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 第103节
作者:小鱼叉      更新:2023-04-15 08:13      字数:4090
  李铮微微垂下眼睑,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抱歉,我暂时没这个打算。”
  “李铮先生……”
  “李铮先生……”
  喊着李铮名字的有在场嘉宾,也有两旁的记者们,李铮微笑着一一颔首,却不发一语,向侧门走去。
  “主编,小心。”一旁一个记者眼疾手快地扶住了赵秋华。
  因为不停向前挤的记者,赵秋华一个站立不稳,差点跌坐在地上。
  扶住她的小记者长舒了一口气,要知道这位赵主编,不仅是他们香江日报的主编,更是他们的老板娘,要是磕着碰着了,他们这些小喽喽不还得吃挂落。
  也不知道她为啥一定要来,就算这李铮再了不起,再传奇,这跑新闻的事,也轮不到主编亲自出马啊。
  更何况,这位大佛肚子里还揣着金贵的沈家小少爷。
  小记者心里腹诽着,面上的笑容却越发真诚。
  赵秋华对他礼貌地笑笑。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过来,只是听到李铮毕业答辩这个消息,她想都没想就要了一个名额。
  毕业答辩啊,小学、初中,她似乎没有参加过一次李铮的毕业典礼。意识到这一点的赵秋华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她知道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从来都不是。
  胃里一阵翻涌,呕吐感愈发明显,赵秋华捂住嘴巴,匆匆向外面走去,没看到后面周思甜冰冷的目光。
  毕业答辩后,苏长治和徐明生在征得李铮同意后,将一众嘉宾带往了李铮实验室。
  这回香江大学邀请的大都是亚洲及英国一部分在疫苗学或生物制药学方面有发言权的生物圈大牛,他们显然对李铮这个后辈很有兴趣。
  特别在李铮毫不藏私地分享了植物发酵提取的小技巧之后,这兴趣就变成了欣赏和交好。
  徐明生也是有心为李铮铺路,亲自带着一个个介绍,这用心程度让李铮也不由心生感动。
  招待这些前辈们,李铮实验室诸人就花了整整一天,但众人丝毫没有劳累的感觉。张超、张跃军、郑玲玲这些小辈,更是一整天嘴巴都没有合上过。
  那些个只有在教学资料上见过的大佬们,和煦地和他们说话,甚至夸奖他们,三人只觉得自己的骨头都轻了不少。
  一众人走的时候,也是十分满意。李铮信守诺言,将小技巧录成了录像作为赠品送于诸人,里面不仅有植物发酵提取的技巧,好包括了许多实验实用的小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提高众人的实验效率。
  这些技巧也是上辈子李铮从前人的经验中一点点学过来的,既然如此,取之于人还之于人,这知识的传承不外如是。
  “李铮啊,这回你可是让我们学校大大露了一回脸。”徐明生送走一众嘉宾后,再次回到了李铮实验室。
  李铮替老师倒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
  “我是香江大学的学生,为母校争光是我的本分。”他笑着说道。
  “本分!好一个本分!”徐明生抚掌大笑,他抿了一口茶,开口道:“学生终归要毕业的,你有没有兴趣成为真正的香江大学人啊。”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铮,眼里包含着满满的期待。
  李铮垂下眼睑,左手拨弄了一下右手腕上的手表,这个问题终究还是来了。
  “老师……”李铮斟酌着语句开口道。
  徐明生却没有让李铮继续说下去,他摆摆手,“再考虑考虑吧,但不要有心理负担,明天告诉我。”
  第131章
  “怎么啦, 回来就唉声叹气的?你们今天可是大大出了风头的,香江三大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滚动播放, 看得我们医院小姑娘都每天嘴里啊,就是李铮先生, 李铮先生的。哦, 对了, 有时候还会带上你徐院长。”
  陈素芬端着一碗素面从厨房里出来, 她满脸笑意地打趣坐在客厅里抽烟的丈夫。
  “哎呦,这都抽上烟了?什么事让我们徐大院长这么烦恼啊?”
  徐明生睨了陈素芬一眼,吐出一口白烟,“你们女人家家的不懂。”
  陈素芬这就不高兴, “这话怎么说来着,论职称你我都是教授吧, 论职位你是医学院院长, 我还医院院长呢,我也不差你什么啊。有什么是你懂我就不能懂的。”
  徐明生被陈素芬呛得肝疼,捻灭烟蒂,没好气地开口道:“我是在烦李铮的事。”
  陈素芬这就奇了怪了, 平日里老徐三两句不离他这个宝贝学生, 直说李铮省心,这怎么还烦恼上了。
  “李铮还用得上你烦恼啊, 也说给我听听?”
  徐明生叹了口气,“李铮啊,学术水平就不提了, 这个连我这个做老师的也没资格说他。但是他的性格太过执拗、冲动。就说这次多克病毒的事,也亏得他学术水平过硬加上运气好,这才有了当下的风光。”
  “但是你我都是学生物的,这传染病是说攻克就攻克的?这完全不是学术水平的问题,这世上的微生物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要有多少,要恰恰找对对症的,别说三五个月,就算是三五年都不一定成。但我这个宝贝学生啊……”徐明生摇头叹息。
  陈素芬将素面推到他的面前,白了徐明生一眼,“我知道你说的是心里话。但如果是因为这个,你前两月早该抱怨了,现在当什么马后炮,别当我是个傻子。”
  “行吧。瞒不过你陈院长。我今天正式代表香江大学向李铮提出邀请了。”徐明生微微坐直了身体。
  陈素芬的动作就是一顿,“李铮拒绝了?”
