋,就足以让他们富裕起来,对大魏感恩戴德。”
  “可这些年里,蜀地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成效并不大。”
  “朕派去的官员们说,当地百姓之心,尚未归魏!”
  听到这句话,刘禅更是害怕。
  这位皇帝自从大一统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吓人了,当初自己刚刚前来的时候,他还是个很友善的人,脸上总是带着轻笑。
  可现在呢,他总是板着脸,凶神恶煞的,很是吓人。
  他如今又多次说蜀地,这难道是要对我下手了吗?
  刘禅想起原先大臣们的言语,脸色大变。
  当初他归顺的时候,就有大臣曾对他说,曹魏善待他是因为东吴还不曾归顺,等到东吴归顺之后,只怕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就在刘禅胡思乱想的时候,曹髦开口了。
  “朕如今发现,蜀人所需要的不是免税,也不是救济!”
  “粮食工具年年从雍州送往巴蜀!可这有什么用处呢?!”
  “耕地刚刚分发给百姓们,这还不曾出免税期,便就给那些大族给夺走了!!”
  “庙堂送去的工具粮种耕牛,如今都在何人之手?!”
  “还有那些水利,连年修建,可产粮都是谁家的粮食?!”
  “朕平定蜀地之后,对当地实行诸多仁政,却还不曾取得效果,完全是因为其中这些蛀虫啊!!”
  “虫豸不除,何以治巴蜀?!”
  曹髦的声音很是响亮,一字一句,气势十足。
  群臣皆低着头。
  实际上,曹髦也并非是为了整顿巴蜀而编造了这些,确实就是如此。
  吴地天天出现叛乱,这是因为曹髦的诸多政策确实极大的损害了当地大族的利益,逼的他们不得不起兵,冒着诛族的风险也要对抗曹魏。
  而蜀地这里非常的平静,这明显就是因为这里的大族活得滋润。
  他们也确实滋润,免税,大魏还各种送资源,原先那些大族的耕地还被他们所逐步收回。
  哪怕失去了原先的官爵保护,他们的财力和势力依旧是寻常百姓所不能阻挡的。
  他们还是能在地方上作威作福。
  曹髦认真的说道:“朕欲治蜀,这件事,交予邓艾来执行,至于诸位,也要引以为戒!”
  “不能只是在意门户私计,要在意天下社稷,用心辅佐,不违背律法,是能享福的,但是,谁若是敢效仿蜀地,吴地大族,那就勿要怪朕无情了!!!”
  曹髦再次提醒了一下这些人。
  朝议结束。
  群臣闷闷不乐的走出了这里,脸色皆有些担忧。
  将来的道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了。
  张华看着周围的众人,眼里闪过一丝恼怒。
  他们会有这样的表现,这只能证明,在他们的眼里,家族是要大于社稷的。
  宗族的利益跟社稷的利益往往是相反的,想要带着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不能建立在迫害其他人的基础上,疯狂的收敛耕地,压榨百姓,鱼肉乡里,通过加剧社稷矛盾来让自己团团圆圆。
  这就到了该杀的地步。
  “茂先。”
  忽然有人开口叫住了他。
  张华转过身来,惊讶的发现,叫自己的竟然是新任散骑陆抗。
  张华赶忙朝着他行礼拜见。
  陆抗笑着走到他的身边来,看了看周围的大臣们,“这些大臣们对我还是有些冷漠啊,都没有人愿意跟我攀谈。”
  张华解释道:“两国交战许久,这也是正常的,再过段时日,定然就不会如此了。”
  陆抗点点头,拉着张华就往外走。
  “我听陛下说,朝中大事,你是最擅长的,还曾亲自去过蜀地,我想跟你了解一番蜀地的情况”
  张华自然也不敢拒绝,赶忙称是。
  两人笑着走在了最前方。
  钟会却站在不远处,望着这两个人,眯起了双眼。
  狼狈为奸!!
  第63章 你可知错?
  张华很快就带着陆抗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内。
  张华对陆抗那自然是久仰大名。
  曹髦都常常感慨对方乃是江东第一名士,连带着张华都被带歪了,对他很是恭敬。
  而陆抗也常常从曹髦口中得知张华的事情,对这位年轻人也很是欣赏。
  看到如此温和的陆抗,张华都有些意外,原来年少得志的名士不都是钟会那样的啊!
  这才是真名士啊!
  张华还是头次邀请同僚进自己的书房,两人坐下来之后,张轨便跑前跑后的为他们倒茶取水,很是勤快。
  陆抗瞥了一眼张轨,随即笑着说道:“张君这儿子,相貌不凡,且如此孝顺,往后定然能成大事!”
  张华听闻,顿时笑了起来。
  “我也觉得此子能成大器,只可惜,这并非是我的儿子啊!”
  陆抗一愣。
  就听到张轨开口说道:“弟子向来将老师当作父亲那样来对待。”
  陆抗这才恍然,他眨了眨眼,开口问道:“你若是将老师当作父亲那样对待,那又如何对待你的父亲呢?”
  张轨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父亲授我以生,老师授我以学,二者皆是一样需要我来敬重和孝顺的,岂能在这二者里做出抉择呢?”
  陆抗这才哈哈大笑。
  “你这弟子,将来定成大器!!”
  张华也很是自豪。
  最初张华是看中了这家伙的聪慧劲,那是一点都不像是个娃娃。
  而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后,张华又发现这家伙很有天赋。
  无论是在经学,还是在诗赋,乃至是在治政待人等方面,这家伙都有不错的天赋!
  不愧是陛下亲自安排给自己的弟子,张华顿时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家伙果然是不凡。
  张轨此刻站在了远处,不再打扰他们两个人。
  陆抗忍不住说道:“不成想,张君还有这般本事,过些时日,我将我那不成器的孩子也送来让你教!”
  “岂敢,岂敢。”
  陆抗跟张华谈起了蜀地的事情,刚刚说了几句,张华猛地想起了什么,赶忙看着张轨,“你且派人去将张载兄弟二人叫过来!”
  张轨领命,急忙离开了此处。
  陆抗一头雾水,张华却笑着说道:“陆公有所不知。”
  “这两人的父亲,乃是蜀郡太守!”
  “他们常常去蜀地去拜见他们的父亲,对蜀地的了解不少于我,况且,这两个后生都有些才学,正好给您介绍一番,往后若是您想要知道蜀地的情况,就可以直接通过他们来联系他们的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