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赈灾计划下
作者:迎风随飘舞      更新:2023-04-15 13:00      字数:2196
  周蕊徽听后表示这个计划我熟,不就是已经被起点各届毕业生神话、用烂到吐的〔以工代赈〕嘛。能从刘玄增嘴里蹦出来真是稀了个奇。
  周蕊徽考虑可行性,直观来看,在没有火车铁路等交通工具、没有工业机器大批量生产、国家府库底子薄、通信设备极度落后的封建中古时期,以工代赈明显开玩笑呀。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拜托!你丫的……近代从封建社会体制(我大清)转变资本社会体制(辛亥革命)再转到现在,单时间上花了多少年多少代人!从1860洋务运动开始算,多少年!
  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代赈,可老米有钱、加外部环境好、加武力本土第一、加人口少、加有电台了、加也需要铁路轮船码头。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性质所应有的产物不是拿来就能用的。
  周蕊徽在心里已经开始贬低以工代赈方案了,而面前,刘苗二人唾沫星子溅到她红唇上。
  很嫌弃的抹了。
  “某反对!”
  “汝又反对!”
  “废话!这个方案不值得推敲下去!汝算过没有,这种方案赈灾话粮食消耗的只会更快!修筑沟渠?不干活一碗稀粥就能吊命,不至于饿死;按汝的方案,干了活,一顿饭吃一二斤大饼也不顶饿!”
  “赈灾赈灾!不是国府把灾民喂饱,是国府不让灾民饿死!青壮干活领到粮食,保全家不饿死人,不卖儿卖女,赈灾便是成功!”
  苗严辅急眼,他觉得刘玄增说话不计后果。
  “青壮干活,刘丞相,汝让屯所兵卒挖沟修渠?那屯所兵日常操练怎么办!屯所兵是未来抵御蒙鞑进犯的一大主力,要蹈宋庭厢军覆辙吗?”
  刘玄增回敬道:“难道要山东数州孤寡老幼悉数饿死吗!”
  咚咚咚~~~
  周蕊徽打断两人快进化到吵架式的对话,微有倦色问道:“二位叔叔,解决问题,不是抬杠。丞相,汝在江南待过,若是宋庭赈灾,该如何?先例能否借鉴?”
  刘玄增古怪道:“回君上,宋庭赈灾……无论水灾旱灾,宋庭会在受灾地招募士卒,将灾民中青壮者募为厢军。灾民里没了青壮,就像没了脊椎骨,即便闹事、造反,一干老弱妇孺打不过官军,攻不下城池,挣扎求存…………”
  周蕊徽怒道:“宋庭赈灾真缺德!当吾不曾问过这个问题。”
  苗严辅多说了句:“君上,各县县志均有记载,其中庆历年间山东河北诸路黄河决口,朝廷赈灾,只救活了三成百姓,赈灾官员被评为得力,最后宣麻拜相,青史留名。”
  “又是仁宗……仁个屁!假仁假义!道貌岸然!”
  “宋庭赈灾绝不能用,暂定丞相提议,以工代赈。”周蕊徽拍板道:“离秋收离赈灾还有一两个月,百姓家里尚有余粮,暂定如此,若有变化,再议。”
  “是…………”
  “赈灾事先到这儿,有功将士赏赐不能耽搁,大司马回去后拟个条陈来。吾保守估计赏赐的钱币要有万贯,抚恤也要数千贯,丞相把钱准备好了,以免到时调转不开。”
  苗严辅石化…………
  “还有,吾新设乐浪州、玄菟州,鸭江、旅顺、长山三支兵马,鸭江兵额一万两千,旅顺兵额六千,长山一营,粮饷、兵卒满员,两州的屯所兵制推行,诸将官大司马及时派遣。”
  “另外马政的事儿,这次收获大小三四万匹马,吾要拿出两万匹,在耽罗岛养马。想打赢蒙鞑子,马军不强胜只能小胜,找岱钦,问问他有养马的好手没有。耽罗岛留一营步军驻守,以防不测,都虞侯大司马举荐,报吾知晓。”
  …………
  周蕊徽跟豌豆炮在那不停砰砰砰砰砰,苗严辅哭笑不得,看着点刘玄增,别当场心梗。
  刘玄增是真心累,他忽然觉得自家侄女是杨广那暴君,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虽不骄奢淫逸、宠幸奸佞、凌辱亲妹,但确实操之过急。
  刘玄增突然跪地,然后把帽子摘了。
  “属下老矣,才德不足,请辞相位,请君上另请高人。”
  “叔叔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周蕊徽大惊,起身亲自扶起。刘玄增有些事情让周蕊徽不喜,周蕊徽赶走他的意思还没那么强烈,至少目前文臣少,很珍惜。
  苗严辅在旁代答道:“君上……府库现在存粮够多,但钱币~~还剩下三千贯钱。”
  “什么!!”齐候吃枪药了:“三千贯!这么点钱了吗!”
  “原来是有八千贯,属下做主拿五千贯购粮。”刘玄增补充道。
  周蕊徽搓手,要崩呀~~~
  苗严辅试探提议:“君上,是否先赊欠赏赐,主抚恤战亡将士遗孤?”
  【赊欠?那我不就崇祯了!】
  周蕊徽断然摇头拒绝:“将士们用命换的富贵,岂能拖欠!”
  “可就三千贯…………”
  某人欲言又止。
  周蕊徽咬牙:【妈蛋!大活人能让尿憋死?老娘不过了!】
  周蕊徽冷静道:“即日起,国中设立九等爵位,均在伯爵之下,三等子爵、三等勋爵、三等奋勇君,凡有功将士,升军衔,加爵位,给赏赐。阵亡将士遗孤……都是吾的孩子,接进府中,府中照料。”
  刘苗面面相觑。
  以爵抵债昂~~~
  苗严辅问询:“敢问君上,爵位有何用?”
  周蕊徽云:“大司马回去后商量商量有啥用,再报吾。”
  苗严辅:…………
  瞥眼又要头疼的同僚,刘玄增上前一步主动提及刘耀泉事件,将始末原委说明,等候裁决。
  “君上,有些事不能太偏激,该要和解就要和解,宋是过了,唐也是过了,就像一个人,独腿走路哪是正常人?君上要包容四海。”
  周蕊徽不接这话,反问刘玄增:“叔叔,出了旱灾,山东诸州有多少人在骂吾牝鸡司晨?”
  刘玄增一时语噎。
  周蕊徽轻笑道:“蒙鞑蛮夷,屠戮中原,尚有文人驱身仕之。石勒之张宾,符坚之王猛,拓跋焘之崔浩……打过是蛮夷,打不过就投降,美其名曰化夷入夏…………”
  “叔叔,真理既刀剑,非诗书尔。”
  刘耀泉判凌迟,全家腰斩。