  “这倒没有。应该说我没给李铮拒绝的机会。但是我能看不出来嘛,他那副神态,和他在会上拒绝藤上家作时一模一样。我也不是非要他留在香江大学,我是怕他一时冲动回内陆。”
  “倒不是说内陆不好,但是单论科研生态……唉。”徐明生一直认为,科学家是世界的财富,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学科的传承和发展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推动世界发展的不是政治、国别,是科学!
  陈素芬久久沉默,“老徐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是老师,教书育人,但是你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
  另一边,李铮实验室,李铮送走了英美等国药物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重重地坐回到沙发上。
  “你打算回去?”刘思朝面色复杂地看向李铮。
  他也是华国人,在新加坡求学后就一直没有回国,那里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那里还有他的家人。
  “嗯。”李铮点头。
  在李铮原本的计划里,他应该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或者干脆香江回归后再回华京。但是这两年发生的事完全打乱了他的节奏。
  计划里十年内要达到的成就,他在短短两年内就达成了。
  李铮在疫苗被研制出来后,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是要再留几年,还是回去。
  当这一沓邀请函摆在他面前的时候,李铮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
  “你很有勇气。”刘思朝沉默许久,憋出这么一句话来。
  说出来了,李铮心里也好似放下一块巨石一般,面上的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找了一个自己舒适的位置。
  “勇气?我只是认为现在的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保护我自己。马文敏的团队已经都配齐了,你和仲教授的也培训得差不多了。就算我不在,李铮实验室也能很好地运行下去。”
  “而且,我会和华清商量好,我不可能丢下自己的实验室的。”
  刘思朝面上露出一丝挣扎的神色,随即才颓然叹了一口气,“我本来想帅气地和你说,我跟你一块回去的,但是抱歉,我暂时还没这个勇气。”
  李铮哑然。
  他现在回去,自然是有回去的底气。李铮的科研成就摆在那里,而且巴胺沙丁、紫丙杉、多克病毒疫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这些药物不仅本身学术价值高,而且政治意义明显。
  特别是多克病毒疫苗,李铮听说,多曼政府中已经有人提出在多曼城建立一个李铮广场,而且取得了大多数多曼人民的赞成。
  甚至国际社会上,还有隐隐的风声说,诺贝尔和平奖将将李铮纳入考虑范围。
  当李铮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一阵好笑。
  他上辈子追求了一生的事情,难道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达成?不是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而是诺贝尔和平奖?
  无风不起浪,而且就算只是风声,这风声也足够在李铮身后增添一轮耀眼的光环。
  而且……
  李铮选择现在回国,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华国的药物环境。
  上辈子李铮虽然大多时间都呆在实验室,但他好歹也挂着国家药物研究院院长的头衔,对于国内的药物环境要是有几分了解的。
  对于病人来说,不仅要有药,还要用得上药。
  华国的药物环境一直不好,甚至可以称得上很糟糕。华国自身药物研制水平不高,但偏偏设定了一系列外国药物准入机制。
  这使得很多外国先进的药物极难进入华国市场。李铮印象很深刻,上辈子开会的时候,一位生物圈的老前辈在会上涕泗横流,大声斥责药物监管部门不干实事。
  一款抗癌药,国外已经研制出来且使用了十年,但相关部门却迟迟不肯给予准入许可。使得很多病人,明明有药却不能用,用不了。
  这对于一个生物制药人来说,简直比实验项目失败更让人挫败。
  不仅要把脑袋里的救命药都做出来,更要让救命药真正能用到病人身上,改变国内药物环境,这是他想做而且该做的!
  “你和梁先生说过吗?”刘思朝突然这样问道。
  李铮喝茶的动作顿了顿,他放下茶盏,目光与刘思朝有一瞬间的接触,他面上露出一丝少见的窘迫之色,“你……知道了?”
  “看来我猜的没错。”刘思朝耸了耸肩,“原来只是猜测,现在确定了。”
  李铮……
  “说过了,阿哲从来不干涉我的决定。”应该说梁哲永远都会配合李铮的决定。
  自从去年年底,华英联合声明发布后,香江上流社会暗潮涌动,很多亲英家族已经隐隐在转移资产,李铮知道,香江历史上最大的资本外逃已经隐隐有了预兆。
  因着这件事,梁哲现在也没空一直跟着自家爱人泡在实验室了,他与霍家几乎是摆明车马站在了华京这一边,两家忙着控制香江的资本外逃,稳定香江经济局势,一下子忙得不可开交。
  刘思朝长长吐了一口气,他身子微微后仰,靠在沙发背上。
  “真羡慕啊……”
  既然做了决定,李铮也不犹豫,第二天一早,就给华清大学去了电话。
  清晨的华清大学,校园广播里传出青年男女清脆而高昂是声音。
  因着是寒假完刚开学的缘故,校园里挂满了欢迎学子回校的横幅,年轻的华清学子带着时尚的帆帽,骑着黑色自行车从校园里疾驰而过,引起一阵惊呼声。
  陈安邦拿了报纸从楼下向办公室走去。
  “陈教授,有您的电话。”楼下看门的大妈大声喊道。
  陈安邦大声应了一声,将报纸往自己胳肢窝下一夹,快速向电话旁跑去。
  一边跑他还一边问道,“杨婶,有说是谁吗?”
  杨婶一边织着毛衣,一边随口答道:“好像叫什么李真,一个男孩子偏偏取一个女孩子的名字,真是好笑死了。”
  杨婶是南方人,一口吴侬软语带着浓浓的调笑味。
  “李真,李铮?!”陈安邦一下子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